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专项提高课程 梦柯0507 第十八课 瀑布

喜上梅梢

<p>水逢高低相差造成水的泻落,即成瀑布,可将其理解为阶梯形。</p><p><br></p><p>没有山石的千变万化,就没有瀑布的千姿百态。要画好瀑布,先得对山谷中常受水浸淌的岩石有一定的了解。水的落差即是岩石的高低距离。岩石的高低纵横将决定水的流向,岩石的低处遇雨便为水的聚集处。水经过处,改变了石块的形状,但不改变岩石内在的结构。</p><p><br></p><p>瀑布的三种表现方法:</p><p>1.行笔时多用颤笔,有顿留之意。画时侧锋落笔,在均匀的行笔过程中有提按之势。使瀑布产生厚度,并有水花溅落的运动感。</p><p>2.行笔速度较,似有泻落无阻之感。</p><p>3. 用线条勾出瀑布的流向,此画法线条宜中锋用笔。</p><p><br></p><p>为较好地表现瀑布,通常画时都对水根部进行渲染。所谓水根部是指垂直面被云断或被水平面所断处。</p><p>1.被云所断处,要求云口要有较清晰的轮廓痕,而同流水的相接处要由白渐灰慢慢晕开,不可有明显痕迹。</p><p>2.被水平面所断,同水平面相接处可比同抛面和云相接处的轮廓更清楚。画时,可先上清水,将干时上淡墨,不够可反复加几次。</p><p>3.为表现瀑流的厚度,所示处不勾明显轮廓,用浓墨渲染出相交处。不可二者相混失去形体,亦不可太过而刻板。</p><p>4.用长锋羊毫笔,蘸淡墨水,笔锋朝下轻轻拖扫而过,以表现被烟雾所遮的土坡和石壁。</p><p><br></p><p>用流动且有节奏之线条勾画瀑布的起伏之势。这是传统山水画中最常见的画瀑布的表现方法之一。这种画法,对线条的要求很高。画时要注意流动,活泼但不可随便或拘谨。就瀑流的造型说,主要掌握水的落下、水花和旋流的表现线条。</p><p><br></p><p>线勾瀑布属比较仔细的画法,先勾石块,画石时也应相应地将结构交代清楚。依石块勾出水流。应注意水平面处的高低不要画的过于悬殊;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要有变化。最后渲染,加上小草和苔点。</p><p><br></p><p>写意瀑布主要靠岩石的虚实安排来表现瀑布的起落,画时着意在水,着笔在石,一气呵成地表现似万马奔腾的激流,以写出怒号崩泻、万壑争流之势,用淋漓尽致之笔,达到山水骤发的效果。</p><p><br></p><p>瀑布的布石一般指对上部阻障水流的石块的安排。“聚散”是中国绘画最基本的法则,按此法则,布石时石块的形状。大小要有变化,石与石之间距离也要有变化:聚处要密、散处要放而不松。</p><p><br></p><p>瀑布的方向一致时切忌雷同,落笔应对其位置、宽窄、高低以及石的分布作认真安排,画时,二叠瀑布所用的墨色亦应有所区别,不致于过分平、板。</p><p><br></p><p>三叠以上的瀑布较为复杂,很容易画的零乱而不可收拾。要把握住大的动势,对细小枝节不可过多刻画。由于瀑布在画面中占有主要位置,画前应确定瀑布的形态,然后先画石、次画水、再渲染。</p><p><br></p><p>深谷岩壁中常有细水流下,传统山水画中以此入画者甚多,宋朝著名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此入画的佳作。岩壁缝中多阴湿,可将水边之石画的略黑,留出空白为细流。此种方法,可破崖壁的单调、干枯感,又可使作品上下呼应,画面灵活。所谓瀑布是山川之血脉,就是这个道理。</p><p><br></p><p>崖壁是一个较平的面,瀑布从上泻下,此时的瀑布不可着笔太多。画时要注意保持石崖的平面感觉,画至水处轻轻断开,如对水过于刻画,势必破坏崖岩的平面效果。</p><p><br></p><p>谷底乱石较多,水流于此多回旋。谷底之石受水的冲刷,多峻角。画时要使岩石坚硬、水流圆转又缓急得当。</p><p><br></p><p>画散瀑不易收拢,画时要掌握水的流向,其中来源和去处要有所交待。处理水的宽窄要得当,使细流依附于宽水,这样即使水流较散,但有了主次和交待,西面自然就不感觉散乱了。</p><p><br></p><p>斜泻瀑布从画面外斜涌而来,并以黑白对比,山峰逆于水势来表现瀑布的汹涌。</p><p><br></p><p>水口处多水花、多回流,画水花宜用淡墨,略淡于落下和平出之水。</p><p><br></p><p>山水画中桥梁断不可少。地之绝处,藉此通途,可以引人入胜。置桥宜自然,且桥两边要有通达之意,桥的上下要气脉相连。画桥面的线条宜用中锋,画桥墩可用偏锋。画建筑物的线条不要过快、过直。建筑物的线条同岩石的线条,皴法要基本上一致,才能使画面和谐。</p><p><br></p><p>画森林中的激流时一般要注意:水在林中的穿透,也即是水能出入于林间;树和水要呼应,使其有内在的联系。可先画树,后画水。这样,不至于怕破坏水的动势而显得过于拘谨。</p><p><br></p><p>瀑布泻下,水珠四溅,时而形成烟霭,时而聚成阴云。烟霭拂物,阴云障物。中景瀑布不要画的过于清楚,但亦不可失去形体,使其有湿润感。近景可画的略浓重些,加强近中景的对比。</p><p><br></p> <p>【名画欣赏】</p><p>《满身青翠惊高风》71×102厘米。傅抱石</p> <p>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p><p><br></p><p>傅抱石传统绘画功底扎实,擅长用墨,精于点法。其山水画能不断地将“点法”和“皴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水、墨、色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而且用笔恣肆、凌厉飞动、元气淋漓、意境高雅。尤其笔下的雨中佳景充满了诗情画意,无比秀润动人。</p><p><br></p><p>他综合“披麻皴”、“乱柴皴”等多种传统皴法,又受西洋水彩和东洋南画等某些技法影响,创造了睥睨古今的“抱石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语汇。</p><p><br></p><p>“抱石皴”粗看似乱头粗服、缺少章法,细观后会发现虽变化多姿却自有法度。他一反先勾勒后皴擦之古法,而是依据客观山势形貌分坡走向,以破笔散锋法将笔尖、锋、根并用,融勾、折、擦、染等于一体,纵情涂扫,无所羁束,淋漓尽致地表现山石的肌骨纹理,取得了比较新颖的形式美,并以人名标识而彪炳画史。</p><p><br></p><p>其人物画笔墨凝炼、线条酣畅、点睛传神,内涵丰富,同样较好地发扬了中国绘画艺术精神,成就卓越非凡。他笔下的古人绝非躯壳,而是别有情怀、精气饱满、潇洒超脱、高古灵慧,独具人格力量,颇能引起观者共鸣。</p><p><br></p><p>其行草和小篆书法功力深到,篆刻受赵之谦、黄牧甫等人影响较大,所作刚健苍秀,也自具风貌;他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还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尤其是他与钱松岩共同创立了现代“金陵画派”,并以精湛造诣和领袖身份当之无愧地翘首中国画坛。</p> <p>1. 在画瀑布时经常是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表现的:</p><p>(1)行笔时多用颤笔,有顿留之意。画时侧锋落笔,在均匀的行笔过程中有提按之势。使瀑布产生厚度,并有水花溅落的运动感。</p><p>(2) 行笔速度较快,似有泻落无阻之感。</p><p>(3) 用线条勾出瀑布的流向。此画法线条宜中锋用笔。</p><p>2. 为较好地表现瀑布,通常画时都对水根部进行渲染。所谓水根部是指垂直面被云断或被水平面所断处。被云所断处,要求云口要有较清晰的轮廓痕,而同流水的相接处要由白渐灰慢慢晕开,不可有明显痕迹。</p><p>3. 用流动且有节奏之线条勾画瀑布的起伏之势。这是传统山水画中最常见的画瀑布的表现方法之一。画时要注意流动,活泼但不可随便或拘谨。就瀑流的造型说,主要掌握水的落下、水花和旋流的表现线条。先画出石块。线勾瀑布属比较仔细的画法,画石时也应相应地将结构交代清楚。依石块勾出水流。应注意:</p><p>1)水平面处的高低不要画的过于悬殊。</p><p>2)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要有变化。最后渲染,加上小草和苔点。</p><p>3)三叠以上的瀑布较为复杂,很容易画的零乱而不可收拾。要把握住大的动势,对细小枝节不可过多刻画。由于瀑布在画面中占有主要位置,画前应确定瀑布的形态,然后先画石、次画水、再渲染。</p> <p>视频9:40~</p><p>兼毫散锋,用笔放松随意</p> <p>【案例细分】</p> <p>视频36~</p><p>中号兼毫、侧锋,落笔放松随性,用墨润湿,控制好水份,墨色层次要丰富。</p> <p>视频48~</p><p>上截要有弧度,下面垂直,画出水冲下来的力量。</p> <p>视频55~</p> <p>视频64:40~</p><p>小号狼毫,注意墨色和线条的运用,区分虚实</p> <p>视频76:50~</p><p>中号兼毫,实起虚收,注意画出瀑布的弧线线条保持弧形平行状态。</p><p>重墨复勾石块,加强厚重和层次。</p> <p>视频92~</p><p>淡赭墨染石块下部,淡花青染上部、后树林。重赭石染小桥。</p><p>远山淡赭墨、淡花青,硃磦染小人。</p><p>极淡墨色染瀑布下部,稍重散锋复扫,营造水雾效果。</p><p>浓钛白点洒瀑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