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物语———记三年级小狮娃草木染项目主题活动

吕福洋

<p>  先祖的智慧,总是让人惊叹不已。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开始学会从植物中提取颜色给布料染色。这种把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作为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就叫草木染。</p><p> 一件草木染成品,它经双手浸染,又在水中沉淀,最后由阳光晒暖而着色固定;它有自然和时间的记忆,也有手作的温度。</p><p> 在传统的技艺,草木染术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在孩子们生活学习中,做起了蓝染的尝试与沿袭,希望通过草木染来传达色彩的奥秘、协作的乐趣和对环境的思考,在我们的课程中创立了以传统草木染课程为载体,展开孩子们多方位学习和体验的教学原则,结合了数学、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p> 草木染之学习时光 <p>  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一些草木染知识。语文老师们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以草木染为中心点,分散出“什么是草木染”“草木染的作用”“如何制作草木染”等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在科学课中,学生知道了草木染是纯天然的植物颜料,并且学会了如何提取植物中的颜料,掌握了提取染料的方法,悟出其中蕴藏的道理。美术课中学生学习了扎的方法,包括折叠扎、打结扎、卷扎等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泼、洒、滴、染、扎、煮、泡等方法,完成一幅草木染作品。</p> 草木染之设计时光 <p>  学生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运用数学中的认识图形,学习不同图形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并能够按照不同的比例捆绑制作不同图案,结合草木染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直观感受轴对称现象。</p> 草木染之捆扎时光 <p>  学生运用折叠扎法、平针缝绞法、打结扎法、包豆子花法、卷扎法等方法来捆扎自己的作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每一个作品都与众不同。</p> 草木染之染制时光 <p>  孩子们捆扎之后,就开始进行染制了。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浸泡在染料中,同时不停地搅拌,充分吸收染料的颜色,三十分钟后捞出并晾晒,晾晒十分钟后再次进行浸泡,浸泡三十分钟后捞出,再次晾晒十分钟,最后进行清洗,清洗后晾晒直至晾干。</p> 草木染之展示时光 <p>  染出斑斓色彩的布,不是设立草木染的标准,而是在孩子的心灵,种下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种子。孩子们完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脸上挂满了笑容,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提取颜料,还把植物的颜色穿在身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草木染之写作时光 <p>  孩子们记录下从植物中提取颜色的方法,并把自己做草木染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他们笔下的故事十分丰富、生动有趣。有的学生向我们分享了他提取出颜料的过程与心得,有的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染制时候的步骤和体会,孩子们语言优美、词句连贯,用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连接词,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完成习作。</p> 草木染之感恩时光 <p>  心中怀着感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刻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父亲节这个充满爱的节日中,三年级小狮娃们用心写下一封信献给父亲,信中有关心父亲的身体、有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有感谢父亲的辛勤付出……孩子们在信中的一字一句深深感动着父亲。</p> <p>  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写出最感人的话,用简单的拥抱温暖了父亲的心,这是孩子们和父亲最幸福的时刻!</p> <p>  给孩子们种下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种子,在创作中热爱春天,同时感受给予他人亲手制作礼物的爱,给自己最爱的人染一块丝巾、一件衣服表达爱与祝福。让他们去自由随心地描绘,在涂抹和染色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也得到了培养。</p>

草木

孩子

时光

提取

晾晒

学生

父亲

美的

颜料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