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个特殊的日子,一群有共同志向的老师,6月15日,整装出发,奔赴金川,正式拉开金川支教的序幕。</p> <p> 好久没乘飞机出远门了,因为自己不喜欢那种失重的感觉,特别是飞机降落时的那种一阵阵的失重带来的心悸,有些恐慌!还是喜欢脚踏实地的安全感。</p> <p> 成都,到四川的第一站,只停留了片刻。</p> <p> 傍晚4:00,到第一个落脚点——都江堰。</p> <p> 入住“鹿归酒店”,酒店的中式装修风格是我喜欢的,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作纪念。</p> <p> 都江堰,在我的印象中,就是那个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以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指“横跨江上的大坝”,这次有幸走近都江堰,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p> <p> 都江堰景区离市中心才十几分钟路程,利用饭前休整的两个小时时间,我们四人相约到都江堰景区。</p> <p> 这个是景区入口的银杏树,是不是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不一样,因为看上去她更像一棵菩提树。</p> <p> 这就是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了!看到这里,你一定也和我当时一样,充满疑惑,感觉受骗了。没骗你,这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要真正看懂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应该从景区的最深处开始看,于是,我们乘车直入景区最深处,从根源开始了解都江堰。</p> <p> 到达这里,才知原来我们对都江堰有误解,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是我们认为的“大坝工程”,真正的水利工程用“伟大”来形容一点不过份。她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该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我们且把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分成三部分来介绍。</p> <p> 这三部分分别是“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鱼嘴分水堤”,她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p> <p> 这是分水后的外江,下面介绍的是灌溉田地的内江。</p> <p> “飞沙堰”,看上去很平凡,其实他的功用非常大,他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会从此自行溢出。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所以古时,人们会在飞沙堰用竹笼卵石堆砌来进行“清理沙石”,如今已改用水泥浇铸,以保一劳永逸功效。</p> <p> 这就是竹笼卵石,用于切断水流,清理江中沙石。</p> <p> 宝瓶口,就是一开始让我们质疑都江堰的地方,他一边是水,一边是干湿的草地,她是前山伸向岷江的长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咽喉。当水量过大时,多余的水就会从宝瓶口右侧的干地排出,听说这样的时间不多,历史上一共才几次。</p> <p> 到实地参观,才知都江堰工程的伟大,她的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功效。虽然只有短短一小时,但觉得不虚此行。向都江堰建设者们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