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溺水成为生命安全的“陌生人”

微尘也有星光

<h3>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末夏初,天气逐渐变热,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季。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履行孩子的监护人职责,不论你有多忙,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那么,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青少年溺水怎么办?这里,提供一些“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这节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h3> <h3>  遏制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化青少年自护教育,做好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结合彩虹伞•青春自护活动的开展,共青团临沂第十八中学结合安全办开展针对青少年学生的防溺水急救主题活动。</h3> <h3>  活动中来校医陈老师首先为学生普及防溺水、辨别溺水、溺水自救等方面的相关医学急救常识。</h3> <h3>  随后活动还进行了现场演练,让参与活动的学生现场学习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的方式方法,让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掌握溺水后急救常识,了解如何溺水营救方法成为一名合格的“防溺勇士”。</h3> <h1>  <font color="#167efb">如何防溺水</font></h1><h3></h3><h3>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h3><h3> 1、不要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h3><h3>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h3><h3>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h3><h3>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h3><h3>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h3><h3>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h3><h3>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h3><h3>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h3><h1> <font color="#167efb">如何辨别溺水</font></h1><h3></h3><h3>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牢记这7种迹象辨别溺水:</h3><h3>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h3><h3> 2、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h3><h3>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至60秒之后下沉。</h3><h3>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h3><h3> 5、溺水者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h3><h3>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h3><h3>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h3><h1> <font color="#167efb">溺水自救办法</font></h1><h3></h3><h3> 一旦发生溺水,不熟悉水性者可在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并使头部后仰。</h3><h3> 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此时便可以进行呼吸和呼救了,呼吸时应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h3><h3> 会游泳者,如果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要保持镇静,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缓解痉挛,同时呼救寻求帮助。</h3><h3>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h3><h3>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h3><h3>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h3><h3>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h3><h3>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溺水安全事故频发,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愿我们家校联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定安全的彩虹伞,让溺水成为生命安全的“陌生人”。</h3><h3>&nbsp;</h3>

溺水

溺水者

青少年

孩子

呼救

水中

家长

呛水

拖运

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