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31日,学校举行迎新年联欢会,我们老干部的舞蹈《心中的歌》,在演出中,掌声此起彼伏,令我们幸福满满。</p><p class="ql-block"> 2019年的最后时刻,我们舞蹈的圆满成功,展示了我们这一年的幸福与欢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庚子年前的最后一次老干部的活动,没想到的是,疯狂的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令我们人人宅在家里,一宅就宅到了《端午节》哦!</p> <p> 我们在老干部处排练时……</p><p><br></p><p> </p> <p class="ql-block"> 我院离退休教职工“共同战役 粽情端午”主题活动现已正式开启,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共迎端午。</p><p class="ql-block"> 现在老师们可以往群里或我们个人微信发照片啦!现已收到很多老师的各类才艺展示作品以及居家活动的照片,活动截止20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些老领导、老教授、老朋友们,久违了,在此相见,真是喜出望外,有很多老同志已经90多岁了啊,吴健老书记都106岁啦!</span></p> <p> 老书记吴健,今年106岁!</p><p> 这张照片是去年拍照的,105岁时,建国70周年戴上军功章哦!</p> <p> 吴健,1914年生人,籍贯:湖南省长沙市,系夏明翰烈士外甥女,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加入共产党后,经组织安排,与李葆华(李大钊之子)同志假扮夫妻进行地下党工作。期间,担任彭真同志、李葆华同志的机要通讯员,同年10月,赴延安学习。1945年4月—1950年1月,历任松江省省委书记秘书、东北局组织部秘书科科长。解放后,历任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沈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鲁迅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1983年离休。</p> <p> 95岁的刘平之老书记与徐立林老师</p> <p class="ql-block"> 2020庚子年,老师们都宅在家里,不能到校一聚,老干部处以此方法,让大家在网上相见,真好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任梦璋老院长</p> <p class="ql-block"> 97岁的孙恩同老师</p> <p class="ql-block"> 高天云老院长</p> <p> 宋德昌老师</p> <p> 刘历老师</p> <p> 佟安生老师写生</p><p> 鲁迅儿童公园写生。布面油画规格60.80㎝</p> <p> 杨丽凤书记</p> <p> 马文启老师</p> <p> 冯二牛老师</p> <p> 李志忠书记</p> <p> 冯桂兰老师的视频</p><p> 冯老师女儿说:“这是我妈家新开地铁十号线我带她座地铁她好高兴!”</p> <p class="ql-block"> 孙世昌老师正在撰写书籍</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论精品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1107因病去世</p><p class="ql-block">张天一在朋友圈:夜念孙世昌老师</p><p class="ql-block">昨天上午得知孙世昌老师去世了,奇怪,那个高高的、瘦瘦的身影倒是开始清晰起来。 </p><p class="ql-block">记得几次靠近孙老师,都是因为每年一次的校庆座谈会,老先生们总爱谈校史,他又总说那些小事“很有意思”,我是不承认“校庆”和“校史”等同的,但那“很有意思”却成为悬着的期待,看来期待就是期待。上次见面,是我们一同出席赵胥的北京个展活动,听他从开幕式致辞到晚宴的欢声笑语,我和老尹说,到底是孙世昌,年已耄耋,性固不移,得仰视才见。</p><p class="ql-block">我不是史论系的,一向忌讳与老理论家们来往,但,身为系主任的孙世昌老师我还是了解一二的。1960年,孙老师20岁时考入央美的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读书,五年后,他学成来鲁美任教,数十年的苦难砺炼未或犹疑,直到他组建起东北第一个美术史论系时,他已年过六十。每当我面对他那清峻瘦削的背影时,就会留意那高高个头上的那抹白发,于是在想,今天的鲁美品牌和老先生们的努力是不可分的,孙老师正是这样一个顽强的人,我也想学做一个“血性儿”。能与这样的老先生共事是幸运的,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鲁美,孙老师把一生都献给了鲁美的美术史论。对东北的第一个美术学专业成立并招生的向往,一直是老一辈史论教员的心底大梦,是孙世昌老师将梦想成真。从生命有限上讲,东北太慢,然而,你能有几回梦想成真?好在老先生们容易满足,孙老师亦不例外。</p><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我只知道孙老师是“爬格子”高手,后来《美苑》上惊现他的水墨作品。改开以来,艺术演绎无数,国人不是发现,就是皈依,功利愈突兀,语言就愈艰涩。然而,情感永远是生命的灿烂所在,尽情讴歌自然是孙世昌老师裸露的真诚,是老人家眼里的山水叙事。</p><p class="ql-block">我也不是国画系的,但望其作品,但见笔墨间盘桓着孙世昌老师数十年的那缕情意。明早孙老师出殡,我在大连有课,默念几百字,遥寄晚辈哀思。</p> <p> 孙世昌老师的作品</p> <p> 宋惠民老院长与夫人陈桂芝老师</p> <p> 李洪森书记</p> <p> 83岁的李钟禄老师</p> <p class="ql-block"> 李钟禄老师的作品</p> <p> 吴振州老师</p> <p> 刘世颖老师夫妇</p> <p> 刘树仪老师与于瑞亭老师</p><p> </p><p> 于老师女儿说:“这是今天下午我老妈于瑞亭(89岁)和刘树仪老师(90岁)二人坐在鲁美家属院里花坛边乘凉聊天时我拍下来的。二位长辈身体状况都很好,每天的生活简单、平凡、快乐。她们俩人的岁数合在一起都快180岁了!㊗️愿鲁美老同志之家的各位老师都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好好的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人人争取走进80岁,迈向90岁,活到100岁🍀🌼🌷💐🎈🎉🎊!”</p> <p> 许勇老师</p> <p> 刘英凡老师一家人小合唱!太动听喽👍👍🌹🌹</p> <p> 84岁的刘英凡老师</p> <p> 周玉玮老师在家里包粽子呢!</p> <p> 賀中令老师</p> <p> 栾永让老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83岁的栾永让老师与刘东赢老师和栾永让老师</p> <p> 刘东赢老师的作品</p> <p> 80岁的姚殿科老师</p> <p> 姚殿科老师作品</p> <p> 李连仲老师在写生</p><p> 《屈子行吟图》</p> <p> 李连仲老师的速写</p> <p> 祝福新老师与李新老师</p> <p> 高秀兰老师</p> <p> 金哲忱老师</p> <p> 徐加昌 老师从美国发来的照片</p> <p> 曲保中老师与 董文昭老师</p> <p> 林端正老师,在厦门居住。</p> <p> 王绪阳老师</p><p> 作为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画家—— 王绪阳以现实主义作品延展鲁艺精神</p><p>北国·辽宁日报</p><p>2020-07-30 09:47</p><p>王绪阳是与东北鲁艺同步成长的新中国第一代画家中的优秀代表。在鲁艺精神的指引下,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是东北鲁艺的缩影与印记,亦映射着鲁艺精神的时代光辉。</p><p>1932年,王绪阳出生于辽宁庄河的一个小山村。他自幼喜爱画画,但身处战乱年代,小小年纪即饱尝了生活的困苦与磨难,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1948年,鲁迅文艺学院在沈阳复校成立东北鲁艺,王绪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从此开启了暂新的艺术人生。他是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画家,鲁艺使他成为一名有觉悟的革命文艺工作者。1952年,王绪阳毕业留校任创作员,他的毕业年画作品《参观苏联集体农庄》,获东北年画一等奖。其创作已初步展现出刻画人物形象和驾驭宏大场面的不俗能力。</p><p> </p><p>连环画《我要读书》获全国一等奖</p><p>在鲁艺精神的培育与指引下,王绪阳在连环画创作中展现了生活积淀所赋予的敏锐视觉和超强构图天赋。</p><p>《我要读书》连环画是根据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由王绪阳、贲庆余于1954年至1955年合作绘制,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3年,荣获首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一等奖,先后以多国文字、多种版本再版,大量发行,并在多国展出,深受好评。</p><p>连环画《我要读书》部分</p><p>《我要读书》由88幅画面配以文字组成,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新旧连环画交替中新的编绘探索取得成功的标志。作品运用中国画的白描与西洋画的素描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大量的墨块运用产生版画效果,从而更好地反映出故事深沉凝重的主题。同时,近远景及特性写画面的合理应用也使这部作品在反映人物性格上表现尤为突出,成功地塑造了高玉宝及其母亲等人的艺术形象。整部作品在人物的心态表现与氛围渲染上,用笔简练厚重、苍劲独到,生动反映了一个被贫困与黑暗势力剥夺了学习权利的孩子,读书就是他最大的梦想。</p><p>当时美术界认为,《我要读书》创造真实的形象、运用艺术的语言和纯朴的风格,在连环画创作中起到了推进和开拓性的作用。把连环画从以类型脸谱图解故事情节提升为美术创作,标志着我国连环画的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p><p>飞跃来源于创作的深入。1954年,春寒料峭时节,王绪阳和贲庆余背着行囊来到辽南复县(今瓦房店市)孙家屯高玉宝的家乡探访、调查,收集创作素材。那时贫穷的复县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非常荒凉。刚开始,他们感觉没什么可画的。但生活一段日子后,他们体验到了书里所描写的一切,书里的人物、环境有血有肉地在心中立了起来,切实理解了真实在创作中的力量。</p><p>以现实主义理念与方法创作经典作品</p><p>在艺术创作上,王绪阳是鲁艺精神的践行者,他坚持以生活为创作源泉,在融入生活的基础上,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有机吸收民族绘画形式以及西方绘画的造型因子,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绘画风格。王绪阳在连环画、历史画、水墨画等创作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他所创作的《我要读书》《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中流砥柱》《军粮》等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p><p> 1959年,王绪阳创作的《黄巢起义军入长安》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文物。</p><p>《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为巨幅历史题材绘画,是王绪阳以工笔重彩这一民族绘画形式,以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一唯物历史观进行历史的、真实的艺术表现。长卷以仪仗—主要人物黄巢—侍从这样的脉络布局,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画面气势非凡、虚实结合。飘扬的经幡格外灵动。创作中,王绪阳大胆用色,以精细工笔淡彩、重彩相结合。例如打碎的石狮以淡彩渲染,留下大量空白,与重彩渲染的黄巢及围观百姓相呼应,视觉上松紧结合。整个仪仗队伍紧张有序,相比传统艺术中的出行图增添了动感,增加了叙事性。在画面中,王绪阳又引入女性和儿童形象,展现了群众在历史事件中的真实样貌、状态。画作对传统绘画进行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p><p> 王绪阳认为,绘画首先要投入感情。在创作时,要让故事先感动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其次,要有高度严谨的创作态度。严谨的创作态度体现在大量的生活体验、素材积累,不断的揣摩、修改及对时代的使命感中。再次,要有合适的表现方法。文艺创作不能单凭感觉,要依据题材以及自身所擅长的手法进行创作。</p><p>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王绪阳重获艺术新生,他先后创作了《冰湖鱼跃》《中流砥柱》等作品。从他的绘画中可以看出,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现实主义精神仍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画家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时代的使命感与责任心。</p><p> 中国水墨与西方光影结合</p><p>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促进了美术创作的繁荣,出现了文化多元的局面。王绪阳保持冷静的思考,不为时潮所动,坚持鲁艺传统,坚持关注现实生活、表现现实生活,不断进行着新的艺术追求与探索。</p><p>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王绪阳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用创新的笔墨形式去表现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如,有机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光影因素,使水墨与光影融为一体,结合画面的留白,构成了王绪阳新时期绘画作品的显著特色。他的大型革命历史画与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频出。这种源于人民与社会生活的艺术,也印证了鲁艺精神的生命力及其时代的延展性。</p><p> 王绪阳曾说:“光有真情实感是不够的,还要有真知灼见。因为我们在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具普遍性。我们既不同于自然主义者,也不同于超现实主义者,而是要透过生活的现象,形象地反映生活的本质,从而达到教育和鼓舞人的目的。”</p> <p> 孙雅茹老师</p> <p class="ql-block"> 潘昭莲老师</p> <p> 杨大鹏老师在美国发来的照片</p> <p> 王立贤老师</p> <p> 王立贤老师的山水画</p> <p> 迟恨非老师</p> <p> 我们老干部赴延安考察的火车🚉上,迟恨非老师为我画的珍贵的作品哦,在此,衷心的感谢迟恨非老师!❤️❤️</p> <p> 图书馆老馆长—边境老师</p> <p> 李丽露老师</p> <p> 王庆珍老师演奏钢琴曲</p> <p> 陈连富吹小号</p><p> </p> <p> 李大征老师夫妇</p> <p class="ql-block"> 孔凡平老师</p> <p> 霍波洋 老师的油彩</p><p> 纸浆90x60cm 2020</p> <p> 李凤华老师</p> <p> 去年教师节的晚上,我们姐妹在一起,不知为什么,录出来没有声音呢?</p><p> (每个美篇可放入10个视频,大家发的基本都是照片,所以,我就放上几个我们姐妹们的。)</p> <p> 陈桂媛老师</p> <p> 张环云老师</p> <p> 李一鸣老师作品</p> <p> 怀旧之行一一哈尔滨中央大街3号,当年鲁艺美術部(鲁美前身)的校址,如今为招商银行。</p><p> 陈雪岩老师</p> <p> 温崇胜老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刘建华老师</p> <p> 杨增荣老师作品</p> <p> 孙成义老师与夫人杨凤英老师</p> <p> 孙成义老师作品</p> <p class="ql-block"> 胡乃敏老师</p><p class="ql-block"> 猫儿岭写生作品</p> <p> 韩大伟老师书法</p> <p> 杜景春老师在锻炼</p> <p> 张季增老师在读报</p> <p> 赵士成老师演奏</p> <p> 白洋老师在创作</p> <p> 李凤英老师</p> <p> 周嘉勋老师作品</p> <p> 我也参加啦!</p> <p> 刘秀文老师,今年4月的律师照哦。</p> <p> 陈菊华老师</p> <p> 陈若华老师的舞姿</p> <p> 李秀梅老师与郭玲老师的剪纸作品</p><p> 左:李秀梅老师作品</p><p> 右:郭玲老师作品</p> <p> 宴阳老师的作品</p><p> 宴宴阳老师说:“端午活动,发几首小诗,插几幅小画。</p><p>残冬到初夏,防疫不算完——我们日渐轻松,外面依然看望不到头绪,心里也就总还有一半揪着。诗,自己心绪的痕迹;画,这两年大创作之余即兴的东西。</p><p>不会弄平台之类,折腾好一阵子,做出个“长图”。不甚清晰,大概意思罢。</p><p>各位师长、同事、朋友点开、放大,可以看得清楚些——”</p> <p> 高驰老师的书法</p> <p> 高驰老师作品</p> <p> 高驰老师的绘画</p> <p> 冯铁柱老师也当爷爷啦!</p> <p> 杨增荣老师 作品</p> <p> 张宝才老师的作品</p> <p> 冯志茂老师</p> <p> 孙涛老师当姥爷了</p> <p> 杨晋平老师十字绣与手工作品</p> <p> 余东江老师雕塑作品</p> <p> 王志国老师说:“山外青山楼外楼,年龄多大都不愁;顺其自然乐悠悠,开心快乐就长寿…… 愿我们都幸福平安。”</p> <p> 庞宏伟老师的摄影作品</p> <p> 王 文倩老师书法</p> <p> 邸立丰老师的作品</p> <p> 张荣臻老师</p> <p> 史超老师与孙女</p> <p> 朱振海老师</p> <p> 贾淑平老师古筝演奏</p><p> 《雪山春晓全曲 》</p> <p> 张玉贤端着粽子、金凯在健身、</p><p> 陈志霞老师的《端午情》。</p> <p> 周福先老师在全景画现场绘制</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端午节时刻,我谨以此篇做为向老领导、老前辈、好同事、好兄弟、好姐妹们致以衷心的问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真的很想念大家、想念我们一起赴延安考察、一起爬长白山天池……更想念我们一起为鲁美的事业拼搏奋斗的日日夜夜,我们都有过辉煌、都有不平凡的故事,这些都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夕阳路上,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向吴健老书记那样,奔向百年的旅程而努力!</span></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李洪森书记说:“碧海蓝天制作的美篇《粽情端午》堪称经典之作。文字简洁明了,画面朴实生动。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鲁美离退的同志们没有惊慌失措,没有恐惧消沉。表现出平和与淡定。上至90多岁的高龄老领导老先生们他们对生活还是那么从容不迫,该画画就画。该写字就写,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刚刚退下的年轻的老师们仍然笔耕不辍,仍然进行着各种创作。美篇中着力表现的是生动的画面和人们活动的情景。看后很是感动。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彰显了鲁美人在大灾面前表现出的团结和友爱。可以说是延安鲁艺精神与传统的再现。谢谢作者海燕同志。”</span></p><p> </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谢谢李洪森书记的鼓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