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特殊”的扶贫日记

山高人为峰

<h3>  今日,天气格外晴朗,饭后几个支委合计,想着好久没到残疾学生常乐乐家去看看了,趁饭后空闲,计划带上班主任老师,过去看看,一方面送教上门,更重要的是看看孩子的精神状况和生活状况。</h3> <h3> 其实,支部一直有个愿望,想发挥发挥党员所能,为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献献爱心,也算是响应号召,为脱贫攻坚助力吧。支部积极联系,主动包挂帮扶常乐乐一家及他们家附近的一户贫困户。今天顺道,走访走访。</h3> <h3>  路虽不远,有点颠簸,昔日上好的水泥路,因岁月的碾压,有点坑洼。这次走访,特意带上了入党积极分子,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或许是助人为乐的缘故吧,心情很是愉悦。</h3> <h3>  走访的第一户是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儿子儿媳几年前先后身亡,仅留孙子与其相依为命,孙子2012年从三合小学毕业,家庭十分困难。老人得知我们到来,早早在门口相迎。见我们带来大米、牛奶等生活用品,嘴里不停的埋怨道,来看看就行,带什么东西。</h3> <h3>  老人家里虽陈设极其简单,但摆落有致,干净整洁,与我们的想象截然不同。老人除患风湿性关键炎外,身体还算硬朗,家里仅有的经济来源是靠八亩田地的出租租金与每月的养老金,供养着孙子职中毕业。老人握着我们的手不停的夸奖党的政策好,多谢我们的关心。</h3> <h3>  简单了解情况后,我们便起身告别,老人送了我们道路口,车走远了,她还在不停的向我们摆手致谢。此刻,车里安静了很多,大家似乎都开始在思索着什么。</h3> <h3>  第二家,比刚才的情况还要严重,孩子是我们的在校学生,因病全身瘫痪,父亲早年离家出走,母亲改嫁他乡,孩子由爷爷和叔叔照顾。</h3> <h3>  我们虽然每月都至少来一次,但这次看到我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孩子先是不知所措,接着便泪眼汪汪了。的确,他渴望上学,可又不想给学校、给老师、给家庭带来麻烦。</h3> <h3>  得知孩子心理压力大,有些自卑,我们三个不约而同的做起了工作,鼓励孩子树立信心,勇于面对生活。</h3> <h3>  杨军校长和赵清荣校长鼓励孩子利用空闲多读书,并为孩子讲起了书本的故事,讲到精彩处,孩子也跟着书中的情节哈哈大笑。</h3> <h3>  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也为孩子补起了功课。</h3> <h3>  我们趁空和孩子的爷爷、叔叔聊了几句,了解了一下他们家庭情况。看得出来,孩子的两位亲人对孩子是尽了心的,临走,老人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我知道老人十分感激我们,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h3> <h3>  回去的路上,夕阳已西下。车内完全没了刚来的嬉笑,大家心事重重,诚然,无论是失去儿子的母亲,亦或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在父亲节来临之际,他们更需要这样的关爱。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h3> <h3>后记:这次特殊的走访,对我们党员,特别是年轻的党员是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也从侧面为党员上了一堂“坚定理想信念”的特殊党课,我们将树立支部良好形象,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包挂帮扶这条路,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