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天祥的后人,主席的“带刀侍卫”,1955年官拜中将

黄醒夫

<h3>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无人不知,堪称最顶级的民族英雄之一。</h3></br><h3>在文天祥殉国600多年后,湖南岳阳出生了一个男婴,名叫文年生,就是他的后代,后来官拜开国中将。</h3></br><h3> <h3>文年生家境贫寒,为了谋生做过很多工作,19岁时,北伐军路过他的家乡,文年生心生羡慕,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h3></br><h3>但旧军队的腐败风气让文年生很看不惯,就在23岁时跟几个好友一起投奔了彭老总的部队,从此成为彭老总帐下一员名将。</h3></br><h3>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彭老总得知后,为了保护主席的安全,就派文年生率领红三军团教导营,去当主席的护卫。</h3></br><h3>文年生深知责任重大,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果然,张国焘的心腹、红四方面军参谋长李特率部追了过来,要求中央红军南下。李特只听张国焘的,面对中央红军对他的指责,丝毫不以为意,甚至拔出枪来对准了主席。</h3></br><h3>文年生见状,立刻拔出枪,对准李特,警告他不要做蠢事,只要李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一个都跑不了!</h3></br><h3>最后还是主席选择息事宁人,对李特等人晓之以理,让文年生先放下枪,说:李特这些人都是好的,但思想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等他们撞了南墙,就知道对错了。</h3></br><h3> <h3>抗战爆发后,文年生担任120师359旅718团团长兼政委。120师其他几个团都奔赴抗日前线,只有718团没有去,因为他们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保卫延安,所以718团编制达到2000人,是个大团。</h3></br><h3>不光是日军,蒋介石也对延安一直虎视眈眈,1941年5月,命胡宗南发兵从关中偷袭延安。此时的文年生,正担任八路军留守军团关中军区警备司令。</h3></br><h3>警备第1旅是保卫边区的核心力量,有文年生在,胡宗南就别想得逞。胡部1个团偷袭胡家茆,攻下警1团第1营守卫的3个山头,还剩1个拼命死守。文年生之前不在阵地,等他回来后,发现形势对我不利,立刻改变战术。</h3></br><h3>文年生派出3个连在正面迎击蒋军,吸引其注意力,同时,派2连侧翼包围,打蛇就要打七寸。论火力,我军不如蒋军,但当时天已黑,蒋军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近距离拼刺刀,蒋军不是我军的对手。打了一夜,蒋军已被打得七零八落,团长也被击毙。</h3></br><h3>从此,无论是日军,还是胡宗南,都知道了延安有个“带刀侍卫”文年生,只要有他在,就难动延安分毫。</h3></br><h3>解放战争时期,文年生离开了延安,驰骋于华北、东北大地,先后担任过晋察冀野战军6纵司令、四野12兵团副司令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h3></br><h3> <h3>文年生将军打仗不含糊,在对待公与私上同样不含糊。</h3></br><h3>刚建国后,文年生回老家湖南岳阳探亲,当时他正担任湖南军-区副司令,级别非常高,所以岳阳当地的各级领导都来迎接,想陪他一起去。但文年生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说:“我是回家探亲的,不是回来光宗耀祖的,我们不搞那种前呼后拥、鸣锣开道的事!”</h3></br><h3>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文年生非常感慨,看见谁家有困难,就主动帮忙,这家给点钱,那家给点粮食,直到秘书说这个月的工资都分完了,才抱歉地对乡亲们说:“我虽然当了官,但每月只有很少的津贴,不能给乡亲们帮多大的忙,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努力生产,勤劳致富。”</h3></br><h3>乡亲们开始还不相信,看看国民党那些大官,哪个不是腰缠万贯?怎么会刚分了这么点钱就没了?从那以后,乡亲们终于知道了,原来新中国的官跟国民党的官是不一样的。</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