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觅得春色在,教研花开亦乐园

滴水藏海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静宁县城关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骨干教师示范课暨赛讲活动侧记</b></p><p><br></p> <p>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积极钻研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于第五周开始,开展了为期五周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为我校教师搭建了技能展示的平台,引领教师们聚焦课堂、研究学生、探究教法,以赛促教,相互切磋、琢磨交流,集大家智慧为教学进行把脉诊断。</p> 精心谋划     开创教研新局面 <p>  本次活动历时长,力求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通过年级组初赛推荐,评选出32位优秀教师参与全校优质课决赛。</p> 理清思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p>  怎样才是高效务实的课堂?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应该如何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怎样才能打造理想的课堂……带着一个个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磨教学设计,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形成共同的方向共识。</p> 生本课堂   万紫千红总是春 <p>  本次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不论对于参赛者,还是观赛者,都是一种学习,一种促进,一种提高。六个学科,32节精彩纷呈的课堂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春风化雨般的滋养。每位教师都能洞察学情,精准施教,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p> 教给习惯 <p>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所展示的课堂上,每位老师都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祁晓敏、时瑞涓、靳晓娜老师在教学中,能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p> <p>  任玲玲老师在《送元二使安西》的古诗教学中,整体的教学主线明晰,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朗读,真正做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悟。</p> <p>  本次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的课堂上都注重“一题多解”思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的个性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发展。如常妮儿老师《折扣》教学中的利润问题、刘艳老师的《工程问题》、王小霞、朱旭和、吴彦斌老师最后方框(括号)里填数的题,周慧戎老师用3个数组成不同的三位数,都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尝试讲解,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p> <p>  杨斐老师语音发音清晰,课件演示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认知,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倾听和表达的习惯。</p> 教给方法 <p>  “教是为了不教”。 王爱宁老师在执教《火烧云》一课时,将读与写的结合落在实处,在帮助学生感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后,适时地填补文本空白,将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迁移运用到学生现场写作实际中,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p> <p>  兰静宁老师执教《跳水》一课时,以文本内容为抓手,卓有成效地推进教学。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揣测人物的心理。</p> <p>  祁晓敏老师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当学生认识 “东西”一词时,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其意思,然后指导运用,这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就是在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p> <p>  卜凤琼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小括号》一课,凭借着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采用启发式教学,常以问题为诱因,设疑重点,点拨关键,敲打易错,不断唤起学生求知的主体地位,做到眼、耳、手、脑并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p> <p>  郑彦妮老师良好的英语口语,教学手段激情投入,将学生迅速带入学习英语的氛围之中,善于和学生进行互动,实现了动态英语课堂。</p> <p>  张宁老师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动手制作。</p> 教给知识 <p>  吴润斌、梁大雁老师执教的《雷雨》一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图片,动作表演来感受文中的动词。白雪竹老师执教《荷叶圆圆》时,很有亲和力,表情丰富,能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组织学生现场表演。杜红霞老师执教《荷叶圆圆》时,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巩固,突出了识字教学。马引兄老师执教的《黄继光》和姚艳红老师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利用影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文本,丰富语文课堂,激起学生学文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强烈情感共鸣。</p> <p>  郭家瑞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流程清晰;杨卫娥老师课堂气氛活跃、有序,运用实物展开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目标达成度高。</p> <p>  王小霞老师执教的《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整堂课在老师的引导激励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一直很高,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学的轻松愉快。</p> 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 <p>  牛小戎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瑶族舞曲》属于音乐欣赏课,本课以创设情境,聆听感受,创造表现的模式设计教学环节,以聆听、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要素特点为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p> <p>  本次赛讲中,大多数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常以问题为诱因,设疑重点,点拨关键,敲打易错,不断唤起学生求知的主体地位,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循序渐进。把课堂还原为学生学习的天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刘进利、邓琰、闫昕、张莉等老师的课堂都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p> <p>  杨爱娟老师以让学生判断火车开动时,第一节车厢的动物和第二节车厢的动物所移动的距离哪个长为情景,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把新旧知识自然的衔接起来。</p> 激励性评价 <p>  杨小云老师的教学内容是《站立式起跳》,将游戏与比赛有利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欢快、愉悦中体验了站立式起跑,达到了教学目标。杨高霞老师教学内容是《仰卧起坐》。这是一节体能练习课,教师以欢快的音乐引领学生练习,从易到难。课堂中做到了“多表扬、多鼓励”。</p> 说课评课   采得百花成蜜后 <p>  在观课中,我们能够欣赏他人的思路与方法,学习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在评课中,我们能了解同仁们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能发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评委组精准而又中肯的点评,令上课教师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本次评课采用“2+2”的方式,真诚地指出了课堂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犹如蜜蜂采蜜,酿得百花终成蜜。</p> 学区参与   百花齐放花满园 <p>  曹务学区在学区主任朱广龙同志的带领下,组织教师50余名赴我校交流学习;第一大学区兄弟学校也通过“cctalk”网络平台参与了研讨活动。一朵花的绽放驱不走严寒,只有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教育的春天。</p> 家校互动   映日荷花别样红 <p>  为了搭建家长与学校友谊的桥梁,增进家校联系,增强教育合力,本次活动还邀请家长朋友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亲睹孩子的成长,为教师、学校的发展谏言献策。孩子们的思维活跃、妙语连珠,灵动的课堂让前来评教的家长赞不绝口。今日少年,明天的栋梁,只待时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总结反思树目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筹谋远虑促育人</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副校长李文慧同志做活动小结</span></p> <p>  怎样上堂好课,怎样使课上有自己的特色,让课堂有成效并令学生乐意接受,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这次高质量的教学研讨活动,每个教师从多方面得到了提升和改变,我们城关小学的课堂教学主阵地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相信各位老师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我们的教学之花定会更加绚丽多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遇见最好的自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做有情怀的教师</b></p> <p>  最后,校长张新胜同志就本次活动做了主题讲话,教育大家要以文化育人,增强课堂自信,用耐心和爱心牢守课堂主阵地,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只有永葆教育人的初心,在严于律己的教学工作中获得自信,在欣赏自己与别人的同时不断反思,追求卓越。淡泊名利,怀揣一份教育者的工匠精神,静心干事,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博采众山之石,牢筑自己的城池。在追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p>

学生

教学

老师

课堂

执教

教师

学习

活动

教给

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