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一中的那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晚月(d c g)

<p>  一张照片引发了一段回忆。瞅见这照片掰指一算五十多年了,又一个半世纪的故事就这么引出来了。</p><p> 自从有了微信这个东西,人一下子变得越来越开阔了。生活的内容里增添了很多新的色彩:特别是久已失联、久未谋面、久未提及的旧人旧事、故交旧友、幼时伙伴、青春往事又奇迹般地随着信息的扩展重现在你面前,挡也挡不住地串联成了一个个故事,不知不觉间人生丰满了许多。</p><p><br></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潍坊一中校园里,高音喇叭播放着王双印唱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和胡松华唱的《亚非拉人民要解放》两首歌;教室周围、图书馆的墙壁上还有残留的大字报和标语痕迹;大串连返校的同学正准备完成斗批改的任务忙碌着……</p><p class="ql-block"> 在校图书室、实验室里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正在排练节目:天津快板《打倒走资派》、歌表演《毛主席诗词.长征》、《抬头望见北斗星》、女声小合唱《八月桂花遍地开》还有当时颇俱时代特色的表演唱《下定决心》、《造反有理》等。这就是当年的那支潍坊一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诞生在火热的年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看那阵势就知道这是在文革初期的火热年代。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允许在学校里成立各种名称的小组织,比如:反到底兵团、驱虎豹战斗队、北京公社、巴黎公社、造反大联盟等五花八门。要说成立个宣传队之类的组织也很容易,就这么顺应形势,应运而生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宣传队长是高中三年级学生孔维君,一个非常具有感召力的学生领袖。 据维君同学回忆说:"当时啊,为配合形势更好地开展文化革命活动,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推动斗批改运动深入发展,由校红卫兵指挥部批准成立的。"这口气和用词还透着浓浓的那个时代特色味道,只有经历过才有这种词汇储备,要准确表达,难怪呀。</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之前学校以学习为主,不搞跨年级组织,也没有学校宣传队这么个称呼。这次组建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所以才正式取名一一潍坊一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是时代让这个名字有了亮点。据说这个名称后来延续了好多年,队员换了好几茬,直到文革结束这名称也没有变。不知在潍坊一中的校史上有没有这一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组建时的首批队员是从各年级选拔的文艺骨干,多数还能记起这些人的名字:领队兼队长:孔维君,一个热情富有责任心的领导;付队长兼乐队队长:张胜利,一个校园音乐才子。男演员:隋如意、王恩福、米济勇、杜继斌、朱宝昌、王兆栋、杜崇光。女演员:徐晓光、张丽华、韩玉珍、吴凤云、周立文、马莉、刘翠华、徐荣欣。乐队成员:杜华峰(二胡)、郎益冒(中低胡)、李乃琪(捧笙、二胡)刘恩光(三弦)朱宝洪(洋琴)、陈肖良(竹笛)扬莫名(二胡?)⋯⋯请恕在漫长的岁月里,记忆的痕迹有些模糊,还有一些优秀的队员极有可能遗漏了,甚至连名字都不记得了,相信好心知其然的同学以后会补充的。</p><p class="ql-block"> 这里要特别提及一下张胜利同学:他是乐队队长兼指挥,据说还会好几样乐器,乐理水平很高,也能作个曲啥的,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本来是已经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的应届毕业生,因为文革初期停止招生,耽误了入学,也耽误了一生。)</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特聘了两位老师:杜祖良和周文忠。杜老师是位德高望重、极具音乐修养、稔熟古典音乐的艺术家,堪称潍坊市音乐界第一人。周老师是一位手风琴手,大学时代就练就一身演奏功夫,在五六十年代是非常稀缺的资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时考学的时候都知道, 潍坊一中是山东省重点中学,组织架构、师资力量、学生来源等办学要素非常优化,教学质量高,年年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能考入潍坊一中的学生都有这种自豪感。学校好,自然好学生就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比比皆是,要组织个文艺宣传队还不是伸手抓韭菜,一抓一大把。</p><p class="ql-block"> 在文革开始前半年,受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感召,以张胜利为代表的文艺骨干就集全校师生之力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革命历史歌曲大联唱:所有的年级班级都参加,每班担负一至两首歌曲,或独唱、重唱或合唱、表演唱;用朗诵词通稿串连成章,形成历史阶段故事情节;抽调全校优秀乐手组成配套齐全的大乐队,统一伴奏。呈现出了一部近似于音乐午蹈史诗《东方红》的校园文化大作,亦为后来潍坊一中宣传队的建立奠定了人材基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风雨中 成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文革初期的一种新生事物,宣传队的诞生顺应了那个时代的要求。可如何运作,如何发展,如何为形势服务却常常摆在大家面前。一段时间成了中心课题。尤其是排演什么节目,到哪里演出,给什么人演出尤为重要。为此还开了好几次正儿八经的会议呢。幸好宣传队里人材多,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很快确立了节目形式、宣传内容、演出方式等,形成了具有文化革命特色的短小精悍、战斗力强的鲜明特征,也创造了很多新的节目样式。像是:对口词,诗朗诵、小合唱、表演唱,锣鼓词、小舞蹈、歌表演……都是那时应运而生的,(当然随着时代変化这些节目样式大多已不存在了。)几乎贯穿了整个文革时期。</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歌表演:《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为排好这个节目,特地请了前卫歌舞团的陈大雷来队里帮忙,帮助编排舞蹈动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习借鉴,提高节目档次。潍坊文工团、昌潍呂剧团都来人指导过。这个节目排练完了几乎是每场必演,极受欢迎。到现在那历史的画面感常常重现在眼前:一色的绿军装,个个配戴红卫兵袖章,腰束铁扣综色皮带,头戴绿军帽,全套的当时最火的解放军装束。(也是每场必备的演出服。)四男四女高举红旗,整齐划一吸腿跳、弓剪步、塑形,随着节奏快速地前后晃动,高频律的喊着口号: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不下场,直到大幕关上。</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依照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战士想念毛主席"一曲,配上红卫兵的词改编的小歌舞一一《抬头望见北斗星》,那是当时最富感染力的节目。每当唱到: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黑夜里想你有方向,迷路时想你心里明。这时,灯光暗转,互相挽扶、昂首挺立、面向北方、组成塑像,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场场都要掉眼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没过几天,我们的队伍又扩大了。因为那时上级号召学生回校复课闹革命,又派出部队到学校"支左"。有几位在红卫兵总部宣传队的文艺骨干回到了学校,随即加入了宣传队。记得有校园文艺女神李乃媛,编创高手赵志祥,舞蹈青春美少女张玲、赵会琴、张雪莉、快板刘树臻。又有校园歌手王兆栋、周明英。再后来又有舞蹈演员李延华、周荣恩加盟。这阵势,这人员构成,在那个年代可是声震八方的。</p><p class="ql-block"> 人多了,队伍壮大了,节目内容丰富了,节目档次提高了,演出的频率加快了,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像是天天在战斗。</p> <p class="ql-block"> <b>街 头 演 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宣传队的成立具有时代特征,自然演出的方式也因势而为,像战场上鼓动战士打仗一样的方式,演出地点多为校园、街头,偶尔也进剧场。那时的潍坊一中在东关东门外,弯弯的土路通向东风街头,往東是一片农田。每到傍晚,队员们化好妆,挑着红旗,敲着锣鼓就上街了。每到一地,观众自己就围起了场子。没有舞台,没有灯光(主要靠路灯),不分场次。精彩处观众和着节拍跟着一起唱,喊口号,顺势扔一叠传单。沿着东风街走到李家街头,再从东风桥头绕到百货大楼,最后在地委大院门前结束。四场演出下来,晚上九点多。也没个车坐,都是步行,说实话感觉挺累的。</p><p class="ql-block"> 相比街头演出,剧场演出机会相对少些。一听说剧场演出大家都高兴。风不吹,日不晒,还有扩音喇叭。特别那种兄第组织间大联欢、慰问首长或者是慰问红卫兵战士可以开阔眼界,学习新节目,结交新朋友等。人民剧院、新华影剧院、地委大礼堂、和平剧院,这当时最著名的几个剧场都留下了的我们身影。(现在这些剧场一个都不在了。)</p> <p class="ql-block"><b> 慰 问 部 队</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 当时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部队按照中央指示到学校"支左",帮助恢复学校正常秩序,促进复课闹革命。这给我们宣传队提供了一个新的演出舞台。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活力的红卫兵到部队去演出,战士们非常欢迎。那时部队也没有多少文艺活动。哪像现在有电视电话电脑等新式媒体。一说要到部队演出队员们可高兴了,大家都知道部队条件好、环境好、接待好。常被当作毛主席派来的红卫兵一样看待,热情尤佳。每次演出前先给安排参观阵地、军营,与战士们座谈、联欢、共进晚餐。战士们看演出时总是集体鼓掌、集体喊口号,搞得大家心情特别好感到倍受尊重,美滋滋的。潍坊周边的部队都走遍了:曾去大圩河炮八师参观榴弹炮阵地;曾在二十里堡飞机场与飞行员共进晚餐;曾去潍北部队农场与战士们同收稻谷;也曾在高密机场、高炮团吃水果吃到装不下⋯⋯。</p><p class="ql-block"> 最不能忘的是那次几百里跋涉去青岛6037部队的演出。起因就比较特殊:因为连续到部队演出受到那么高规格接待,心野了,总想到更大的舞台去演出。6037又是在潍坊的支左部队,相互熟悉,估计不会慢待我们,这是其一;其二,青岛是军部驻地,又是著名的海滨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去一趟。就这样在事前没联系、与领导没打招呼、没开介绍信的情况下,凭借着当时红卫兵的那股闯劲开启了青岛之行。</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队员们穿戴整齐,人人裹上军大衣,装上乐器和道具,挑上红旗,插上宣传牌,坐上借来的一辆解放牌卡车,也没个座位,360里路颠簸了近四个小时才到目的地。时值隆冬,亦冻个够呛。</p><p class="ql-block"> 带着红卫兵的闯将精神,也没管那么多规矩事,直接驱车来到了军部驻地的八一新建礼堂。部队一看这是潍坊来的宣传队,误以为这是兄弟地区派来慰问他们部队的,起初非常热情,还安排了一位付军长接见了我们,确定当晚在军部八一礼堂演出。随即把我们安排住在馆陶路军部招待所。正在大家窃喜以为大功即将告成时,一位军部宣传干事找队长询问情况:你们的领队官衔是什么?是上级领导派你们来的吗?有介绍信吗?这一下露馅了,唬不过去了,只好很不情愿地实话实说,把实情告诉人家呗。心想虽无领导授意,可我们红卫兵慰问解放军支左部队总沒错吧,别把我们轻易赶回去。部队的同志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也没怪罪,也不批评,但是把接待规格降低了:原本安排军部领导观看,演出地点在大礼堂,改为下属宣传部门陪同,小礼堂演出。</p><p class="ql-block"> 即使这样我们也是很高兴的,只要不被赶回去怎么都好办。尤其我们的节目也适合在小礼堂演出。当晚演出了刚排练的新节目《红卫兵战歌》,战士们非常欢迎,反响热烈,宣传干事说:没想到你们的节目这么精彩大气,在青岛也算是不低的水平。听了这话大家还是满自豪的,没白来一趟。</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去了前海沿,好多同学没见过大海,一见大海高兴地大喊:我来啦……又参观了水族馆和鲁迅公园,顺道走着去了栈桥。此次圆了大海梦,留了一张影。不过那张照片至今也没找见。(杜华峰同学看到此文章后主动提供了那张去青岛演出后在海边岩石上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就是在当年6037部队军部演出后,於青岛水族馆前海沿穿着演出服的部分队员合影:前排从左至右:朱宝洪、陈肖良、杜华锋、隋如意。后排:赵永德、杜崇光、张胜利、刘恩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排演《红卫兵战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任何一个文艺团体要想立得住必须有好的演员和代表性剧目,不然的话活不下来。一中宣传队也不例外。要说好演员 一大批,都是当时潍坊市的优秀拔尖人才,能说、能唱、能跳、能演,放下叉巴拾扫帚,没有驾驭不了的节目,突出代表李乃媛、韩玉珍、吴凤云、张玲、赵会琴……;编创高手赵志祥、陈肖良,像对口词、诗朗诵、天津快板手到擒来;唱歌的隋如意、王兆栋、周明英那都是时代骄骄者。报幕员(主持人)是徐晓光、马莉,那普通话水平声震校园;乐队成员更是锦上添花,除张胜利大砣压阵之外,还有杜华峰、(后来的潍坊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李乃琪、刘恩光、郎益冒等。这么多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必定会产生不一样的作品,标志就是《红卫兵战歌》的排演。</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深入,队伍逐渐扩大,推陈出新、提升档次成了当务之急。又恰逢新就仼的市革委会张德功付主任,要求一中宣传队要有代表性节目,重大活动时能拿得出手。並布置要集中力量搞創作,将队伍集中到昌潍医学院活动,聘请了山东大学的几位铜管乐器演奏者参与伴奏等。万事俱备 只待出山之作。这就是那部《红卫兵战歌》的前奏曲。(时代已经改变了模样,虽然这叙述象天书一样不可思议,可当时就是这样的。)排练就在医学院礼堂,宣传队员就住在学生宿舍。主创人员孔维君、张胜利、赵志祥、李乃媛先拟出了基本框架,大伙儿根据框架编排动作,一边排练一边改,没有死框框。总体是根据红卫兵的成长史、造反史,循序编创的一部歌舞剧。从破四旧立四新开始,直到夺取红色政权一路下来,斗争走资派、批判学术权威、改革上层建筑的过程都有体现;举斧头、戴高帽、撒传单、贴大字报编成动作游戏;举红旗、指方向、永往直前,雕塑造型都有设计。主题音乐部分是根据《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的主旋律扩展而成。经过张胜利的编創、变奏,模进,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全市的最高水平。朗诵词部分出自赵志祥之手。舞蹈动作的设计自然是孔维君、李乃媛、张玲、吴凤云、赵会琴。米济勇、王恩福也参与了不少意见和建议,贡献了不少动作。有一段剧情是这样的:破四旧、立四新,把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做成一个个木牌,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做成斧头,红卫兵手持"四新"劈向"四旧"。小个同学当四旧,大个同学当四新。记得杜崇光同学手举着一个四旧的牌子,被高个子李延华同学的四新斧头劈砍在了脑门上,当场就起了个大包,强忍着泪水演下去,成了后来的笑料。</p><p class="ql-block"> 首演非常隆重,地点是地委大礼堂。观看演出的是党、政、军领导、新革委会成员。一票难求,部队站岗、认票不认人。一位大礼堂工作人员因没有票被拒之门外,守卫营长说什么也不放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在不知不觉中写成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不特别去創意,你在做,时光老人在给你记着呢,到时候翻阅一下就是历史了。</p> <p> <b>尾 声</b></p><p> </p><p>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随着时间的流转、形势变化如风云的年代,学校宣传队也不会长期存在。</p><p> 1968年末,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老三届学生也该离校了,整个校园的氛围已经变得很凝重。面临下乡离校的队员们心中像拴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p><p> 宣传队也没宣佈解散,甚至凑一块开个会道别几句也没顾上,都为个人的命运奔波呢。聪明的张胜利同学,大概是想到了从此以后将天各一方。一天上午,把几个当时能约到的队员召在一起,借了一架海鸥120照像机,背上绿色的手风琴,来到烈士凌园后面的虞河岸边。那时还不太熟练使用延时自拍功能,把像机摆在地上,七秒钟之内跑过来,摆好姿势,只听卡察一声,留下了那张弥足珍贵的照片⋯⋯</p><p> 感谢这张照片引出了这长长的一段文字,不然的话,说不定这段岁月就成了尘封的记忆了。</p><p><br></p><p> </p> <p>  这两张照片是50年以后的夏天,部分宣传队员相聚在潍坊一中 老年活动室。</p><p> </p><p> 像一部歌舞剧的结构一样,有头有尾,尾声部分有时余味悠长⋯⋯</p> <p class="ql-block">文字执笔:晚月dcg</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杜崇光</p><p class="ql-block">照片来源:张胜利、杜崇光、杜华峰</p><p class="ql-block"> 潍坊一中校史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启笔于2020年6月17日</p><p class="ql-block"> 成稿于2020年7月5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当年部分宣传队骨干成员在十笏园的留影。前排:孔维君、张胜利、陈肖良。刘恩光、郎益冒。后排:许晓光、李乃琪.杜华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