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家谱(二) 吴家安

吴静

第二代<br>( 一) 吴洛连的长子:吴绍增夫妇 <br>吴绍增(小名破叉) 妻子:刘云花<br>1922-1951 1918-2015<br>吴绍增简历 <br> 吴绍增生于1922年,即壬戌年。在吴绍增之前,已经有一个姐姐,小名小多,年长吴绍增5岁。由于他是家中的第一个男孩,父母担心他不成人,难养活。在他出生之后,立即打碎一个碗,并为他取名叫破叉,寓意替他免灾。吴绍增自幼天资聪慧,诚实,厚道。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爱护弟妹和子侄,乐于助人,深受同事和乡邻的尊敬和赞扬。吴绍增读过三年私塾,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写得一手好字。他曾经于1935年至1937年在东关大街一个商号作学徒工,后来在自己家的福新恒吴记油栈协助记账。1940年至1946年在新乐火车站上班,是负责信号的铁路工人。1947年至1950年在山西榆次晋华纺织厂上班,是纺织厂机械维修工人。1951年因病在河北新乐县家中去世,葬于吴家街东北约一公里处的吴家坟。<br>刘云花简历 <br> 刘云花生于1918年底,即戊午年农历腊月29日。刘云花娘家当年以杀猪卖肉为生。她出生那年的腊月是小建。29日就是除夕,她的父亲刘克勤于除夕前一天的28日,为了结算当年全年的营业账目,加班工作了一整夜。到天快亮时,在账桌前睡着了,睡梦中梦到天空中出现一片美丽如花的彩云。此时恰好被家人叫醒,告知他刚生了一个女孩,于是起名为云花。1936年底她与吴绍增结婚。刘云花自幼心灵手巧,聪明过人,勤劳贤惠,善解人意,吃亏让人,善于持家。且又相貌俊美,深受父母、公婆和长辈的喜爱以及弟妹子侄等晚辈的爱戴。她与吴绍增夫妻恩爱,夫唱妇随。她孝敬父母和公婆,吃苦耐劳。关心爱护弟、妹,与娘家和婆家的长辈以及众多兄弟姐妹关系亲密融洽。她遇事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分析问题思路清晰。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妥善加以解决。在丈夫、公公相继去世的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她坚强地独力支撑门户,历尽艰辛,保住祖业。培养子女成才,实属不易,堪称女中豪杰。刘云花自从结婚一直到1970年初,在新乐县城关吴家街家中操持家务、务农兼做手工劳动。1970年初随大儿媳杜淑玲迁至陕西宝鸡市,照顾孙子。1974年初作为长子吴家安的随军家属,迁入西安市沣镐路1号大院至今。1977年至1979年,曾在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幼儿园工作。2015年八月二十七去世。<br>吴绍增夫妇的子女<br> 吴绍增夫妇生有二子一女,按照年龄长幼依次为:吴家安、吴藏凤、吴家康(小名黑牛)。<br>刘云花 娘家简况<br> 娘家是新乐城关木运铺刘家。刘云花的父亲是刘克勤,母亲刘张氏。1938年因为沙河发大水,新乐县受灾,木运铺一带庄稼歉收,刘克勤一家生活困难,全家逃荒到山西榆次。刘云花有5个胞弟,依照年龄长幼依次为:刘文林、刘文平、刘文泉、田(刘)国璋、刘文增,其中,刘文林过继给大伯父,田(刘)国璋过继给姑母,因而改姓田。有4个胞妹,按照长幼依次为:刘月娥、刘月娇、刘月霞、刘月梅。<br>1. 刘云花的父母<br>父亲 刘克勤 母亲 刘张氏<br>1901-1972 1897-1986<br> 刘克勤,小名小顺。生于1901年,即辛丑年。1972年逝世。原籍河北新乐县木运铺,后于1938年举家迁往山西榆次县。读过私塾,也读过小学,高小毕业,文化水平较好。他的父兄从事屠宰业。他在自己家经营的生意中长期负责账目管理,同时兼务农。迁至山西榆次后主要务农。刘克勤一生清正廉明,为人正直,作风正派,知书达理,聪明睿智,家教严谨,治家有方,深受亲友及邻里尊敬。他有两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大哥刘克昌,小名淘气,家住新乐县木运铺,以屠宰业为生,兼务农。刘克昌只有两个女儿,将其弟弟刘克勤的长子刘文林过继到自己名下为子。二哥和二嫂过早去世,只留下两个侄子:刘文密、刘文耀。刘文密一生在木运铺务农。刘文耀在山西榆次晋华纺织厂工作,是纺织工人。二人均已去世。刘克勤的大姐默刘氏嫁到新乐县范家庄默家为妻。结婚后不久,夫妻二人就迁到山西榆次县城郊的菜园种菜为生。他们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家都在榆次。二姐嫁到新乐县城关,早年去世。留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婆家都在曹村或曹村附近的杜固。儿子小名叫小船,因为他有些痴呆,人们都称他傻船。在木运铺务农。三姐何刘氏婆家在新乐县城南关(三合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四姐婆家在新乐县中心庄,有两个女儿。五姐田刘氏,婆家在新乐县曹村,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田国璋原是刘克勤的儿子,过继到姑母名下为子,在山西榆次晋华纺织厂工作,是纺织工人。另一个儿子在曹村务农。<br> 刘张氏,娘家在新乐县范家庄,1897(丁酉)年生,1986年去世。她一生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勤劳节俭,宽厚善良,养育了十个子女。主持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的家务,实属不易。她一生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是常人难以想像的,特别在中年之前,她在生活上遇到的经济压力和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更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但是,她胸襟宽阔,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克服千难万险,培养教育子女个个成才。她有一个姐姐、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大姐和小弟去世过早,没有孩子。大弟弟也早早去世,但是,留下一个儿子,名字叫张安斋,是由姑妈刘张氏抚养长大的。张安斋家在山西榆次,大学毕业,技术干部。她的三妹婆家在新乐县田村铺(十里铺),只有一个女儿,将婆家一个侄子过继在名下为子。她的四妹婆家在山西王胡村,有一子、一女,都在榆次居住。五妹早年失去联系,音信皆无。<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