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洛龙区尝试教育联盟第144次活动

麦格

<h3><font color="#010101">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赠。细雨连绵,挡不住老师们求知的渴望。挡不住老师们智慧的增长。6月16日晚,郭学萍老师《统编教材1-6年级单元习作 创意10例》讲座如期进行。本次讲座是这次联盟活动的最后一讲,老师们听完以后都感觉意犹未尽,感受良多。</font></h3> <br>  今晚有幸聆听了郭学萍老师的《创意作文》,让我再次被大师的风采所折服。<br>好作文的标准就是:最真实的,就是最动情的;思想,比文采重要。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手写我心。郭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调动学生的五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感觉)进行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可能不生动,不可能不具体。在送你两个构思框中,在看图写话类文章时,送给孩子两个故事框,给图上的内容加上起因和结果,这样孩子有法可依,有招可用,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一篇成功的习作。在练好童子功和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中,也让我明白了,作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教师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从基础认真、扎实地做起,也会有所收货。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妙招,孩子们怎能不爱上写作?<br>  而郭老师能用如此多的方法,教出如此多的优秀作文,我觉得还是多读书的缘故。郭老师满屋子的藏书自不必多说,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能有一千本的阅读量实在令人惊叹!厚积才能薄发!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先成为读者再成为作家的。<br>  今后,我将和我的孩子们一起阅读,因为写作是阅读的沉淀和积累。生活更是写作的素材库。只有我们有一双善于捕捉信息的眼睛,就一定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创意写作,就是打开思路的另一个视角。 <h3> 赵丹丹学习感悟</h3> <br>  今日,听长辫子老师郭学萍讲统编教材,收获颇多,让我对统编教材下的写作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br>  其中一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郭老师在讲到三年级一个单元的写作教学时,没有单单就这一个单元的写作教学怎样开展进行讲解,而是把三上、三下、四年级、六年级有关联的写作教学都串联在了一起进行比较,然后提出实施建议。郭老师说: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只盯着自己所教的年级,而要把整套语文书十二册都浏览一遍,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才知道自己教学内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做的三研,在知识点的纵向对比时也会进行这样一个梳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教材,这样在教学时自己才能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方向。<br> 关于学生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厚积而薄发,如何练好写作的童子功等许多方面都给了我们一些指导性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自己也能够边教学边总结经验,边实践边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br><h3> 三实小 谢青青</h3> <br> 6月16日晚上八点聆听了长辫子老师的分享,让我对统编教材习作有了深刻的认识,辫子老师讲得绘声绘色,给了我带来了很多教学上的启发,受益匪浅。<br>  通过长辫子老师的讲解,每个习作都变得好玩有趣。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长辫子老师的“五觉法”,分别是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让孩子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听一听,看一看。让孩子们学会从生活中观察,体验。一步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每一例都根据年段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创意写作范本。听完,我不禁感叹,原来作文可以这样教,原来作文可以这样写,原来作文的世界这么奇妙。<br>  此外,长辫子老师还特别强调了统编教材下阅读的重要性,并列出了许多适合我们平时教学的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回归浪漫,在阅读中,共同成长。<br>  今天的培训使我茅塞顿开,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学会因势利导,挖掘的学生创造力!统编版的到来,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做教育路上笃定而敢创的躬行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兴趣的课堂。<br><h3> 三实小 袁静静</h3> 昨天,有幸听了长辫子郭老师讲的统编教材习作,解决了我的困惑。让我对习作教学方面有了全新认识。<br>  今年我刚教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少,对于教材的系统了解以及作文的教学方法更是一头雾水,因此,我十分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br> 一直以来,作文是学生头疼的难题,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教好学生们的写作是一个难题,不好把握,郭老师深入简出的带领我们梳理了统编教材习作课程,介绍了写作的方法,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学习到了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的方向与方法。<br> 通过学习,我发现统编教材的习作,每一个年级都是相互联系的,呈阶梯状,逐渐加深,所以我们不应该为了教孩子们写作文而教,而是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多观察,多积累,多学习,多读书,肚里有货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br>  郭老师的讲解让我在以后的习作课教学上有了新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到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用自己的阅读来充实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语文老师。<br>  学习是一次次的成长,我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教学。 <h3> 洛龙十六小 张劭婧</h3> <br>  昨天认真聆听了长辫子老师《统编教材创意习作》直播课程,收获良多!老师的讲解,为我在习作教学上指明了一定的方向,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br>  比如选择书目,老师的出发点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可以与我们的教材中的课文相结合,同时教师的视角也是必不可少。同时,给学生推荐的书,老师也应读一读,要了解,要有自己的理解,要心中有数。作为老师,应该读更多的书,读好书。<br>  再比如,学生读书的种类,我们可能让孩子们多读文学类作品,历史类作品。但郭老师特意提到,读书一定要“杂”,要全面,要纵横捭阖。具体举例,要想增强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必须让孩子们多读科普作品、科幻小说。还有,孩子们读的诗歌童谣,老师要鼓励孩子恰当地把它们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为作文添文加彩。<br> 习作教学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难关,长辫子老师的这次讲座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学生一节节兴趣习作课堂! <div><h3> 洛龙十六小 李文娟</h3><br><h3><br></h3></div> <br>  昨天晚上看郭学萍老师的直播讲座,她那一头乌黑长长的秀发,以及甜美可亲的笑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老师的作文课,借助图画,一步步引导学生说话、想象、写作。令我头疼的作文课堂,她那里满是写作的快乐。听她的课,感觉她的诗情真的是从心底流露出来的;她对孩子们的爱,自然的从心底里流露出来。从她的语言、动作、神态,都可以看出她仿佛就是一个儿童,一个用眼睛认真观察生活的儿童,所以她才能写出那么优秀的文章,有那么多的个性创做。<br>  听她的讲座,我觉得教好学生的作文课特别是低年级看图写话及小作文需要从两方面下手:<br>首先,要画一个故事框架,就是在看图的前后面各画一个框,写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果。这样引导孩子们把一件事能够叙述完整。说清楚了这些,一篇看图写话就完整了。用郭学萍老师的这个“画框”的方法,会让学生们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让学生不害怕写作,爱上写作。<br>其次:找到重点。这一步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认真观察图画,一二年级开始把看图写话写好,也为将来二三年级认真观察事物打基础。郭老师让孩子们在看到的图中标出你看到的事物123,然后找出重点,再进行详写。 <br>用这种浅显易懂的方法,把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的难点一下子就突破了,进而为中高年级作文打好基础,培养好兴趣。<br>  作为一名老师,在孩子心里播下儿童诗的种子,让古诗文磨练童年,让古诗文流淌笔尖,这就是郭学萍老师的“诗意作文”。郭老师在讲座中一直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写作的基础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一天都不能断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写作的河流。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回归浪漫,在阅读中师生共同成长。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书中自有万千精彩世界,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多读书,自己更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从阅读逐步走向写作<h3> 三实小 李敬娟</h3> <br> <br>  写好一篇作文,是所有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期盼,但现实教学中,学生看到作文却是望而却步,不知如何下笔,老师教起来也十分吃力!听了长辫子老师——郭学萍的创意写作给了我很大启发!<br>  长辫子老师的首先阐述了一篇好作文的标准:最真实的,就是最动情的,思想比文采更重要,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留心生活,积累素材,这就体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因为厚积才会薄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先当读者再成为作家的。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你的想法和思路才会如同流水一样找到宣泄的河道,才会不断的涌现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br>  作为老师,更加需要充实自己,身教大于言传,只有我们真正的喜欢阅读,有丰富的阅读储备,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阅读时不仅需要读条件性文章,实践性文章,专业性文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更需要读儿童文学性文章。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学生!<br>写作教学中,郭老师善于把游戏融入写作当中,例如五年级的习作《漫画老师》,郭老师利用“六页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漫画写出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游戏与习作相呼应,使学生在轻松而又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写作。再比如“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更加细化,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片段式写作,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更能使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去体现一个人的特点,既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样也训练了学生的习作能力。<br>  当写作变成一种自发的,轻松的事时,学生一定会爱上写作,优雅而又随性的郭老师用她的智慧为学生搭起了一座写作的桥梁,鲜花、彩虹、云朵,一切的美好都藏在学生的笔杆里,改变作文教学模式,用创新的写作形式,让每一杆笔都爱上写作。<br><h3> 太平明德小学 张雅璐<br></h3> <br>  <br><br>  绵绵细雨,微微清风,清新凉爽的雨夜,我们学习热情不减。校品中国语文三明培训临近尾声之际,迎来一场长辫子老师讲创意写作的高能培训。世间美好,皆是遇见,在这场有趣且有识的培训中,遇见了一位满腹才华,葆有童心,富有创意的长辫子老师——郭学萍,指点了我写作教学的迷津,何其有幸。郭老师将创意写作梳理为十课,深入浅出,将创意写作的操作方法明晰讲述,真是课课都精彩,章章有收获。<br><br>第1课:什么是好作文。<br>叶圣陶先生曾说好作文的标准应是“理真”、“情切”、“意达”,文章重在“求诚”。是呀,作文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就是好作文!<br><br>第2课:厚积方能薄发。<br>“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长期积累,才会有才华。作为一名教师亦离不开阅读积累,儿童文学作品也需要多看,从中会发现生活的趣味,发现儿童的童真可爱,带着渊博的学识、真诚的喜爱投入教学,师生都将多么幸福呀!<br><br>第3课:可乐的“小书门”。<br>郭老师的学生小可乐的书门,深深震撼着我,一个几岁的儿童,他家门后贴满书名标签,那是可乐完成的阅读书目,累累几千本书!大量且高质量的阅读,令可乐的写作卓尔不凡。小小儿童一气呵成,随心而作《前出师表》震惊了我们,文笔中绽放着阅读积累的视野与才华。用阅读丈量世界,用阅读吐露芬芳,接下来我的任务艰巨,作为教师,我要引导我们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作为妈妈,我要以身示范,做好榜样,带领自己孩子走进阅读的浩瀚天地。<br><br>第4课:练好写作童子功。<br>第5课: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br>低年级入学儿童是引导写作、激发创作的良好时期。低年级识字中减少机械的抄写默写,来一场“汉字诗创作比赛”,让孩子对每个汉字的进行创作,运用五觉法感知汉字,编写出充满童真的诗,这将是多么有趣多么美好的识字课!<br><br>第6课:听故事讲故事。<br>让孩子在各类故事离奇巧妙的情节中吸收、感染、激发,写作时便有了不受桎梏创作的灵感。<br><br>第7课:送你两个“构思框”。<br>第8课:五步故事方式。<br>看图写作中,教给学生在图画左边画一个前因框,图右边画一个结果框,在图画中找出主人公,将其情节写详细,一篇作文的构思便一目了然。郭老师还提到作文提纲采用情节起伏的波浪线来绘制提纲,学生便懂得在写作中,注意故事情节的起伏转折。<br><br>第9课:“漫画”老师。<br>感触颇深的是郭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6页书,并制作漫画,通过观察了解,以特色的事物,简单几句话表达人物特点,图文并茂的绘画作品中,学生写作兴趣、写作能力突飞猛进。<br><br>第10课:“真心话大冒险”。<br>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元化多彩化的课堂,写作课不妨来一场游戏,在游戏体验中,学生兴趣浓厚,表达欲望强烈,细节感受深刻,有了体验,作文怎能不真切、不生动?<br><br>  岁月催人变老,童心使人年轻。年近五十的长辫子老师,依然那么年轻魅力,如同一个“小公举”,才华与幸福环绕,令人羡慕。可见,教育中拥有一颗童心、一种真诚的热爱,多么美好!长辫子老师带来的创意写作培训,干货与创意满满,打开了我们作文教学的一扇门,相信在郭老师的引领下,在思悟实践中,我们语文写作教学之路会越发顺畅!<br>  <br>一切过往,皆是序章,培训结束,实践方始,愿我们都能载着经验与收获,在语文教学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h3> 太平明德小学 谢春丽<br></h3> 今天我认真参加了郭学萍老师统编教材“创意写作”培训,收获非常大。一句话定义“小学创意写作”:如果说传统写作就像爬楼梯,而创意写作则让你知道,还有电梯可以坐。<br>在“什么是好作文”里我体会到,好作文的标准就是:最真实的,就是最动情的!思想,比文采更重要!现在统编教材的编写思路:立德树人/双线组元/三位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在写好作文,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观。<br>在“厚积薄发”里我体会到,作文素材的积累的重要,只有读万卷书才能下笔如有神。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广泛阅读古诗文/中外名著等书籍,更要读儿童文学,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中外名著的阅读/报刊杂志的剪贴/人群交谈的收集/影视欣赏的采撷/新闻信息的聆听等多种形式。让阅读成为每个孩子的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生会哲学思辨的眼光去认识书中的人物。<br>在“观察/观察/再观察”里我体会到,学写作文要先做观察,而观察并不只是用眼睛去看,用到“五觉法”即:听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会让我们的作文更形象,更生动。<br>在“练好写作‘童子功’”里我体会到,写作的步骤:基本笔画/看图写字/看图造句/段/篇,引导孩子写作一定要有耐心。在“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里我认识到,我们还可以用“五觉法”引导孩子识字,创作诗歌。一首好的诗歌:生活化/细节化/形象化/陌生化,要在内容上有创意,在形式上有创意。<br>在“听故事,讲故事”“送你两个构思框”里我体会到,我们要从整体上去学习教材,精准把握教材目标。在构思上可从“前因”和“后果”两方面构思着手,如:在一年级下“口语交际”《老鼠吃苹果》中引导孩子讲故事可以分这几种情况来叙述故事: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老鼠是怎么发现这个苹果的/吃苹果时的形象如何/它在吃苹果时有没有被抓住);还可以从老鼠的角度来叙述;还可以从苹果的角度来叙述;还可以从反思者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生活犹如一只不知其味的苹果,没有勇气去咬它一口,就不会知道它的真实的味道。)<br>在“‘五步’故事公式”/“‘漫画’老师”/“真心话大‘冒险’”里,我认识到:故事写作公式可以是主角/困难/努力/意外/结局,还可以先列提纲,提纲可以先择能够代表故事情节的波浪线显示。漫画写作里就应该让表现更夸张,让语言更幽默。<br><div> 九小 马向华</div> <br>  昨晚听了郭学萍老师的直播课《小学创意写作》,收获颇丰。正如郭老师所说:我们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让每一支铅笔都爱上写作。<br>  郭老师分为十个课程来讲:一、好作文的标准:最真实的,就是最动情的,思想比文采更重要。二、厚积方能薄发,积淀丰富的知识:通识知识、条件知识、实践知识、专业性知识,尤其作为小学教师,要多阅读儿童文学。三、观察,观察,再观察:教孩子如何学会仔细观察。四、练好写作的“童子功”:学习基本笔画——看图写字——看图写词、短语——看图写话。五、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教孩子一边学汉字一边创作诗歌。六:读绘本,听故事,讲故事。七、两个构思框。八、五步故事法:主角、困难、努力、意外、结局。九、漫画式老师:现场教孩子做一本六页书作自我介绍。十、真心话大冒险:进行片段式训练提高写作水平。<br>  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是:第三课——观察,观察,再观察。郭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写实类文章“绝招”:观察植物五觉法——触觉(摸一摸)、嗅觉(闻一闻)、味觉(尝一尝)、听觉(听一听)和视觉(看一看)。 通常我们总是习惯跟学生去分析状物类文章从哪些角度去描述的,却忽略了教孩子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来,这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学生词汇的积累。我想,我们应该让学生学去会积累优秀文章里有新鲜感的词汇,那些好的句式和写作手法除了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去练习仿写,思考如何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才能有这样的表达效果。这让我想起统编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作者按照外到里的顺序,从颜色、味道、样子、种类来介绍端午粽: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写一种水果,如西瓜从外往里说:西瓜的外面是____,里面是____,还有_____。这样,我们才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去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在“读—品—写”中简简单单地教语文。<br>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自身树立榜样,去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去发现生活和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用鲜活的、明亮的诗一般的语言去描述记录下来,我们写作的种子才落地、生根、发芽!<br> <br> 三实小 张旭梅<br> 观中华五千年国文发展,浩瀚无边,教校园莘莘学子传承文化却因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而苦恼,失眠。幸好有常老师,<br>郭老师等先知们像北斗七星指点我们黑夜的迷茫,带领我们穿越迷雾,度过层峦叠嶂的坎坷误区,让我们这些老师共聚一堂,伴随明月聆听讲座。不久的将来,老师们获得了新鲜泉水的滋润,沐浴着和煦的东风,一定会迎来满湖的碧绿,一池的硕果 <h3>制作人 王利强</h3><h3>审核人 刘远远</h3>

写作

老师

教学

学生

作文

孩子

阅读

习作

统编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