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A检查须知

小医生

<p><br></p><p><br></p><p><br></p><p>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存活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p><p><br></p><p>临床长久以来冠脉造影DSA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原因在于它能够清楚地显示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但此种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风险较冠脉CTA略高,费用明显低廉。</p><p><br></p><p>随着多层螺旋CT的应用,其快速扫描和强大的后期处理功能,实现了冠脉动脉二维和三维成像,而且是无创性技术,因此得到了临床的肯定。</p><p><br></p><p>冠脉CTA就是利用螺旋CT扫描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得出的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p><p><br></p><p><b>(一)冠脉CTA的优点</b></p><p><br></p><p>1、与传统冠脉造影DSA相比,冠脉CTA对于冠脉开口变异,能很好的显示血管的开口情况,而开口变异使冠脉造影DSA难度增大,甚至失败。</p><p><br></p><p>2、冠脉CTA能很好的确定冠脉斑块的性质,而冠脉造影确定斑块性质困难。</p><p><br></p><p>3、冠脉CTA能显示冠脉以外的病变:如肌桥、肿瘤等,而冠脉造影则显示困难。</p><p><br></p><p>4、对心脏和大血管解剖结构的显示优良,冠脉CTA可对冠脉进行任意角度观察,充分显示病变。</p><p><br></p><p>5、冠脉CTA危险性小、程序简单、不住院病人容易接受、患者所受的创伤较少。</p><p><br></p><p>6、冠脉CTA对于支架及塔桥术后复查优势明显。</p><p><br></p><p>7、诊断阻塞型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8%,特异度88%。</p><p><br></p><p>8、检查费用相对低廉,仅为传统冠脉造影的1/4~1/3,容易人们所接受。</p><p><br></p><p><b>(二)冠脉CTA的适应证</b></p><p><br></p><p>1、易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冠脉疾病家庭史及吸烟等危险因素者。</p><p><br></p><p>2、运动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p><p><br></p><p>3、不明原因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p><p><br></p><p>4、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但不愿意或不适宜行传统DSA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定期随访患者。</p><p><br></p><p>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手术搭桥术后定期复查,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以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观察其是否通畅或者是否存在再狭窄等情况。</p><p><br></p><p>6、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检查。</p><p><br></p><p>7、体检,可以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斑块以致狭窄、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异常(包括走行、起源、结构异常等);</p><p><br></p><p>8、术前检查,由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将冠状动脉及心脏三维重建,所以也是术前检查一项重要的项目(心脏外科术前、血管病外科术前)。</p><p><br></p><p><b>(三)禁忌证</b></p><p><br></p><p>1、心率过快且β受体阻滞剂禁用者。64排128层CT需要控制在70 次/min以下为佳。心率过快患者一般在行冠脉CTA扫描前口服倍他乐克25 mg,因此若有病窦综合症,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失代偿性心衰者,心动过缓,低血压(收缩压&lt;100 mmHg);对β受体阻滞剂过敏者禁行CTA。</p><p><br></p><p>2、心律不齐。CTA需要对扫描病人进行心电监控,稳定记录病人的电心图并能清晰分辨QRS波是成功的冠脉采集的先决条件,对心律不齐(RR间期不等)、有频发早搏及房颤的患者,将不能采集到稳定的收缩期及舒张期心脏图像而不能进行冠脉重建。</p><p><br></p><p>3、不能自主呼吸者。呼吸运动伪影是冠脉CTA检查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必须意识神志清楚,确保呼吸与扫描的良好配合。我院128层CT的闭气时间一般为9-15 s。</p><p><br></p><p>4、碘剂过敏。对既往有碘剂过敏者不宜行CTA。</p><p><br></p><p>5、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及甲亢患者。</p><p><br></p><p>6、妊娠期女性。</p><p><br></p><p>7、因神经或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指令者。</p><p><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TKv30ggkDzXTUbizIYYNL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