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区观察案例——合理引导幼儿乐于读写

孤翼

<p><b>第一次观察实录</b></p><p><b>观察时间:</b>5月26日上午8:20—8:55</p><p><b>观察对象:</b>庄小涵</p><p><b>观察目的:</b>幼儿是否能安静的进行阅读。</p><p><b>观察背景:</b>《指南》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我们班的幼儿对读写区并不太感兴趣,对此,我对区域进行了一些调整,为了吸引小朋友来到读写区,我增添了许多毛绒玩具,以及增添了一顶帐篷,供幼儿安静的阅读。</p> <p><b>观察过程:</b></p><p> 1. 清晨,孩子们都陆续的来到教室,和往常一样,庄小涵小朋友8:20来到签到处,签到之后她选择了读写区,然后拿起了自己的计划本做起了计划,做完计划后就蹦蹦跳跳的来到了读写区,来到读写区前,发现新增的帐篷和毛绒玩具,她瞪大了眼睛,嘴巴越张越大,她快速的换好了鞋套,选了一本《海马先生》坐进了帐篷,随手抱起旁边的长腿兔,双手抓着书,背靠着咖啡色毛绒小熊,微笑地看起了书。</p> <p>  2. 小朋友们陆续的进入教室,读写区的小朋友也多了起来,1个,2个,3个,4个,5个,比以往多了好几个,他们都各自找了一个毛绒小玩具抱在怀里看起了书,场面温馨又安静。8点35分,小涵和苏畅在帐篷里讲起了话,苏畅说:“小涵,我们一起来表演游戏吧!”小涵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她们俩拿起身边的小兔和小熊开始自创表演节目。</p> <p>  3.随着表演越来越投入,声音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在一旁了李铭昊绷着脸,大声地对她们说:“你们太吵啦!我都不能好好的看书了!”随后小涵和苏畅又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的看书了!</p> <p><b>分析:</b></p><p> 小涵是个非常喜欢阅读的孩子,但是她平时很少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交流。通过观察,小涵看到改变过的读写区显得非常开心,也非常愿意安静的进行阅读,并且在后面的活动中,小涵愿意接受苏畅的邀请,两个人一起表演,互相交流,能够和伙伴一起创编故事,大胆的推测和想象故事的情节,并能完全投入到故事表演中去,由于声音过大,从而导致影响到了隔壁看书的小朋友,因此,只好终止了表演,继续回到阅读中。</p><p><b>幼儿需求:</b></p><p> 为了能让小朋友能正常进行阅读游戏,阅读与表演之间需要一定的隔断,从而相对的做到区域之间不相互干扰,另外小朋友除了喜欢看故事之外,还需要听故事,并能吧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故事能讲给别人听。</p><p><b>支持策略:</b></p><p> 1.读写区已经在原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环境和材料调整,能吸引更多幼儿选择读写区,进行绘本阅读,也能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在调整后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比如说绘本表演,后期将提供给更合适的场地和道具供小朋友进行阅读、表演和交流。</p><p> 2.增添视听阅读的器材,便于小朋友能更多样化的进行绘本阅读。</p><p> 3.尽可能的将区域进行有效划分,动静分离,例如将表演区和阅读区隔开,让孩子们静心阅读和大胆表演。</p> <p><b>第二次观察实录</b></p><p><b>观察时间:</b>6月2日上午8:15—8:50</p><p><b>观察对象:</b>庄小涵</p><p><b>观察目的:</b>幼儿是否能结合视听阅读,进行更有效地表演。</p><p><b>观察背景:</b>前期由于阅读区与表演区相隔较近,并且没有适当的进行隔断,从而导致区域之间相互干扰,对此教师将阅读区、视听区和表演区隔开,将视听区和表演区放在一边,阅读区放在另一边,中间则用书架做隔断,从而观察小朋友是否能更好的进行视听阅读和情景表演。其中材料增设了自制教玩具“欢乐剧场”、各种首饰和头饰娃娃,绘本耳机等!</p> <p><b>观察过程:</b></p><p> 1. 8点15分,小涵比往常来的早了一些,她还是和以往一样,签好、选区域、做计划,随后来到读写区,小涵发现读写区又变了样,他站在读写区前从左边看到右边,从右边又看到左边,停留了大约2分钟,她换好了鞋套,走进了视听区(书架右边),她看到了栅栏边上挂着的耳机,拿起来看了看,轻轻的问我说:老师,这个是什么?怎么用啊?我蹲下身子一边操作一边告诉了她这个耳机的用法和作用。她听完后小嘴微微上扬,好像找到了更好的乐趣,她将耳机套在头上,小手在键盘上按来按去,过了一会她小手停止了按键,慢慢的坐在了小熊旁听起了故事,大约过了2分钟左右,她站了起来,走到了书架前,拿起了一本刚学过的绘本故事《青蛙小弟睡午觉》,然后又回到了帐篷里,一边听着耳机,一边翻阅着书,小手时不时的还在书上指来指去。</p> <p>  2. 8点30分,苏畅小朋友来到了阅读区,小涵看到苏畅来了,就招招手让苏畅过来,苏畅坐在了小涵的身边,小涵把耳机戴在了苏畅的头上,苏畅一边听着故事也一边翻阅起了图书,听完后苏畅摘下了耳机,笑着说:“这个故事景老师跟我们讲过了!”小涵也笑着说:“我们一起去表演吧!景老师说旁边就是表演的地方。”苏畅直接就答应了,说完她们来到旁边的欢乐小剧场,在小剧场里她们一起布置剧场场景,苏畅在盒子里找来找去,突然,她发现一只小青蛙,高兴的说:“我来表演小青蛙,哈哈!”小涵从旁边找头饰,找来了大灰狼、狐狸等头饰,说:“我就拿这个来表演要吃青蛙的小动物。”说完她们一起开心的表演起来!</p> <p><b>分析:</b></p><p> 通过这次活动观察,孩子们对已经学过的绘本书更感兴趣一些,她们可以参考已有经验自主进行阅读书中的内容,并能大胆的讲述和进行表演。《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反复看自己喜欢的书,并喜欢把通过的或看过的书讲述给别人听,能大体讲出故事内容。小涵通过这次的听故事、分享故事、表演故事游戏中,不仅可以安静阅读,还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表演,从而提升了孩子的交往能力,感受到了幼儿与幼儿之间交往的快乐!</p><p><b>幼儿需求:</b></p><p> 读写区除了阅读和表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让孩子进行自主书写,自主的进行绘制故事内容以及续编故事或自创故事。</p><p><b>支持策略:</b></p><p> 1.鼓励幼儿除了用故事表演,还要用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p><p> 2.在阅读区旁边创设书写区,提供书写区的示意图、纸、笔、剪刀、订书机、胶带等材料,供幼儿进行书写和修补图书等活动。</p><p>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p> <p><b>第三次观察实录</b></p><p><b>观察时间:</b>6月5日上午8:30—8:55</p><p><b>观察对象:</b>庄小涵</p><p><b>观察目的:</b>幼儿是否能利用书写区进行有效地书写游戏。</p><p><b>观察背景:</b>读写区的打造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书写,为了让孩子们能大胆的在纸上体现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或故事,为幼儿提供舒适而方便的场地供幼儿写写画画,对此教师将办公桌搬离,将此改造成书写区,并提供相应的图书、铅笔、记号笔、水彩笔、画纸、订书机、胶带、剪刀等材料供幼儿进行书写和图书修补游戏。</p> <p><b>观察过程:</b></p><p> 今天小涵来的有点晚,8点30分,小涵走进读写区,来到读写区前看到里面多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有纸和笔,她看了看我,对我说:“景老师,我可以去那里画画么?”我微笑地对她说:“当然可以!”她笑嘻嘻的走了过去,她看了看墙面上的示意图,看了大约一分钟,只见她先从笔筒里拿出一只黑笔,又在左边书架上取出一张小的白纸坐下来安静的画了起来,她先在纸的下方画了一条弯弯的线,再在线上画了四朵小花和一座房子,在纸的上方画了一片大大的云和三片小一点的云,云的上面添上了一只小鸟,最后在纸的右侧又画了一个太阳。画完后轻轻的说了一句:“我画好啦!”看到我慢慢走过去,他把头低了下去,我蹲下来问到:“小涵画的真漂亮,你画的是学校么?”她轻轻的点点头,我继续问到:“还有别的要画么?”她轻轻的回答:“画完了!”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说:“我们可以把你想象的故事画出来!”他转过来,小眼睛转了一圈,小嘴微微笑了,连续点了点头。</p> <p><b>分析:</b></p><p> 小涵除了喜欢阅读之外,她还是个非常喜欢画画的小女孩子,平时她也喜欢在美术区进行绘画游戏,此次在读写区增添了书写材料后,方便小朋友能在读写区将自己喜欢的事或物进行大胆的构思和体现,从而让小朋友愿意用图画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在后面的几天时间里,小涵完成了她整个的自制图书创作《上学记》,最后用订书机将它们装订在了一起,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天气晴朗,小涵独自去上学,在上学路上突然下起了阵雨,而另外一边苏畅也在上学时遇到了阵雨,快到学校时她们相遇,这时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小鸟也飞来了,她们倆开开心心一起走进了学校!</p> <p><b>幼儿需求: </b></p><p> 小涵已经能在读写区进行一个前读写游戏,已经了解读写区的整个分布和区域之间的联系,还需要便于小朋友将书中的内容和读写区联系起来,进行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p><p><b>支持策略: </b></p><p> 1.鼓励孩子将图书中有趣的情景和自己喜欢的场景大胆的画出来。 </p><p> 2.将孩子们平时的自制图书悬挂起来,供其他幼儿观赏,从而激发其他孩子的创作兴趣。 </p><p> 3.引导幼儿在读写区进行正确的修补图书技能,以及告知幼儿爱护图书,保护图书的良好阅读习惯。</p><p><b>教师感悟:</b> </p><p> 通过对读写区三次连续性的观察,以及不断的调整读写区的环境以及材料,整个过程看到了孩子的不断的成长和进步,此次案例也是遵循了为了孩子们更方便,更有兴趣的开展读写区游戏,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更进一步的满足幼儿需求。《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要在平时生活和游戏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并结合幼儿发展所需要相结合,开展更丰富的游戏活动,这样的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兴趣,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参与程度,促进幼儿地发展,也同时需要在读写区提供更多的与当时主题相关的书籍、读物、图片、材料等,从而丰富和支持幼儿活动。 </p><p> 我们的读写区还在不断的完善中,教师要在整个游戏中更加善于观察、捕捉和做记录,从而保证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以及瓶颈点,及时给幼儿提供有力的引导和帮助,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效地支持。</p>

幼儿

读写

小涵

阅读

苏畅

故事

表演

小朋友

观察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