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游学——选自《孩子带我上伏羲班》一书下辑妈妈文集

阿蓬英子曾素芳《孩子带我上伏羲班》

<p>父亲的游学</p><p>作者:曾素芳</p><p><br></p><p>儿子檬月,在重庆忠县布泽学校伏羲班读书,参与忠县县城游学一周。听老师说,孩子们都写了好几千字的游学心得,还要做游学心得汇报演讲。如此重要时刻,我一定要参加。冬雨中,陪着年近七旬的父亲,开始了我们的游学之旅。</p><p><br></p><p>一</p><p>娘家姐妹三个,没有男丁。为了弥补遗憾,父亲把我当男孩培养:教我写毛笔字,逢年过节给祖宗写福包;对我宽容,甚至放纵,不信迷信,给我吃猪血旺、猪蹄子,按老家风俗,小孩是不能吃这些的;我可以撒野、上树、砍柴,如男孩子一般。</p><p><br></p><p>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我10岁那年,父亲尝到了自己慈悲的苦果:乖乖的女孩子,学会了骂人。他用一巴掌,为自己的溺爱负责。也就是那一巴掌和一地鲜血,把女儿对他的依赖,一并打到了九霄云外。</p><p><br></p><p>鼻腔常流血,没法制止,除非打止血针。内心抱怨,口头不说。我用距离,表达不满;他用严肃,维护尊严。他不让我们关心、照顾,拒绝我给他按摩、洗脚和剪指甲。我常用与母亲、姐妹,甚至与婆婆的亲密无间,来忽视他的存在。大事小情不给他汇报,只与母亲、婆婆、夫君商量好了,最后就给他通报一声。忽略他的感受,习惯成了自然。</p><p><br></p><p>去年秋,送儿子去布泽学校伏羲班读书。我花尽心思,让母亲、婆婆、夫君认识理解伏羲教育,却未向父亲解释半句。临走前,跟他简单地说一声,完全没有征求他意见的意思。</p><p><br></p><p>儿子一直是母亲在带,我邀请她一起去送儿子。一到学校,孩子就喜欢,母亲回来,心里还是空落落的。我不汇报,父亲也不好问情况。晚上睡觉时,他悄悄问母亲:“你们考察清楚没得哟?万一是坏人,把娃二弄去卖了,啷个开交哟?”</p><p><br></p><p>父亲的担忧,是通过母亲告诉我的。至此,我才发觉,自己天天读《孝经》,到处讲孝道,忽视父亲的感受,却已经很久了!</p> <p>二</p><p>&nbsp;2014年古历十月初七,初冬的冷雨,缠绵地下。我邀请父亲,一起去见证奇迹,见证伏羲娃娃们创造的奇迹:小学五年级孩子,徒步十多公里,到县城游学自主生活一个星期,写出几千字的游学心得报告;见证孩子们脱稿汇报演讲的挥洒自如。</p><p><br></p><p>&nbsp;在去石柱的班车上,我挨着父亲坐下。身体居然产生了排斥感,内心无比震撼和惭愧。童年的记忆,会进入骨髓和血液,成为一种基因和本能。好多次忏悔和感恩,努力地对父亲好。身体的本能,却偷偷地出卖虚伪。这种疏远感,暴露无遗。</p><p><br></p><p>反观之,父母教育孩子,宠溺不好,暴打不行。唯有父母好好学习明白做人道理,做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的榜样;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学习为人子女之道,在家好儿女,学校好学生,社会好公民。少时会做儿子,将来就是好丈夫、好父亲、好女婿、好公民;在家会做姑娘,将来就是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公民。</p><p><br></p><p>山路崎岖,车辆摇晃。晕车的父亲,一直闭目养神。没有人说话,我也有了睡意。不知不觉,我睡着了,靠在了父亲的肩上。</p><p><br></p><p>醒来时,我流泪了。父亲的肩膀,还是那样厚实,就像我们小时候他背着玩耍一样;父亲的脸上,皱纹密布;父亲一直引以为豪的乌发,也在耳鬓有了花白;父亲的手掌,还是那样宽大,皮肤却开始松弛;父亲穿的黑色呢子大衣,是我前年过春节时给他买的,他却强调是夫君拿的钱……</p><p><br></p><p>&nbsp;我拍拍父亲的肩膀,拉拉父亲的手。怕他不好意思,忙说:“爸爸,您衣服上,有点灰尘!”“爸爸,您指甲好长了哟!”他很不习惯,马上说:“我才剪的呀!”</p><p><br></p><p>&nbsp;一路上,话很少。我努力寻找,我们共同的记忆,来打破沉默和尴尬。我们姐妹几个读书时,他起早贪黑地办烤烟、造草纸……我去上初中,他曾带着感冒,也要坚持送我到苍坝沟梁子……</p><p><br></p><p>他说:“是哈,那些年真辛苦!不晓得是啷个熬过来的!你们现在送娃二读书,不缺书钱,还是要好得多呀!”</p> <p>&nbsp;&nbsp; 三</p><p>辗转来到布泽学校,已是晚上八点。伏羲娃娃们,还在教室彩排,为明天的演讲做准备。檬月上台演讲,鞠躬敬礼,很是标准,时而谈笑风生,时而手舞足蹈。父亲不顾疲倦,坐在教室后排,静静地看着,脸上微笑着,像在欣赏一件得意的作品。</p><p><br></p><p>&nbsp;下课了,儿子跑过来,分别与我和父亲拥抱。我对儿子说:“檬月,外公来了,你负责招待哈,我们要和校长讲点事情!”儿子拉着父亲的手,下楼了。</p><p><br></p><p>&nbsp;几分钟后,班主任赵老师,上楼来对我们说:“檬月真乖!打了一胶桶热水,在给他外公泡脚,还蹲下给他外公搓脚呢!旁边还有几个孩子,在帮忙给外公按摩、拿抹脚帕!”</p><p><br></p><p>&nbsp;杨校长说:“这下,外公该放心了吧!”语毕,我们彼此相望,开怀大笑!旁边,新来的家长,听得云里雾里。</p><p><br></p><p>&nbsp;(四)</p><p>周六上午十点,游学分享演讲会正式开始。家长们都坐在教室后面,好像这是习惯和规矩。小主持人梁力丹上台,第一句话就是:“掌声有请,远道而来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到前排嘉宾席就坐!”</p><p><br></p><p>&nbsp;父亲年纪最长,在掌声中,被请到前排嘉宾席最中间的位置。事后,我玩笑着对父亲说:“爸爸,您这次坐了一回主席台哟!感觉怎么样?那是现场最高领导的位置哟!”父亲开心地笑了,木讷地说:“那当然舒服噻!”</p><p><br></p><p>演讲会上,听众除了家长,就是老师和部分低年级的同学们。五年级的孩子们,在后面准备,等候上场。不少人是第一次演讲,有点紧张,拿着游记“临时抱佛脚”,有的就依次上台。让我意外的是,那么长的演讲汇报,他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拿稿子,完全凭记忆,讲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找他人好处,认自己不是。</p><p><br></p><p>父亲和其他家长一样,坚持到演讲完毕。到了十二点半,过了中午饭时间。主持人说:“感谢各位叔叔阿姨,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认真聆听!耽误了大家吃饭的时间,对不起!”随着主持人鞠躬,其他孩子也跟随站起来,向家长和老师们鞠躬致歉!</p><p><br></p><p>父亲说:“这些娃娃,好有礼貌哟!”</p><p><br></p><p><br></p> <p>父亲和家长们坐在前排听孩子们演讲</p> <p>尹柏弢的父亲,在为演讲录相</p> <p>朱昱熙同学演讲</p> <p>曾坤同学演讲</p> <p>张晶晶同学演讲</p> <p>尹柏弢同学演讲</p> <p>陶艺斗同学演讲</p> <p>高弘益同学演讲</p> <p>主持人梁力丹同学演讲</p> <p>观众席</p> <p>父亲教孩子们打三盘清</p> <p>父亲在教室里与孩子们玩耍</p> <p>孩子们打乒乓球</p> <p>来校参观的嘉俊同学看同学们打乒乓球</p> <p>光荣榜</p> <p>学习园地</p> <p>学生作文</p> <p>演讲后的总结会</p> <p>&nbsp;五</p><p>去忠县县城的路上,陪父亲参观白公祠,是我早有的计划。想让父亲知道,孩子们作文里、演讲中反复提到的“白公祠”是什么样子。</p><p><br></p><p>&nbsp;一路上,我给父亲当导游,布泽学校的陶老师,给我们当摄影师。我和同去的家长,站在父亲两旁,紧靠着他,出现在镜头里。白公祠景区大门、太保祠门口、老官庙前、醒酒桩旁,都留下了我们的笑声与合影。</p><p><br></p><p>&nbsp;忠县白公祠位于忠县城西长江北岸,系明崇祯三年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的祠庙。景区的每一副对联,我都要为父亲朗读;对联的意思,我都要为他讲解。刚下过雨,地上很滑。我提醒他,要小心地滑。他说:“是呀!我晓得,你以为我当真老了呀?”登山时,父亲完全能跟上我们的脚步,不曾喊累。他不停地赞叹,白公祠修得漂亮、宏大,比老家的四合院大多了。</p><p><br></p><p>站在山顶,我对父亲说,那条大河就是长江。当年,巴蔓子将军,舍头颅,保城池。巴郡太守严颜,称“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他誓学巴将军,不投降,感动张飞,“义释严颜”留佳话。忠州女儿秦良玉,女中豪杰,嫁予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夫君死,袭任石柱宣抚使。她曾亲率兵北上,镇守山海关;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下诏褒奖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一生战功卓著,去世后谥号“忠贞”。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记录的巾帼英雄。</p><p><br></p><p>唐贞观八年为纪念州人巴蔓子“刎首留城”和严颜“宁当断头将军、不做投降将军”之壮举,唐太宗赐临州为忠州;清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设忠县至今。</p><p>听了半天解说,父亲感叹:“忠县尽出些狠角色哟!难怪,皇帝都要以‘忠’字赐名。"</p><p>&nbsp;</p> <p>六</p><p>带孩子们进城,吃大餐、逛大街、买书籍。一路上,伏羲娃们,都随着檬月,叫我父亲为“外公”。他们拉着手臂、牵着衣角,父亲在一群娃娃中,享受天伦之乐。</p><p><br></p><p>离开忠县返程的路上,我和父亲的话题,开始多了起来。他说:“这次出来,路途虽然遥远,有点晕车,但是没呕吐,也好耍!”</p><p><br></p><p>我试探着问父亲,这次最大的收获是什么?</p><p><br></p><p>&nbsp;父亲哈哈大笑:“哎呦,我收获了很多外孙!好闹热哟!”</p><p><br></p><p>他说,在学校时,孩子们都来给他鞠躬说,外公,您好!开始,他还不习惯。后来,孩子们给他洗脚、按摩、拿抹脚帕,进城住宾馆,他和薛代鑫,洗澡时相互擦背。薛代鑫赞叹说:“外公,帮我洗得好舒服哟!”那一刻,父亲感觉,那些孩子真是跟自己的外孙一样了!</p><p><br></p><p>&nbsp;回到黔江,父亲向自己的老哥们炫耀:“这回到忠县,我得了好多外孙哟!”然后,一脸欢笑!&nbsp;&nbsp; (写于2014年12月)</p><p><br></p> <p>下期预告:</p><p>推出上辑宝宝文集里的《访伟人 立壮志》,敬请期待!</p><p><br></p><p>特别说明:</p><p>为了提前征求读者诸君的宝贵意见,争取尽量减少遗憾,我们将从《孩子带我上伏羲班》书稿中,选择部分篇幅较短的内容陆续发布。</p><p><br></p><p>本书作者之一曾素芳,特公开个人电话:13896862609(微信同号),非信勿扰,非诚勿扰。</p><p><br></p><p>真诚肯请对“人本素质教育"话题感兴趣的各位仁者,在文后留言或电话微信联系我,提出您的宝贵意见。</p><p><br></p><p>同时,也欢迎各位同仁,力所能及地协助本书的正式出版!</p><p>末学及孩子们将感恩不尽!</p><p><br></p><p>以下是本书初拟目录,若您想先看哪个部分,哪篇文章,也可以给我留言哟!</p><p><br></p><p>客官:菜单备上,欢迎点菜!</p><p>部分篇章,从未公开过,有的曾公开过,也有新的内容修改!</p><p><br></p><p>《孩子带我上伏羲班》</p><p><br></p><p>目录</p><p>序言……</p><p><br></p><p>上辑 宝宝文集</p><p><br></p><p>第一部分 研学旅行</p><p>游学为生活做准备……</p><p>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p><p>访伟人立壮志……</p><p>游览名山……</p><p><br></p><p>第二部分 灵魂歌哭</p><p>三十年后的我……</p><p>戏剧性的六一节……</p><p>竞争班币超市经理失败以后……</p><p>民族文化需要有人坚守……</p><p>迷宫与乌托邦……</p><p>榜样的力量……</p><p>心性的力量……</p><p>追梦的路上洒满阳光……</p><p>重拾梦想……</p><p><br></p><p>第三部分 自由抒怀</p><p>写给香港岭南小学陈校长的信……</p><p>故事大王……</p><p>爱的拥抱……</p><p>两只小猫的故事……</p><p>大雪纷飞的日子……</p><p>日记三则……</p><p>小表弟浩儿……</p><p>当逃兵的耻辱……</p><p>老旗杆……</p><p>茗香小记……</p><p>田园……</p><p>田野不再……</p><p>父爱的滋味……</p><p>共享青春美好时光……</p><p>助跑长度决定人生高度……</p><p>平凡的日子也精彩……</p><p>永远心怀未来……</p><p>让我沉浸在这里吧……</p><p>疫情静思……</p><p><br></p><p>第四部分 浅吟低唱</p><p>梦想的力量……</p><p>做一面自己的红旗……</p><p>国庆……</p><p>思念……</p><p>归来兮……</p><p>无题……</p><p>勉励……</p><p>美,我走近你……</p><p><br></p><p>下辑 妈妈文集</p><p><br></p><p>第一部分 研学旅行</p><p>端午游学祭忠烈……</p><p>父亲的游学……</p><p>品味大重庆……</p><p>回归童真 留住美好……</p><p>陪儿去长征……</p><p>朝圣甘谷……</p><p><br></p><p>第二部分 灵魂歌哭</p><p>找回曾经的梦想……</p><p>做个做家和作家……</p><p>以孩子为师……</p><p>哦!丹琦先生……</p><p><br></p><p>第三部分 自由抒怀</p><p>檬月回家修学实录……</p><p>伏羲班四年级学子姓名考并寄语……</p><p>我要做民医……</p><p>甘谷姐弟仨……</p><p>母亲爱读书……</p><p>我的启蒙老师很平凡……</p><p>茶溪读书声……</p><p><br></p><p>第四部分 伏羲家书</p><p>有梦想就要坚持……</p><p>耐住寂寞方见繁华……</p><p>暂时分离只为再次相聚……</p><p>新起点新期待……</p><p>常记来路学会感恩……</p><p>努力做好便无悔……</p><p><br></p><p>附:</p><p>筹备出版时各位师长的点评与鼓励……</p><p>每朵花儿都美丽(后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