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湘南千年文化古镇:汾市镇——隶属临武县。古镇北通桂阳郡(南屏郡)南通临武可达粤西,武水河流入宜章至广东、当时可谓繁荣昌盛,漕运畅通,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集贸之地。</p><p> 汾市古镇四面环山,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河埠护廊,柳树成行,临河阁楼,小桥流水,紫薇天下,油菜花开,东林胜境,碉楼耸立,沿河风光,渡头古址,龙归生态,南国庄园,风景如画,诗和远方的家。</p> <p>汾市镇分的北岸村、南岸村。在解放前统称三村半。傅、贺、刘三姓人多,每姓一村。唐姓人少,为半村。此外,还有肖,万,游等杂姓。汾市是湘南商业重镇,商贸集中点。到汾市经商、做工的很多。他们按籍贯组织会馆,如江西会馆,衡州会馆。三村半村民一家亲,水乳交融,亲密无间。</p><p>(一)登仙桥</p><p>滚滚东流的武水大河,将汾市劈成了两半。为了沟通南北、造了一座平桥。咸丰末年,平桥被洪水冲毁。从此,南北北往,全赖摆渡。如遇洪水暴涨,摆渡也不得不停止,两岸人民只得望洋兴叹。光绪年间,三村半村民齐心协力,经过数年奋斗,一座五拱大石桥屹立在下屋村的江面上命名“登仙桥”(老拱桥)一桥飞南北,天堑变通途,为汾市的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p><p>(二:和易圩)</p><p>光绪三十年,地方官衙请李大仙作坛求址开设圩场,圩日四九,圩名“和易”。(汾市老农贸市场)该圩由三村半村民牵头,向汾市傅家傅朝煌,傅朝炤兄弟借用围坪一块,计二十余亩,以作圩坪之用。光绪三十二年,和易圩正式营业,人潮人海,各行商铺林立而起,迄今121年,它为城乡贸易,活跃汾市经济建立了丰功伟绩。</p><p>(三:康王会)</p><p>根据“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汾市南北两岸建庙纪念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开始康王庙建在坪头岭。因出入不便,后改建在登仙桥北端。为解决康王庙的经济问题,成立了康王会。(庙宇协会)会下有稻田四十余亩,其收入用于购买祭品以及主持的生活开支。康王生于农历六月初六,为了和康王庆寿,每年都要请剧团唱大戏叫“六月六戏”。据说康王庙极其灵验,逢求必应,香客不断,后在解放初期,遭人毁坏。</p><p>(四:板筑书院)</p><p>光绪年间,汾市傅家为纪念傅姓始祖傅说,在新屋村用木板搭建了一所学校。名曰“板筑学院”。宣统元年,改名“板筑学校”。该校专收傅家子弟,学生免费,一切开支由公堂负责。</p><p>(五:下马坪)</p><p>汾市傅家老屋村前面有一块空坪,名叫三角坪,前人叫下马坪。这是一条通衢要道,凡是到汾市办事、赶集的人,都要经过这块坪。据说,往年官员封疆大史,经过三角坪时,坐轿的都要下轿,骑马的都要下马。</p><p>(六:百岁坊、节妇坊)</p><p>汾市上街牌坊脚,有两座巍峨雄伟的石牌坊,它用大小相等,四角分明的青石砌成。一座是为细小湾103岁老人所建百岁坊。另中一座是表彰傅万殷发妻唐氏抚孤守节,于咸丰四年修建的节妇坊。临武知县呈文及礼部批示如下:查悉节妇唐氏,系本县平田乡故庠生傅万殷之妻,年松之母。道光七年夫故,时氏年仅二十有八,矢志守节。现年53岁,计已守节25年。该氏柔嘉维则,淑慎其仪,悲鸾镜于青春,矢柏舟于白首,待翁姑而罔怠,节寿两全,分嗣子以承崇,慈祥并著。匪特义方垂训,诗书誇泮水之荣,仰且洽比,其怜乡党,起名媛之颂。斯诚闺门之坊表,应叨呈世之褒。褒加年例元符。旌扬宜逮,理合加粘印结,具文呈请。宪台俯赐核查,伏乞照祥施行。礼部谨题,为汇题。</p><p> 旌表事,咸丰三年,礼科操出前署,湖南巡抚潘,疏称长沙府临武县庠生傅万殷之妻节妇唐氏,应请旌表。为建总坊,题名其上。已故者,于节孝祠内设位致祭。题准后,本家原自建坊,及绅士原在本县捐建者。均听其便,等因。于咸丰三年十二月十二日题,十四日奉旨依议。钦此。</p><p><br></p> <p>(七:东林庵)</p><p>东林寺原名东林庵,位于湖南省临武县,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相传陈昌道先生之妻与姐常年吃素礼佛,常欲出家,因姐妹情深,不忍分离,乃建此庵,取名“月庵”,并塑孔雀音像。其姐在此每月青灯黄烛,晨钟暮鼓,诵经直至往生净土。</p><p> 清康熙年间曾进行修整扩建,雍正年间却遭火焚,因菩萨像常生异相,住持尼慧明法师甚奇之,乃结茅庐于佛龛侧而居,礼佛如故。</p><p> 乾隆中兴这际,南福信士集资重修,添塑如来、燃灯、弥勒、韦驮、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于两厢。住僧28人,香烟缭绕,钟声常鸣,由是顶礼游览者日增。</p><p> 道光年间(1850年),南福村陈名教先生独自修建山门,并书匾“东林胜境”,从此月庵之称逐为东林庵取代。1944年日寇骚扰,净地仍然尚存,以宏扬大师为首的住持尼仍回庵常住。“文革”期间,庵内一切均被毁,所有常住尼落户生产队,长达十三年之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宏扬法师和同修及徒众等佛门弟子重返东林。</p><p> 1985年,在宏扬大师的带领下,由于信众的大力支持,重塑满堂佛像。同年,宏扬法师和香港师弟释宣扬及广东各地皈依弟子,解囊相助,赠送法器及佛殿饰品,并捐巨款,新建一栋二层宿舍楼,修通南福至东林庵简易公路,使东林庵胜景初具规模。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长赵朴初为东林庵书写“东震乾坤大,林间日月长”的对联,常住比丘尼18人无不深受鼓舞。1988年香港大屿山妙华法师捐款建牌坊,1992年又建山门和东坪。为弘扬佛法,宏扬法师带领同参及徒众,农禅并重,绿人荒山。1995年台湾零根法师和香港宣扬法师等高僧大德和广大信众的支持下,又将濒临倒塌的大雄宝殿和弥勒殿修复,并重塑释迦、韦驮、阿难、迦叶等佛像,使迄今六百余年的东林庵焕然一新。</p><p> 东林寺建成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包括钟鼓楼,环形走廊等建筑群,交相辉映;寺中神像庄严雄伟,古香古色,神工鬼斧,造型奇特,美观别致,寺内外柏树成群,竹荫满山,假山峰峦,鲜花芬艳,赏心悦目;正殿满堂辉煌,栩栩如生,实为庄严净土。放生池内鲤鱼龙跃,迎着龙泉水波,漫游泳舞,寻食群涌,红麟羡煞,生机盎然。四季游客不断,借陈礼恒先生《鹧鸪天游东林庵》一词赞之:“翠叶红花照禅屋,竹荫似水帘波绿。轩开风动钟声响,一觉年华春梦促。斜日暮,黄粱熟,胸中坦荡泯荣枯。烟霞出岫松涛远,漫步东林唱鹧鸪。”</p><p> 东林寺已成为临武县佛教胜地及景区。寺内现有常住僧众12人,深受党恩国惠,爱国爱教,弘扬佛法,积德行善,为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p> <p>历史的潮流,如滚滚长河涛尽旧式产物。往日依稀的古迹很多已不复存在,时代在改革,社会在进步,记忆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保存。我们回忆过去,更向往未来。古镇经过精心装饰,布满新绿,焕然一新,汾市古镇欢迎等你来做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