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沙县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在沙县县委党校池老师的带领下,到夏茂镇调研“林票制”改革及夏茂“红边茶”文化。<br> 一行人先到梨树林票现场参观了夏茂镇梨树村“林票制”示范基地。在现场,林业站副站长赖贤青为大家介绍了梨树林票制改革的情况,该基地位于沙县夏茂镇梨树村“桥仔坑”山场,由官庄林场与梨树村合作,6年生杉木幼林,面积643亩,官庄林场占股15%,负责资金、技术、管理,保底出材量每亩13立方米;村集体占股85%,并量化成林票分发给村民,可流通交易。“林票制”改革完成了森林资源变成资产、股权变成股金、林农变成股东的“三变”。同时,林票放活林地经营权,明确林农收益权,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随后,一行人到夏茂镇红边茶展览馆,红边茶在乌龙茶中属佼佼者,是沙县的特产,历史悠久,曾一度绝迹。第四代传承人林忠平坚守做茶初心,用匠人精神让沙县红边茶“重见天日”。林忠平与茶叶打交道已40多年,2004年,创建福建省沙县宏苑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在夏茂镇有近2000亩的茶叶基地。当时红边茶已经消失40多年,林忠平靠着一本1992年《沙县志》跑遍了乡镇,走访了众多老茶人,查阅了大量历史书籍,通过近四年反复试制,终于使红边茶制作工艺得以传承。2010年,林忠平带着新制成的红边茶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艳惊四座,获得了金奖。如今,宏苑茶叶基地里红边茶品种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近700亩,还入选了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获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2018年还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林忠平红边茶生产已初具规模,一年产量在五六十吨,市场销售打通了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