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手机拍照 杨其凤</p><p> 文字编辑 杨其凤</p> <p> 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约公元384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及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的兴建和修缮,现存编号窟龛221个,各类造像10632身,壁画1300平方米。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由于麦积山山体属第三纪沙砾岩,不宜雕凿,塑像以泥塑为主,尤以北朝雕塑保存最多,艺术水平最高,被誉为“北朝雕塑陈列馆”,并在国际上享有“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之美誉。麦积山石窟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造像、杰出壮观的洞窟建筑及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佛教圣地。由于其反映了多方面的文化交流以及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成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最为辉煌的佛教艺术宝库,为5~18世纪最为杰出的石窟类文化遗产之一。</p><p><br></p><p>(第9窟)</p> <p> 麦积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一样,是集建筑、雕塑与壁画为一体的艺术宝库,遗憾的是,麦积山所处的潮湿环境使得大部分洞窟的壁画未能保存下来,而适合麦积山崖体状况的泥塑造像大多完整地保留至今,且开凿时代序列清晰,这也是麦积山石窟的独特魅力所在。</p> <p> 麦积山所处的秦岭西段余脉,为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以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以北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源于麦积山东南天池坪和南部香积山的永川河,经麦积山向北流入渭水,山前为永川河的一条支流,故麦积山被誉为“秦地林泉之冠” 。景区附近的村庄,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宛若江南。“麦积烟雨”为秦州八景之一。云遮雾绕时,洞窟、塑像时隐时现,飘渺朦胧,如入仙境,清代诗人吴西川诗咏《麦积烟雨》:“麦积峰千丈,凭空欲上天。最宜秋后雨,兼爱暮时烟。境胜端由险,梯危若未连,钟声落何处,遥想在层巅。”</p> <p> 麦积山石窟崖面经过多次地震的破坏,现中部区域洞窟已不复存在,主崖面分东西两崖,各有一摩崖大佛三尊造像。建造者充分运用了战国秦汉以来已经成熟的栈道修筑技术,将密如蜂房的洞窟用层层的栈道相连,为古代石窟开凿史上的奇迹。</p> <p> 由于麦积山处于比较潮湿的环境,洞窟内壁画大多脱落,少量洞窟保存有壁画,较重要的有北朝晚期的第4.26.27.127.133等窟,其中一些经变画和佛本生故事画保存相对完整,是国内石窟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大型经变画,对中国佛教绘画艺术的传播产生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包括敦煌在内的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北朝晚期到隋唐时期经变画的发展,对研究中国经变画的历史演变提供了保贵的实物资料。</p><p><br></p><p>(第27窟)</p> <p> 中国现存的古代的木构建筑实物,年代最早的为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以前的木构建筑只能在石窟、雕塑和壁画中去寻找。麦积山壁画所反映的北朝建筑、洞窟内部空间建筑结构以及现存的崖面崖阁建筑,是研究北朝建筑的形象和实物资料,非常珍贵。第4.26.127.140等窟内的壁画中有一些北朝建筑的形象资料。西魏、北周以及隋代等洞窟内部的构造如帐形洞窟多反映了古代室内建筑的形式,如第4.12.15.141等洞窟。而第1.2.3.4.5.28~30.43.49等洞窟外部的崖阁建筑形式是北朝时期的仿木构建筑遗存。</p><p><br></p><p>(第4窟)</p> <p> 麦积山崖面的各种大小窟龛和摩崖造像及崖阁,通过纵横蜿蜒、上下错落多达14层的栈道相连,令人赞叹,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p><p><br></p><p>(第13窟)</p> <p>(第13窟)</p> <p> 尽管麦积山并不高,但走在凌空的栈道上,还是有点胆颤心惊。</p><p><br></p><p>(第98窟)</p> <p> 麦积山的洞窟开凿,自唐代以后便戛然而止,唐代的造像数量也极少,仅见于第5窟的左右两龛及第53龛的佛像,这也许与唐代的秦州大地震以及吐蕃入侵有很大的关系。唐代诗人杜甫游麦积山写下的《山寺》诗,描述了吐蕃入侵及地震后的麦积山的萧条景象:“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尽管如此,塑像的制作和修复却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p> <p>万龛千窟,凿山而修</p> <p>天梯石栈,百步九折</p><p><br></p><p>(第3窟)</p> <p>峭壁之间,镌石成佛</p> <p>转崖为阁,千崖万象</p> <p>碎自人力,疑是神功</p> <p> 五代王仁裕诗赞麦积山:“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檐前下顾群峰小,掌上平分落日低。”极目眺望,重峦叠嶂,林木苍翠 ,四大石窟的自然环境应以麦积山为最佳。</p><p><br></p><p>(第13窟)</p> <p> 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多数洞窟门窗紧闭,有的只留一或高或低的窗供游客观看,并用较粗密的铁网罩住。</p> <p> 第13窟,隋</p><p> 摩崖石胎泥塑,为阿弥陀佛,观音及大势至菩萨三尊像,位于东崖中部,凿于隋,宋代重修。佛高15.7米,菩萨高13米,为麦积山最大的造像。佛螺纹肉髻,面形丰满,内穿僧衹支,外着垂领式袈裟,善跏跌坐,菩萨头戴三瓣式宝珠花冠。1982年修复时,从主佛右脸内出土手抄本《金光明经》一卷,又从白毫相中出土有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517年)墨书题记自瓷碗一件,均具有重要资料价值。</p><p><br></p><p>(第13窟)</p> <p> 第9窟,北周(宋至明清时皆有修复)</p><p> 麦积山众多石窟中,少数能零距离欣赏的洞窟之一,非常棒!</p><p><br></p><p>(第9窟)</p> <p> 塑像多为精致的彩绘泥塑,非常完美的艺术杰作,令人流连。</p><p><br></p><p>(第9窟)</p> <p> 北周的造像,从北魏晚期至西魏时的秀骨清俊逐渐趋于丰满。</p><p><br></p><p>(第9窟)</p> <p> 凝神细看,每尊塑像的服饰色彩极为丰富,图案花纹精细,尽显富丽华贵,美仑美奂,令人窒息。前人精湛的雕塑技艺再现了当时高超的纺织印染水平,太吸引眼球啦,看不够,先拍个够,回家慢慢欣赏。</p><p><br></p><p>(第9窟)</p> <p> 此时,若有一阵风吹过长廊,华贵的衣袂是否会随风飘动,栩栩如生的塑像是否将推开栅栏,去廊外看看?</p><p><br></p><p>(第9窟)!</p> <p>(第9窟)</p> <p>(第9窟)</p> <p> 崖壁上凿出的阶梯高且陡。</p> <p> 第3窟 ,北周</p><p> 又称千佛廊,位于麦积山东崖,大型人字披顶,共14间,通高8.20米,面阔36.5米,进深2.7米,廊顶有纵梁15个,上置驼峰构件托顶正中之脊欀和两侧之边櫰,顶上置圆形仿木缘,每间6-7根。前部塌毁,结构不清。此窟为研究北朝长廊建筑的珍贵实例。</p><p><br></p><p> 原崖面分六层石胎泥塑千佛像,共297身。下四层为北周原作,上两层虽经宋、明重妆,但仍不失原作风貌。</p><p><br></p><p>(第3窟)</p> <p>(第3窟)</p> <p> 第3窟上二层,造像均为石胎泥塑,场面壮观,人物外形气韵生动,色彩搭配和谐,贴近生活,仿佛呼之欲出。</p><p><br></p><p>(第3窟 - 上两层)</p> <p>(第3窟 - 上二层)</p> <p>(第3窟 - 上二层)</p> <p>(第3窟 - 下四层)</p> <p>(第3窟 - 下四层)</p> <p class="ql-block"> 驻足于塑像前,一千多年的时光,只隔着一层纱网,欣赏者在此仿佛收到了前人一千年前发出的信息,这不正是前人的初衷和心愿吗?一尊尊雕塑,或神圣威严,或慈祥和蔼,皆熠熠生辉。前人不仅是用“曹衣带水”“吴带当风”的娴熟高超的技法在创作,更是用心用思想在创作,极尽所能地传达着佛的文化,佛的精神,佛的故事,唯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这一点,四大石窟做到了,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众多石窟都做到了,于是才有了今天敦煌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敦煌石窟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石窟数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列为世界遗产的石窟不仅有四大石窟,还有一些石窟也被列为世界遗产。这些石窟包含着取之不尽的研究古代宗教、哲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3窟)</p> <p> 第4窟,北周</p><p> 麦积山位置最高和规模最大的窟,又称散花楼、上七佛阁。平面长方形单檐庑殿顶式崖阁,前廊后室结构。全长31.4米,雕凿精致,宏伟壮丽。前廊原由顶部平棋及八根石雕八棱立柱组成,后室为七个并列开凿的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仿木构窟,窟门为浮雕仿帐式结构。为北周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修凿的“七佛龛”,北朝文学家庾信为之作铭。散花楼是典型的中式崖阁,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石窟现存圆雕和石胎泥塑85身,七龛主佛构成七佛,历经唐、宋、明、清重修或重妆,各龛内现存影塑700余身,均为北周原作。前廊平棋顶42块,绘制壁画。每龛门楣上方采用绘塑结合而成的“薄肉塑”伎乐天在国内石窟造像与壁画中独一无二,是麦积山壁画精品。</p><p><br></p><p>(第4窟)</p> <p> 第4窟前廊东西两端,各塑一金刚力士,为北宋圆塑作品。两身力士遥相呼应,和谐紧凑,其造型坚实有力,技法既写实又夸张,肌肉起伏变化大,尤其对面部及胸腹肌肉的塑作,十分完美,堪称宋代雕塑中的上乘之作。其中东侧力士,通高4米,顶束扇形高髻,上身袒露,腰系战裙,赤脚站在石基上,蹙眉怒目,张口作呵斥状,神态勇猛威武。</p><p><br></p><p>(第4窟)</p> <p> 天龙八部之一,北周(宋重修)</p><p> 天龙八部塑作在第4窟各帐形龛外,以高浮雕的手法表现了八身孔武有力的造像,表层虽然经宋代重修,但基本的风格面貌未有大的改动。此身造像束发髻,浓眉圆目,阔鼻大嘴,面部肌肉隆起,上身袒露,右手于胸前持法器。从内至外透露出一种强劲的力量感。</p><p><br></p><p>(第4窟)</p> <p> 第四窟毎龛外部上面均有一组飞天组画,共七组,每组四身,两两相对飞翔。每组画面6平方米。其中五组为“薄肉塑”飞天,即人物脸、手臂、足等肌肤所露部分以细泥浮塑,飘带、乐器、衣裙了人周围花饰以绘画表现,是绘塑结合表现人物的特有技法,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典范。</p> <p> 此图为第3龛外上方的一组,四身伎乐天两两相对飞行,四人分别演奏琴、笛、阮咸和笙。姿态各异,身姿曼妙。</p><p><br></p><p>(第4窟)</p> <p> 此图为上图的局部,一组弹阮咸飞天,戴花冠,面形圆润,双手抱阮咸弹奏,肌肤细腻,手指轻柔,动感强烈,双足从身后壁画的衣裙中露出,似脱壁而出,绘塑结合,构思巧妙,匠心独运,极具艺术魅力。</p><p><br></p><p>(第4窟,薄肉塑壁画)</p> <p> 吹笛天人,双手手指薄泥塑出,手执笛,嘴略抿,上唇突出,下唇向内凹,作吹笛状。</p><p><br></p><p> 我在都江堰和成都街头都见过照片与浮雕相结合的大型装饰画,看来是从古人这里学到的技法。</p><p><br></p><p>(第4窟,薄肉塑壁画)</p> <p>(第4窟)</p> <p>(第4窟)</p> <p>(第4窟)</p> <p> 清初匾额,锦上添花。</p><p><br></p><p>(第4窟第4龛)</p> <p>(第4窟)</p> <p>(第4窟)</p> <p> 崖壁上凿出的小洞窟,巧妙地连接了第4和第5窟。</p> <p> 第五窟位于东崖上层,第四窟(散花楼)西侧,隋代(公元581一618)始凿,初唐完成,俗称“牛儿堂”,三间四柱式崖阁。现有隋、唐两代泥塑造像15身,三龛主尊为三世佛。</p><p><br></p><p> 隋代造像清俊慈祥,初唐造像圆润秀丽。现存壁画约70平方米。</p><p><br></p><p> 廊外正壁右上方的“西方净土变”及廊顶的“奔马图”构图严谨,施色艳丽,为唐代绘画的上乘之作。</p><p><br></p><p>(第5窟)</p> <p> 第5窟外廊左龛内塑倚坐佛弥勒佛及二胁侍菩萨像,唐代泥塑。高2.05米,头部低平肉髻,有肉髻珠,螺发,面形方正,弯眉大耳,颈粗而短。内着僧祗支,腰束带,外穿低领通肩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残,依坐于方形台座上。造像躯体结实饱满,神态质朴,富有气势。</p><p><br></p><p>(第5窟)</p> <p> 第五窟外廊右侧龛,唐代泥塑。</p><p><br></p><p>(第5窟)</p> <p> 第5窟,供养人壁画,初唐</p><p> 是初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画。绘于第3龛龛楣之上,人物面形清秀,身体修长,头束高警,上着圆领宽袖衫,下着宽博衣裙,双手持莲蒂,向佛恭立,造形清俊秀美。每一供养人身后,有两个侍女,其中一侍女提裙,从其高贵华丽的服饰和雅而不俗的气派来看,这些女供养人是一些有权势的贵妇。</p><p><br></p><p>(第5窟)</p> <p>(第5窟)</p> <p> 破损的崖壁保护层。</p><p><br></p><p>(第5窟)</p> <p> 第98窟,北魏(宋元重修)</p><p> 摩崖三尊像,石胎泥塑,龛高13.88米,宽10米,深1米。佛高12米,螺髻,方圆脸,赤足立于悬挑云朵上。右菩萨高8米,头戴宝冠,胸前垂挂长璎珞,右手于胸前持莲蕾,赤足立于挑空云朵上。左菩萨高7.7米,只残存衣裙下摆部分,其余外敷泥均已脱落,露出石胎及贴泥时所用的木桩孔眼和木桩架。正是这残损的菩萨像,解剖了塑像的内部结构,让游客对泥塑的制作过程有所了解。</p><p><br></p><p>(第98窟)</p> <p> 第35窟,北周</p><p> 窟内正壁现存元代重塑坐佛一尊,通高0.44米,面形圆而短,螺髻,颈短,阔肩,细腰,身着偏袒在肩架裟,双手无存,结跏跌坐于仰覆莲座上,下为宽大的束腰亚字形基座,属于藏传佛教密宗造像风格。此造像为麦积山石窟为数不多的元代作品之一。</p><p><br></p><p>(35窟)</p> <p>(第36窟)</p> <p>(第94窟)</p> <p>(第40窟)</p> <p> 第37窟,为隋代代表洞窟。位于东崖下部。窟高2.70米、宽2.40米、深1.65米。现存泥塑一佛一菩萨像。</p><p><br></p><p> 佛高2.07米,方圆脸,宽额,高鼻,长眼嵌珠,双耳垂肩,短颈,胸部较饱满,身穿圆领袈裟,善跏跌坐于长方形高座上,手施说法状,衣纹褶襞写实、简洁、流畅,质地轻柔、单薄。造像比例适中,神情刻画庄重慈祥。为隋代造像的优秀作品。</p><p><br></p><p> 右胁侍菩萨高1.85米,头梳高发髻,戴花冠,颈饰宽项圈,秀发分披双肩,脸面丰满圆润,双手前后重叠,轻轻抚在胸前,身挂长璎珞。手臂丰润,文静虔和,端庄秀美。该像用泥细腻、光滑,手臂的塑做十分精美。</p><p><br></p><p>(第37窟)</p> <p>(第41窟)</p> <p>(第31窟)</p> <p>(第10窟)</p> <p>(第34窟)</p> <p> 第26窟,“涅槃变”之最后说法,北周</p><p> 释迦佛于娑罗双树下,坐在束腰须弥座上作最后说法,气定神闲,顶有华盖,两侧站立听法圣众。</p><p> </p> <p> 第26窟,北周</p><p><br></p><p>(第26窟)</p> <p> 第27窟,法华变,北周</p><p> 法华经图像是北朝佛教造像的主流,法华思想影响着北方地区大部分的佛教石窟和造像。具有多品的《法华经变》则以此幅为最早。</p> <p> 第27窟,北周</p><p><br></p><p>(第27窟)</p> <p> 第142窟,飞天壁画,北魏晚期</p> <p> 第127窟,西方净土变,西魏</p><p> 整幅壁画宽4.55米,高1.63米,是我国石窟中最早的大型西方净土变壁画。</p> <p> 第127窟,舍身饲虎本生(局部),西魏</p><p> 此画以高空鸟瞰的方式表现了一座北朝城池的全景,对研究北朝时期的城池、建筑等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第78窟,为麦积山最早开凿的石窟,与云冈早期昙曜五窟造像相近。下图为昙曜五窟中的20号窟。不同的是麦积山为泥塑,云冈为石雕。</p> <p> 第148窟销晚于78窟,与云冈石窟6号窟(稍晚于昙耀五窟)塑像相似,云冈为石雕,麦积山为泥塑。</p> <p> 第69窟,右胁待菩萨,北魏</p><p> 造像及衣饰具有汉民族化的特点,反映了麦积山石窟6世纪初造像新旧风格的变化。</p> <p> 第121窟,北魏晚期代表作</p><p> 弟子与菩萨像(上图),因塑像背后躯体与壁面之间的木桩松动,两身塑像前倾倚靠在一起,被誉为“窃窃私语”,是最脍炙人口的塑像之一。</p><p> </p><p> 螺髻梵王与菩萨像(下图)</p><p> </p><p> 四尊造像非常精美,安静中带有动感,刻画细致入微。</p><p> </p> <p> 第142窟,北魏晚期</p><p> 壁面满贴影塑,布局严谨,形式多样,是麦积山内容最丰富的洞窟之一。</p> <p> 第142窟,交脚菩萨,北魏晚期</p><p> 整体造型清秀瘦长,具有秀骨清像的特点。</p> <p> 第123窟,西魏</p><p> 为西魏代表洞窟之一,平面方型平顶窟,三壁三龛。造像生动秀美,保存完整。以塑像的形式表现《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这是麦积山石窟维摩诘变的特点。</p> <p> 第54窟,西魏</p><p> 三尊像身体部分均为西魏原作,头部均为隋代重塑。</p> <p> 第60窟,西魏</p><p> 主尊头部及右壁菩萨为隋代重塑</p> <p> 第127窟,正壁坐佛及菩萨像,西魏</p><p> 麦积山石窟中罕见的石雕作品,另选石材(他山之石)所做的单独雕刻,为西魏造像的代表作。</p> <p> 第141窟,北周</p><p> 袈裟式样从前期的宽博、双领下垂变为贴体、圆领,衣纹也有显著的变化。</p> <p> 第141窟,窟正壁及窟顶,北周</p><p> 窟顶正中方形井心内雕刻一莲花。</p><p> </p><p>(第141窟)</p> <p> 第14窟,隋代</p> <p> 第14窟,菩萨与力士,隋</p><p> 造像手法简洁明朗,概括凝练。</p> <p> 第55窟,左壁菩萨,隋</p> <p> 第43窟,菩萨像,五代</p><p> 两尊圆塑,头向右倾斜,面形圆润,五官秀美,身体呈微微的“S”型,为五代时期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麦和山石窟造像写实的特点。</p> <p> 第133窟,罗睺罗授记造像(宋代重塑佳作)</p><p><br></p><p> 此窟开凿于北魏晚期,五代、宋、元重修,又称万佛洞,为仿汉代崖墓开凿的大型窟龛,是麦积山规模最大的洞窟之一。各类造像多达数千尊,故素称“万菩萨堂”。并有北魏至西魏石刻造像碑22块。</p><p><br></p><p> 前堂正中现存宋代重塑罗睺罗授记,释迦牟尼赤足站在莲花座上,身体微微前倾,右手前伸,仿佛要抚摸什么,右手下方渴望见到父亲的罗睺罗,恭敬地向出家六年后回到故乡的父亲双手合十致礼。写实的造像极富感染力,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为宋代圆塑佳作。我想,造像师一定是对佛教有了充分的认知,才能创作出这样精彩的、令观者动容的作品。</p><p><br></p><p>(第133窟 - 释迦会子)</p> <p> 第133窟,造像碑,西魏</p><p> 第133窟保存了十余通造像碑,此为第16号碑。袈裟下摆部分的雕刻处理非常细致,将衣褶表现得流畅自如,有极强的质感。</p><p><br></p><p>(第133窟)</p> <p> 前人以开凿石窟的方式,宏扬佛的精神,历尽艰辛,令人敬佩!</p><p><br></p><p> 麦积山石窟的建筑及造像风格的逐渐走向民族化、世俗化,形象地反映了佛教从印度及中亚传入我国西域、河西走廊至洛阳及江南地区的发展过程。</p><p><br></p><p>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麦积山石窟造像基本保存完好,令人备感庆幸!</p><p><br></p><p> 麦积山石窟逐渐形成的写实与亲民的风格,让大多数的塑像携世俗之美,显得和蔼可亲。沿着曲曲折折的栈道走过一间间石窟,人们的心情是放松的,或许还会产生丁点走街窜门的感觉,也许这就是麦积山石窟的魅力所在!</p><p><br></p><p> 麦积山石窟,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古丝绸之路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p> <p> 部分图片选自参考书,感谢原作者!</p><p> </p><p> 谢谢您的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