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放下手头琐碎。西城区的公园少人,环境清幽。是我顶喜欢去的地方。太阳基本躲在薄云中,所以不是很热,也不晒。带了手机,水杯,一本《史铁生文集》去往那幽静之地。我爱着这湾水,弯弯曲曲,清澈见底,水草在摇曳。大有曲水流觞的意味。就着一块大石而坐,脚下就是淙淙水流,就像婴儿的笑声般甜蜜。这样的清雅时光,读《我与地坛》再惬意不过了。</p> <p>身在这样安静少人的园子,也许更能体会到史铁生当时的心境吧!一个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一些猝不及防的大事,得什么样的心境,什么样的环境,得多久才能走出内心的围墙!一个人在他最狂妄的年龄忽然双腿残废。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来面对!也许没有地坛,没有那处废弃的园子,就没有成功的史铁生。一个人用十五年时间去想清楚生与死的问题,想清楚活着的意义,内心必定经过地狱般的磨砺!当终于想清楚,活着本来就是一个不可以辩论的事实,当终于看穿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因为无论怎样都不会耽搁。想清楚便也释怀了。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当史铁生终于想明白这些问题,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却不在了。当自己当年的任性,给母亲带来多少内心的煎熬,我们无从想象。也许母亲内心有多煎熬,史铁生内心就有多自责。可惜,一切已晚,斯人已逝!</p> <p>听着脚下流水淙淙,耳边黄莺啼鸣。岁月如此安稳,光阴如此静美。张晓风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以心绪对应四季,史铁生这样写到:“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这几句话,我思忖良久。春天为什么就该卧病?夏天为什么就该失恋?秋天为什么要去回忆发霉的东西?冬天里,既然是发不出去的书信,为什么还要执着地写?</p> <p>史铁生最美好的年龄,遭受打击!也许所有美好都该适可而止。最得意的时候,想想那些曾经倒霉的日子。这样就不会得意忘形,不会骄傲自大。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也是同样的道理。</p><p><br></p><p>晚间,听朋友说,有人跳楼了,从14层。我惊愕,死从来都是那么容易,死都不怕,还怕活着么,无非就是再痛苦些,无非就是更不堪些!然而,活着,还是很美好的。史铁生的人生用一句话概括:主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命运面前,史铁生活的率性乐观。生活就是这样,真正的强者不会因为某件事而壮烈死去,而会因为某件事兴高采烈、认真地活着。</p> <p>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个学生。时常笑眯眯的样子,两只又大又花的眼睛。怎么也看不出他的内心竟然那么消极。他经常请假。一次,看到他座位空荡荡的,问他同桌才知道,原来这孩子回家调节心理去了。原来这孩子经常在想生与死的问题。经常觉得活着没有多少意思,觉得不快乐,经常有一种想要轻生的想法......后来,她来到学校,我私下跟他交谈。他说很喜欢上我的课,喜欢看到我笑容满面,喜欢看到我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样子,喜欢我讲一些大道理。他觉得我活着没有烦恼。经过一番交谈,我才知道,因为一次打篮球受伤,他的半月板严重损伤,手术后虽然能正常行走,但从此与篮球无缘。他说他看到篮球就难过,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多番劝导,他似乎听进去不少。后来,我买了一本崭新的史铁生文集送给他。很长时间之后,他非要把书还给我。说是他懂了,他要好好活着,快乐地活着。后来我翻看那本书,关于《我与地坛》、《“安乐死”断想》等篇目的章节他应该多次翻看过。因为这些章节的侧面完全发黑陈旧。而且有些页码皱巴巴的,像是眼泪干涸的痕迹。后来,他毕业了。一次,公交车上偶遇,还是那个笑眯眯的男孩,比原来更阳光更豁达了。他说感谢我,让他体会到了活着的美好。我笑,他亦笑了。</p> <p>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沟沟坎坎。甚至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倘若在命运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时,读读史铁生吧!黑暗过后总会是黎明。</p> <p>史铁生的主治大夫曾感叹道:“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倘若在命运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时,读读史铁生吧!聪明的人能认清生活的真相,而睿智的人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它,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