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航天生物搭载技术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即利用返回式空间飞行器将农作物、微生物、植物种子等生物样本送入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高洁净等特殊环境作为诱变因子,使生物产生遗传性变异,返回后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培育,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株或种子,形成规模化生产。</h3><h3> 作为中国空间生物技术应用的领航者,东方红公司多次利用神舟号飞船及卫星进行微生物菌种诱变研究,搭载了紫红曲霉菌、东方红1号酵母菌母菌、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紫杉醇真菌、灵芝(赤芝)等微生物菌种,积累了空间环境诱变、地面筛选等方面丰富的科研经验。</h3> <h3>天曲母菌搭载前后对比图</h3> <h3>搭载后的紫红曲霉菌洛伐他汀含量由原来的8mg/g提高到20mg/g,耐亚硒酸盐能力由原来的10ppm提高到20ppm</h3> <h3>“东方红一号”酵母菌搭载返回式卫星的实验表明,其生长速度显著提高,生物活性及吸收性能增强,转化无机钙的能力提高了15-20%</h3> <h3>搭载后辅酶Q10菌种产能增加了1.3倍,辅酶Q10的纯度可达到99.9%</h3> <h3>东方红航天生物搭载档案</h3><h3>搭载火箭</h3><h3>飞行时长</h3><h3>搭载品类</h3><h3><font color="#167efb">神舟一号</font></h3><h3>1999年11月20日升空,11月21日返回,飞行一天。</h3><h3>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开发的Monascus生物菌株</h3><h3><font color="#167efb">神舟三号</font></h3><h3>2002年3月25日升空,4月1日返回,飞行六天零18个小时。</h3><h3>天曲母菌、紫杉醇真菌</h3><h3><font color="#167efb">神舟四号</font></h3><h3>2002年12月30日升空,2003年1月5日返回,飞行六天零18个小时。</h3><h3>天曲母菌</h3><h3><font color="#167efb">神舟六号</font></h3><h3>2005年10月12日升空,10月17日返回,飞行4天零19小时32分钟。</h3><h3>天曲母菌、辅酶Q菌种、紫杉醇真菌</h3><h3><font color="#167efb">实践八号</font></h3><h3>2006年9月9日升空,9月25日返回,飞行15天。</h3><h3>辅酶Q10菌种、紫杉醇植物内真菌、天曲母菌</h3><h3><font color="#167efb">神舟七号</font></h3><h3>2008年9月25日升空,2008年9月28日返回,飞行两天零20小时27分钟。</h3><h3>东方红1号酿酒酵母菌、红曲霉菌、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种</h3><h3><font color="#167efb">神舟八号</font></h3><h3>2011年11月1日升空,11月17日返回,飞行16天零13个小时。</h3><h3>天曲紫红曲霉1号、天曲紫红曲霉2号、东方红1号酿酒酵母、灵芝(赤芝)</h3><h3><font color="#167efb">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font></h3><h3>2016年4月6日1时38分升空,4月18日16时30分返回,飞行12天。</h3><h3>紫红曲霉菌种、酿酒酵母菌种、灵芝(赤芝)菌种、混合益生菌粉(嗜酸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这四类菌种</h3><h3>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h3><h3> 2016年6月25日20时22分升空 ,6月26日23时返回,飞行1天。</h3><h3>紫红曲霉菌种、酿酒酵母菌种、灵芝(赤芝)菌种、混合益生菌粉(嗜酸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这四类菌种,</h3><h3><font color="#167efb">神舟十一号</font></h3><h3>2016年10月17日升空,2016年11月18日返回,飞行33天</h3><h3>功能红曲、色素红曲、灵芝菌、酿酒酵母菌、冬虫夏草菌</h3> <h3>开仓取出菌株</h3> <h3>各类搭载后的菌株</h3> <h3>太空舱公正</h3> <h3>公证书</h3> <h3>搭载的转换产品</h3> <h3>宇航口服液</h3> <h3>解决血压问题的益压康</h3> <h3>解决血糖问题的糖定康</h3> <h3>搭载辅酶Q10航天牙膏</h3> <h3>搭载辅酶Q10洗衣液洗护液</h3> <h3>航天生物搭载技术产品军转民用,汇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