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常说,“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但你可曾想过,“铁打的校园”或许有一天会变成“流水的校园”。这么大胆的设想并不是我这个从事多年基础教育的工作者能想出来的,它可是“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的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校》一书中所提出的对未来教育的预判。他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今天的学校会被“学习中心”取代。</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与时俱进,教育工作才有愿景 </b></p><p> 《未来学校》共有九个章节,始终围绕“学习中心”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了八个问题:学习中心,长什么样?谁来学?谁来教?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父母应该做什么?需要政府干什么?大量的经典论述,事实论据,生动的案例……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的教育愿景:</p><p> 未来学校的课程体系呈现多元化。它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智识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为必要补充。这样的课程设计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选择个性化的能力和技能等内容进行学习,从而达到真善美的教育目标。</p><p> 未来学校的课程难度会有所降低。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学科优势,用统一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学得很难,反而会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来的课程,学生只要掌握最基础、最简单、最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知识,具有承担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能力,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的方式,满足自己的个性需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p><p> 未来学校的学习将会轻松愉悦。不管你是5岁的孩子还是70岁的老人,都能根据各自的需要,在自由的时间、多样的空间里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不再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坚持,不再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勤苦,学习变得有趣多了。</p><p> </p> <p>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互联网对未来学校的改变,进而引起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2020年来势汹汹的疫情,让教和学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央教育部紧急部署,停课不停学。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我们杨陵区全体教师坚定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理念,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示范区、区委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有效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教师居家办公、学生居家学习。学生按照规定的课表,完成基本的课程学习之后,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生还自行组建学习小组,进行线上研讨,还能够单独@各科老师进行问题咨询,这些也就是未来学校的雏形。 </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立德树人,让教育回归本真</b></p><p> 也许是由于我从事基础教育多年,只顾低头赶路,而忘记了抬头看天,所以书里的一些内容不能很好的理解,心中有一点点的困惑。</p> <p> 朱教授在《未来学校》中质疑现在的教育:6周岁入学很不合理,为什么学生不可以5岁入学,甚至9岁或者12岁入学?为什么每天早晨8点上课,晚一分钟都不行?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人来说,年龄真的是问题。小学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教一个6岁的一年级学生就是比5岁的学生容易,他们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接受知识能力明显不一样(这里指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幼儿园小班的老师都知道,3岁的孩子就是比2岁多的孩子接受能力快,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无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统一时间上学、放学,其实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规矩意识,如果学生想晚来就晚来,想早走就早走,做什么事都随心所欲,没有一点点的约束,很难想象他们长大后的时间管理能力会怎样,自我约束能力又会怎样?</p> <p> “学习中心”虽然不受时间、空间、机构的限制,时时处处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全天候的学习。但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具有基本的生存本领、独立的思想、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行、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完整”的人。学生不在学校进行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不能得到环境的教育与熏陶,不能受到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也不能在课堂上与老师近距离互动、不能在课间与同龄人尽情玩耍、不能与朋友真心交流,那么,他们的行为习惯、待人处事能力、集体观念、团结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些,如何得到很好培养?!社会需要健全的人,学校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学生只有适应大环境,以后在社会上才能很好的立足。</p> <p> 10岁的孩子可以和70岁的老人在同一个课堂上课,然后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年龄差距大的人,他们所需求的知识层次与难易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他们愿意一起进行交流吗?交流起来会不会有障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因材施教,做新时代教育人</b></p><p> 我也想大胆的预设一下,如果把朱教授提倡的“学习中心”与我们现在的学校相融合: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习中心”成为辅助平台。学生平时在学校接受集体教育,寒暑假和节假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知识的需求,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这样会不会更好呢?</p> <p> 理想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我认为,因材施教,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教育也应该有所不同。《未来学校》点燃了我们教育人的希望,让我们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去拥抱新教育时代的到来。而未来总是充满未知,面对如此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只有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无愧于心的做个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