<p> 为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校本教研机制,推进交通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教学管理和研究功能,开学之初,学校便召开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对全期的教研工作进行了部署。会后第二天,学校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备课,第三周开始,听评课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起来。</p> <p> 这次活动中,授课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教学设计匠心独运,课堂亮点频现,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节各具特色,不拘一格的课堂。经验丰富的谭树田老师创设愉快环境,和谐气氛,拉近师生距离;王美云老师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周艳新老师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在朗读中识字。</p> <p> 年轻的刘欣苗老师抓住文章重点设计问题,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语句赏析,教学过程流畅有序,颇有大师风范。武芳芳老师的课件精美,课堂设计巧妙新颖。蔡慧娟由整体感知,品味课文,研读课文。</p> <p> 张薇老师数学老师中第一个上阵的,她执教的数学课情境导入得当,整体感强,能够采用有效方式,充分调动和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样作为年轻老师的赵晓凤,思路清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贺春花老师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记忆深刻。</p> <p> 过中文老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p> <p> 董道兵老师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p> <p> 易海鹏老师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p> <p> 英语老师王莉老师在讲授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行并茂,用不同的姿势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陈荷香老师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动手,互相用英语交流,从而对所学知识得到加深巩固。侯爱权老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杨关平老师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学习英语。</p> <p> 本期,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又一批新老师加入了交通路小学这个大家庭。为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学校继续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岗位练兵活动,安排好师徒接对活动,要求他们在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再上一堂足以反映自身水平的公开课.同时认真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确保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本次新教师见面课中,绝大部分新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新颖,课件制作精美;教学实施能紧扣课改理念和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激情和活力。</p> <p> 本次听课评课活动呈现出的是智慧在流淌,思维在碰撞。一节节风格迥异的课堂教学令听课教师耳目一新。这就是集体备课的力量。每周的教研组活动中,同年级教师中的一位就接下来要讲的单元中选择一篇课文进行备课。主备人首先阐述设计意图,同级教师交流修改备课初案,形成定案。最后主备人讲课,同级教师评课议课,以促进教师备课和上课水平的提高。看,这就是每周二下午语文备课组的几幅温馨画面。</p> <p>每周三下午,数学备课组集思广益。</p> <p>6月16日和6月17日下午全体老师在杨玲华副校长的组织下,对本期公开课进行了评课。活动分别由语文教研组长周芳和数学教研组长谭艳兰主持。</p> <p>会议第一项是评课,每位老师首先对自己所授课题做简要的阐述。</p> <p>然后以本备课组老师为主评,对每一位上课教师进行了剖析 ,分析教学得失,汲取经验,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使教学方法得到不断的改进。</p> <p>评课之后是第二个议程:备课组经验交流。各备课组长都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踊跃发言,畅谈本组的工作特色和工作实绩,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整个研讨过程都呈现出浓厚的氛围。在大家无私的分享和积极的讨论中,为校本教研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再一次地体会到了同伴互助的巨大收获,便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之间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研资源和智慧资源的共享。</p> <p>语文组发言教师提议,我们应以“语文人的情怀”和“责任与担当”埋头前行,心里不忘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责任能力、认真责任行为,以期收获责任成果。</p> <p>数学组发言教师提出要加强教学常规的精细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立足常规工作,强化“过程意识和质量意识”,改进方法,创新工作、高效工作。在反思与实践中,走出一条属于数学组的道路。</p> <p>“加强沟通协作,提升团队效能”,教科室主任刘晓兰、教务处主任董道兵对新教师的见面课提出了建议,并相信本次分享会将为我校教研组、年段备课组的团队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积极促进我校教研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p> <p>主管教学教研的杨玲华副校长对此次活动做了全面的总结。指出教学中的利弊,阐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挖掘我校优势,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扬长避短,取其精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p> <p>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要想领略“校本教研”的自由之境,我们唯有扎实教研,和谐共享,不停地向“万顷波”中漫溯、漫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