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汉东流韵(第34期)目录</b></p><p><br></p><p><b>一、罗太双(国画)</b></p><p>故乡记忆</p><p><br></p><p><b>二、李德佑</b></p><p>故乡的薅秧歌</p><p><br></p><p><b>三、徐先遠</b></p><p>音乐的故事</p><p><br></p><p><b>四、邱兴贵</b></p><p>1966年的故乡波涛</p><p><br></p><p><b>五、罗安会</b></p><p>1、一辈子做个劳动者</p><p>2、不宜出门的日子</p><p><br></p><p><b>六、赖维辉</b></p><p>诗歌两首</p><p>1、李家院水井</p><p>2、李阿婆</p><p><br></p><p><b>七、罗敦才</b></p><p>纵情挥洒音符 献礼党的生日</p><p><br></p><p><b>八、王毅</b></p><p>书法作品</p><p><br></p><p><b>九、罗安南</b></p><p>商场智斗</p><p><br></p><p><b>十、赖维书</b></p><p>棕子的味道</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2020.6.15日</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国画《故乡记忆》。作者:朱沱罗太双</p><p><br></p> <p><br></p><p>右为国画(故乡的记忆)作者罗太双,左为作家李德佑</p><p><br></p> <p>李德佑近照</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故乡的薅秧歌</b></p><p>□李德佑</p><p><br></p><p>故乡朱沱镇是鱼米之乡,地处长江上游,盛产稻谷。在我的记忆中,小满一过,便到了薅秧时节。薅秧,就是“薅”稻谷的秧苗,为秧苗松松泥土,使其根系发达,能充分吸收肥料,更多分蘖,加快定兜和转青的速度;同时除掉与秧苗争抢养分的稗子和杂草,以提高产量。</p><p><br></p><p>童年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薅秧歌了。薅秧歌属于民歌的一种,就是农民们在薅秧时唱的歌。薅秧歌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田间薅秧者直接抒发感情的一种形式,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讲究押韵,尾音唱得亮,传得远。其特点是,含有很多滑音和装饰音,一般七字一句,四句一首,婉转悠扬,极富变化。其歌唱的形式大多是即兴独唱或男女对唱,对唱时一问一答,一锁一开,机智敏捷,风趣诙谐,攻防转合。具有坦率、直露、奔放的表现手法。往往曲调一开始就出现全曲的最高音,热情洋溢,任其自由倾泻,而不需要多层次的铺垫或感情的节制,并不过多地讲究形式上的修饰,表现手法比较单纯,广大劳动者乐于接受。</p><p><br></p><p>薅秧时,男女搭配着,挽上裤管,下到秧田,水的凉爽和泥土的芬芳就会缓缓地沁入心脾。大家喜笑颜开,在稻田里一人一行地排开,用脚趾在水下或拱或夹,把苗兜附近的泥巴疏松一下,把稗子和杂草连根夹起,再死死地踩进泥土里,让其腐烂成肥料。薅秧这种农活,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休闲而惬意的劳动,欣喜耕耘的人向往着收获,心情便格外愉快。在这样的劳动氛围里,最闲不住的自然就是嘴巴,于是就用唱薅秧歌的方式来打发休闲,一边唱一边薅,并不影响劳动进度。往往是一个人起个头,大家接着唱下去,延续不断,类似于“接龙”的游戏。起头的领唱者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歌词,如:“下田薅秧排对排,快把歌儿唱起来!要是薅秧不唱歌,叽叽喳喳空话多。”于是,便有人接唱道:“下田薅秧人挨人,男女老少并肩行。秧苗不薅长不壮,歌儿不唱没精神。”立即又有人接唱道:“下田薅秧不唱歌,薅起秧子懒梭梭。女的连连打呵欠,男的赶紧把烟摸。”接下来似乎进入主题:“下田薅秧稗子多,扯了一窝又一窝。又要埋头扯稗子,又要抬头唱山歌。”这边刚完,那边又起:“下田薅秧排对排,一对秧鸡飞过来。好吃不过秧鸡蛋,好看不过幺妹乖。”这歌词里的“幺妹”,是“美女”的代称,不是特定指哪一个妹妹。接下来又有人唱道:“下田薅秧薅四方,一碗红苕一碗姜。红苕没有姜好吃,家花没有野花香。”这些歌词,有个基本规律,就是首句开头都离不开“下田薅秧”四个字。</p><p><br></p><p>兴致一起,就热闹了,歌声笑声此起彼伏,人们的真性情自然流露,见到啥唱啥,想起啥唱啥,于是进入了无拘无束的即兴创作阶段,语言生动诙谐,在格式上也就没有什么清规戒律了。见到有人偷懒,便唱道:“下田薅秧行对行,有个懒汉在歇凉。偷奸耍滑没人要,各人回家去抱娘。”见太阳出来了,便有男子汉唱道:“太阳出来像盆火,幺妹薅秧无处躲。哥把草帽送给妹,就叫太阳光晒我。”这是讨好女人的事,你会我也会,于是又有男人生怕落后了,赶紧接着唱道:“太阳出来高又高,幺妹薅秧吃不消。情哥看到心不忍,你来歇凉我来薅。”唱着唱着,竟开始“走火”,进入了“骂俏”环节。泼辣威武的大嫂大妈开始上阵,扯开喉咙连唱带“骂”,让大男人们难以招架:“薅秧站在田中央,那位大哥你好憨!幺妹对你含情笑,你却埋头看裤裆。”男人们自然也有反击的:“有个婆娘头发长,半夜三更想情郎。亲亲热热来相抱,原来南柯梦一场!”</p><p><br></p><p>这时看到田边路上有女人下河洗衣,有男人就唱:“下田薅秧行对行,幺妹下河洗衣裳。天上飞着双燕子,地上走着野鸳鸯。”那女人听见了,立即回骂:“哭你爹来唱你娘,笑你神经不正常。林中有只闹山雀,田头有只黄鼠狼。”男人脸皮厚,便得寸进尺:“黄鼠狼就黄鼠狼,偷鸡摸狗上妹床。上了床来妹高兴,开口就喊好情郎。”女人毫不示弱回应道:“好情郎啊好情郎,咋不回家勾你娘?生个娃儿没教养,烂牙腔来黑心肠!”男人们一时语塞,秧田里薅秧的女人们便哄然大笑。</p><p><br></p><p>起头的领唱者这时立即拨正“航船”:“下田薅秧排对排,大家赶快薅起来。杂草除得干又净,二天丰收好发财。”还没有唱过瘾的便接道:“下田薅秧天正晴,斑鸠爱的青杆林。鱼儿爱的秧田水,幺妹爱的勤劳人。”这样,有人又把唱词转到了男女上来:“下田薅秧排对排,一对雀雀飞过来,前头飞的梁山伯,后头飞的祝英台。”男人又想讨骂了,唱道:“秧田弯弯一张弓,幺妹脸蛋红通通,白天薅秧薅累了,晚上想睡哥怀中。”不甘示弱的女人马上用步韵的方式回敬道:“月儿弯弯一张弓,山茶花开红通通,薅秧田里拣个崽,娘抱崽儿入怀中。”于是又引来“嘻嘻哈哈”一片笑声。</p><p><br></p><p>下午快收工的时候,大家居然还会来个合唱,好比是谢幕词:“太阳出来红彤彤,大家都唱薅秧歌。秧田里面多稗草,薅秧薅到日落坡。”</p><p><br></p><p>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薅秧这种田间劳作已日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而与之息息相关的薅秧歌也慢慢从人们的耳畔消失。记忆中的薅秧歌已经远去,成追忆了。一幅风俗画褪色了,似乎是一种乡音乡情的迷失,似乎也反映了一种农耕文化的缺失。当然,在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碰撞中,有的传统民俗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必要为其大唱挽歌,我们该做的事情就是,把他们安放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它们以历史的液态,永远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p><p><br></p><p><br></p><p>——2020年5月27日于荣昌勉耘斋</p><p><br></p><p>【作者简介】李德佑,笔名丁钉,号勉耘斋耕夫,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荣昌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荣昌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已发表60余万字的作品,有部分作品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出版有长篇小说《螺罐山传奇》。赋作《陈子庄广场赋》、《客家赋》、《思善广场赋》等已勒石,并有数十副楹联作品镌挂于世。</p> <p>徐先遠近照</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音乐的故事</b></p><p>文/徐先遠</p><p><br></p><p>天空阴沉,细雨绵绵,街面冷清,行人稀少,踏着湿漉和冷寒,我徜徉在永川寂寥的小街上。这是一九七六年的寒冬,还有太多的阴霾压在人们的心头,阴冷、愤懑、祈盼……‘’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呀……‘’这久违的乐曲冲破了寒冬,带来了阳光,带来了希望,带来了企盼!阔别了十年的歌声,是那样的优美、激扬、感人,充满了幸福与美好,传送着欢乐与激情,荡起了心中的片片涟漪,激起了对美好音乐的回忆!</p><p><br></p><p>六三年初春,柔嫩的春风中,我来到江南岸的一个小街场,街后是绿色的小山坡,行走到一株老榕树前,飘来悠扬婉转的歌声,‘’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甜美的歌声中飘逸出姑娘的清纯与柔美,嫩嫩的麦苗,绿色的树阴,流淌的江水,静寂的街巷,在悠扬的歌声中融成一幅山水画!</p><p><br></p><p>江畔小街古朴、优美,江边有一大片礁石滩,得名‘’羊石盘‘’。石滩盘上,人们挑水、洗菜、漂洗衣裳。春天秋天的晚上,年轻人在光滑的石礁盘上赤着脚玩耍、唱歌,歌声、竹笛声、口琴声伴随着江水的浪花声,汇成幸福的交响曲,流向远方!</p><p><br></p><p>江边也是青年们寻觅美好、滋生爱情的浪漫之地,在《婚誓》、《茉莉花》、《康定情歌》、《蝴蝶泉边》的歌声中,成就了一对对佳人美眷!</p><p><br></p><p>小街流传着一个爱情故事。冬梅是一个勤劳能干、能歌善舞的农村姑娘,父亲早逝,弟弟还小,母亲身患重病,柔嫩的姑娘支撑着这个艰难的家。困苦没有压倒姑娘,江畔茅屋飘出悠扬的歌声,河边洗衣、挑水,歌声和她相随,银铃般的嗓音,曼妙的身姿,勇敢的担当,吸引了小街上的一个酒坊青年,青年聪明能干,擅长笛子、二胡,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在美好的音乐声中,他与她走到了一起,为姑娘撑起一片天,俩人的努力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庭,歌声、笛声歌唱着他们的奋斗与幸福!</p><p><br></p><p>六五年秋天,我漫步在鹅岭公园的幽径上,一阵悠扬的歌声飘来,‘’春季里么就到了这/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儿开……‘’清脆的歌声与笛声和鸣,清新、淳朴、美丽,唱出了人们的美好与幸福,唱出了祖国的和谐与富强,我静静地聆听着,心儿在乐声中飞扬,迎春、牡丹、甜蜜、美好、芬芳、浪漫,融汇成生活的幸福与淳美!瞬间,我想起重钢一位工人感人:的话:看到钢花飞溅,钢轨流出,我非常高兴!下班后我拖着疲惫的步伐,当听到《花儿与少年》的歌声,我激动,我幸福!我们的劳动给祖国人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p><p><br></p><p>突然,一切都变了,音乐、绘画、书法、戏剧、电影……一切一切都被打倒,成了封资修的黑货!家乡不再放电影,川剧、京剧上演的都是牛鬼蛇神,凤冠钗裙、蟒袍玉带付之一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成梱成堆的图书、照片被熊熊大火烧光,十年就只有几个样板戏。记得七三年的一天下午,我带着两个弟弟在贵阳云岩电影院看电影,影院内只有十多人,大家进场都只为了休息。</p><p><br></p><p>《洪湖赤卫队》的歌声冲破了隆冬的阴霾,激荡着人们的心灵,这是春的回归,美的激荡!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美,美是不能被扼杀的,音乐、戏剧、电影、艺术传播着美,伟大的美永遠在人们的心中!</p><p><br></p><p>二O二O年六月十二日于重庆.永川</p><p><br></p><p><b>[作者简介]</b>重庆市教育学会员,全国中语研究会研究员。多次获得重庆市教育学会、四川省中语研究会、西南四省五方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二等奖,获全国中语研究会教改学术论文一等奖、二等奖,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所教学生获高考作文满分,获全国高考重庆市理科状元等。发表学术论文及获省级以上奖励四十余篇。原籍永川朱沱解放路,勉耕斋听涛书屋。</p><p><br></p> <p>图片由邱兴贵提供</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的故乡波涛</b></p><p>囗 邱兴贵</p><p><br></p><p>一个人的故乡必须包含两个要素,其一是祖辈或者父辈生活的地方,其二是自己童年长时间生活的地方。从这个意义衡量,永川朱沱就是我真正的故乡,我的老家就在朱沱的川江大码头商殷浩河边上,正对着长江东岸的下女仙山。清晨,码头上大小木船解缆起航的噪音将我从梦中唤醒。傍晚,片片白帆,声声吆喝,桨橹翻飞,满载的船帆停靠在码头,船上岸上热闹非凡。传统的陆上运输与川江人力木船航运,造就了朱沱场镇的繁荣,为什么地处偏远的朱沱古镇明显比周围的场镇兴旺,码头文化独特而得以彰显,原来是川江航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润泽,商殷浩码头作为大量人与货物的汇聚地点无疑见证了这一切的一切。近代历史上两次“川盐济楚”过程,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大的运输数量,那么多的人和货物,那么多的桅杆与船帆,朱沱得天独厚的位置和优良港湾,有幸与历史机遇碰撞,那时川江上无论上水船还是下水船,几乎都要在朱沱停靠,人流与物流有意无意在朱沱汇聚,故而市镇繁荣,商贾云集。遥想当年,故乡的江面上曾经舟楫如林,千帆竞发,河边人头如织,小贩穿梭,朱沱成长为川江大码头其实是时势使然。在时光悠然来到1966年时,长江朱沱段几乎还是原始航道,存留了非常宝贵的水文信息,河道里暗藏的礁石多而名称古怪,激流冲撞礁石而咆哮,江面暗流涌动,险滩集中。桌子角波浪滚滚,陡笠子激流汹涌,秤杆碛航道曲折,羊角滩提防礁石是常挂在船夫子嘴边的谚语,江岸上唯有朱沱河段密集的航运信号台就是航道凶险的又一例证。1966年还是人力船盛行于江面的时代,风帆与桅杆,纤绳和船夫,桨橹与川江号子是江面上流行的主角。上水船到朱沱需要船工手板石头脚蹬沙非常费力地接连经过羊角滩、娃儿滩、桌子角等激流险滩早已精疲力竭,朱沱是理想的泊船码头。下水船在通过陡笠子、秤杆碛这些长江里罕有的汹涌恶水,顺流来到朱沱港湾这一泓静水,悬吊吊的心才安定下来,与惊涛骇浪搏斗后庆幸人还在,没有被阎王收去,船与货物还在,船还没有被打烂,停靠朱沱歇息调整是再好不过。因为自幼生长在大河边,自然与水亲近,听惯了艄翁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耳闻桌子角汹涌波涛的咆哮,目睹无尽江水奔流的豪迈。</p><p><br></p><p>1966年是我的蒙童时期,模糊记事是从这年夏天开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长江的波涛,有些件事情至今记忆犹新。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就在长江边学会了浮水(游泳),会浮水了对于一个长江边生长的男孩是很有硬核意义的,会浮水了在河边的安全保障好一些,家长会放松去河边玩的管制,意味着在长江边的活动要轻松惬意些,确实是后来只身空手游江家沱,或者在华林山浮水登木筏捡拾水柴,或者与众多水流沙坝玩耍的伙伴一起争先恐后游向河中间,挂吊在向上拖行的驳船前后缆绳上,都是因为会浮水,而且技艺与能力逐渐增长,留下了青少年时期的许多有趣的记忆。1966年的长江波涛给予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滔滔洪水漫进了家门,这年8月下旬,长江水位居高不下,已经封渡停航多日,河面比平常宽阔了很多,浑黄的江水裹挟杂物奔涌咆哮,浊浪翻滚,河水一浪一浪地往上涨,什么叫做磅礴和澎湃,什么叫做豪迈与气概,滚滚东逝的波涛带来的强大气场,很好地诠释了这些字眼。某日下午朱沱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在我家背后的王爷庙门前测量划线,据闻是本次洪水的最高水位线,已经是接近封门的水位了,大水封门的情况即将出现,紧急向王爷庙搬家是唯一选择,住在王爷庙的原白沙糖厂原料站很善意地接纳了我们。清楚地记得搬家是从黄昏时分开始的,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家大小慌忙胡乱地收拾,仓促得紧,穷家小户本没有值钱的家当,奈何坛坛罐罐笨重又不可缺,幸有好心人杨宗其等帮忙,终于在洪水漫进家门时基本搬移结束。父母亲检查房屋是否有垮塌后,疲惫万分的家人顾不上其他,窝在王爷庙的屋檐下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商殷浩街口聚集了七嘴八舌的看热闹的人群,再睁眼看看,熟悉的房屋和树木已经浸在洪水中一米多深,一汪河水完全改变了往日的模样,杂物与泡沫漂流,河中间依旧浊浪汹涌翻滚。此情景虽然雄奇壮观,感觉却是茫然,被洪水赶出了家门如同流浪,少不更事的我当时自然不懂得什么叫做忧伤,然而填在心里的是真实的凄凉。事实上在这次洪水退去后,再次搬家并且修整房屋等事项虽然烦累,都不算什么,真正厉害的是洪水前后,航运凋敝,父亲的经济收入极少还不稳定,家里生计进入了非常窘迫的状态,而且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小时候家里为什么那么艰难?为什么家里贫苦到那么低的层次?这次洪水淹进家门是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从大的境况来看,就在这次洪水前后,文化大革命的波涛已经席卷全国,此后国家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悲伤历程。1966年的那场洪水让我们家里步入艰辛,1966年的政治波涛则是改变了许多人和事,许多许多的人和家庭都和我家一样在苦难度日,并非我家才有那么多的辛酸,1966年的波涛就是这样让人永不能相忘。</p><p><br></p><p>往事如烟,童年的生活印记与后来的生活和工作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的人生阅历,1966年故乡的波涛仿佛雪泥鸿爪仅仅是其中的几帧画面。现在父母亲仙逝多年,老屋已经被朱沱镇政府征用,故乡与童年许多有趣还是苦难的事情,父母亲不辞劳苦地维系家庭的磨难过程,无论是艄翁与号子,还是船上的白帆,俱成过眼云烟,只剩下记忆,唯有江水依旧东流,唯有古镇在变幻着容颜迎接明天。但是1966年故乡的波涛对于我却有开启记忆的作用,这辈子能够记下的许多人许多事情都是从这些波涛开始的,这是永生难忘的印象,故而留下淡淡的墨迹予以记载,是为纪念。</p><p><br></p><p><br></p><p><b>(撰文:重庆市永川区永十二中退休教师 邱兴贵 2020年6月3日于永川)</b></p> <p>罗安会近照</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一辈子都做个劳动者 </b></p><p>口 罗安会</p><p><br></p><p>五一节到了,不得不说说劳动,回顾人生经历,一种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涌上心头。</p><p><br></p><p>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下乡在朱沱镇独树大队当了八年农民,那个时候脸朝黄土背朝天,全是体力活儿,真的都是繁重而艰辛劳动,劳动效率低不说,回报也可怜,但为了生存,又不可不劳而获,只好日出而作,所以这样的劳动更多是挣扎和痛苦,没有快乐可言。</p><p><br></p><p>回城后,我在单位做过厨师,当过采买,搞过供销,游历了半个中国。此时我正乘改革春风,一路走来,眼界大开,实践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这些工作也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劳动,但我感觉到了希望,有奔头,所以再苦再累,也干劲十足。</p><p><br></p><p>可后来我一度经历了下岗和下海经商的徬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创业,同时也明白了创业也是一种劳动,充满风险和展示个性的劳动,但有脱贫致富的梦想引领,我相信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于是我边干边学,边适应社会的变革,竟成为个体工商户,时代的弄潮儿。</p><p><br></p><p>在商场上打拼,我干过的活儿不少,也就是说,我从事过多种不同的劳动,办过文化茶楼,开过餐厅宾馆,还从事电视摄像服务,写过“豆腐干”文章。然而,改革浪潮,总像一股强大的磁力,吸引着我不断前行。生命不息,劳动不止。几十年来,仅有初中文化的我,要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发展,那是很难的,于是,我就不断学习,不断历练,不断前行。我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当然是苦中找乐,所以我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日没夜,披星戴月,废寝忘食,才有了小小的回报。因此我特别欣赏高尔基所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只有劳动才是最神圣的。”</p><p><br></p><p>我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和一伙计带着最大面额为拾元的十万元,去浙江义乌进货的历程,至今心有余悸。为了资金安全,用两条像武装带一样将钱捆在腰间前往。幸好是冬天,衣服穿得厚,带这么多钱还不显山不露水的,身捆五万元,起码有七八斤重,你说是啥滋味?重庆去义乌有1600公里左右,乘特快也要30多个小时,可以想像,几十个小时,腰杆直挺挺的,像训练特种兵一样难受。特别是晩上,又困又累又不敢睡,那种毕生难忘的劳动,个中酸甜苦辣的滋味实在难以言表。然而,事后获得的心理满足也是难以用文字表达。</p><p><br></p><p>经历的事儿多了,难免想来思去,琢磨,思考,也自然就试着写写文章,从写作消息、通讯,后来又转向对文学的热爱,多年不懈努力,渐入佳景,先后《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江津日报》发表文章并被评为“优秀作者”;又连续三年荣获重庆市委宣传部表彰的“新闻工作者”。就在这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我被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个体工商户”,重庆市“精神文明个体户”;还先后担任了江津区工商联三届常委,两届区政协常委。《贵州民族报》《重庆散文》《中国人物传记》《辽宁文学》《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报刊杂志刊登。我的文章于2017年由北京燕山出版发行散文集《往事未必如烟》。当年,我进入了重庆市作协,成为会员;去年荣幸担任了江津区作协副主席。</p><p><br></p><p>然而写作,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抓耳挠腮的劳动,需要激情,需要生活底蕴,需要丰富阅历,还需要文字表达的技巧。有时候为了情节的精妙,辗转反侧,改了又改,终不满意,可见”爬格子”,当坐家,也非常不容易。写作酝酿犹如十月怀胎,艰难分娩方能解脱,这种特殊的脑力劳动,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因此这个过程也充满精神的满足和成就感!</p><p><br></p><p>我的作品,没有气势恢弘磅礴壮阔的故事,几乎写我在劳动过程中扑爬跟斗的亲身经历,以及亲朋好友的寻常之事,这些鲜活有趣的故事,透溢出浓浓的人间烟火味儿。</p><p><br></p><p>著名作家罗学蓬在《往事未必如烟》一书的序中道:“这本集子,是安会在写作道路上多年心血凝成的结晶。他虽然事业有成,功德圆满,却如同一个长年行走于商海江湖的托钵僧、在人生的道路上高颂低吟,舞弄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精神天地。”重庆日报新闻评论部高级编辑吴昊先生评论道:和罗安会打交道大约二十年了,他在商言商,我们相识却缘于文学。经商务实,文学务虚,虚实相生,不可或缺。人生如果不能“虚度”,实在没有快乐可言,精神会枯死,更谈不上享受幸福人生。”</p><p><br></p><p>我退休多年,闲暇时光更体现自由个性发展,不为稻粱谋,可能理解劳动原来还是一种精神需求,对劳动有阶段性的不同认识。因为退休以后都知道,不用工作了,不用起早贪黑的日以继夜的劳动了,还有一份稳定的退休金,过着自己喜欢的,就叫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才真的感受到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 </p><p><br></p><p>而今,我已从劳动中回忆人生过往的艰辛,回味劳动给自己意志的磨练,激发了强大的改变现实的思想之光,劳动从劳动中体验到某种成就感,体验到虽然成事在天但谋事在人的快乐……</p><p><br></p><p>2020.4.29于江津</p><p>(文字:1876个)</p><p><br></p><p><b>【作者简介】</b>重庆市作协会员、市散文学会会员,江津区作协副主席。从事新闻、散文创作20多年。发表新闻800余条篇;散文200余篇;2017年出版发行散文集19万字的《往事未必如烟》。曾担任两届区政协常委;江津书画廊经理。作品在《中国人物传记》《辽宁文学》《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重庆日报》《贵州民族报》《重庆晚报》《重庆散文》等报刊杂志刊用。</p><p><b>注:作者原居住地,朱沱镇堰塘坎赖家院子</b></p><p><br></p> <p>罗安会近照</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不宜出门的日子</b></p><p>口 罗安会</p><p><br></p><p>庚子春末,我陪重庆巴渝山水画家吕效书、舞蹈家戴红玉和我三家人,一道去垫江看牡丹,到长寿湖乘船游览采风。此次旅游采风,互为三陪,运气不佳,棍棍棒棒的,不顺意。被罚款,脚扭伤,被毒蜂叮咬,牡丹凋谢,被大雨淋湿,留下一串串遗憾。</p><p><br></p><p>此行,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们从江津驱车前往,车内两家人谈笑风生,刚下垫江高速,交巡警红牌一亮,让我们去交巡警室查看电脑,“你随意变道,罚款200元。”虽接受了处罚,但我心中预感此次旅游采风,会一帆风顺吗?</p><p><br></p><p>春天不等人,花开必有花落时。</p><p><br></p><p>当我们来到上万亩的牡丹园一看,花败枯萎凋谢,剩下残枝败叶,唯有边缘阴冷的土地里,还有零星牡丹无力地挂在枝头,真叫“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而留下遗憾。几家人赏牡丹未果情绪低落。此时,重庆市舞协理事、舞蹈家戴红玉在手机音乐《牡丹之歌》中翩翩起舞,大家随兴高歌群唱,那优美的舞姿,过硬的功底,给大家带来快乐。可是,跳舞地方坑坑洼洼,不小心她的脚被扭伤了。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当我们行进在观景平台上看牡丹园时,一蜜蜂不客气地亲吻了我,我一巴掌把它拍死,毒刺叮入脖颈,立即疼痛红肿起来。唉,我运气真不行!</p><p><br></p><p>首日外出不利,只怪我没认真查看网上的介绍,错认为牡丹盛开期至四月中旬,这就有违了自然规律。于是三家人次日开车去长寿湖乘船游览。可是,天公不作美,春雨唏哩哗啦地下个不停,大雨将我们淋湿。怎么办?只好打道回府,在江津长江边,在滨江公园内,感受这春色满园的新生景象。</p><p><br></p><p>当晚,留宿画家夫妇下榻我家。清晨,他推窗眺望,春风拂面而来,见滨江公园散步的游人悠然自得,信步闲游;晨曦中,一群群白鸽掠过窗前,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远眺长江北岸,青山连绵不断;一江春水,缓缓向东流淌,这诗情画意的景观。让心中装有千山万水的效书来说,是多么的兴奋,他说道,“这么美的风景,怎么叫我不动笔”!</p><p><br></p><p>于是,他提笔不足两小时,一幅活脱脱的长江北岸风光画跃然纸上,题记“我家就在岸上住”的作品,让我十分喜欢。</p><p><br></p><p>此幅四尺作品,是我陪着他,看着他一笔一点地在宣纸上不断延伸……他运笔流畅,线条自然,以破笔中锋、散锋为主的骨法用笔方式,简笔勾勒、积墨点染、皴擦并用、贯通融合,作品气韵通透,洒脱、灵动、飘逸,我边看边赞誉道“好画,好画”!可是,我多了一句话,叫画家在江面上点下帆船点点,画家听后,在画面上留下了绿豆大小六点痕迹,使点点帆船似是而非……</p><p><br></p><p>效书对巴渝山水情有独钟,常以水墨彩书写心中的色彩。作品“以笔厚古,以气胜今”而受藏者喜欢。当然我是他的粉丝,交往20余年。</p><p><br></p><p>说实在话,画画一生没能成功的人大有人在,可是效书,经60余年的砥砺前行,巴渝山水画自创了中国山水绘画的“吕氏风格”。早在三十年前,吕效书作品在北京展览时,吴冠中大师评价道“使笔无痕,用墨精彩”;著名书画评论家陈大利评价他“以粗犷、豪放为其情调,以干笔、枯笔为其基调,赋予了巴渝山水作品新的灵气与艺术感染力,灵活自由的生命力。”</p><p><br></p><p>此次效书来江津,分送了我们5本他的作品集。这作品是他去年、前年出版的,有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大家气象. 吕效书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人美画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天美画谱》,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央美画谱》;特别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吕效书作品精选》20页,规格为787x1092mm的特大开本,成为中国高等美术学院教学范本精选本;这两年,成为他创作的丰收年。</p><p><br></p><p>吕效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协理事,一个汇集傅抱石、黄宾虹、吴冠中等众家之长的巴渝山水画家。创作的巨幅画作《天下雄门》《巴渝揽胜》《峽溪古道行》等作品被北京京西宾馆、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重庆火车北站、重庆市政府外事接待厅等部门收藏和悬挂。</p><p><br></p><p>这次我们互为三陪旅游采风,领略了大自然中的别样风情,同时也观赏了画家、舞蹈家、作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之中。</p><p><br></p><p>2020.4.28日于江津</p><p>(文字:1661个)</p><p><br></p><p><b>【作者简介】</b>重庆市作协会员、市散文学会会员,江津区作协副主席。从事新闻、散文创作20多年。发表新闻800余条篇;散文200余篇;2017年出版发行散文集19万字的《往事未必如烟》。曾担任两届区政协常委;江津书画廊经理。作品在《中国人物传记》《辽宁文学》《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重庆日报》《贵州民族报》《重庆晚报》《重庆散文》等报刊杂志刊用。</p><p>注:原朱沱镇堰塘坎赖家院子</p><p><br></p> <p>赖维辉近照</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诗两首</b></p><p>作者:赖维辉</p><p><br></p><p><b>一、李家院水井</b></p><p><br></p><p>上映着天</p><p>下润着地</p><p>从二郎山下到山顶</p><p>一个盹的距离</p><p><br></p><p>一代代围着三五人家</p><p>太阳月亮</p><p>常嬉戏井底</p><p>偶尔的蛙鸣</p><p>是恬静的神曲</p><p>叮咚的清泉</p><p>似纯美的乳汁</p><p>何首乌在井壁安家</p><p>车前菊在井栏凑趣</p><p><br></p><p>井旁边长大的孩子还不懂得</p><p>大人的肩挑背磨</p><p>提起半桶水</p><p>溅起天真和无邪</p><p>屋里走出来的老人</p><p>话语带着清凉,逗乐与神秘</p><p><br></p><p>终于,老人们渐渐地走远了</p><p>但那些天旱之年留下来的故事</p><p>却是一本又一本感人和</p><p>读也读不完的诗集</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二、李阿婆</b></p><p><br></p><p>等待,燃尽发黄的日子</p><p>心 ,未眠于遥远的张望</p><p>每月,李阿 婆的喜悦</p><p>是儿子千里外寄回的牵挂</p><p><br></p><p>老屋呛出阵阵咳嗽</p><p>摇晃着窗外朵朵槐花</p><p>十五元供养着孤寂</p><p>鞋帮鞋底针眼儿密密麻麻</p><p><br></p><p>一天,李阿婆迁往到墓地</p><p>小草低语树叶沙沙</p><p>微风唤醒虫鸣</p><p>夜夜同她搭话</p><p><br></p><p>儿子儿孙依然记得</p><p>老屋灯下苍颜和霜发</p><p><br></p><p><br></p><p><b>2020年6月14日</b></p><p><br></p><p><b>[作者简介] </b>赖维辉,朱沱人,重庆市作协、诗词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新诗集《追寻》。</p> <p>作者年轻時照片,曾任朱沱公安派出所所长</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纵情挥洒音符 献礼党的生日</b></p><p>文/罗敦才</p><p><br></p><p>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正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各级党组织以庆祝建党99周年,围绕“谈初心、话使命、讲担当”为主题,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这让我回忆起39年前,我和战友们在歌唱舞台参加“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我拉手风琴,纵情挥洒音符,献礼党的生日情景。</p><p><br></p><p>那是1981年6月下旬,我在永川边远乡镇从警。一天,突然接到程学全局长电话说:“七·一快到了,公安局组队参加县属机关单位庆祝建党60周年歌咏晚会。您马上回局参加排练,上台拉手风琴伴奏……”</p><p><br></p><p>时任朱沱区公安特派员的我,接到局长的命令必须执行。次日上午,赶回永川县城。先去县文化馆找到在该馆工作的同学熊昆信说:“把馆里的手风琴借我练练?公安局要参加庆‘七一’歌咏晚会,我搞伴奏,发挥作用。”看在老同学面上,熊同意在保管室取出与我分别了6年的96贝斯的鹦鹉牌手风琴。当我背着手风琴在公安局三楼会议室时,先到会的20多名战友欣喜若狂。时任秘书股副股长张敏兴奋地说:“程局长想得周到,特派员啷个忙碌的都通知回局,这下我们参加歌咏赛有把握了,有手风琴伴奏,起码不得跑调了……”</p><p><br></p><p>在县公安局会议室排练现场,程局长表示他将率队参加这次歌咏演唱,既看成是为建党60周年献上的一份诚挚的祝福,又看成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一项重要活动。即日开始,县局选拔了20多名年轻民警,由张敏副股长任指挥,排练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等赞颂中国共产党丰功伟绩的歌曲,抒发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深情和热爱,代表公安局参加歌咏赛。张敏能说善写会唱,西南政法学院高材生,毕业分配到永川县局工作,于1980年任局秘书股副股长。秘书股加班登峰造极:任务量大、要求标准高、应急事件多,即便是平时,也没有准确的下班时间,没有所谓的节假日,更奢谈串休补偿。前不久,县局接地区公安处通知,借调张敏去公安校当教师。张敏下决心请假回老家看望父母,还没到家,又接速回县局参加歌咏比赛的电话……</p><p><br></p><p>张股长不仅是指挥,还是个严格的老师。她将两首歌曲分成高、低两个声部,中间再配轮唱。唱低声部的战友没能唱好,我拉手风琴伴奏,她一字一句指导大家,光这两首歌的低声部就练了好多遍。虽说多数战友们都要年少她十多岁,但大家都愿意听她指挥。</p><p><br></p><p>文化大革命时期各个单位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我是那个时期,通过在学校文艺宣传队同学借琴,学会了拉手风琴的。由此成全我于1971年进入永川县文艺宣传队,远离知青岁月之劳苦。1975年撤队任农村干部,1978年驻足于人民警察行道,工作,生活变得现实起来,整日忙啊忙啊,弹琴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事务占满.只能望琴兴叹。我多年没拉手风琴了,马上开始突击练习。还好,基本功还在。我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歌曲的风格、调性、调式、节奏、表现内容以及演唱者的具体特点,采取即兴伴奏形式,将柱式和弦用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中,使这些停止曲式的歌曲更为有力度,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就生动地树立起来,也有了震动人心的内在力量。怎样如饥似渴地练琴自不必说,很快就和战友们合奏得挺不错了。</p><p><br></p><p>6月30日晚,在文化馆演出厅举行庆祝建党60周年歌咏晚会。比赛开始前歌咏晚会领导为大赛致开幕词,并为在场的观众和参赛队员送上了美好的祝福。</p><p><br></p><p>大赛正式开始,县属12个单位合唱队依次上台,我随公安局合唱队员着上白下蓝警服,抱着手风琴站在队伍前面右侧。一阵悠扬的手风琴声从舞台上传出,战友们纵情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曲。歌声嘹亮,久久回响在歌咏舞台上,我的手指有力、飞快地弹琴键、挥音符,这时候我的心在歌唱,手在歌唱,琴在歌唱,整个人迷恋在一种特别快乐的情景之中。结果是歌咏晚会上我们这两首歌曲大大出彩,全场1000余名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意外的成功使大家格外兴奋。此次比赛,县公安局代表队夺得一等奖。</p><p><br></p><p>39年过去了。回忆这次参加庆祝建党60周年庆祝演出。我为时任公安局长程学全具有警营文化之力的远见佩服。一是文化产生亲和力。当天歌咏赛,老百姓眼观耳听民警演唱、指挥、伴奏风采,惊叹不已,“音乐无界,原来民警还能这样亲民”。公安局合唱队员演唱毕下台时,老百姓纷纷议论说,有这么高素质的警察,相信他们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二是文化释放缓解力。警察是充满挑战性的职业,许多民警患有疾病,有些民警晚上睡不着,经常整夜坐等天明。一旦发生重大案件,饭吃不下,且容易发怒。为此,组织民警开展文体活动,这既锻炼身体,又可以振奋精神。三是文化激发战斗力。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使民警进行心理约束和行为控制,激发出强大的战斗力。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增进与群众的交流,使公安工作与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如我这个业余琴手,曾于次年任派出所所长时,以琴会友,捉获违法人员。头天晚上一个违法人员悄悄溜回朱沱,第二天清晨我获此信息即与行政拘留所值班民警刁友涛联系复:“属实,昨晚是有一个行政拘留人员从所里逃跑……”随后我赶至该违法人员家中将其从床上捉获。当天上午,我托时任县局经文保股副股长邹才恩将该违法人员带回县局行拘所时,他甚为惊叹地说:“罗所长的群众关系好,头天晚上我们还一起商议工作时都没谈及此事,佩服你的基础工作扎实。”</p><p><br></p><p>39年巨变,改变了我这个手风琴爱好者的窘况。过去受经济条件限制,没有琴只有四处借琴,退休前夕我能自己买琴,而且买的还是一架演奏琴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今天人民生活之幸福,国家发展的速度之快是何等令我们为之自豪啊!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我作为永川区民乐团一个手风琴手的角色,下社区、进厂矿、到学校,以民乐音乐会的方式,庆祝她的99华诞!我们缅怀这个日子,是因为这个日子让苦难的中国走向幸福的彼岸;我们纪念这个日子,是因为这个日子的诞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我们庆祝这个日子,是因为这个日子是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的萌发之日,是中国人民崇高理想的开端!</p><p><br></p><p>当年演出前的下午,前去文化馆演出厅路过下街子相馆,照了一张着警服拉手风琴照片。我把这张照片视为珍宝,小心翼翼地贴在影集里,并且以加倍的感情来爱护她——纵情挥洒音符,献礼党的生日。</p><p><br></p><p><br></p><p><b>[作者简介]</b>罗敦才,男,汉族,四川省隆昌县人,1947年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重庆市永川区公安局退休民警,副处级侦查员。2004年5月加入重庆公安作家协会,2014年4月加入重庆市永川区作家协会。</p><p>2007年退休以来 ,勤奋笔耕,变成了一行行警坛纪事,从警札记、理论调研等文字散见区级以上内外报、刊、网,计40余万字。先后编著《永川县公安志》、《永川警史与公安调研》、《机构沿革公安风采》、《警事回眸》等书籍13部。</p><p>2020年06月14日2470字</p> <p><br></p><p><b>王毅, 重庆书法家协会会员、江津书法家协会顾问,曾客居朱沱赖家院子。</b></p> <p>隶书“帅乡寿乡 诗城联城”刻石立碑于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诗联景观大道。</p> <p>隶书“帅乡寿乡 诗城联城”刻石立碑于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诗联景观大道。</p> <p>罗安南近照</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商场智斗</b></p><p>口 罗安南</p><p><br></p><p>商场如战场!这话一点不假。我在商战中,几个人上演了“商场智斗”的故事。</p><p><br></p><p>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一家食品厂当销售员,推销江津的名特产品米花糖。</p><p><br></p><p>那时,厂里调动供销人员的积极性,实行承包销售。厂品可上浮20%,差旅和运费自己承担,货款负责收回的原则;收不回来货款,当然销售人员则自己负责了。</p><p><br></p><p>目标明确,销售有奔头。于是,我这个科长带领几个销售人员参加成都、广西、郑州等地的全国糖酒会参展销售。</p><p><br></p><p>那时,商业信誉大家都十分注重,参会商都按合同履约。然而,市场经济,商海横流,泥沙俱下,难免也有不诚信的人。</p><p><br></p><p>一次,我们按合同将米花糖发往河南一家县贸易公司,对方收货后未按合同付款,已拖延三月有余。那时候,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不像现在有手机微信的联系方式,厂里用电报,打长途电话催款,对方一推再推,并以各种借故推诿。怎么办?近1万元的货款,我们几个业务员的工资要干几年才挣得回来哟!情急之下,和厂长商量,决定派我两兄弟乘绿皮火车前往收账。</p><p><br></p><p>冬天,河南好冷哟!到了这个县城,我两兄弟到这个公司一看,傻眼了!来收货款的债主七八个,有的来了半月之久,毫无着落,还欠上了旅馆费。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调整收款思路。</p><p><br></p><p>我兄弟俩在当地工商部门了解到,这个贸易公司是一个在当地有来头的人办的,有一定的实力,但缺乏信誉,我俩心里忐忑。</p><p><br></p><p>经理姓匡,人高马大,啤酒肚挺得高高的,园脸上总是笑咪咪的,给人和善可信的外貌;然而,当我在他办公室见他拉开办公抽屜时,有五、六个公章,顺手抓一个盖在一张条子上,叫收账的人去找出纳借钱,让他们空手回家。</p><p><br></p><p>当我递上厂里盖有红色公章的收款介绍信时,寒宣几句之后,直奔主题;一是收货款,二是销售白砂糖。当对方听到白砂糖一事,眼睛放光,脸上的赘肉一笑,显得特别“可爱”。匡经理说道:“有多少白砂糖”?我答道“厂库房可能有100多吨吧”。他满脸笑容,“货款好说,白砂糖啥价”?我说“每吨1300元”;“中”!他用河南话回答。他一算,比市场价少20%左右,况且是计划物资。我说,可以给你一个车皮60吨。匡经理很大气地说,“能不能给两个车皮?”我脑瓜子一转,你娃的算盘拨得快?每吨赚250元,120吨赚3万元左右,付了米花糖款都还可以剩2万元。他要我打回电话核实真假,我当即在他办公室拿起电话,挂了一个长途。厂长回复,“最多调出100吨”。双方马上签合同,匡经理叫财务将米花糖款电汇回厂了。</p><p><br></p><p>随后,我代表厂方同对方签了三个月后,供100吨白砂糖的合同,对方盖上公章,我签了字。双方高高兴兴去馆子,嗨了他一顿。</p><p><br></p><p>收到了货款,一身轻,我急速回到厂。厂长要我介绍收钱的经过,我妙趣横生地进行了讲解,乐得大家哈哈大笑。</p><p><br></p><p>一星期后,对方发来电报:“明日乘特快到重庆,带来承兑汇票提货,落款:匡经理,”。看了电报后,我和厂长、几个业务员商量好了接待方案…….</p><p><br></p><p>这天是星期,匡经理一到厂,厂长便陪同他参观了厂里生产米花糖的全过程。他迫不急待地问,“白砂糖仓库”?我说,一会儿带你去看。</p><p><br></p><p>于是,厂里的双排座车,拉他到县糖酒公司仓库。仓库保管员扯起嗓子吼,“你们的白糖啥时候来提货哟?”我说“下周吧”!匡经理一看,仓库里的白糖堆了很大一堆,放心了。其实不然……</p><p><br></p><p>中午时分,我们请匡经理在一家江津著名火锅店吃火锅,礼尚往来嘛!河南人吃贯了清淡,那能吃火锅?我说:“重庆人好客,以特色火锅招待”。远方客人,你狠起整哟!</p><p><br></p><p>啤酒下肚,顺吞;火锅麻辣烫,励害。白酒啤酒对匡经理来说,小事一桩。麻又辣的火锅,烫毛肚黄喉鸭腸,弄得他张开大嘴,也合不拢口。还连说:“好吃,好吃!”</p><p><br></p><p>时值七月,酷暑难耐。店里沒有空调,壁上的电扇在摇头摆脑地送出热呼呼的风。火锅的热度,加上又麻又辣的刺激,匡经理满头大汗,实在招架不住。我们几个业务员一边给他夹菜,一边频频举杯。</p><p><br></p><p>他酒足饭饱后,我们送他到国营旅馆房间休息,还派人买了西瓜进房。那时的旅馆没有空调,只有吊扇在头上转。匡经理脱去衣裤,打个光胴胴,我们边吃西瓜,边聊河南冬天寒冷的冰雪⋯⋯</p><p><br></p><p>第二天同去了火车站,落实车皮计划,货运员说,“两节车皮要在重庆报计划,顶多十天便成”。</p><p><br></p><p>说到此,匡经理说,“罗科长,我等不了这么久了?天气太热,我顺便乘轮船凉快”。我顺便说你还可以游览三峡风光,他说“我明天去重庆乘船返回”。听到这话,我心里暗自高兴,这正是我们预想的结果。</p><p><br></p><p>我顺手拿出一个红包,说“厂给你补助666元(六六大顺),匡经理笑笑道:“中、中、中”。</p><p><br></p><p>我们的戏,是以宋·朱熹之语“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完成了收款的故事。</p><p><br></p><p>2020.6.13日于江津</p><p>字数:1880个</p><p><br></p><p><b>【作者简介】</b>江津作协会员,江津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注:原朱沱镇堰塘坎赖家院子</p><p><br></p> <p>赖维书近照</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粽子的味道</b></p><p>□ 赖维书</p><p><br></p><p>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特征。</p><p><br></p><p>母亲他们这代人称“端午节”叫“端阳节”。母亲生于1920,她说,过端阳节必须吃棕子,就象中秋必须吃糍粑,大年三十必须全家吃团圆饭一样,这些节气的规矩是老祖宗定的,不能打乱。</p><p><br></p><p>从出生到外出读书工作期间,与母亲共同生活21年,从记事开始,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吃粽子。粽子是母亲亲手做的,这是她一生中对端阳节的尊重。她总是说,家里过节,自己做来吃了,才算过节。</p><p><br></p><p>他们这代人沒走多远,都是在家里渡过一生。他们眼中的粽子,就是家乡的糯米,家乡的粽叶,家乡的井水,自己的双手去做成。虽然没有其他的创新,但是这种原汁原味的粽子,每一处都散发着端午节的气息,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包粽工艺,每个环节都润泽着人们对端午节的纪念。</p><p><br></p><p>老一辈很重视过端午节,在那些生活困难年代,总要想方设法去买上几斤糯米来做粽子。听母亲说,有一年糯米很紧缺,我们是居民户口,粮库却没有供应糯米,后来只有通过乡下亲戚,用1.5斤大米去换1斤糯米,换了5斤糯米,总算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哈的大米好“唯贵”哦,7斤半换5斤,但我还是舍得,要让孩子们过节吃粽子嘛”。母亲后来总是時不時地提起这些往事。</p><p><br></p><p>“还有就是白糖和芝麻,这两样“和”在一起,热粽子去“笨”一下,才能叫吃了端午节的棕子,没有白糖芝麻,那就不叫吃粽子了”。这两样东西那哈供应也紧张啊,幸亏你父亲还在农村商店搞供应,还算基本不缺。母亲也总是这样夸奖着父亲。</p><p><br></p><p>父亲很少在家里过端午节,因农村商店离家较远,有30多里山路,商店人手少,逢年过节忙不过来。而母亲却总要给父亲留几个粽子,让“挑夫”带到商店去,母亲还要叫“挑夫”给父亲带话,“叫他把粽子尽快热来吃了,吃了粽子才算过端午节”。父亲后来也说到,虽然不在家,却年年都吃了你母亲包的粽子,很紧实,经煮,粽子叶要多一张,隔天吃起都有一股清香味。</p><p><br></p><p>包粽子,是母亲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她的拿手绝活了。</p><p><br></p><p>首先,要清除糯米中的“谷子”和杂质,做到糯米绝对纯洁,记得她戴起眼镜,在糯米中翻来复去地找那些混在其中的杂质,直到她满意为止。我家背后两米处有一口天然水井,母亲会用清晨的井水将糯米浸泡,每天换一次水。同時备好新鲜的粽叶,菖蒲,清洗干净待用。</p><p><br></p><p>5月初四下午,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青青的粽叶,先卷成一个下尖上圆的模型,将糯米放入其中,边放边用大指姆将糯米压紧压实,再用力包紧,最后用菖蒲絲将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个粽子就在母亲手中完成了,而且以一张菖蒲为单位,吊了一“盘”棕子。提在手上,就象一个纯绿色的篮子一样,晃一晃,很沉,很美。</p><p><br></p><p>母亲的包粽子的手法太熟练了,一年用一次的工艺,都让她顺手拈来,随心如意。以致于我们很多年都在想这个问题,难道那就是一种绝活吗,而我们,却始终不会,即使当年学会了,第二年又搞忘了。</p><p><br></p><p>煮粽子,先将粽子一层一层的码在铁锅里,再舀几瓢井水将粽子淹没,盖好竹编锅盖。先是一阵干柴大火,烧开棕子锅,然后用较干的柴火压阵,不一会,随着锅盖里冒出的热气,就会引来满屋的浓浓的清香味。母亲会说,你们闻闻吧,这就是水煮的粽子味道。</p><p><br></p><p>煮3个小时左右,粽子好了。我们想吃,母亲却不允许,必须是五月初五才能吃。过端午节,吃粽子才有过节的味。棕子馋了我们味觉,却增加了过节的神秘氛围。现在想来,这也是母亲对过端午节的一种爱恋吧。</p><p><br></p><p>端午早晨,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粽子上桌了,剝开粽子,露出香喷喷的糯米粽,外呈粽叶绿色,内显糯米白色。米香,叶香,汇成了棕子香味。芝麻加白糖,圆了粽子带给人类的绝品。粽子甜甜的,香香的,爽口的,筷子夹起用得上劲的。母亲说,端午节的棕子不能是“粑稀稀”的,要绵扎,要有嚼劲。真的是啊,母亲的粽子,嚼在嘴里,会感觉到糯米的绵柔,白糖的甜美,芝麻的纯香,而棕叶的特有味道,始终在嘴里挑逗着你的神经,希望你还没吃完上一个,你的手已经情不自禁又伸到了盘子里……</p><p><br></p><p>母亲与我们一起吃棕子,看到我们那些“抢嘴”的样儿,总会会心地笑笑说“慢点慢点,锅里还有呢”。记忆中,每一年的端午节,棕子是吃安逸了的。</p><p><br></p><p>吃了20多年母亲做的棕子,真的就铸就了那个口味。哪怕现在的粽子千姿百态,口味万千,却难敌母亲那一手粽子工艺。面对各式各样的花样棕子,翻呀找呀,总是想寻找一种纯朴的,自己才知道的味道。但那种味道真的难寻。</p><p><br></p><p>母亲离开我们多年了,而母亲留下来的棕子味道,会在端午节中漫延,展开。回忆一下这种味道,才能感到这个端午节,过得特别的踏实,特别的舒心。</p><p><br></p><p><br></p><p>2020年6月5日</p><p>(文字1805个)</p><p><br></p><p><b>【作者简介】</b>赖维书,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江津区民建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