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我和953(老日喀则八医院)的点点滴滴

无雨的天空

<p>六十年代电影《英雄儿女》激励鼓舞了一代人,大家都以入伍从军为国奉献为荣</p> <p>1969年的初春,我如愿穿上了绿军装</p> <p>当年我们这些小女兵尽管看上去略显稚嫩,但洋溢着青春气息、飒爽英姿,是名副其实的军中绿花</p> <p>当我踏入八医院看到那黄泥夯实的院墙和铁皮屋顶土胚墙的宿舍时心想:这就是我新生活开始的地方啊。</p> <p>我被分配到外一科,当时跟我们一起的新兵卫生员有闫进军、张晔缨、田玉茹、范玲玲外加老卫生员王书琴</p> <p>我们科有张基尧主任、李林修主治医生和祝役、王启寿、田伏州、黄少华、刘凤、赵新生、解元忠、闫庆余、大黄(起义人员)9个医生,毕玉轩护士长和护士耿宜洁、段雪娇、杨蓉、白艳芳、刘佩蓉、陈启英、余桂兰、张谦蓉、李华彬、林升元、魏秋香、郭晓玲、张素清、央宗14人</p> <p>这些老同志都对我们特别好,很快我们就融入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之中</p> <p>下面这张照片这就是我们的病房,看起来十分简陋,那个时期虽然条件艰苦可我们不以为然,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到锅炉房挑温水给病人倒洗脸水、挑开水给病人灌暖瓶,接着给病人洗脸、喂饭、刷盆,这些工作结束了才能去食堂吃早饭,早饭后又要进病房:扫地、拖地、倒痰盂,铺床、扫床、换被服,还要给 行动不便的伤员洗脸擦身………,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p><p> </p><p> </p> <p>1969年正值文革时期,每天工作之余早请示、晚汇报必不可少,还有:反骄破满、斗私批修、一帮一 、一对红等等不同政治形式的活动。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的战友们在学习时拍摄的。</p> <p>当然也有业务学习,作为新兵的我们,在自己身上练扎针灸,相互之间在对方身上练习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穿刺、給氧……,这组照片就是我们在相互之间练习业务技术的写照。</p> <p>  除此之外,医院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自给自足。医院除了有一个农场,人人都要轮流去干上一个月,不仅如此,每个科室都拥有一片菜地,每周科里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用来做:冬施肥、春播种、夏浇灌、秋收获。</p><p> 也许因为地处高原距太阳较内地近,也许光照好紫外线强,所以我们种的菜如萝卜、大白菜、菠菜……都长的巨大,我记得菠菜都能窜的比腰还要高。</p><p> 每到秋收,各科室都有一心照不宣的小活动(这在当时是不是也算一种潜规则呢):晚上科室活动结束后大家3、5人或6、7人自由组合,在回宿舍的路上拐个弯到田头地垄顺颗大白菜或包菜什么的(必须人不知鬼不觉)带回宿舍,煤油炉子上架口锅注入水把菜洗净放入锅内,煮熟了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把软塌塌的菜挑到碗里,沾着从炊事班要来的辣酱唏唏噜噜吃得那叫一个香爽啊,怎么感觉当时的辣酱比现时的阿香婆还来劲呢!?</p> <p>在八医院有一件最让我自豪的事:那些年乌兰牧骑小分队能歌善舞红遍全国,1971年9月份八医院也组织了一个医疗小分队到吉隆边防,不仅送医、送药、送手术,还要送上文艺演出,我是八医院第一批参加下边防送医送药文艺小分队的一份子,当时我们一共只有10个人,5男:王启寿、胡医生、王端荣、王守业、单曾,5女:童干事、王小玲、廖小玉、王爱珠、我,也是学乌兰牧骑小分队的要求:吹、拉、弹、唱、演、编、导,每个人都多少会一样,因为每到一个边防哨卡除了体检、看病、做手术,还要有舞蹈、演唱、小品等节目。下面这组照片就是我们小分队在边防哨所巡回医疗演出时的照片。</p> <p>那一年暴风雪突袭,鹅毛大雪飘打着山峦河谷10米外就模糊一片,边防团运输队途中遇到险情,有两名战士牺牲了,照片中有两匹马上驮着的物体就是两位被暴雪冻死的战士遗体。为了及时给冻伤的战士治疗并同时把烈士送回团部,团骑兵连赶到我们被暴雪围困的边防驻地接我们回团部,从边防连队到团部路上我们走了两天,所到之处茫茫雪原,荒无人迹。途中住宿的地方是一个称为“鸽子洞”的三岔河滩边,这是我有生以来仅有的一次露宿天地之间,当时气温极低十分寒冷,我们点着篝火抱团取暖,有的把对方的脚放在自己的身体里,这种纯粹、洁净的情谊也只有在这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情境、特殊的意境中才能产生,这个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永远不会流失。</p><p> 这次下边防的艰辛我这辈子刻骨铭心!</p> <p>站在海拔4000多高的哨卡,我也体验一把为祖国站岗放哨的豪情。</p> <p>这张照片是我下边防时拍摄的,大地是舞台,山峦是背景,西域边陲是我的观众,此生足矣!</p> <p>  西藏日喀则953(老八医院)点点滴滴的岁月永远不会流失,在这青葱的岁月里记录了我的芳华,留下了我跟战友们最纯净的友谊,那段历史在我心里永远是最温暖的绿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