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昕幼儿园—语言篇《端午节的由来、习俗》

小杰

<h3>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h3> <h3>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h3> <h3>关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h3><h3>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习俗,粽子主要是用粽叶包糯米, 里面可以加一些馅, 做成不同口味,如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等等。</h3><h3> 系五色丝线:五色丝线是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在端午节当天,人们常配戴在手臂上, 据说有辟邪之意。</h3><h3> 挂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都有驱除蚊蚁,杀虫灭菌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用以驱邪祛病。</h3><h3><br></h3> <h3>  </h3> <h3>  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端午节的手指游戏吧</h3> <h3>  最后,预祝家长朋友和宝贝们端午节快乐🌸😊</h3>

端午节

艾草

菖蒲

丝线

粽子

习俗

端午

名录

传统节日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