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涵泳 润泽心灵”——众成北校区(实小)青年教书读书分享交流(二十一)”

清风伴歌

<p>  6月4日下午,众成实小第二十一期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如期而至,本期郭帅老师分享的书籍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p> <p>  郭老师先介绍了本书作者,接着以书中“我”的视角讲述整个故事。“我”是一名作家,结识了斯特里克兰德一家。这个家庭看上去美满幸福,但是斯特里克兰德先生却总是缺乏活力。不久,思特里克兰德决定离开家庭,去往巴黎,寻找自己的“艺术”。</p> 五年之后,“我”在巴黎见到了斯特里克兰德,他过得穷困潦倒,但是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从未觉得后悔。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他的才能逐渐得到认可。 后来,“我”与斯特里克兰德在接近原始的南太平洋塔希提岛偶然相逢,得知他与一名土著姑娘爱塔组建了家庭,生了三个孩子,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短暂的幸福时光,但不幸的是孩子们死了,他也得了麻风病。 克兰德最后失明时,在墙上完成了一幅力作。这幅画是克兰德内心追求的世界,它从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奇妙、神秘,让人似乎感受到了开天辟地之初,那种欣喜而又畏服的独特体验。克兰德死后,爱塔埋葬了他,并遵照遗愿,把这副遗作予以销毁。 故事虽已结束,但思绪还在延伸,郭老师这样说到:“我疑心,真正伟大的艺术,并不是有人帮忙打理一切,然后在塔希提岛这样的地方,专注地,迸发出来的,而是有可能在每天六便士的柴米油盐下,怀着异常坚定的信念仰望月亮,不断追求,不断生活,最终成为诞生于世俗的理想之花,可能,这朵长于六便士之中,沐浴在月光之下的花朵,才是伟大艺术的真相吧。”<br> 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播结束后,大家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br> 其实,无论是选择月亮,还是选择六便士,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而不是成为千篇一律的别人。心之所向,便是前方,愿我们在这纷杂的人世间以自己喜爱的方式终其一生。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