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冷雨敲窗,惊晓梦。独倚小窗,吟旧赋。 </p><p> 烟锁小巷,雾笼远山,青石板路上,款款游弋的油纸伞,一直是心中不老的梦境。清晨,雨没心没肺地下起来,雨声潺潺,洒落在树叶上、花草间,湿了蝉声湿了风,也湿了记忆。独立窗前,聆听雨水顺着窗一层层淌下,静谧、悠远,心也似乎坠入一场不愿醒来的梦,随雨声飘远…… </p><p> 雨从来都是文人墨客不可能绕过的风景,从《诗经》的《风雨》到易安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路走来,雨在许多大师笔下似乎已成愁绪的代言,“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字里行间,无一不透着感伤。突然读到:“枕前共泪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这到底是一个怎样情深的女子,竟如此的执着。多情的是这雨,还是这女子深情的泪?</p><p> 其实,固然雨渍花落,红散香凋,这只是季节更迭,万物自然之道,雨不会因为谁的喜好或厌恶而来去,愁绪也好,叹息也罢,都是人一厢情愿的心绪而已。</p><p> 小时候对雨是断然没有“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的愁绪,也不会有“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中一人行”的孤单叹息,有的只是一种最单纯原始的恼恨,恼恨下雨让道路泥泞,淋湿衣裤,在天寒季节的雨天,因没雨鞋,须得将母亲拉的“千层底”踩在冷冰冰的泥水里,着实心疼,听到身边滴答滴答的雨声,那是绝不可能成为一首抒情诗的,那是一种湿漉漉的苦涩和无奈。特别是对电闪雷鸣,狂风骤雨的恐惧,因为生长在农村,无论雨晴,父母都要早出晚归的,每逢雷雨天气,就只能惊惶的蜷缩在门后,祈祷着父母快点回来,那时的雨在我的世界里是没有任何诗情画意的,它只是一种恼人的自然现象。</p><p> 初识带感情的雨是在学习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从老师口中知道春雨贵如油,滋润禾苗,浇田灌地无怨无悔时,心里对雨有了懵懂的喜爱,特别对那如织的细雨,竟也觉得精致起来了。渐渐长大,读书、工作,生活的阅历,对雨的喜爱更深了,感觉雨不仅是自然界的精彩,更是穿透岁月的美丽,雨让人们的灵魂受到震撼,得到洗礼。因此现在每逢下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板”,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我都会宁声静气的去聆听雨声。忽然想起汪国真的“雨的随想”: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这时候,心中的雨,不再像儿时的雨那般苦涩无奈,而是载满“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的诗情画意。</p><p> 喜欢雨,除了喜欢雨天淡淡的忧伤,更喜欢她对心灵的涤荡,感觉她在轻轻触碰我的灵魂,抚慰心里的郁闷,洗净浮华,让心变得安详淡然。</p><p> 雨的婉约含蓄、透彻深邃、洒脱奔放,都是我一生追逐的内涵,我要用自己的絮语,倾诉对雨的执念……</p>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