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寻亲、助返乡!吉华街道社会事务办流浪人员救助工作“不打烊”

吉华街道公共服务办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在流浪人员救助工作上,吉华街道社会事务办一刻不含糊,及时把关爱送到位。不论白昼或黑夜,哪里有救助需求,哪里就有奔波身影。对于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而言,这是应尽职责,更是助人乐事。</span></p> <p>  “你好,水径派出所这边有一名流浪人员急需救助,麻烦过来核实情况.......”6月15日上午9时许,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张益峰接到吉华街道值班室以及水径派出所来电后,原本正休假的他,果断放弃预约好的体检项目,第一时间从医院赶往派出所了解情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张益峰赶至派出所了解情况</b></p> <p>  据派出所工作人员称,该名流浪人员谈吐间夹杂着潮汕和客家方言,因双方语言不通,进而无法了解其身份信息。得知情况后,精通潮汕片区方言的张益峰尝试着与该名流浪人员进行沟通,并在交谈中逐渐获悉其相关信息。经询问了解,该名流浪人员现年40周岁,为揭阳籍人士。近日从家乡揭阳坐车到东莞寻亲,结果亲人未找到,身上费用却已用尽,无奈只能从东莞徒步至深圳龙岗区吉华街道水径村继续寻亲。由于没有身份证和手机,其无法提供亲人的电话号码及住址,但不断声称认识一位名叫“刘小平”的人。</p> <p>  张益峰抓住“刘小平”这个重要讯息,打电话询问上水径股份公司、水径社区工作站后,均未找到受助人口中的这个人。几经波折、轮番打听下,张益峰得知下水径股份公司有位工作人员名叫“刘小平”,随即顺利取得联系。可惜的是,刘小平表示与受助人并不相识,但依然愿意从旁协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顺利与下水径股份公司工作人员刘小平取得联系</b></p> <p>  随着不厌其烦地深入交流,受助人吐露出,自己的亲戚多年前在下水径开过店。“既然是寻亲,那就帮忙找找,也许还有机会能碰上,实在不行就只能按照户籍地送返回乡,”张益峰心想道。于是,大家伙沿着下水径各街巷的商铺挨个询问、打听,最终踏破铁鞋无觅处,在家电维修商铺中找到了受助人的外甥,受助人及其外甥对张益峰一行的援手相助连声致谢,这场“寻亲记”也就此圆满划上句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沿下水径街巷帮受助人寻亲</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成功为受助人找到其外甥</b></p> <p>  经过上午的一番忙碌,张益峰回到家中稍作休息后,又接到维稳综治办紧急致电称,有对流浪的母子滞留在三联赛格广场处,希望求助返乡车票。收到消息的他马不停蹄地赶至现场了解情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张益峰现场了解情况</b></p> <p>  该对流浪母子称,原先的工作场所倒闭了,老板也没结清工资,如今已经身无分文,想回家也没办法买车票,只好请求政府给予帮助。经过详细了解后,张益峰与街道值班室、执法队和维稳综治办协调沟通,并调配车辆将流浪母子一同送往区救助站。但由于受助人的身份证缺失,区救助站无法进行受理。张益峰眼瞅着天色渐渐暗了,不能让这对母子再次流浪在外,于是他辗转来到宝龙派出所为他们办理身份证明、查询行动轨迹。并在晚上9点,顺利将这对流浪母子转交至区救助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受助人抵达区救助站</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辗转来到宝龙派出所办理身份证明</b></p> <p>  从白昼忙到黑夜,张益峰都顾不上吃饭。于他而言,群众的事得放在首位,能切实帮助到有需求的群众,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那不仅是出于工作职责,更是践行一名党员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张益峰为受助人填写信息并移交至区救助站</b></p>

张益峰

受助

流浪

寻亲

救助站

刘小平

派出所

水径

母子

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