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英雄在于磨炼,人才在于培养”,对于高中数学的尖子生培养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且这个课题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研究一辈子的。在参加工作的32年中,她先后带了八届高考毕业班,几乎每一届都有一些数学尖子生的出现。玄机在哪里?</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6月17日下午两节课后,高中部第十一次青年教师培训——《如何培养高考数学尖子生》,我们如约而至!她,就是别人刚下课她就急着去上课、跟别人抢课上的高三数学教研主任张秀珍。她的敬业与奉献,是我们青年教师的楷模!当然,她在教学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张主任通过对这些数学尖子生成长过程的关注和分析,总结出如下特点: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基础扎实;理解能力强,有专研精神,对许多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或者相当敏锐的直觉;思维活跃,思维品质高。同时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学习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水平。通过自学得到的知识才记得更牢,掌握的更深,运用得更灵活。得出的重要启示是:每位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对于这类尖子类的学生,老师要努力做到的就是,根据他们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给予科学的引导,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张主任根据自己这些年在日常的教育与教学的实践,谈了培养尖子生的几点思考和感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设计层次分明的课堂教学活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精心设计课后选做题,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每天布置的作业要精心设置,作业按知识技能能力来分层设置,本着能让80%的学生完成80%原则出题,其中要设置一道选做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把班级优生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优生要在学习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鼓励优生要积极参与课内讨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教师要指导优生,建立整理本,对经典例题基本模型,少见新颖题型等进行归类整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节数学课,因为学生层次的不同,尖子生往往是吃不饱的,那么怎么才能让这些尖子生能学到恰到好处呢?那就是要特别重视课后个性化单独辅导,要布置这些尖子生一些课外的题目,在做完每天正常的作业基础上布置一到两道课外题目让其静心研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能积累更多的知识,锻炼出这些尖子生的能力。</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尖子生的个性辅导中,每次批阅学生作业或者是学生问数学问题时,先让他阐述自己的思路,然后再和他探讨实施这种策略的可能性。无论正误,都让他清楚他的想法的可取之处或问题所在,真正解他所“疑”,而不是首先把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强加”给他。特别对于他有创意的解法,老师一定要毫不吝啬地表示对他的赞赏,鼓励他的创新精神。</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打破传统的“传授—接受”的课堂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极主体间的认知交往活动,师生平等对话,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联想与猜想,因为按照现代心理学家的观点,一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大小应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而联想与猜想是发散思维的最主要方面。联想是沟通条件与结论的桥梁,能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探求解题的途径。通过联想,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与理解,能逐渐从貌似无关的问题中透过现象抓本质。在教学中经常布置一些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日常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富有数学天赋的尖子生并不能自发地出现,不管他们有多智慧、多好学,都不可能无师自通。需要我们一线的老师认真专研教学,潜下心来教学,只有对这些尖子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郝素清</b></p><p><b style="font-size: 20px;">初审:刘东升</b></p><p><b style="font-size: 20px;">复审:王耀华</b></p><p><b style="font-size: 20px;">终审:王秀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