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新平堂)湘潭楚氏家族

楚国良(谢绝献花)

<p class="ql-block">  家谱发展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谱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问题,学术界大致有宋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殷商起源说等四种,虽然起源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已有文献作为立论的基础。其实家谱的起源可能要更早。</p><p class="ql-block"> 家谱的起源</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家谱很可能出现在大禹时期。我们知道,大禹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朝的创建者,也是王位世袭制的始作俑者。这一时期,由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王位的传承不再与贤能、民意相关,而是取决于血缘关系,于是血统的纯净、王族成员血缘关系的亲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家谱的诞生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在《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篇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国王室自始祖以下的历代世系。《史记》中世系追溯到的最早人物是黄帝。《五帝本纪》起自黄帝,《夏本纪》的前溯也至黄帝止,这与司马迁所说的“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相一致,表明司马迁所依据的谱牒资料的终极追溯人物应该就是黄帝,所追溯的时代就是黄帝时代。这与后代家谱往往追溯至黄帝的做法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的家谱记载的世系应该始于黄帝时代,换句话说,最早的家谱可能出现于距黄帝时代不久的某一时期。</p><p class="ql-block"> 《史记》中关于《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的记载,说明西汉时期,司马迁可以从当时的文献、传说、追记中了解到上古时代的世系。</p><p class="ql-block"> 黄帝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只有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没有文字,那么最早的家谱就应该是口述家谱。口述家谱就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将家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关于口述家谱的存在,可以从少数民族的习俗中得到印证。在中原建立元王朝的蒙古人就有口述家谱的习惯,蒙古人有保存祖先的系谱、教导出生的每一个孩子知道系谱的习惯。这样他们将有关系谱的话语作为氏族的财产,因此他们中间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部落和起源。据说成吉思汗就能将自己黄金家族的世系背诵二三十代。 </p><p class="ql-block"> 口述家谱在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中是极为普遍的,有些民族为了便于记忆家族世系还实行了“父子连名”的取名习俗。所谓“父子连名”就是父亲的名字的末位(或二位)音节与儿子名字的首位(或二位)音节相同。采用父子连名的民族一般没有文字,世系都要依靠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记录,而使用连名,一方面便于记忆背诵,另一方面也便于辈分的确认,与中原地区家谱中的字辈谱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 以彝族为例:古候吼兹——吼兹讫(qì)得——讫得谋巫——谋巫乌儿——乌儿洛勒——洛勒莫阿——莫阿阿讫——阿讫阿兔……</p><p class="ql-block"> 以大理白族为例:大理国有三个国主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分别为祖父名﹑父名和本人名。</p><p class="ql-block">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们使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事,称为结绳记事。使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世系,记录家族内成员的情况,便是结绳家谱。</p><p class="ql-block"> 结绳记事</p><p class="ql-block"> 结绳家谱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锡伯等民族中都曾采用。如在满族祭祀的神灵中,有位“佛托妈妈”,意思是柳枝娘娘,也尊称为子孙娘娘,是赐福降子的尊神,满族大祭的第三天晚上要为“佛托妈妈”举行单独祭祀。祭祀中的“佛托妈妈”是一个黄布制成的口袋,因袋口用布带抽紧而呈上尖下圆的形状,俗称“妈妈口袋”。口袋中装有长四五丈的彩丝索绳,俗称“子孙绳”或“长命绳”,绳上系有代表家族成员的小物件如五彩布条、小弓箭等。子孙绳平时不打开,装在布袋里供着。等妇女生小孩时,将布袋打开扯出子孙绳,悬挂在屋里。如果生的是男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一个小弓箭、小筐、小篓什么的,意思是男孩长大成人之后,不忘祖上的武功;如果生女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上一条红布条,意思是表示吉祥如意,女孩子长大贤淑温柔。直到小孩满月之后,才能将子孙绳收起,重新装进布袋里,放回原处供奉起来,让其继续享受人间烟火。满族人通过这根索绳可以记载辈数、每一代有多少男女,而且还以此寄寓对后世子孙的希望。“子孙绳”越长,系物越多,则表示子孙繁盛,子子孙孙,绳绳相继。“佛托妈妈”的“子孙绳”实际上正是结绳家谱。</p><p class="ql-block"> 满族风俗:“佛托妈妈”里的“子孙绳”</p><p class="ql-block"> 商代甲骨文的出现,使家谱从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及结绳记事家谱阶段步入了文字记载的实物家谱阶段。所以学术界大多把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作为家谱的萌芽阶段。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便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甲骨文主要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情况,因此也被称为卜辞,但其中也有一些记载着人物世系的内容,这些记载了同一家族多代人名字的甲骨文就被称为甲骨文家谱。</p><p class="ql-block"> 骨版记录的是殷商贵族日常生活行事和天文气象等有关资料。在殷商甲骨刻辞中,一般记载的是占卜、祭祀、狩猎等活动;也有的骨版包含家族世系人名 的内容,相当于带记事功能的甲骨文家谱,可以说这是历史最悠久的实物文字家谱。</p><p class="ql-block"> 这份《倪氏家谱》刻于3200多年前的商王武丁时期,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是现存最完整的商代家族世系。</p><p class="ql-block"> 根据对现有甲骨卜辞的研究,共有三件甲骨卜辞可以被认为是家谱。一件收于《殷契卜辞》,序号209;一件收于《殷墟文字乙编》,序号4856l一件收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序号1506。其中《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1506号卜骨收录了儿氏家族11代13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是现存最完整的商代家族世系。据考证,这份《儿氏家谱》刻于3200多年前的武丁时期,谱中的名字均不见于商代先公先王谱系,表明这些人可能并非是王室成员。这就证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谱。</p><p class="ql-block"> 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实物家谱,这就是金文家谱。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此所谓的金文家谱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p><p class="ql-block"> 周代以后,人们普遍在青铜礼器上铸刻铭文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这些铭文一般先叙述祖先的名字及美德、功勋,然后是铸器人的名字,涉及到家族世系的比较多,因此金文家谱屡见不鲜。</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建筑在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制度,出于维护宗法制度的需要,记载血缘关系亲疏、嫡庶长幼的家谱在周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周代家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建立了一套史官修谱的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周天子王室家谱的记录与管理。据《周礼·春官》的记载,小史是掌管谱牒的官员,专门负责定立王室的世系、区分王室成员的长幼次序与嫡庶亲疏,遇到有祭祀还要告诉周王其祖先的忌日和名字。各诸侯国也都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诸侯国王室的谱牒和家族事务,如楚国就设置了三闾大夫之职,专门负责楚国王室的家谱记录与管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曾经担任过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昭、屈、景三姓的谱牒。国家还设立官员负责卿大夫谱系的记录和管理,这个职位叫做太史。</p><p class="ql-block"> 随着家谱的发展,周代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谱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p><p class="ql-block"> 《世本》记录了自黄帝至春秋战国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末、生前创制、谥号及其他事迹,是一本万姓统谱式的 谱牒著作,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谱牒著作,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谱学著作。《世本》分为《帝王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篇》《居篇》《作篇》《谥法篇》等十五篇。其中《作篇》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如神农氏发明了琴,伯夷发明了打井,杜康发明了酿酒,蚩尤发明了用金属制造兵器等等。</p><p class="ql-block"> 《帝系篇》是专门记载文字产生以前的传说时代血缘系谱的谱牒著作,实际上记载了黄帝的谱系,在这一谱系中共有男性38人,女性13人,记载内容特点鲜明。尽管这一谱系的可信性值得怀疑,但在谱学发展史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相传为荀子编修的《春秋公子血脉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谱”为名的宗族史籍,其“血脉”二字,形象地揭示了家谱作为血缘系谱的特点。尽管此书如今已佚,但却是后世家谱称“谱”的滥觞。</p> <p class="ql-block">魏晋隋唐——家谱的兴盛期</p><p class="ql-block">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国家谱发展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家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时从选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谱为凭,家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国家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和保管工作。魏晋南北朝的谱局收藏的是百家之谱。按照规定,凡是百官族姓撰修了家谱的,都必须呈送谱局,谱局的谱官对私修家谱加以考核、审定,然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官籍,称为簿状。而百姓家中所藏的家谱则是私书,称为谱系。官籍与私书可以相互校检,“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以确保家谱的可靠性。</p><p class="ql-block">家谱受到如此重视,与当时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东汉以来,一些世家大族在政治上形成强大的势力,长期把持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如袁绍、杨震都是一门四世三公,其结果使门第观念开始形成。曹魏建立后,在选官制度上推行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将各地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以备朝廷选拔官员之用。由于评定人物等级的中正都是由各地世家大族的人担任,结果原本应该以德、才为考核标准的评定变成了以门第高下为评定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加速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形成。</p><p class="ql-block">门阀士族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使得对门第的追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人们都以士族为荣,想跻身士族,甚至连皇室也不能免俗。</p><p class="ql-block">庶族要想成为士族,就要采用合族通谱的方法,也就是或用权势胁迫或金钱收买士族成员,把自己与士族合为一族,把自己的家族加到士族的家谱中,以达到成为士族的目的。例如彭城刘氏是当时著名的大士族,南朝刘宋的皇帝虽然也是彭城人,但却是庶族,与彭城刘氏并没有关系;但宋文帝为了攀上士族的身份,强迫属于彭城刘氏的大臣刘延孙与自己合族,让自己的儿子与刘延孙序亲。因为是皇帝要与自己合族,刘延孙也没有办法,只得接受。又如北魏太武帝的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阳,要改葬到邺。杜豹是魏郡庶族,魏太武帝嫌不光彩、没面子,就从杜姓士族中找了京兆杜铨负责迁葬的事,葬事结束后,魏郡杜氏也就与杜铨合族,成为了士族。</p><p class="ql-block"> 然而,世家大族并不愿意让低门第的家族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特权,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在士族与庶族之间建立起一道难以逾越的等级鸿沟,而家谱则成为他们维护等级门第的有力武器。</p><p class="ql-block">在编修家谱以维护门第的同时,士族对试图伪造家谱以混入士族的行为也进行了坚决的打击。当时一些庶族为了提高门第而不择手段,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伪造家谱、冒充士族。梁武帝时,尚书令沈约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曾经提到,当时有钱人往往行贿以求变更谱牒,大概花一万钱左右就可以修改谱牒。当然,这样做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到严惩,直至死刑。南齐时,王泰宝向当时的谱学名家贾渊行贿,买袭琅琊王氏谱,企图以篡改家谱的手段把自己的家族加入当时江左第一高门琅琊王氏的家谱中,结果被琅琊王氏成员、尚书令王晏告发,贾渊被捕入狱,并差点被处死,只是由于贾渊的儿子向齐明帝叩头求情,叩得头破血流,齐明帝才免他一死。后唐时,名门柳膺将有关证明文书卖给同姓人柳居则,不料东窗事发,虽然幸运地遇大赦免于死刑,但罢官罚钱,搞得声名狼藉,可谓得不偿失。</p><p class="ql-block">由于谱牒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谱牒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谱学。魏晋时期最著名的有贾氏谱学与王氏谱学二家。当时,“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上流社会,人人都必须精通谱学,不然的话,无论是官场还是一般的社交场合,都将寸步难行。魏晋南北朝时,社会上的避讳之风盛行,日常交流时如果触犯对方的祖、父的名讳,对方就会当场嚎啕大哭,让人下不了台,就连皇帝也要小心,不能轻易触及别人的家讳。史载北齐孝昭帝高演,聪敏过人,与人交往,一旦知道了别人的家讳,就终生不会误犯。皇帝尚且如此,其他人更要小心,而要做到这一点,精通谱牒是十分必要的。刘宋时的谱牒名家王弘,是王氏谱学的创始人,他能做到“日对千客,可不犯一讳”,被当时的人们传为佳话。是否精于谱学,对于官员的任职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南齐时,齐武帝拟用萧鸾任吏部尚书,征询原吏部尚书王晏的意见,王晏回答:“萧鸾的才干是合格的,但他不熟悉谱牒,恐怕不能担任这个职务。”齐武帝只好作罢。陈朝时,陆琼任吏部尚书,人人都认为他非常称职,理由就是陆琼“详练谱牒”。</p><p class="ql-block">由于家谱如此重要,因此家谱的编修受到极度重视,以至于魏晋南北朝时编修的史书也留下了家谱的印痕。《魏书》每一列传后均附有子孙名字、官爵,最多的竟达百人,如同家谱一般。《宋书》、《南史》、《北史》等也有类似情况。难怪清代史学家赵翼嘲讽《魏书》、《北史》是“代人作家谱”,王鸣盛则称《南史》不过是“六朝人家传一部耳”。</p><p class="ql-block">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著名史学家郑樵曾说:“谱系之学,莫盛于唐。”其实,唐代之所以多次编制官修谱牒,其原因也还是出于对门第的追逐。</p><p class="ql-block">唐朝建立时,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士族的政治特权已经开始失去,但是士族依然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势力犹存。唐朝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关陇士族的力量,但关陇士族的声望门第远不如山东士族,为了提高关陇士族的门第,贞观五年(631),唐太宗李世民命令高士廉等编撰《氏族志》。高士廉等人很快就收集家谱,考订世系,将天下士族定为九等,修成《氏族志》。当唐太宗翻开《氏族志》时,不由大为生气,原来被列为第一等的仍是山东士族清河崔氏。震怒之下,李世民对高士廉等人训斥道:“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受到训斥的高士廉等终于明白了“今日官爵”的含义。修订后的《氏族志》将出身关陇士族的皇族列为第一等,将外戚列为第二等,山东崔氏只得屈居第三了。</p><p class="ql-block">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朝廷又下令编撰《姓氏录》。提议编撰《姓氏录》的是当时的宰相李义府,并得到了武则天的支持,原来李义府与武则天都是庶族,《氏族志》中没有他们的家族。新修的《姓氏录》将后族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余的以官职高下为等级标准,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升为士族,士兵以军功升到五品的亦可人流。李义府通过《姓氏录》如愿地使自己成为新士族,但过于宽松的标准使大批庶族都升为了士族,因此《姓氏录》受到山东旧士族的抵制,他们根本不承认《姓氏录》的权威性,嘲笑其为“勋格”,甚至以名列《姓氏录》为耻。</p><p class="ql-block">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门阀制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大批旧士族成员被杀,所谓“天街踏遍公卿骨”,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在这一过程中,谱牒也遭到焚毁,荡然无存,“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魏晋以来以维护门第为主要任务的官方谱学正式消亡了。</p><p class="ql-block">宋代以来家谱的普及和平民化</p><p class="ql-block">在关于中国家谱起源各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宋代。持这一观点的人之所以会置魏晋隋唐时期大量关于谱牒的记载而不顾,坚持把宋代作为家谱的起源,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现在的家谱确实是与宋代的家谱一脉相承的,而与魏晋隋唐的谱牒没有太多的传承关系。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家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唐末五代的战乱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而在战乱中崛起的新贵往往因为自己原来的门第并不高,也不愿提及自己的先祖,重修谱牒。因此从五代以后,人们对自己的世系已经搞不清楚了。五代时,后唐宰相豆卢革有一次问侍中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门,是不是他的后人?”郭崇韬回答:“谱牒在战乱中丧失了。曾听父亲说过,距汾阳王已经四代了。”可见郭崇韬当时已经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是郭子仪的后代了。</p><p class="ql-block">由于没有谱牒的记录,家族的世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对自己的父祖兄弟还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自己的祖先就不知道了;对家族中世系稍远一点的亲戚也有些分不清了,不知道相互间是什么关系,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有血缘关系,正如宋代大理学家张载所说:“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这种情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于是编撰家谱又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p><p class="ql-block">宋代的时候,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的局面已经不存在,社会上不再有士族与庶族的区分,官员的选拔也与门第没有关系,不需要再查看谱牒,因此,宋代家谱的编撰宗旨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也参预其事,官府组织编修谱牒。关注的重点在于“尊祖敬宗收族”,在于鼓吹“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谱,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p><p class="ql-block">纂修宗旨的不同,也影响到了编撰的体例。魏晋隋唐谱牒的重点在于对门第的标榜和维护,记载的内容包括姓名、官爵、生卒年、婚姻、迁徙、居住、支系、坟墓等情况,尤其对地望、家世、官爵和婚姻记载得最详细,在婚姻状况中还要记载岳家的门第。宋代的家谱主要是为了“尊祖敬宗收族”,记载的内容主要有祖先、世系、祠堂、居住、田产、坟墓等,尤其是与子嗣和血统有关的内容记载得最为详细,如义子、赘婿、继嗣、兼祧等情况都记载得一清二楚,而原本在魏晋隋唐受到重视的岳家的门第家世则一般不记录。</p><p class="ql-block">由于把家谱视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的工具,宋代士大夫对新修家谱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许多著名的士大夫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黄庭坚、文天祥等都曾亲自主持家谱的纂修,欧阳修和苏洵还创立了新的谱例,提出了家谱的编修原则和具体方法,他们创立的私家谱法,成为后世家谱典范,对私修家谱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阳修和苏洵新编的家谱,都采用了“小宗之法”,也就是以五世祖作为家族的始祖。之所以只记载五世,与隋唐以前的谱牒都已经遭毁有关,五世以上的世系,实际上已经不大可能考订清楚了。加之唐末五代时期社会动荡,很少有家族能够保持世代富贵,追溯过多很可能会遭遇到几世贫贱的难堪局面,未免脸上无光。当然,也有的家族采用“大宗之法”,追溯数十代。</p><p class="ql-block">虽然宋代开始纂修的新型家谱与政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考虑到修谱可以起到“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目的,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修家谱,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当时私修家谱的发展。</p> <p>明清时期家谱数量的大增</p><p>进入明清以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中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清代不仅汉人修谱,满人也对修谱十分积极,由于清政府规定满人袭爵、出仕都要查验家谱,因此满人修谱的积极性甚至比汉人还要高。与宋代的家谱相比,明清时期的家谱体例更加完善,记事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注重伦理教化的功能。家谱的内容一般包括祖先名字、世系、事迹、官职、得姓源流、迁徙情况、祠堂坟墓、族规家训、人物传记、艺文著作等。</p><p>随着修谱的普及和人口的增加,明清时期家谱的规模越修越大,出现了“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统谱,一部统谱往往汇集了十几个省上百个支派的世系,蔚为壮观。这种风气一直沿续到近代,其中1950年纂修的《吴氏大统宗谱》,奉太伯为一世祖,列入者竟达503支,计40册,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如此大规模的统谱,其世系的可靠性往往难以确认。这种通谱联宗的风气,与当时修谱过程中喜好依附名人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与宋代家谱基本上都采用“小宗之法”不同,明清家谱大多采用“大宗之法”,追溯世系动辄几十世,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将相名人一网打尽。</p><p>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利用通谱冒认名门大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明代太仓孔渊是孔子的五十三世孙,他的父亲曾任元朝的通州税监,孔渊曾任太仓学官,他的儿子孔克让、孙子孔士学都是读书人,是书香门第。不过到孔士学时,家境已经很贫困了,有个常州的孔姓富人,想与他通谱,被孔士学拒绝了。但孔士学死后,家人因为贫困难以生存,就把家谱以一船米的代价卖给了那个富人,那个富人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孔子的后裔。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也记载了一件借助通谱冒认名门的事:“吴中有吴姓为让王之裔,然贫落不能支。又一吴,其起家甚微,而其姊归申相公,因得官鸿胪,骤为富人,浮慕让王,与通谱牒。旧吴反事之为尊行,过从甚昵。时相公堵李为奚谷者,作诗嘲之云:‘太伯之吴非此吴,圣贤不认认佣奴。只因太伯年深远,要认当朝申姊夫。’”还有一个姓林的人,因为祖上出身寒微,深以为耻,竟冒认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为高祖,并自己编造了一些名字,作为自己的祖先,而将自己原来的身世一笔抹去。但是,林和靖终身并未娶妻,隐居西湖孤山,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其“梅妻鹤子”,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此人乱认祖先,结果被世人传为笑谈。不过,这些冒认名门的人采用的还算是和平手段,历史上还有为冒认名门而引发的惨案。曾有一个叫孔之仙的人,想冒充孔子后裔,自称是孔子四十九代孙,结果孔氏族长孔砒认为他属假冒,因此拒不承认孔之仙的圣裔身份,孔之仙恼羞成怒,竟将孔砒等一家11人杀害,制造了一起惨绝人寰的大血案。</p><p>《孔子世家谱》是目前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形成制度最完善、结构最完整的一部家族谱系</p><p> 由于人们常常以通谱、联宗甚至冒认名门望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一些贫困的文人竟然专以伪造谱牒为职业,他们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入家谱。最早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名叫袁铉,袁铉读过很多书,但家里很穷,无法生活,就以帮人编撰家谱为生。不过,编造假家谱的做法倒也不是从明清才开始的,《梁书·侯景传》里就有类似的记载。侯景原本是北魏的一名戍卒,因为作战有功升为将领,后来投降梁,但不久又起兵叛乱,一度自立为帝。侯景称帝后,他的大臣左仆射王伟请他设立七庙,侯景不懂,就问:“七庙是什么意思?”王伟回答:“天子要祭七世祖考,所以要设七庙。”王伟向侯景要他七世祖先的名字,侯景回答:“我只知道我的父亲叫侯标,前面几代就记不清了。”侯景的党羽中有人知道侯景的祖父叫侯周,但其他几代就没有人知道了。结果王伟就为侯景杜撰了世系,以汉朝司徒侯霸为始祖,晋代名士侯瑾为七世祖。其实,南朝的几位开国皇帝大多出身寒族,他们的祖先世系也都是在称帝后编造的,如南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都说是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代,并说萧何的七世孙是西汉御史大夫萧望之,萧道成是萧望之的十八世孙,萧衍是萧道成的族侄,不过这二个世系经考证后也被证明都是假的。这种做法的流毒很广,现在存世的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p><p>改革开放以来家谱的复苏和变革</p><p>新中国建立后,家谱的纂修出现了一个停顿期,除了1950年、1951年还有少量在建国前已纂修完成的家谱付印外,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当推翻三座大山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在中国历经了千年风霜雪雨洗礼的家谱不幸被贴上了“封建”的标签,戴上了“宗法制度帮凶”的高帽成为了革命的对象,在这种大背景下,不要说家谱的续修,就是收藏家谱也被视为是对封建主义的怀恋而受到严令禁止。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收藏为国内外之冠,然而,这些今天被视为珍宝的藏谱,当初却是上海图书馆的已故馆长顾廷龙先生带人从废品回收站和造纸厂的纸浆池边抢救出来的,而且还要打着保留批判封建主义材料的旗号。</p><p>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解放,对家谱的态度也从昔日的偏激走向公允,家谱记录家族历史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加之数十年的停顿也已经使家族世系面临着失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重修家谱的呼声渐起,一些地区陆续开始有了零星的修谱活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升温和名人家谱的不断影印出版,使得人们对家谱的认同不断强化,而日益增多的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行动也对重修家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修谱之风终于开始复苏,一大批新修的家谱陆续问世,中国的家谱纂修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p><p>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一些新修的家谱也被烙上时代的印迹,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绝大多数新修的家谱还是延续传统的形式,但也有部分家谱开始使用新的名称。一种是套用村志的名义,名为村志,实为家谱。如《古山志》,实际是胡氏家谱;《俞溪头志》,实际是俞氏家谱;《下徐店村志》,实际是徐氏家谱。这些村志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属村志范畴,一部分就是家谱。还有一种是用家族史或姓氏史的形式出现,如《赵氏志》《郭氏史略》《程氏史稿》《枫川陈氏族史》《中国吴氏通书》等。</p><p>在内容与谱例上,新修家谱也有不少变化。如传统的家谱是以父系世系为轴心的,而新修家谱中比较注意男女平等,世系排行中女儿也能入谱,如果是独生子女,女儿也作为世系传人记录。另外,在编撰体例上,部分新修家谱开始受到地方志体例的影响,诸如组织机构、医疗卫生等内容在家谱中也有出现。</p> <p>楚姓</p><p> 楚[楚,读音作chǔ(ㄔㄨˇ)],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59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76位。据《姓苑》、《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成王封颛顼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绎于丹阳,国号荆,后迁都于郢城,始改国号楚。战国时,楚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楚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楚姓与熊姓、荆姓、米姓、庄姓、严姓、屈姓等姓氏可以说是同源。</p> <p>寻根溯祖</p><p> 相传帝颛项有个后代叫鬻熊,博学多识,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周成王时,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于是,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到荆山一带(今湖北西部),建立了荆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市)。春秋时期,荆国迁都至郢,改国号为楚。而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一直是强国之一。楚王的子孙中就有以国名为姓的,称为楚氏。</p> <p>姓氏始祖</p><p> 熊绎。西周楚国建立者,文王师鬻熊之曾孙,熊盈族之裔。周初,熊盈族助纣王子武庚叛周,失败后被迫南下,辟荆山(今湖北南漳西)为根据地,另图发展。至熊绎时,成王念及鬻熊之功,封其都于丹阳,国号荆,爵同子男。后其迁都于郢,始改国号楚。楚于东周时为南方最大的诸侯国,曾一度十分强大。战国后期楚灭于秦,其后世子孙为纪念故国,有以国为氏者,称楚姓,并尊始建楚之熊绎为楚姓的得姓始祖。</p> <p>本支始祖</p><p> 楚端:祖籍颍州颍上县黄土坡,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以功授长沙卫千户。楚端的弟弟叫楚贤,随兄任迁湘潭,是为湘潭楚氏始祖;志贤公(子∴镇、刚、斌、英、锋)四子楚英居洪塘,是为洪塘楚氏始祖。</p> <p>一、历史文献</p><p>楚氏洪塘支七修谱</p> <p>敕命之宝</p> <p>世次图</p> <p>一文看懂五服、六亲、九族与祖宗十八代</p><p><br></p><p>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血缘关系的民族,“宗族文化”根深蒂固,尤其在古代,一个大家族会聚族而居,每年都会在祠堂里祭奠他们共同的祖先。遇有丧事,宗亲们会按辈分排序,为死者服丧。</p><p>什么是五服?</p><p>五服就是亲人死后,要为之穿丧服的五类亲人。</p><p>一服主要是至亲,发丧的时候要穿最破烂的丧服。一服一定是与死者有直接生养关系的,譬如死者的父母、儿女等。</p><p>二服主要是兄弟姐妹、孙子孙女、亲侄子、亲伯亲叔、亲姑姑等,发丧的时候要穿较破的衣服。二服的话,死者的亲爷爷是大家的共同祖先。</p><p>三服是本家的堂兄弟、堂姐妹、堂姑等人。所谓三服,就是死者的曾祖,也就是其爷爷的父亲,是大家共同的祖先。</p><p>四服是更远的,通常大家不是很近,却又都是死者的爷爷的爷爷(高祖)的直接后代。</p><p>五服是宗亲关系中最远的,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四服的亲戚生养的孩子。</p><p>再往外就是出五服了,出了五服不意味着大家没有共同血缘,而是大家的关系没有那么近而已,同辈的只能说是族兄、族弟、族姐姐、族妹妹。</p><p>什么是六亲?</p><p>所谓六亲,是指六种最亲近的关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夫妻。</p><p>六亲是最亲的亲人,有一个成语叫“六亲不认”,意为不重天伦,不通人情,不认亲朋好友,对亲属都不顾。泛指对谁都不讲情面。</p><p>什么是九族?</p><p>所谓九族,就是五服的亲戚。往上推有四辈,往下推也有四辈,加起来共九辈。</p><p>《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所谓的“诛九族”,说的就是把高祖以下和玄孙以上的所有亲戚全杀死。</p><p>什么是祖宗十八代?</p><p>所谓祖宗十八代,就是指直接(父系)祖先和后代。</p><p>即: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p><p>鼻祖是十八代的开山祖师,然后鼻祖生远祖,远祖生太祖,太祖生烈祖,烈祖生天祖,天祖生高祖,高祖生曾祖,曾祖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己身,己身生儿子,儿子生孙子,孙子生曾孙,曾孙生玄孙,玄孙生来孙,来孙生晜孙,晜孙生仍孙,仍孙生云孙,云孙生耳孙。</p><p>加起来正好十八辈。</p> <p>源流引</p> <p>源流备考</p> <p>五县公建祠引</p> <p>冠婚丧祭四礼</p> <p>湖南湘阴(今汨罗)楚氏(新平堂)</p><p>&nbsp;&nbsp;&nbsp;</p><p>一、祖源:始迁祖楚端,祖籍凤阳府颍州颍上县黄土坡,明洪武一十二年,即1379年世袭父楚成襄阳卫百户,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86年)以征贼有功授长沙衙千户,开基于长沙,是为湘阴始祖,传九代,因明闯之乱,迁居湘阴之白水乡,三神乡等处。</p><p>二、分布:湖南湘阴白水(今汨罗黄柏镇)</p><p>三、派语:</p><p>湖南湘阴白水(今汨罗黄柏镇)字辈派语</p><p>邦廷司直,道德盛昌,文名振起,勋业发祥,</p><p>科第绵远,福荫南湘,本枝繁衍,百代传芳。</p> <p>湖南汩罗楚氏一族之根</p><p>&nbsp;</p><p>楚氏一族溯自颛顼开支,递传至周,熊绎受封芈姓,庆衍封于楚地,遂以为氏,始都南阳郡,历枝江,新平各邑,故为新平堂。秦汉以后,继徙江南(今安微省)凤阳府颖州颖上县。始祖成公生于元末至正年间,少习戎伍。明洪武时官鹰阳卫百户,加授昭信校尉。明太祖每亲征未尝少离。至征陕西华州帖木儿奋力阵亡,谥武烈将军。长子大祖端公袭授昭信校尉襄阳卫管军百户,至洪武二十九年丙子升任长沙卫千户。我族太祖英武将军端公一三九六年七月挈领胞弟贤公由凤阳来到长沙,于星沙居业,迄今长、善、巴、阴皆一本所出也。贤公一族遂迁居湘潭,已另修族谱至今。</p><p>&nbsp;</p> <p>湘阴(今汨罗)楚氏族谱所载:敕命之宝</p> <p>关于湘潭楚氏与宋祖昭辅</p><p>郴永祖友闻公等人的关系分析</p><p>&nbsp;</p><p>今阅印子山房谱,则吾祖自颖上来之先,已有自豫章(今江西南昌),广信(今江西上饶)迁郴州。永兴之祖,讳友闻者,登宋绍兴五年乙卯科解元,官至国孑监祭酒。有子天俊,天锡,同领是科多焉。天锡无嗣,天俊生小七郎。小七郎子三,长子念四郎,是为永北关外祖,次子念六郎为永坊厢祖。三子念七郎生禄孙。而后及我祖成公,应运从龙,以军功显,家颖上,其后始由颖上来潭。</p><p>&nbsp;</p><p>刚房旧谱原文</p><p>溯厥源流,发跡永兴,有三考证。</p><p>一得之,族叔瓒又讳材者,癸己年自郴归告族众曰:余路径永兴,有族老讳光藥,携手登山,指一墓曰,是尔湘潭祖墓,一证也。</p><p>一得之,辛未年,永族以道葬子,开塘于我祖墓下,获一墓志曰:湘潭开派祖禄孙公之墓,傍载本学教谕,此二证也。</p><p>一得之,字功伟者,寄信命我上来立碑。癸未,春堂弟龄万,族侄孙士显偕住,比至祖墓山下,曹氏(友闻公祖母曹氏之后裔)故意指狮形山诘问曰:是谁家祖家也?主翁答曰:山是湘潭之山,有湘潭楚氏祖墓在此,三证也。</p><p>有此三证,谁曰不然,其源流以俟后之明智者详考之。</p><p>&nbsp;</p><p>由此可见,迁入永兴的友闻公,是我成公之先祖,已勿容置疑。</p><p>刚房旧谱原文</p><p>吾族自有周受封以来,以国为姓,政事文章,代不乏人。宋祖昭辅官至枢密使。祖执柔受江阴县丞,利益十乡之田。祖友闻绍兴五年,官至国子监祭酒,子孙繁衍于永兴矣。泊明租成没于王事,长子瑞世袭武烈将军。…祖讳亮者者,正统(公元1436年)举人,官至南昌道。讳岱者,正德(公元1506年)乙酉举人,官知县。…</p><p>&nbsp;</p><p>后面还列举了一些县官,国学生。上达已很明白,刚房旧谱已将楚昭捕、楚执柔、楚建中、楚亮等收录在楚氏族谱内。因此,有理由推测,楚昭辅,楚建中,楚芝兰,楚亮,楚鼎等是友闻公一脉相传的先祖或后嗣。</p> <p>一般说先祖的高位,再是后人高位的依据与前提,也多少辅证了楚昭辅是友闻公的先祖。</p><p>友闻公1135年官至国子监祭酒,此时他两个儿子都参加了乡试。友闻公年约45岁,即出生于1090年,比楚昭辅小178岁,应是楚昭辅第几代呢?下面实例来计算下,从湘潭一世祖成公出十二于1328年,至:2008年,已繁育24代之多,平均每代25至30年。比较接近牙实际。</p><p>&nbsp;</p><p>昭辅出生于公元912年前后,至友闻公出生1090年,应生六代</p><p>&nbsp;</p><p>一&nbsp;&nbsp; 代&nbsp;&nbsp; </p><p>二&nbsp;&nbsp; 代&nbsp;&nbsp; </p><p>三&nbsp;&nbsp; 代&nbsp;&nbsp; </p><p>四&nbsp;&nbsp; 代&nbsp;&nbsp; </p><p>五&nbsp;&nbsp; 代 &nbsp;&nbsp;&nbsp;&nbsp;</p><p>六&nbsp;&nbsp; 代&nbsp;&nbsp; 友闻,子二,天俊,天锡(无传)</p><p>七&nbsp;&nbsp; 代&nbsp;&nbsp; 七代,生小七郎</p><p>八&nbsp;&nbsp; 代&nbsp;&nbsp; 小七郎,子三,念四郎,念六郎,念七郎</p><p>九&nbsp;&nbsp; 代&nbsp;&nbsp; 念七郎,子一,禄孙</p><p>十&nbsp;&nbsp; 代</p><p>十一代&nbsp;&nbsp; </p><p>十二代&nbsp;&nbsp; </p><p>十三代&nbsp;&nbsp; </p><p>十四代&nbsp;&nbsp; 成公,应是禄孙公玄孙。</p><p>&nbsp;</p><p>以上材料只分析了湘潭楚氏与宋祖楚昭辅,郴永祖友闻公的关系,对于其他如楚执柔,楚建中未予探讨。欢迎全国各地楚氏族人特别是郴永楚氏族人参与讨论,以祈佐证!</p><p>&nbsp;</p> <p>湖南永兴楚氏(宝善堂)</p><p>一、祖源:始迁祖楚友闻,宋绍兴五年(公元 1135年)乙卯科举人 官宋国子监祭酒。堂号(宝善堂)</p><p>二、分布:永兴至今约三千多人,大部分住黄泥乡,还有复和,碧塘,鲤鱼塘,大布江,千冲,太和等乡填</p><p>三、派语:</p><p>十三世以下世系派衍编句</p><p>南明光以大,世德时方中</p><p>显扬由圣学,贤俊衍名宗</p><p>续编派衍编句</p><p>毓秀传诗礼,承源啟孝忠</p><p>荣华开富贵,万代益兴隆</p><p>四、族谱:</p><p>谱&nbsp;&nbsp;&nbsp;&nbsp;名:《北关楚氏族谱》</p><p>主&nbsp;&nbsp;&nbsp;&nbsp;编:</p><p>修谱时间:</p><p>印&nbsp;&nbsp;&nbsp;&nbsp;数:</p> <p>北关楚氏族谱旧序</p><p>&nbsp;</p><p>虞书有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皇上以孝治天下,论著忠孝二经,欲人明尊君爱亲之义。故人生天壤间,必以敦本睦族为首务,而敦本睦族,莫重于谱。谱之所系,诚大矣哉。我楚由来,以国为氏,邑曰江陵、曰新平,予姓蔓延,若河南之遂平,江西之庐陵,山川间隔,难以通考。而我省之长沙、善化、湘阴、湘潭,与我永楚氏俱同流共派,故五县从前有创建公祠于省会之约定。我永楚氏,则自宋绍兴五年乙卯科解元、官国子监祭酒,讳友闻始,男天俊、天锡同领乡焉,得居于此。锡祖无传,俊祖生小七公,而小七公生念四、念六、念七公。兄弟开派繁衍,悉皆孝友传家,忠厚涉世,科名不乏载在邑乘者。中,祖端和公,开育良城、禹城、玉城,祖三房分居北关外,其为北关鼻祖者,自廷孙公始也,考厥里户,始居坊都、仕都七甲。迨康熙辛未年未奉上编设新里,中,祖端和公纠我三房子孙合金陵乡下,泽洞李氏曰:楚李与纳粮赋,朋坐八都八甲,由是创置祭田,建立宗祠,春秋有会,少长咸集。而念六、念七祖两房子孙,仍居坊都,廿都宗祠祭会,俱未尝于其中。兵灾之后,谱被毁禄,幸脉叔祖琳玉公手订世系本,清晰朗若指掌,显考府君于壬午岁,参互考订仿欧苏谱例,垂明详俧,合族议刊。为山东进士张涵六先生讳为经者,任桂东令,延请四席广羁搁弃世,右志未逮去。乙卯夏仲,房叔光用堂兄弟暨族弟以训姪产大德等,厪念谱喋宜修。嘱中撰刊约、修小引,议中兄弟,与房叔光享、光泰,循次编修,定立谱例、家范,以剖析若芸田。然锄其異种而去之,若淘金然别于沙石而收之,庶几派系昭庐墓清,而且亲疏有辨,爵秩有录,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可告无罪于先世,不致贻误于后人。观斯谱者,孝弟之心油然而生,岂不本敦族睦于以世笃滈风也哉。至念六、念七公两房谱牒,我户既首其事,则接踵而修,其亦可证观矣。愿我族众,士农工商,各安本业,勿从匪盗,勿乱淫,勿以异姓承嗣,覆乱宗支,勿等仆贱联姻,泯丧廉耻。凡公仪谱例、家范在所宜法,及有文艺传记,堪採垂示者,悉刊诸谱。世世子孙共相勉励。若二人冕二房先绪失考,庐墓排次均不相若,户难同而宗各异,不敢穿罄以附诸谱者,是亦尊祖敬宗之意焉耳。</p><p>十七世孙以中薰敬沐敬撰</p><p>&nbsp;</p> <p>二、楚氏洪塘支八修谱有关资料</p> <p>前言</p><p>修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修家谱则是修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先贤非常重视修谱。宋朝苏洵说:“人家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程子也说:“宗法废,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去,世有百年之族,宗支莫辨,骨肉无统,虽亲亦薄。故谱之不可不修也。”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说:“族谱记述的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大团结,扩大到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毛泽东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英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类延续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历史事实表明,族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大特点,它记载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史实,以及传统教育的家规民俗,是内容丰富的知识宝库,是教育后人难得的资料。同时,家谱记载了血缘血统关系,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和人类优生优育。不然,“陌路相逢,不知同宗”,岂不忘记了祖宗,失去了亲情。由此可见,定期修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p>从修谱的历史传统看,每隔三十年左右一小修,六十年左右一大修。查看各姓氏的家谱都是如此。楚氏家谱也不例外。楚氏洪塘支谱,始修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到1920年共修了七次,按平均修谱时间,第八次修谱时间应在1957年左右。但此后,国内“左”倾错误严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泛滥,把一些传统文化也列入“四旧”破了,把原有家谱视为封建文物,遭到焚毁。楚氏洪塘支七修谱印了101套,每套都有谱箱存储,由各支派族长珍藏。解放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烧的烧,毁的毁,到现在一谱难求。这次,我们耗时两年多,才找到了两套不齐的七修谱,合起来三十三本,还少第二卷(不知有几本),第一卷也残缺不全,少数几页残谱是拼凑起来的。我们将其视为宝贝,马上动手复印,花费四千多元,耗时三十多天,共印六套,保住了楚氏洪塘支谱,为今后查考续修奠定了基础。</p><p>1984年,中央三部局七号文件下达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gt;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大作用。文件发出后,全国各地很多姓氏、家族争着抢修。朱氏家族耗资千万,动员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海外朱姓华人、华侨上千人,用五年时间才完成。廖氏修谱,也花费数百万,组织了几十人修撰,三年多才付印……</p> <p>我们四人同族、同乡、同窗,都有修谱共识,经常研究,多次在本县市调查访问,寻找同仁,多方发动,仍然效果不佳。有的非常赞成,但只能出点印谱工本费。个别人认为没有必要,既不愿出力,也不愿出钱,还不想提供自家情况。在缺乏共识和人力、物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知难而进,没有退路。1920年的七修谱,谱载人口粗略统计,有13377人,距今八十八年,又该有多少子孙后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远离家乡,在外地安家、工作,谁去落实登记?我们都已年愈七十,要完成这样浩繁的任务实有难处。如果留给后人去修?他们对当代族情不甚了解,势必造成断层。为了给后人修谱打下基础,我们只能义不容辞的挑起八修谱这副重担。</p><p>谱要修,怎样修?我们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原则上既要尽可能完善系统,又要切实可行。在七修谱基础上,增补了人类的起源和楚姓的由来,并将战国以后迄至当代部分已知楚姓名人入谱。因为人力、财力有限,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先修明所、景湘两系下的觉明公、信洲公、光隆公、绍彭公等分支新谱。边修边发动,逐步扩大,不断完善。我们坚信,在国家的重视下,在众多他族修谱的热情推动下,楚氏同宗同仁、贤达人士,一定会慷慨解囊,大力倡修,奋起直追,一部完整的楚氏洪塘支八修蒋,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p><p>社会在发展,修谱也要跟随社会前进的步伐。老谱遵其旧制,补其遗缺。新谱增修,尽量做到合情合理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家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婚姻法规定:"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的家庭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的家庭成员。""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的规定,至于从何年何派开始,暂不作统一规定,由各系各支自行决定。</p><p>我们四人,年逾古稀,才疏学浅,修谱心切,时间紧促,又是新编,错漏难免,敬希指正。</p><p>编撰人:(按辈份为序)</p><p>楚梅林 楚枝湘 楚士煌 楚润吾</p><p>校正人:楚有志</p><p>2008年9月</p> <p>行派诗歌及其解释</p><p>&nbsp;</p><p>根据楚氏洪塘支七修谱的修谱人查考旧谱,湘潭楚氏三房以前各有各的诗歌:</p><p>十一派之前的行派诗,未作详考,不甚了解。十二派起是根据:“家、声、振、起”而写的行派诗。</p><p>家:刚房支谱心字派,斌英二房支谱大字派。</p><p>声:刚房支谱顺字派,斌英二房支谱谟字派。</p><p>振:刚房支谱官字派,斌英二房支谱肇字派。</p><p>起:刚房支谱清字派,斌英二房支谱自字派。</p><p>刚房立派诗曰: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p><p>斌英二房立派诗曰:</p><p>大谟肇自,宅定中湘,</p><p>士秉经训,才植秀良,</p><p>忠廉守法,孝友传芳,</p><p>敦伦笃本,宗泽宣扬。</p><p>行派诗歌的大概意思是:作为楚氏族人,对大家共同制定的族规族约,要从自已做起,我们定居在湖南中部地区(历为鱼米之乡),人人都要秉承先贤的教诲、训诫,不管是有才能、有学问的知识分子、还是男耕女织的种田人家,都要树立良好的品德,努力成为优秀人才,可用之才。办事要忠诚可靠、廉洁守法,平时要孝顺长辈,友爱亲朋,只有诚实为本,品德高尚,才能发扬光大好祖宗们、先贤们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p><p>说明:笔者知识水平有限,理解不够全面,解释不一定准确,只能抛砖引玉。</p><p>&nbsp;</p> <p>美丽的故事 神奇的传说</p><p> 一天子坟山</p><p>供稿:楚国良</p><p> 天子坟山位于湘潭县石潭坝与继述桥搭界的楚家祠堂附近,它由南岳发脉而来,顺着晓霞山脉延仲至拗柴岭以下。天子坟山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p><p>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有个鲁氏宗祠。鲁氏人丁兴旺,其时,鲁氏族人中有一佃户,佃户家的主人身患重病,久治无效,一命吗呼。因家中贫穷,无钱操办丧事,他的妻子便请了众多乡邻草草安葬在附近的龙头山上。事隔一年,他的妻子生了一个胖伢孑,其长相比乡邻的同辈小孩胜出一筹。一家人喜出望外,爱他如掌上明珠。这且不表,单讲朝廷专管观天象的一位大师,每月初一、十五晚上子时,焚香秉烛,香沐之后,出殿为皇上观看星宿。</p><p>这年秋月的一个十五晚上,天象官香沐后来到殿门外,忽见东南方向出现了一颗新星,光芒四射。天象官大惊,认定是天下又要出改朝幼主的预兆。第二天早朝之时,三呼万岁之后,天象官俯伏于地,口称:“万岁,臣有一急事需奏明圣上,请旨定夺。”说完,头顶奏章呈上。皇上看过奏章,大惊失色,连声哀叹:“天绝孤也,天绝孤也!”堂下军师奏道:“圣上放心,虽则有此事,但天象官已明察了,还是刚刚降生,灭绝不难。微臣以为只要速派密探,查明真实情况,然后举兵擒拿,定可斩草除根。”皇上听罢,方才宽下来,即传旨命军师迅速从事。军师接过圣旨,不敢怠慢,乔装打扮出了京城。按天象官分析,遍访东南方各地,辗转几年。</p> <p>一日,一个麻衣算命先生来到鲁家祠堂附近,口出大言,说什么算命测字,赛过神仙,能未卜先知,能卜先天祸福……鲁氏门下,那个备腹生的小孩己有几岁了,人品远远超过一般小孩。有人劝其母说:“这孩子将来必有大贵,何不请这位神仙相相命,看到底如何?”正好这个孩子自出生之日起,还未算过八字看过相的。其母就请了这个算命先生去给她的小宝贝相命。相命先生不看则可,一看大吃一惊,只见这孩子长的,真是天庭饱满,地格方圆,人中纹印格外分明,天生的一副天子相。原来这算命先生正是军师所扮,他喜饱了。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他正想上前一把抓住带往京城,无奈身上没有圣旨,又身单力薄,不可造次。便奉承地夸赞说:"恭喜主家,恭喜主家!你真是命大福大啊,生了这样一个好孩子,将来一定鸿福齐天。你看他天庭饱满,地格方圆,人中印纹格外分明,国字脸上封眉,还有一颗珠砂印在正中,将来不是天子便是朝中大臣。"说得主人喜笑颜开,忙拿厚银相赠。军师赶忙接过银两,作谢之后急急赶回京交旨去了。</p><p>不几日,军师回到京城,金殿面君交旨。御前太监接过奏章呈给皇上,皇上龙颜大悦。重奖之后,即命军师带领一班人马前往南方铲除后患。一个姓楚的太监连忙禀告:“万岁,当地楚姓居多,千万不可鲁楚不分,错杀无辜啊!”皇上听言拟旨,其旨意是:一、先切断其坟山的龙脉,断其龙脉的元气;二、杀鲁不杀楚,但鲁氏一族赶尽杀绝,严防幼主外逃。</p> <p>京城之事,鲁氏一族自然不知,他们还正在做着望子成龙的美梦呢,更不会料想还有株连九族的弥天大祸从天而降?但是隔墙有耳,此事还是走漏了风声。原来,当军师和皇上在议事之时,被正在送茶的御前太监听见了,御前太监不禁大吃一惊。此人乃南方人氏,与鲁氏一族沾亲带故。回到家中,他急忙找几个心腹,一番商量之后,便打发一个平时不怎么显眼的小家院速奔南方,通风报信。小家院日夜兼程,不几日来到鲁氏宗祠,找到祠堂总管商量对策。当晚,总管执事紧急通知鲁氏各门各户,决定将其鲁姓改为楚姓,鲁氏宗祠改为楚氏宗祠,并急速安排幼主逃往它乡避难,免遭祸害。</p><p>不久,京城骑兵赶到,鲁氏宗祠门前杀声震耳。一骑人马来到山腰,跑到幼主父亲坟山上掘断山腰,挖断龙脉,这就是现在的掘脱拗。另一班人马奔赴鲁家去杀幼主,幼主却不见了。正准备杀全族老小。有人说,几户鲁姓的人早就跑了,其余的都是姓楚的。军师不敢违旨杀楚,只好四处派打探幼主下落。当时,幼主尚末成人,他的兵丁及天马还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他的御印还在相隔十多里的印子山上。那天半晚,正值掘断龙脉之际,他藏身之处忽然响起惊天动地的爆竹声,一岭的楠竹忽然横腰破裂,每根竹子内露出一个只半截身子的士兵,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爆竹坳。他的天马也离他尚远,不能骑了,就是现在的天马山。幼主没有马骑,想要逃走是很困难的。慌忙中,幼主就拿了条板凳当马骑,当他骑到板凳上时,突然像骑马一样奔腾起来了。</p> <p>人们都说凡天子都是半仙之身,是有神灵护体的。当他行到一里多路之外的小河边时,河上没有桥,过不去,怎么办?他就在河堤上折了根树枝横搭着,河上就出现了一座独木小桥,就是现在的桎木桥(又叫继述桥)。过了河乘板凳急奔,再行数里,前面出现了一座大山,而他的坐凳断了一只脚,他只好折了根树枝将板凳脚捆住,这地方就是现在的晓霞山脉北端的拗柴岭。他又继续前行了十多里,眼前又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崎岖不平。因为行走太急,板凳撞到了石头上,他掉下来了,爬起一看,他的坐凳躺在地上不能动了,这就是现在晓霞山上枫林桥水库旁边的凳子岭。他只好凭双腿继续往南奔,来到藏御印的那座山,正准备取印时,后面的杀喊声近了,只好丢下御印不要了,这就是现在的印子山。可怜他年幼体力不支,加之连日来粒米未进,腹中甚是肌饿,疲劳至极。行至隔天马山还有十多里的一座小山时,忽然头晕眼花,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后面的追兵赶到,对准幼主就是一刀,顿时血柱冲天。可怜幼小的天子就这样一命升天了,这里就是现在白石铺南端的杀人坳。</p><p>后来,据说幼主的遗体被人偷偷葬回老家,人们称之为“天子坟山” 。</p> <p>三、修谱应注意事项</p> <p>编制家谱时,该怎样搜集家谱资料?</p><p><br></p><p>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搜集资料的重要性</p><p>资料是家谱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一部好的家谱应该是一部朴实的资料的科学汇编,成为能用于当今,传于后世的精神财富。资料性决定了资料在家谱中具有重要地位。编修新家谱必须占有丰富的资料,以起到内容完备,资料翔实。搜集资料至关重要,只有占有大量的资料,才能使谱书内容完备,资料翔实。</p><p>中国家谱有着悠久历史,重视资料的搜集工作是历代编写家谱的传统。各朝各代编修家谱都把资料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历史事实说话,用历史的实际经历来反映家谱发展的历史和现状。</p><p>早在周代,就有最著名的谱牒《世本》,是记载古代皇帝以来到春秋战国的历代帝王诸侯的世系的谱书,它依据大量的王诸大夫的谱牒资料写成。以后的皇室玉牒、民问私修的家谱,随着社会的发展,内容越来越多,家谱的范围逐渐扩大,内容丰富,都依据和记载了大量的资料。今天,编修新家谱,要发挥家谱“存史、学术、教化、凝聚”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繁荣学术研究、增强民族团结服务,就要搜集大量的、全面的、翔实的资料,用史实回顾过去,说明现在,展望未来,以家谱发展历史和现状,反映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p><p>二、搜集资料的原则</p><p>1.实事求是原则</p><p>实事求是是搜集资料的重要原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从本家族的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出发,搜集大量的、准确的事实资料,科学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体现出时代的特点。在搜集资料中,必然要遇到如何评价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反动,评价历史人物,正确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功与过。</p><p>2.广征博采原则</p><p>广征博采,指的是搜集资料要占有足够的资料数量。也就是说,搜集资料既要广泛,又要多,做到凡家族有关资料都要收全,不缺、不漏。编写家谱,首先要拟订篇目,篇目的第一个作用是指导搜集资料,是搜集资料的提纲。但是,在搜集中会出现许多出人预料的资料,因此,在搜集资料过程中,不要完全受篇目的限制,要站得高、看得远,放手搜集,广征博采,宁滥勿缺。</p><p>3.“四先四后”原则</p><p>(1)先易后难。由于家族成员分散、历史久远,搜集资料有难易之分。搜集时,先搜集容易的,某些资料比较罕见。一时难以查到,可缓一缓,留待下一步搜集。</p><p>(2)先近后远。一般来说,近期(含当代、现代)资料易于搜集,可先着手进行,而时间比较久远的资料,搜集比较困难,可迟一步进行。</p><p>(3)先活后死。“活资料”指当事人掌握的资料,“死资料”指文字资料、实物资料。搜集时,先抓紧访问当事人和知情人,把他亲身经历的见闻记录下来,然后再去查找报刊上的死材料。在搜集资料中,应当特别强调抢救活资料。</p><p>(4)先直接后间接。就是先搜集能直接说明问题的材料,然后再去查找作为旁证或补充说明的材料。</p><p>三、搜集资料的内容</p><p>1.家族世系资料</p><p>家族世系资料包括:姓氏源流;家族世系及其分支;每户源流,户主及妻名、字、生卒年月日、职业、职务、工作单位、电话、学历与工作简历、兄弟姊妹排行顺序;父母成员情况及岳父母成员情况。家庭成员有突出成绩的可以写出事实材料。户主子女姓名、性别、排行顺序。每户的人口及分布等。为收集某一家一户资料,设下列调查表。</p><p>2.人物资料</p><p>人物资料包括:家族中的科学家、发明家,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政治活动家、人民英雄、革命志士、烈士、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爱国人士、重要军人、实业家、文学家、戏剧家、诗人、作家、体育家、音乐家、美术家、画家、歌唱家及有声望的艺人、能工巧匠;资本家、军阀、恶霸、大地主、特务、叛徒以及其他重要人物的资料等。</p><p>3. 居住地地情资料</p><p>始祖或始迁祖居住地,又叫发祥地,一般是家族聚居地,人口相对集中。居住地地情资料包括:自然资源、山川河流、水文、地质、土壤、天文气象、矿藏、灾害;农业:耕地面积、耕作技术、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水利资源、水利建设;工业:冶金、冶炼、采矿、电子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商业:市场、供销、商店、土特产品;文化、教育、卫生、人口、宗教、风俗习惯、民间民俗等。</p><p>4.家族重要活动资料</p><p>家族成员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活动资料,包括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科学研究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活动、计划生育活动、卫生教育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家族祭祀活动等。</p><p>5.族人分布资料</p><p>始祖地:乡、镇、村分布资料;外迁地:省、市、县内,省外、国外分布资料等。创造条件,绘制族人分布图,或制表或可用文字记述。</p><p>6. 族人迁徙资料</p><p>族人姓名、世序(第几世)、时期(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原籍住地、现居住地、迁徙原因等资料。</p><p>7. 文献资料</p><p>著作、诗、词、联语、绘画、书法、墓志、祭文、杂论等。</p><p>8. 实物资料</p><p>建筑:祠堂、庙、坊、学校、坟茔;文物:古刀、古剑、首饰、玉器、古书、古画、古钱币;图表:图片、照片、招牌、地图、碑刻等。</p><p>9.口碑资料</p><p>口碑资料是指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原始资料。如老干部、老红军、老知识分子、老工人、老农民、各行各业的老人的谈话、录音、回忆录等。它有“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p><p>10.其他资料</p><p>历代谱书、年谱、大事记、各种纪实、村史、镇史、家史、厂史、校史、纪念章、证明、聘书、任命状、通告、通缉令、声明、题词、图纸、通行证、路条、票证等。</p><p>四、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p><p>1、制定搜集资料的计划</p><p>2、做好搜集资料的宣传工作</p><p>3、发函或公开行文征集资料</p><p>4、查阅档案、报刊图书资料</p><p>5、座谈会与登门采访结合</p><p>6、采编结合</p><p>7、充分利用旧谱书中的资料</p><p>五、资料的考证</p><p>家谱是一族之全史,家谱的资料只有经过认真鉴别、考证,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才能成为“信史”,垂信于世。在古代,由于家谱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谱书中伪证之风盛行。家谱中真伪并存,编修家谱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收集的资料由于资料的来源不同,资料所处的时代不同,资料的作者不同,也会导致资料真伪相混。尤其在阶级社会中,出于阶级的不同或政治原因,资料易被隐瞒了真相,建国后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有不少材料被歪曲。因此,对收集起来的资料必须认真鉴别、考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家谱的编写奠定科学基础。</p><p>在近代,为了维护家谱资料的真实性,不少学者、学谱作者对攀附显贵、篡改姓氏、乱认祖先、歪曲史实的现象深恶痛绝,予以批评、抵制。清著名谱学家朱次琦就是一例,他强调编修家谱应注重考证。他自己编写的家谱资料都是经过认真考征的。杨殿先生曾这样评价:“朱氏谱之异于前人者,即在无证不信一点。”又说:“朱氏所修谱,纯以考证之态度出之,斯真为一家之信史也。”他不仅自己认真考证,确保家谱资料真实可靠,而且勇于抵制攀附先贤的弊病,就是族谱体例创始人欧阳修、苏洵,他也严厉批评、指责他们在族谱中掺入非本宗的同姓人,犯有攀附之病,对明清的大文学家归有光,大思想家黄宗羲也作了同样的批评。今天,我们应当有更高的觉悟和科学水平,抵制错误倾向,进行科学考证,还事物的真实面目,使家谱资料真实可靠。</p><p>资料考证的基本方法有:</p><p>1.书证</p><p>书证,即把记载同一问题的不同的资料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以文字资料考证文字资料。云南古滇王庄蹁率部进入云南的路线,在不同的文章中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从湖南湘江经贵州黄平进入云南,一说经长江、四川进人云南,通过查阅《华阳国志》、《汉书》,都说是从湖南湘江经贵州黄平进入云南,证明第一种说法是正确的。</p><p>2.物证</p><p>物证,即以实物资料(如出土文物、历史文物等等)来考证文献资料的方法。实物是比文献资料更为直接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考证资料的真伪是非最具说服力。</p><p>3.人证</p><p>人证,即以人的口碑资料来验证文献资料的方法。在利用人证考证时,必须注意核实口碑资料的可信程度,要多采访几人,多人意见一致才可认定,不要随意以口碑资料否定文献资料。</p><p>4.理证</p><p>理证,即根据历史的客观情况,以个人的学识技能来判断是非真伪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要综合各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才可靠。</p><p>考证,史学称考据。近代考据学家胡适有一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考证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慎重、小心,切忌主观片面,乱下判语。既要保护有价值的资料得到利用,又要防止以假乱真。</p><p>六、资料的整理</p><p>资料搜集工作中获得的资料,由于形式、内容和时间的不同,比较散乱。为了便于资料的查找、利用和保管,发挥资料的作用,应该及时加以整理。整理就是把经过鉴别、考证过的资料进行总体分析和系统归纳,使资料有条理、有系统地排列起来,便于使用和保存,利于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为编写家谱作好准备。</p><p>资料整理工作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对资料进行登记,填写资料卡片,二是对资料进行合理分类。</p><p>凡搜集的资料都应当登记。登记的方法就是填写资料卡片,资料卡片是收集各类文献资料内容的最常见的最基本的形式,通过摘录填写卡片,可以把文献资料有价值内容充分收集起来,并成为易分类保管、检索、利用的科学资料。这是编写家谱的起点和基础。</p><p>资料卡片最常用,最后是资料摘录卡,它包含编目、题目、内容、种类、资料出处、摘录人、流水号、摘文时间等资料的分类。是资料整理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科学资料体系的重要过程。资料卡片摘录以后,就应该及时归类编目,纳入资料分类体系,构成一个资料分类管理的体系,为编制分类目录提供依据,为编修人员使用资料提供方便,“在资料分类时,一定要保持资料的原形。注意资料形成的历史条件,原原本本地反映历史事实”①。资料分类的形式主要有:</p><p>1.按问题分类</p><p>根据资料的内容、性质,分为若干问题(世系、世系录、人物传等等)分别归类。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这可以使内容相同的资料集中,便于查用。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以谱书的篇目,作为问题分类的类目,以此来归纳资料。</p><p>2.按时间分类</p><p>就是以资料产生的年代,或以资料内容所属的年代作为划分的标准。一是按时期或朝代分类。如古代、近代、现代;或是明代、清代、民国时期。一是按纪年逐年分类,这种方法多用于历史事件(如义和团运动等),有利于反映一个事件或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特点,对编写大事记、人物传较为方便,但不便于检索、查找。</p><p>3.按资料的载体分类</p><p>按资料的载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字资料,如档案、报刊、图书等。一类是实物,如音像资料、图片、照片等。图书,按照一般的图书分类法,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登记工作。报刊,按报刊的名称、年代、分别登记,一种报刊为一个单位。音像资料应登记、编号、装盒分别存放,或装人纸袋,并在纸袋上填写标题。图片、照片、可贴在一张纸上或装进纸袋,按所反映的内容或问题分类、编号,必要时,编制一个相同目录。</p><p>经过整理的资料,除登记外,为了便于查找和利用,还需要编制各种目录和索引,目录、索引采取簿式或卡片式均可。</p><p><br></p> <p><br></p><p>七、搜集和使用资料应注意的问题</p><p>1.搜集资料既要全面,也要突出重点</p><p>资料贵在积累,贵在详尽,应当全面搜集资料,使家谱真正成为一家之全史。但搜集中也要注意突出重点。资料大致分为背景资料,也就是编写人员参阅资料;佐证资料,即对历史人物、事件、文件等能直接或间接证明的资料。以上这两种资料不一定都能写入谱书。第三类是人谱资料,即可以编写入的对家族历史人物和事件能进行叙述和说明的资料,应重点搜集。在家谱的共性中突出个性。不要千人一面。</p><p>2.资料的搜集工作与整理工作相结合</p><p>搜集起来的资料,来源广、数量多、内容庞杂,是编修家谱的基础材料,但同时又杂乱无章,必须进行科学的整理。因此,在搜集资料的同时,应根据资料的基本内容、来源,按篇目的篇章、节、目划分类别,按类别建卡。本着一事一卡原则,按设定的资料登记格式填写卡片,分别列人篇目的类日之中,便于编写时使用。</p><p>3.资料搜集工作与考证和鉴别工作相结合</p><p>家谱是传世的百科全书,必须反映真实的历史,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搜集的资料必须进行考证和鉴别。要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搜集的资料通过分析、比较,进行严格细致的考证,从而辨别资料内容的真伪和校正错讹字句,确保人谱资料真实、可靠。以此为基础,编修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家谱。</p><p>4.要保持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p><p>要建立资料的登记、使用、保管和保密制度,妥善保管资料。凡是搜集的资料不论马上使用或暂时不使用的,都要完依无损的保存,不得随意毁掉,不得占为私有。</p><p>5.为搜集资料建立必要的鼓励制度</p><p>为了顺利开展资料搜集工作,更多更好的搜集资料,本着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精神,由私人提供资料的给予适当的报酬。提供的资料具有重要价值的,可适当增加报酬,一般的资料,也可以酌情给予纸笔费或抄写费。</p><p>&nbsp;</p> <p>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p><p><br></p><p>1、姓平时我们碰到一个陌生人,要想与之沟通,总要问"您贵姓?""您尊姓大名?"我们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担任同样职务,或其他场合如书的编者、作者为多人时,排顺序往往是"以姓氏笔划为序"。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这又是怎么回事。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氏”,下面就来介绍“氏”。二、氏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p> <p>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三、名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三、名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p> <p>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四、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3、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就可谓遗风。"</p> <p>为什么修谱需要“字斟句酌”?</p><p><br></p><p>在家谱的应用中我们常见许多陌生的词汇,而这些词汇多是属于表层含义。在家谱中的记录还有着关于人事物的简称词汇。</p><p>为什么修谱需要“字斟句酌”?看家谱里这些词语就知道了</p><p>修谱是一件很麻烦是事,其中最头痛的有两件事:一是计划生育的原因,独生女儿如何处理,不入谱不行,入谱又不合旧制;二是汉语的变化,文字上该如何表述。旧时修谱,字斟句酌,概念表达十分准确,比方说——</p><p>  【名字号】</p><p>  名:今人只有一个姓名,旧谱皆有谱名,并体现字辈。旧时只呼其字,直呼其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p><p>  字:用以平时称呼。如桐城派着名作家刘大櫆,字才甫,平时见面只呼其为“才甫”、“刘才甫”,以示尊重。现代人几乎没有用字,故不存在此类问题。</p><p>  号:一般有成就的人,都会有号。如桐城派着名作家刘大櫆,号海峰,便会被人称为“海峰”或“刘海峰先生”。号,并不是现在孩子的小名。</p><p>  【配娶继配侧室聘】</p><p>  配:即原配,相当于现在法律上的“妻子”。</p><p>  娶:指对方为再婚女子,也称醮妇。</p><p>  继配:亦称继娶,指原配死亡或离异,重新娶妻,属于正妻。</p><p>  侧室:即妾、偏室、二房、偏房,相当于现在非法的“小老婆”。</p><p>  聘:指男子定亲对象,未完婚。</p><p>  这些,在古代有严格界定,地位大不相同,现在已不存在。</p><p>  【适字未字待字】</p><p>  适:指该女子已出嫁结婚。</p><p>  字:指该女子已定亲,但尚未出嫁。</p><p>  未字:指该女子尚未定亲。</p><p>  待字:指该女子已介绍对象,但未举行定亲仪式。</p><p>  以上也是女儿可以入《家谱》的几种方式。</p><p>  【出赘入赘招赘孀赘】</p><p>  出赘:指本姓男子出去为女婿。</p><p>  入赘:指外姓男子进来为女婿。</p><p>  招赘:指本姓女子招女婿。</p><p>  孀赘:指丈夫死后女子招男人。</p><p>  【出继继子出嗣入嗣】</p><p>  出继:指本姓男子过继给外姓为继子,并改为外姓。</p><p>  继子:指外姓男子被本姓领养,并由外姓改为本姓。</p><p>  养子:有收养关系的非亲生子。</p><p>  出嗣:本宗族内,由多子方承嗣无子方。</p><p>  入嗣:本宗族内,无子方由多子方来承嗣。</p><p>  承祧:本宗族内,一方将儿子给无子方为子,以无子方为父。</p><p>  兼祧:由于是独子,兼给叔、伯为子,多方共一子。清代规定兼祧子可在两房各配一妻,二妻为妯娌关系,不为妻妾关系。</p><p>  【殇夭卒年享寿】</p><p>  殇:7岁及其以前身亡。</p><p>  夭:8岁至15岁未成年身亡。</p><p>  年:50岁以下去世。</p><p>  享:51岁至59岁去世。</p><p>  寿:60岁及以上去世。</p> <p>四、与修谱有关活动</p> <p>2018年6月2日楚氏新平堂印子山房七修谱筹备会议</p> <p>2018年7月5日湘潭楚氏印子山房七修谱动员大会在石潭坝菱角村村部胜利召开</p> <p>家谱的写法</p><p>&nbsp;</p><p>今年湘潭楚氏印子山房准备新修家谱,我将要参与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为了做好工作,本人查阅了一部分史料,考究了几部比较完整的家谱,积累了一点书写家谱的小知识,现总结并共享出来,错误难免,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进步!</p><p>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nbsp;&nbsp;&nbsp;</p><p>一、家谱的结构</p><p>家谱的结构千差万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哪些老的繁琐的框架结构,应该有所取舍,作为一个现代家谱,我觉得有以下六部分就够了。</p><p>(一)序</p><p>序言很重要,每次修谱都有一篇序言,它几乎是一部谱的象征和门面,它反映了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序言撰写者一般是主编,但也可以请本族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士撰写。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p><p>(二)、简介</p><p>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本次修谱的族史背景;此次编码的依据;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变迁、当前分布及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p><p>(三)、人物志</p><p>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图片、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p><p>(四)、世系图</p><p>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图。世系图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比较复杂现象。</p><p>(五)、世略表</p><p>世略表是记录世系图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是家谱正文,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世略表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世糸号、学名、字辈、谱名、乳名、主要生活工作地、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本人的工作简历、功过是非应当由众儿辈在自已的世略表中去独自评说,允许他人讲话嘛!</p><p>(六)、后记</p><p>&nbsp;&nbsp;&nbsp;&nbsp;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p><p>二、几个问题</p><p>1、编族谱最忌讳的就是乱写祖先,乱写祖先既没什么意义,也会使后人信以为真。我认为努力去找自己祖先是谁,还不如把现代的优秀的人好好写写,让后人知道自己。当然写现在人是很难的,众口难调,不管怎么写,通常总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p><p>2、纂修族谱,古时祖先将其重要意义高度概括为“敬宗收族”。“敬宗”当然是尊敬祖宗;“收族”,除有不遗漏每一个族人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修谱要在全体族人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增强全体族人的家族观念,使大家处于同一价值观念之下。所以修谱时不能遗漏每一个族人,而且要发动全族人广泛参与,共同出力,一起谋划。</p><p>3、修谱是本家族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一般三十年左右为一个修谱周期,因此这项工作进行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成立“编修族谱委员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这不是一个权力机关,也不是一个常设机构,它只是一个议事机构,一般以祠堂作为议事地点(办公地点),由族长召集,各房份代表和知名人士参加共同商议族谱编写的调查、编辑、汇总、成稿、印刷等工作,编委会设以下职位:</p><p>编委主任:1人,一般由族长担任</p><p>编委:若干人,一般由各房份中的最长者担任</p><p>主编:1人,由本族推选出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古文学功底较深的优秀人士担任编辑:若干人,由主编提名。</p><p>三、相关名词</p><p>1、子辈,表示家族辈份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譬如甘肃定远李氏字辈:光宗扬祖,隆盛荣昌,正家治国,贤孝纯良,才能增益,道德深长,久存世泽,永绍书香;赣湘鄂徽氏:斯、文、秉、公、良;学、先、守、清、高;明朝朱元璋为其后代订的字辈,朱元璋考虑到后代会有重名的现象所以就给他二十几个儿子和一个侄子每个人的后代各订了一套字辈,而后又作规定,他们的后代除了使用所定字辈之外,名字中第三个字还必须以五行相生的形式为偏旁来定。他的儿子辈均为木字旁所以其孙子开始就以火为偏旁,这样就以木火土金水的形式往复,彭氏族人彭学一,”彭学一为学字辈</p><p>2、 “谱名”: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字辈,同一辈份的人取一个相同的字以示标志。这些作为辈份的字,连起来一般都是一首诗或格言警句。依照字辈取的名字,叫做“谱名”。</p><p>普查对象如果是老谱已载人员,当然应该填写,如果是老谱之后出生的人员,就不能填写,谱名待普查结束后由主编统一安取。这样就不会发生重复的现象。当然,有些人向主编提出他希望取一个什么样的谱名,只要不重名,不发生冲突,一般主编是可以满足他的这种要求的。对于出现谱名读音相同的情况,就要采用同音字替代,替代的原则是老谱已取的不改,改动修老谱时还未出生的,同样都是在修老谱之后自取同一名字的,改年轻的,不改年长的,以此类推</p><p>3、学名与乳名:每个人出生之后,父母都会为你取一个名字,叫乳名;长大以后进入学堂所起的名字则叫学名,这个名字也将是你在日常工作当中的主要称谓。</p><p>4、世糸号:传统的字辈编号过于简单,利用价值不高,我觉得以世糸号编码比较实用、有价值,世糸号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一样,以阐明父子房份关糸为原则,用辈数加房份数来表示。如2(3-1)3(5-5)4(3-2)5(3-1)表示他本人为第五辈兄弟三人中居长子位,其父兄弟三人中居次子位,其爷兄弟五人中居五子位。以此类推,方能查到本人血统关糸中的直接祖先。是世糸图的数字化表示。</p><p>&nbsp;</p> <p>2018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十五曰)族人在天山坟山祭拜</p> <p>沁 园 春·楚氏祭祖感赋</p><p>故国阳春,</p><p>人海欢腾,</p><p>吹鼓揭天。</p><p>有四方游子,</p><p>船形聚首;</p><p>楚桥行雁,</p><p>情注坟山。</p><p>妙笔生花,</p><p>三牲礼酒,</p><p>一瓣心香祭祖安。</p><p>须明日,</p><p>祖业修家庙,</p><p>永祠先贤。</p><p>英风青史斑斑。</p><p>喜吾族雄才竟比肩。</p><p>昔创宗鼻祖,</p><p>疏洪治水;</p><p>武威世彩,</p><p>恩泽桑田。</p><p>沥胆披肝,</p><p>簪缨相继,</p><p>华夏群星何粲然。</p><p>光阴短,</p><p>问此生何恨,</p><p>愧对江山!</p> <p>2019年4月7日楚家桥祖斌公墓重修落成</p> <p>斌公祖墓简介</p><p> 墓内空4米,包外围共6米,主碑高丨.8米,加0.6米帽子,共高2.4米。共用麻石件5吨左右,水泥2.1吨,河沙卵石18吨。</p> <p>楚家桥支四修谱"诰命之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