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盖头来一一探秘尘封600年的王家蚕桑文化村

龙抗病

<p>  走进王家,一幅白底红字、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王家村坊映入眼帘,猎猎作响的旗帜,隽永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激励着人们砥砺奋进。一块昔日杂乱的闲地,整出了一个规范有序可停放10余辆车的停车场。往里走,参天的古樟、古柏遮天蔽日,交相辉映,折射出生态的原始与村庄的古老。</p> <p>  树荫下,一道“王家蚕乡”的文化墙,承载着底蕴深厚的蚕桑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岁月沧桑,静静地在向人们讲述村庄的“蚕魂”精神与昔日的产业故事。再往前,左边是通往蚕桑产业园的机耕道,右边是通向存放乡愁记忆的“王家蚕桑文化馆”,对面是王家先祖登岸定居于王家的古老码头。昔日杂生的灌木丛,修整出一条曲幽通径的游步道,一座小桥卧于流水之上,连接东西两岸,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之美景。</p> <p>  走进庄园似的竹门,漫步林荫道,如桃源似仙境,触景生情,令人浮想联翩,乡音乡愁乡情由然而生。三棵数丈高的桑树,浑然天成,别具一格形成一个“绿色通道”,如礼仪小姐,鞠躬迎宾,妩媚动人。夏日的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温和地洒落在翠绿的桑叶上,熠熠生辉,展示着蚕桑产业一路走过的峥嵘岁月......</p> <p>  穿过林荫道,迎面是禾水河,溶江之水在此与禾河交集,汇成宽阔的江面,如银带一般挽着王家之腰,一步三回,难分难舍,向东而去,增添许多闲情逸致。站于岸边码头栈桥之上,眺望江面,江水绿蓝,树影婆娑,山峰倒影,如入桂林,如游漓江……这,就是名不见经传的蚕桑文化村——王家。</p><p> 尘封600年的王家,今日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如沐春风的少女款款而来……</p><p> 王家,是永新县石桥镇沿曲村8个村小组之一,位于沿曲村东北边禾水河畔,是个典型的河滩沙洲村。距镇政府3公里、村委会1公里,处于“十里蚕桑绿廊工程”中段,与高桥楼镇溶江村隔河相望。村庄不大,生态优美,树种繁多,直径尺余以上的樟树有100余棵,百年以上的达10棵,置身其中,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p><p> 王家,以王姓命名,开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先祖来自安徽阜阳,约有600年历史。</p><p> 相传,王家先祖有三兄弟,落居王家村小组的为老二,叫王章三,老大落户永新禾川镇北门村土里屋,老三落居安福金田。有一年,安微阜阳发生特大洪水,造成许多家庭流离失所。王氏兄弟房屋被冲毁,父母丧生。为了生存,兄弟仨便以放养“广鸭”(蛋鸭)为生,背井离乡,相依为命,一路南行,四处求生。</p><p> 到达安福金田不久,老三被一家姑娘看中,先行成家。成家后,老三无以回报,便以本该分得的部分“广鸭”家产赠于两兄长,感谢两兄长的一路照顾。告别老三,老大老二继续南行,至永新禾川镇北门村后,老大也被一家姑娘相中。成家后,老大也将本应分得的“广鸭”家产赠予老二王章三。之后,王章三沿禾水河而下,四处放养。至沿曲村王家,见沙洲宽阔,水草肥沃,很适合“广鸭”放养,便停留下来,从此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勤俭持家,教子读书,曾有“十八担书箱出村”之说,称得上家家户户“书香门第”。</p><p> 600年前,为防洪固沙和饲养鸭子,王家先祖将蚕桑带入王家,就孕育着为子孙后代带来了财富。</p><p> 富有灵性的蚕,从衍生开始,就注定是为人类造福。据《海外北经》中记载: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踞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欧丝”亦即“呕丝”“吐丝”之意。有“欧丝”才有蚕桑;有嫘祖,才有蚕丝。在西陵国(今四川绵阳市盐亭县境内),一个夏天,蚕吐丝作茧时,嫘祖看到晶莹雪亮的蚕丝突发灵感,觉得蚕丝既有韧性,又很轻巧,就想用它纺织成衣服穿。她将蚕捉回家饲养,渐渐就掌握了养蚕技巧和缫丝织绸技艺......成为中国最早第一夫人元妃后,嫘祖跟随黄帝从成都平原来到中原,将养蚕缫丝技术带到中原并开花结果,成为“蚕母娘娘”,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穿戴,进入到锦衣绣服的文明时代……</p><p> 因处于河边,洪水泛滥,饲养的鸭子年年被洪水冲走。为了生存,王家祖先不得不放弃“蛋鸭”养殖,转向种桑养蚕,渐渐地蚕桑日益兴旺,养鸭逐渐失传......</p> <p>  近年来,石桥镇围绕县委提出以党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四群联创”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现代农业“一带一廊一谷一园”战略规划,采取“党支部+产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技术服务+销售”模式,规划实施“十里蚕桑绿廊工程”,将王家传统蚕桑产业发扬光大,以“蚕之魂、桑之绿、丝之美”为设计元素,通过环境改造和农桑文化建设,形成生态养殖、采摘观光、回忆乡愁于一体的“农旅文乡村游”蚕桑文化特色村。</p><p> 如今, 村庄绿了、环境美了、经济活了、乡村兴了......王家以蚕桑文化传承创业精神,使祖辈创建的家园变成了幸福乐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