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贝多芬~《欢乐颂》

房老师

<p>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对,这就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p> <p>  贝多芬不同时期的肖像画!</p> <p>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父亲为宫廷歌手。五岁学随父亲学钢琴,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0岁开始作曲。1789年到维也纳深造先后向作曲家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艺术上进步飞快。1800年左右,听觉显著恶化,但他仍坚持创作,相继完成《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1820年两耳失聪。但他仍创作了著名的《第九(合唱)交响曲》。以及最后的五部钢琴奏鸣曲、六部弦乐四重奏曲。贝多芬所作九部交响曲被誉为不朽之作!</p> <p>  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声乐部分《欢乐颂》,让我们一起感受在欢乐女神的照耀下,所有群众团结在一起,向着和平的新时代迈进的情绪氛围吧!</p> <p>  贝多芬用了七年的创作,借用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并把两者融为一体,来阐明他本人对和平的追求。《第九交响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第四乐章,这一部分由变化的节奏方式来完成,是D大调,4/4拍。一般来说分为两个板块,它的序奏和插入的人声。这个乐章主要表达了作曲家心中渴望打败黑暗,战胜暂时的痛楚来取得快乐的心境。</p> <p>  在演唱方式上运用独唱、合唱和重唱的方式,并应用复调的音乐技巧加以融合,更好的使整首曲子表达的更加细腻,更加引人思考,引发共鸣。</p> <p>  结合视频画面,再次感受音乐!</p> <p>  欣赏不同版本的《欢乐颂》</p> <p>  贝多芬毕生竭力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在创作手法上,他开创了动机性展开的结构原则,和声充满活力,节奏空前活跃,旋律的表现力极其丰富,增加了管弦乐曲的交响性和戏剧性。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推向新的高潮。概括的说,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p> <p>  拓展聆听:《命运交响曲》</p> <p>  拓展聆听:憨豆先生的幽默表演《月光奏鸣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