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培养青年教师,文山实验小学南校区在本周举行了2020年青年教师“和谐课堂”教学竞赛。在竞赛中汇集教研组集体的力量,打造精彩课堂。</h3> <h3> 浓浓语文味,悠悠古诗文</h3> <h3>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的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在此次竞赛中,我们的胡晋娴老师教学了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本次教学很成功,教学过程中胡老师用恰当,准确的衔接语把教学过程层层推进。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边关将士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胡老师的教学中重在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用方法自学王昌龄的其他边塞诗,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h3> <h3> 欣赏了豪情万丈的边塞诗,我们跟着马雪荣老师走进儿时的李白。在文言文《铁杵成针》的教学中,马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以读为本,采用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马老师让同学们“演一演”,在表演中同学们更能理解古文的意思及坚持不懈的道理。</h3> <h3> 听着潺潺的流水,动听的鸟鸣,看着唯美的春天图景,一下将学生的思绪拉到春天,让学生沉醉其中。仇海莲老师的教学课题《绝句》,教学结构完整,教学层次清晰,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朗读,不仅如此,仇老师还结合诗歌中的写作方法——动静结合,来提醒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以致用。</h3> <h3> 随着张建芳老师的“看图猜古诗”,我们一起走进充满童真的《池上》,在本次教学中,张老师教学结构完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时,能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小孩子的目光,用儿童化的语言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抓住学生的回答,用丰富多彩的评价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天真的小娃形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h3> <h3> 西湖的美惹得无数迁客骚人为它留下无数名篇佳作,我们随着方丽容老师一起走进诗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欣赏西湖无穷碧的荷叶,别样红的荷花。在教学中,方老师积极营造意境,让学生多样化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西湖的美,挖掘语言文字的深度,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图文结合,将生动的画面用语言表述出来,完成了课堂“言——意——言”的转化,最终将西湖的美深深的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h3> <h3> 在课堂结束后,评委们针对各个上课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渗透了古诗文的学习方法,真正提现了部编教材的新;上课教们教学风格各有千秋,有的擅于引导,有的老师擅于激趣,有的擅于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但她们都把古诗文教学清晰的思路,完整的内容展现在我们眼前。</h3><h3> </h3> <h3> 解决问题,趣味数学</h3> <h3> 本次青年教师“和谐课堂”竞赛课数学组共有一至五年级的5位年轻教师参赛,比赛的一天时间分为上午三节课和下午两节课,授课内容以课本中的“解决问题”为主,有6位教研组长担任评委。</h3> <h3> 第一节课是由权学倩老师执教的《奥斯卡爱抽奖——用除法解决问题》。权老师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导入,问学生听故事有什么好处从而引发学生听故事的兴趣,接下来权老师通过播放PPT中的绘本故事结合配音让学生深深的沉浸在故事中。然后故事中出现了有趣的数学问题,权老师引导学生去解读题目中所出现的重要信息,让学生思考并尝试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两轮探究之后,权老师让学生尝试总结“求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之后,权老师让学生合作完成学习单、模拟购物问题、课堂小结等方式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h3> <h3> 第二节课是由安康琪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安老师首先用简单的图形让学生猜一猜图形表示的是什么(鸡和兔)进行导入给后面的画图法做好了铺垫。然后安老师出示《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问题的内容,接下来在把原题中的数字改小的基础上安老师引导学生用列表法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之后安老师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并在教师的帮助给学生讲解了画图法,最后安老师让学生结合画图法的过程思考用算式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在学生学习了解了几种方法后,安老师让学生尝试解决最开始的鸡兔同笼问题。</h3> <h3> 第三节课是王海艳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王老师首先让学生齐读解决问题需要知道些什么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有一定的思路。然后王老师用课件出示例题一让学生分析提炼出题目中的信息并说一说课件中的算式所表达的含义。接下来王老师出示例题二让学生提炼完信息后分小组合作找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会了用乘法来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后,王老师课件出示多种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h3> <h3> 第四节课是吴通琴老师执教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吴老师课前播放“曹冲称象“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让学生重述称象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课中,吴老师首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一块橡皮泥的体积,学生想到可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放水里、榨橙汁等等。接下来,吴老师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样用排水法测量土豆的体积,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用排水法测量土豆的体积并完成作业单,活动结束后,吴老师让小组派代表展示了活动的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当物体不能”完全浸没“的时候不能用排水法来测量。活动结束后,吴老师再次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思考如果把量杯换成是长方体玻璃钢又如何求体积。最后,吴老师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应的练习题。</h3> <h3> 第五节课是由杨西梦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同数连减》。杨老师根据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出示粽子道具进行导入并承诺以道具粽子作为奖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杨老师根据端午节的主题情景出示例题让学生用圈一圈的方法数一数题目所给的粽子能装几袋,杨老师结合学生圈的过程出示连减的书写过程,当学生能够明白连减过程后杨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可以怎样检验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圈一圈和同数连减的方法喜欢哪一种。最后杨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让学生继续完成没有图片的练习题。</h3> <h3> 听完五位年轻教师的竞赛课后,听课的数学老师们按桌分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h3> <h3> 讨论结束后,老师们按照五节课的顺序,从授课教师的语言、教态、教学设计、师生互动、板书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每一位老师点评完之后,都有其他老师补充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和建议。在这热烈的气氛中,在场的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方法和建议,五位授课的青年教师更是在这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成长。</h3> <h3> 综合学科,异彩纷呈</h3> <h3> 美好的一天从运动开始,随着姜蔼玲老师的哨声,体育课拉开了序幕,先做准备活动,接着课堂内容讲解,然后同学示范,其次同学们依次练习。在体育课中,老师运用讲解示范法、合作探究法、激励评价法等多种方式,姜老师把一项有难度、有价值的运动讲解的深入浅出。孩子们活跃的态度和灵敏的身手,像自由奔跑的马儿,除了习得动作,孩子们更得到了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h3> <h3> 古人云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美术课真的是一堂艺术的饕餮盛宴,让我们应接不暇。杨璐老师利用点、线、面,带领孩子们一起绘出了一个个精美绝伦的“瓷瓶”。</h3> <h3> 科学课《给小动物分类》,杨白翠老师给同学们戴上了精致的小动物头饰,让他们分组做:“动手摆一摆”“动物找位置”两个小游戏,成功教会了同学们给小动物分类。</h3> <h3> 《道德与法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在生活中习得知识,岳思豫老师的课《四通八达的交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身边的交通工具,找到交通“方便”“快捷”的特点。在“擂台赛”的活动中,用动画视频的教学手段,小组辩论“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在岳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交通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也让学生学会了关注生活中的点滴。</h3> <h3> 徐红倩老师利用快乐动物园闯关的学习方式,学习怎样打字,打字先从打开写字板开始,利用击鼓传花的小游戏,让同学们认识输入法的种类,打开输入法,最后到终极关卡——单字输入,双字词输入。在徐红倩老师有趣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实际操作下,打字这项技能同学们很快便掌握了。</h3> <h3> 英语课《At the zoo》杨倩老师全程英文教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制作出了生动有趣的课件。在杨老师绘声绘色的领读中,同学们的自己练读中,很快便学会了“small big short long ”等单词。光学会还不够,杨老师还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巩固知识。杨老师在举手投足之中、在眉飞色舞之间、手舞足蹈之时,让英语演变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连孩子们也跃跃欲试!<br></h3> <h3> 《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动听的歌曲洗刷了孩子们一天的疲惫,他们随着歌声一起哼唱,在邹华林老师精湛的钢琴技艺中,动听的钢琴声中,同学们一起快乐的歌唱,此时的他们是一只百灵鸟,在实小的校园里欢唱。</h3> <h3>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每次课堂竞赛老师们都认真做好听课记录,都会给上课教师提出中肯的意见,评课是整个教研活动最为热闹的环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们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相互探讨课堂的教法与学法,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不仅让授课者从中获得成长,也让听课者获取经验,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h3> <h3>图:李 瑜</h3><h3>文:杨应敏</h3><h3> 陈 枭</h3><h3>审核:邓兴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