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钓文 悦己阅人

秋实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b></p> <p><br></p><p> 鲁迅说过:“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巴金曾说:“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普希金说:“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友情,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它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在我国历史上有无数的友情被铭记,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他们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他们之间的故事广为传颂,感人至深!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催人泪下的友情故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已者容</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一、管鲍之交: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故事都不陌生,上学时候语文课、历史课应该都谈到过,如今已经作为成语来使用了,形容二人友情深厚!最初,“管鲍之交”见于《列子·力命》,相传两个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分红的时候却要多拿,因为他有老母需要侍养;当兵的时候总是在最后,退兵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因为他有老母需要侍养;帮鲍叔牙办事,一塌糊涂,当官吧,也是好景不长,别人都嘲笑管仲没用,只有鲍叔牙相信管仲将来必成大器,后来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齐国国君去世后,继任者定为公子小白,管仲出主意谋杀公子小白,可惜,鲍叔牙谋在其前,最终小白登基,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齐桓公,登基后,齐桓公欲处死管仲,以泄私愤,鲍叔牙听闻消息后,及时搭救,并向齐桓公建议立管仲为相。</p><p> 二、知音之交:一提到知音,相信很多朋友应该就能猜到了,知音之交主角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见于《列子·汤问》,相传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伯牙所作《高山流水》入选中国十大古典乐曲之一,真可谓:高山流水韵依依,伯牙摔琴谢子期。</p><p> 三、羊左之交——生死之交:见于《列士传》,羊:羊角哀;左,左伯桃;燕国人,相传,有一日,楚元王招贤纳士,二人结伴同行,千里迢迢,干粮耗尽,大雪封山,衣单体薄,二人感觉看来很难同时到达都城了,左伯桃说:“贤弟,我年长你几岁,听我说,我自幼体弱,贤弟年轻体壮,满腹经纶,将来必成大器,带上所有干粮,穿上我的衣服,走吧!”羊角哀极力推辞,欲成全左伯桃,二人僵持不下,后来左伯桃便自杀了,以成全兄弟之名!羊角哀到了王庭,楚王极其欣赏其才华,听说了二人故事后,便追封了左伯桃为中大夫,羊角哀前往坟前探望,这天夜里,角哀面对烛火独坐,回首往事,心中感伤不已。忽然一阵阴风飒飒,烛火灭而复明。角哀一看,灯影处有一个人,踌躇不前,隐隐约约有悲泣之声。角哀喝道:“什么人?竟敢深夜闯入!”那人没吱声。角哀起来一看,原来是伯桃。伯桃说:“感蒙贤弟记忆,刚被重用,就请求葬我,还追封爵位,并置办了锦衣豪棺,凡事办得十全十美;只是坟地离荆轲墓不远。荆轲每夜都持剑来骂我说:‘你是冻饿而死的人,怎么敢把坟建在我的上风,夺我的风水?要不迁移到别处,我就掘墓取尸,把你扔到野外!’有了这种危难,特来告诉贤弟。望把我改葬它处,以免惹祸。”角哀还想再问,一阵风起,忽然不见了伯桃。羊角哀惊醒后上奏楚王说:“以前伯桃把粮食让给臣,所以我才活了下来,并遇到了圣明的君主。蒙您加官进爵,使我此生无憾,请容我来世再来报答。”信中言语十分恳切。把信交给随从后,又来到伯桃墓前大哭一场,对随从说:“我兄长被荆轲强魂所逼,无处安身,我忍不下去。我宁可死在九泉下做鬼,也要帮助兄长战胜这个强魂。你们把我的尸体葬在这座坟的右侧,生死与共,以报答兄长让粮的意气。楚元王被二人的意气所感动,派人在墓前建庙,赐庙名“忠义之祠”,并立碑记载这件事。</p><p> 四、公孙杵臼和程婴: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设计陷害赵盾,在灵公面前指责赵盾为奸臣。赵盾全家三百余口因此被满门抄斩,仅有其子驸马赵朔与公主得以幸免。后屠岸贾又假传灵公之命,迫使赵朔自杀。公主被囚禁于府内,生下一子后托付于赵家门客公孙杵臼,亦自缢而死。公孙杵臼将婴儿放在药箱里,负责看守的将军同情赵家,放走公孙杵臼与赵氏孤儿后亦自刎。公孙杵臼携婴儿投奔公孙杵臼老友程婴。此时屠岸贾急欲斩草除根,为搜出孤儿便假传灵公之命,要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绝。公孙杵臼与程婴商议,决定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以保全赵家血脉。后程婴便向屠岸贾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信以为真,派人搜出婴儿,掷在地上,又刺了几剑,程婴见亲子惨死,忍痛不语。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后触阶而死。屠岸贾心事已了,便收程婴为门客,将其子程勃(实为赵氏孤儿)当作义子,又取名屠成。十五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告诉实情。赵氏孤儿悲愤不已,决意报仇。此时灵公已死,悼公在位,程勃将屠岸贾专权横行,残害忠良之事禀明,悼公便命他捉拿屠岸贾并处死。赵家大仇得报,赵氏孤儿恢复本姓,被赐名赵武。京剧《赵氏孤儿》很好演绎了这一精彩故事!</p><p> 五、孟焦之交:北宋,杨继业撞碑后,遗骸藏于洪羊洞中。杨继业托梦杨延昭,嘱其取回。杨延昭乃命孟良往取。焦赞耻不披命,乃瞒过杨延昭,暗随孟良。孟良至洪羊洞,正欲取骨,觉后有人声,疑是番将,黑暗中急以大斧砍之,焦赞竟死。孟良忽疑被砍者哀声不类番将,急将尸身抬出,于月光中细察之,则焦赞也。孟良念结义之情,悲痛引咎,誓不独生,乃以杨继业遗骨,付于降番之宋兵,嘱其逃回,交付杨元帅,孟良即自刎。杨延昭得信,惊悼成疾,将星现于郊外,被八贤王赵德芳所射,遂至不起。成语“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典故的由来,多用于形容生死之交。当然,在我国古代还有好多感人的友情故事,除了前面五组,你还知道哪些呢?欢迎留言交流!</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知音难觅 流水高山</b></p><p><br></p><p>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君子之交淡如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b></p><p> 过去,有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p><p>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p><p>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p><p>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p><p>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p><p>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p><p>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p><p>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p><p>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p><p>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p><p>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p><p>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