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第二周期活动小记 梅里斯区达呼店镇中心学校二年一班

吕海霞

<p>  我们的“快乐读书吧”第一周《神笔马良》阅读结束后,在大家兴趣正浓时,选择新的故事《愿望的实现》,进入第二周期的阅读,今天又来与大家交流分享了😊</p> <p>  《愿望的实现》是泰戈尔的作品,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他是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p> <p>  由于孩子们所购买版本不同,里面收集的故事也有所不同,在阅读中,既有同一故事的观点碰撞,又有不同故事的相互借鉴。</p> <p>  根据孩子们手中故事书的故事量和页码,我们约定10天完成。8天时间阅读,并且在这8天里每天都要把自己的读书记录卡分享到微信群;第9天制作读书小报、写读后感、拍讲故事片段视频;第10天钉钉班级圈和微信群提交所有汇报材料,并上一节阅读汇报课。</p> 线下各自阅读 边读书边记录 <p>  每天,微信群中都会看到各种样式、各种内容的读书记录卡:有积累的好词好句、有故事的概括叙述、有故事的感悟、也有由故事牵出的其它内容……</p> 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p>  我们的诺诺小同学把《审判官》这个故事发给了我,说自己读了好多遍了,就是读不懂。😔</p> <p>  《审判官》这个故事其实是把母亲这一角色置身于审判官的角度对于责罚孩子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可以分为三层意思:爱孩子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因为他好,这种爱是不考虑利害关系的,是没有功利之心的,即使孩子有短处也同样爱他,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疼爱孩子是否毫无原则可言,连他的缺点都看做好的呢?也不尽然,必要的责罚也是应该的,责罚也必然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所以母亲流着眼泪责罚孩子只因为他所犯下的错误;只有我才有权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人才能去惩戒人,因为那种惩罚是发自内心的想为他好。</p> <p>  泰戈尔赋予了这篇文章这么深刻的内涵,难怪孩子不理解。于是把这个故事发到微信群,大家共读,语文课上都发表观点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孩子的想法还真是新奇有趣😄:审判坏人,长大了当审判官……大人参与阅读的孩子们说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p> <p>  带着孩子从最后一句话入手,“只有热爱他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他人。”把两个问题抛给学生,“我们都受到过谁的惩罚?为什么惩罚我们?”思考片刻后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最终明白了这种惩罚完全是为我们好,完全处于对我们的爱。</p> <p>  这样的阅读过程对孩子来说印象应该是深刻的!</p> 制作读书小报 <p>  有了上一期制作经验的积累,这期的小报无论从版面设计还是内容的编排都有长进。😊</p> 读后感 <p>  或许孩子们今天写读后感是为完成老师的作业,缺少了点情感的自然流露。但如果我们的阅读坚持下去,我相信他们慢慢就会有交流分享的欲望,心弦被书拨动时,随笔记下自己所感所思。✊✊✊</p> 讲故事片段 <p>  能装载的视频有限,更多的故事潜藏在图片背后。</p> 线上读书汇报交流 <p>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想改变它的本意,把它理解为要读、要做、要说。我们读了、做了,只差一个说。所以在读书汇报课上,让孩子们介绍了自己的读书记录卡、读书小报,读一读自己所写的读后感,更明确下一步读书的方向。</p> <p>  介绍读书记录卡</p> <p>  介绍读书小报,尽管屏幕中反光,但不会减少我们分享的热情。</p> <p>  线下小组内评选出的优秀篇目(读后感),线上阅读分享。</p> <p>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跳到1小时15分,孩子们却意犹未尽。</p> 综合评比 开启下一个行程 <p>  “快乐读书吧”,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从这些富有想象力的儿童故事开始……</p>

读书

孩子

故事

阅读

读后感

小报

责罚

记录卡

审判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