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舵 携梦起航

静待春风

——记新林镇寄宿制小学读书活动 <p>乘课改之风继续扬帆,入书之世界、嗅书之芳香。新林镇寄宿制小学中老年读书团队又一次进行心与心的碰撞,彼此交流分享《教师的挑战》之第四章“从课堂教学到学校改革”。</p><p><br></p> <p>21世纪的学校,不但是儿童们共同学习的学校,而且是教师、家长共同学习的学校。结合线上教学实际,唐艳丽老师根据亲身体会分享“家长参与到学习实践中能助力成长”。</p><p>内藤老师的做法是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来,一起来朗诵、品读故事和诗歌,家长教师学生共享诗歌朗诵的快乐,内藤老师还号召家长参与综合学习的教学,这种学习参与固定下来,家长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已成为开展教学的常态化。</p><p>在此基础上,内藤老师让父母与具有血缘关系的子女分开,从而使父母与其他孩子和家长建立联系,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参与方式,这样,我们让其他的家长合作,共同教育课堂上的学生。这一点做法让我眼前一亮,在参与中互换互动,逐渐地有更多的家长愉快地参与教学,这一点极为重要。</p><p>在线上教学的那段日子里。我们班级也同样开展了班级诗歌朗诵会。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方式有独诵,也可以与家人一起合诵,记得魏依心同学和她的妈妈一同为大家朗诵的是《我的祖国》,韩雨婷妈妈和女儿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首现代诗歌,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重构了亲子关系,而且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家长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加油。</p><p>这样的合作共同教育,在我们的课堂上也真实发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学生把课堂变为学习的乐园,不再枯燥乏味,我们的课堂和学校也自然成了教师、家长和儿童们共同学习的地方。这也是学共课堂开放的一个渠道。</p> <p>平时与家长多沟通,邀请家长多参与,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成功教育的基石。胡玉新老师如是说。</p><p>家长在实际的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认知和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够认真辅导孩子的家长就会监督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有家长的关心,还有助于孩子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家长的参与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会不自觉地模仿,并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从而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成绩自然提高。但是一些教育现状限制了我们与家长的交流,因此在邀请家长参与监管时要合理运用语言。</p> <p>从细微处入手,发现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并找准方向是乔丽新老师的致胜法宝。</p><p>就我们身边的课堂而言,学习共同体已初步建立,但在家长参与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因为家长的参与既利于亲子沟通,学生们会变得更加柔和;又利于家校沟通,家长便于认清自己的责任,也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避免将孩子交给学校,做“甩手掌柜”,便于家长认清教育是我们大家的事。</p> <p>“信任”是学校改革的核心概念。刘凤杰指出我们现在课堂上最缺少的就是完全信任学生。</p><p>作为老师能够接纳每个学生的想法,不仅仅拘泥于“好的发言”,而且对所有人的发言都寄予期待,在我们眼里应该有“任何人的发言都是精彩的”,这种观点。这样学生们能够自由地思考、轻松地交流,从而使整个课堂更加丰富而深入。这就是一种信任,信任也是一种尊重,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在课堂上不能够完全的信任学生,我们往往只会把更多的经历放在那些我们认为的有能力的学生身上。就像岩崎校长所说的,“不是儿童有残障,“能”与“不能”这种成人社会的评价的偏见和差异才是真正的障碍。</p> <p>“信任”不分时间地点,无处不需。书中介绍的高年级“音乐和购物”案例吸引了音乐老师刘园硕。</p><p>“信任缔结的共同体”中提到了音乐课,音乐能够放松心情,在音乐课中,学生的参与性比较强,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鉴赏的能力。书中提到高年级的音乐和购物课是通过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使儿童的活动复杂化、动态化。在音乐课上,对儿童们来说自由活动本身并不能将活动转化为有意的经验。正是因为那些信任儿童、从儿童的活动中学习、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成人们的从旁关注,才使儿童们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虽然是关于残障儿童的教育,但是也提示我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通过音乐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在身心上能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p> <p>信任是一种信仰,对教育的信仰,对人的信仰,对儿童和儿童成长的信仰。这种信仰通过教育实践最终沉淀为师者的一种品格,一种动力。只有沉淀为师者品格的信任,才具有教育感染力。李艳春老师把它细化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并自然地传达出来,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p><p>学生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出现在具体学生身上的具体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师只有真正看清了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才能判断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信任、需要怎样的信任。对于一个付出了努力还不能取得自己渴望的成绩的学生,教师一味地表现出对其会取得好成绩的信任,可能无法给予学生坚定的信心,甚至还会让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教育中的信任需要教师付出针对性的、看得见且能让学生感受到的行动。信任可以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传达出来,并让对方感受到;但这种“心领神会”的信任可能会给人带来亲近感和安全感,却不一定能影响人的信念和行为。教育恰恰是以影响、促进人的心灵发展和积极行动为目的的。信任作为一种教育策略,还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将这种信任深入教育对象的心灵,影响并指导教育对象的行动。</p> <p>学习参与的挑战促进了家长的参与,构建学习共同体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孙春梅老师结合学习参与的实践这部分,分享了学习参与是家长参与教学、教师和儿童共同学习的方式。</p><p>内藤老师让家长参与和学生共同朗诵诗歌,让家长感受到了这种共同学习的方式,能够进一步贴近孩子,拉进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孩子学习 的积极性更高了, 现在的教育危机的核心是“密室扶养” “密室教学”所引发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缺失。所以我们要多开展家长参与课堂的活动,如亲子共读课,诗歌朗诵和品鉴活动课,作文欣赏课……希望孩子在成人的协助下学习,通过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来努力构建学校中的共同体。</p> <p>语言鼓励,眼神暗示,动作帮助等信任手段都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这种自信会伴随着走向成功。陈冬老师针对体育课实际深有体会。</p><p>在学生眼里,老师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动作,都有可能是他们勤奋的动力,由软弱变成坚强,由怯懦变成勇敢。要在鼓励赞美中培养。在体育课上有许多技术动作必须通过器械练习才能掌握。比如说,练习足球过杆时,许多同学不是完成不了动作,而且内心里害怕。怕控制不了球,这时候我就鼓励他、暗示他。并用“你一定能做好,相信自己,有我和同学帮你呢,试试看”“别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等语言鼓励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另外,当学生成功的做完某件事时,随手轻轻拍下学生的肩膀或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这种动作也不次于语言的效果。</p> <p>对于儿童来说,没有“能与不能”、“对与不对”,做了就是精彩的。而这种境界来源于尊重与信任。经亚新老师把“信任”归结为一种能力,既需要内化于心,又需要外化于形。</p><p>儿童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能力参差不齐,但对美好的憧憬都是一致的。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如“催化剂”,会照亮前进的方向。人活着就要有存在感,儿童亦如此,他们同样需要被在意、被认可,前提同样是尊重与信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其出发点仍是信任与尊重。儿童的行动表现就是其内心最真实的体现,这种体现是本性,不加批判地回应才能助其更好地成长。</p> <p>孩子的培养需要学校、家长、教师共同携手。付晓华老师以“家校共育”为题剖析了佐藤先生从三方面谈及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优点!</p><p>学习参与是家长参与教学、教师和儿童共同学习的方式! 家长参与课堂学习,儿童们会更加柔和,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安心地集中精力学习。不仅家长之间产生了联系,而且这是家长们了解儿童的现实、了解教师的思考的一个绝好的机会!</p><p>内藤老师组织家长与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家长与儿童共同体会诗歌的美妙,并且共同享受着诗歌朗诵带来的快乐!</p><p>家长满怀童心,与孩子们共同竞争的学习方式更好,能够进一步贴近孩子!</p> <p>课堂中的信任能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张春萌老师用实践加以证明。</p><p>信任是对人尊重的一种体现。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对学生有信心,相信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还记得我有一次上课时,抛出个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回答,我就急着说出了答案。这实际上就是我对学生不够信任,担心他们说不出,后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错了。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会使他取得很大的进步。</p> <p>课改之路需探索,漫漫书海取真经。在书香四溢的文化校园中,书籍是我们永恒的支撑,让我们以书为舵,再次携梦起航!</p>

家长

学生

信任

学习

儿童

老师

参与

课堂

教师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