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历史故事的太原市区各街巷地名

时间都去哪了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图为太原市河西区(现太原市万柏林区)地名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合影(1983年6月28日)。小编当年被借调于该机构工作1年,曾获太原市河西区人民政府表彰奖励,被评为“地名普查先进个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太原市区逛街时路牌林立,路名、街名、巷名、建筑名处处可见,有没有人对太原各地命名的来源产生好奇呢?有没有人追根溯源,从名字中了解太原的历史呢?这个帖子将告诉你太原市区部分街巷名称的来历,其中充满了历史故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图为民国时期航拍的明清太原府城,dingdangmaook标注</span></p> <p><b style="font-size: 15px;">杏花岭</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杏花岭原先是明朝太原城内晋王王府的私家花园,载有大量杏树且地势较高,故得名杏 花岭。日军占领太原后,砍伐所有杏树,开辟成空地作为操场练兵,解放后,利用原先操场 修建成杏花岭体育场,现在已成为住宅区。所以杏花岭以杏花为名,却无杏花杏树。位于杏花岭区东缉虎营山西省政协院内的傅公祠。</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小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店原是太原古镇之一。处宋太原府南官道与平晋城西官道交叉处,因集市繁荣,商贾设店,故得名。</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尖草坪</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处原来是太原城北面的荒地,多生野草,据说叫菅草,即草菅人命的的那个菅草,由 于是生僻字,人们误传成尖草,所以就管这一带为尖草坪,太钢70年前开发此地建设工厂, 宿舍,渐渐繁荣起来。</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迎泽</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万历〈太原府志〉里有当时的太原城平面图,太原两个南门分别名为迎泽,承恩(合 称是承迎天子恩泽之意),大约就是现在的迎泽公园一带,南门是正门,是迎接皇帝的诏书 ,钦差之类的门。太原的两座南城们迎泽、承恩之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 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相传是舜帝时代歌颂南风造福于运 城盐池人民的民歌,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承迎南风的恩泽。于是,两座南门分别被命名为迎 泽门和承恩门。</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万柏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位于太原的汾河西岸,俗称河西。民国时期,当地广植柏树,因为数量众多,因而被称为万柏林,并逐渐演变成地名,至今仍在万柏林路。太原在民国时期被划分为内8区和外8区,1949年以后对区划进行了调整,并于1954年将原第五区改称万柏林区。1957年,万柏林区撤销,后改为河西区,1997年在太原市最近一次区划调整中,以原河西区为基础重新启用了万柏林之名。至于万柏林得名于阎锡山的陵墓之说,实属附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图为明清太原府城格局与街巷</span></p> <p><b style="font-size: 15px;">柳巷</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因遍值柳树而得名。民间另有这样一个传说:明朝皇基的开创者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 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 春,为了解守敌详情,遂亲自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 迹被元军探子探得。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 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 旧小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 ,儿子又被元军抓夫,一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 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 将他们哄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 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 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 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首。由于常遇春深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 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 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 。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 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枝条烟娜, 凉爽惬意。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来到了太原的大地上。</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五龙口</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俗称五岔口,相传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天长日久形成一潭积水,并与东山的五条沟( 即殷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相通,每逢雨季,东山这五条沟的雨水便向 洼地水潭流灌,远处眺望酷似五条龙在张口倾吐,所以俗称之为五龙口。</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黄陵</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曾名王陵城。《太平寰宇记》:“太原县王陵城,有晋太原王司马辅冢存。”西晋 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国,封司马瑰为王。咸宁三年(277年)改封司马辅为太原王。太 康五年(284年),司马辅亡,葬于此地,因称王陵。王、黄音近,讹为黄陵。清《太原县志》 :“王陵城在汾水东旧县东北,今名黄陵村。”</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精营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是明晋王朱棡的宫城所在地。这座豪华的宫殿,在清顺治三年(1646)焚于大火 。雍正、乾隆间在废墟上修建房舍,驻扎“绿营兵”,在太原的叫“精骑营”,久之,简称 为“精营”。清中叶后,始建民宅,形成街道。有精营中正街(并入五一路),精营西边街, 精营东边街,精营南横街,精营中横街,精营东二道街,精营西二道街。</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东太堡</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土筑的小城。所谓太堡,指的是汉代王太后的堡子。汉高祖11年(公元前196年) 封其子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刘恒即帝位(汉文帝)后,又封其子刘参为代王,迁都清河。 1961年东太堡发现汉清河太后墓,墓中有铜钟、钴、鼎,并有重半两古钱42斤。唐贞元间 (785年~805年)建太堡庄千福寺。以寺分为东西两村。清道光《阳曲县志》记曰东太堡庄、 西太堡庄。民国初年称东太堡、西太堡。</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长风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形成于三十年代末,位于三营盘之西,曾名为三营盘西街。1982年9月,市革委命名为长风街,取“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三营盘,现为地城名称。日军侵华时,在此设置军营,后阎锡山骑兵部队亦驻于此。营盘为军营之俗称,该营盘位于二营盘之南,故以顺序称之为三营盘。</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坝陵桥</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晋王府地地址在今肖墙之内。今坝陵桥一带当年还是荒草野地。地势由北向南 逐渐低下。北面高于王府,为防水患,挖壕垒坝,以保王城,坝上有桥,通往王府北便门(即 后宰门),坝外一片荒无人烟。王府侍从官司员列后,陵墓葬于坝上。此为坝陵桥名称来历传 说之一。关帝庙通往对面对台的路上有一座三孔桥。河南许昌西门外有灞陵桥,传说关公曾 在桥上挑过袍。故引称三孔桥为坝陵桥。桥址在今坝陵桥小学门前。此为传说之二。明清时 ,坝陵桥带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一片荒凉。一九一二年始建房,迁入居民,逐渐形成街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学府街 曾用名坞城东街、坞城西街、形成于五十年代初。原以坞城路为中心,分东西 两条街,东称坞城东街,西称坞城西街。因山西大学座落在附近,1982年9月市革委统一命名 为学府街,意即学问荟萃之所。</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三桥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由于年代久远,它的名称来历含义,民间有多种神话般的传说:唐代晋王李克 用有一次路过此处,在井边歇脚(井,即八宝琉璃井,在上三桥54号院,人称“井儿院”), 见井内有三座金桥。</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万寿宫</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得名于在此的皇庙。皇庙清代又称万寿宫,系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棡受封晋王后 ,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所建,是旧时逢新帝登基、万寿节、元旦、国丧供皇子、皇孙 和地方文武百官朝贺、祭祀的场所。该建筑占地1.1万余平方米,全部为黄琉璃瓦罩顶,庙坐 北朝南,三重院布局,中轴线上照壁、宫门、前殿、中殿、后殿,两侧为东西厢房。宫门为 砖砌黄琉璃筒瓦歇山顶牌楼式建筑。照壁宽22米,高约10米,正南有5个大型琉璃团龙。前殿 面宽五间,中殿面宽三间,后殿面宽七间,均为单檐歇山顶,殿顶黄色琉璃瓦覆盖。国内除 首都有太庙外,各省会现存皇庙建制仅有太原这—孤例。是目前全国保护最为完整的一座明 代皇家地方建筑。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天地坛</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三巷"和天地坛",因其地原为晋王府祭祀天地的祭坛而得名。这里有天地坛正街 ,天地坛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按明代建坛规制以及供奉和祭祀的规范,晋王府 之天地坛,应分别建有“天坛”和“地坛”,分别供奉“皇天”和“皇地祗”之神位,分别 举行“祭天”和“祭地”的活动。依当时祭祀的礼仪和规范来要求,每年的夏至前夕,晋王 都须香汤沐浴,忌荤吃素,在夏至这一天日出时,登地坛祭祀皇地祗,举行隆重的祭祀礼。 而在冬至日的前夕,依然要沐浴吃斋,亦在冬至日太阳出山时,登天坛祭祀皇天,祈求来年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约是因晋王府祭祀天地的神坛,建在一处或是相距极近之缘故吧, 所以把这里叫成了“天地坛”。</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钟楼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追溯其街名,得之于古代的钟楼。说起太原的钟楼,虽不及鼓楼那样巍峨雄宏 ,却比它玲珑娟秀。这座早已踪迹全无的钟楼,建于明代,明中叶曾在傅山的祖父傅霖的倡 导下集资重修。楼分台基和楼阁两部分,上部楼阁高三层五丈,重檐宏甍,椽拱飞扬,十字 结顶。楼阁中高悬巨钟一口,高达丈余,重千余斤。每逢清晨报时,声闻四达远及十余里, 与鼓楼巨鼓日暮发出的鼓声,互为珠壁,是为全城士民的计时依托</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三圣庵 </b><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有三圣庵庙,故名。庙中三圣中为释迦牟尼,左为老子,右为孔子,取“ 三教归一”而塑的坐像。</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平阳路</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平阳是临汾的古称,而平阳路的前身是通往临汾的西官道,故此得名。</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杜儿坪</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相传很早有一家姓杜的居住此地,且地势高而平坦,故称杜儿坪。</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下元</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清道光23年《阳曲县志》载名,相传在雍正年间,古交区磨石村,北石沟村刘、王二人,先后来到柳圪垛的下定居,种菜成园,故名”下元”。解放后按同音字将”园”改成“元”,始成下元。</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坝陵桥</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晋王府地址在今肖墙之内。今坝陵桥一带当年还是荒草野地。地势由北向南逐 渐低下。北面高于王府,为防水患,挖壕垒坝,以保王城,坝上有桥,通往王府北便门(即后 宰门),坝外一片荒无人烟。王府侍从官司员列后,陵墓葬于坝上。此为坝陵桥名称来历传说 之一。关帝庙通往对面对台的路上有一座三孔桥。河南许昌西门外有灞陵桥,传说关公曾在 桥上挑过袍。故引称三孔桥为坝陵桥。桥址在今坝陵桥小学门前。此为传说之二。明清时,坝陵桥带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一片荒凉。一九一二年始建房,迁入居民,逐 渐形成街道。</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狄村</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狄村以姓氏而名。唐宰相狄仁杰故里。道光《阳曲县志》载,狄梁公故里碑,“在狄村 官道西,康熙年知县戴梦熊立,道光六年邑人张廷铨重修”。碑北,原唐梁国公祠旁有一古 槐,传为狄母手植。道光六年(1826年)邑人张廷铨撰记立石,题曰“唐槐”。</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坞城路</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坞,小障,一说小城。据此,坞城最初当为一个有军事意义堡垒之设施,后住户增多, 遂冠城名。该路是1955年在原土路的基础上拓建而成的。因直穿坞城村东,故市政府于1958 年命名为坞城路。</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上马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上马街南有皇庙,明朝王室和官员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参拜,他们从下马街下了马,然 后走皇庙西巷到皇庙,完了再走皇庙东巷从上马街上马离开,到了清朝时,废除了明朝的规 矩,不走下马街,而从万寿宫巷直接进入皇庙,然后从上马街上马离开,所以就把上、下马 街合并为上马街。</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三桥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它问世之后,在太原的大地上默默无闻地度过了十个多世纪,是太原近代工 业的产生,唤起了它的新生。清季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山西省的第一个近代工业单位——太原火柴局,就创 建于三桥街畔。尔后的“西北实业公司”——山西最大最早的官僚资本企业,又在太原火柴 局的旧址上筹备产生。这一切都为三桥街的历史,写下了有声有色的一页</span></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备注:</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尚待抽时间补充完善,所采用资料来源于网络和原太原市河西区地名普查办公室及《太原市河西区地名志》初稿</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原稿编辑/制图/摄影:</b><span style="font-size: 15px;">蒋天江、高铁生等等</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Gif图片/电子版处理:</b><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时间都去哪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