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京汤山作厂三号的北大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是我的母校,也是我从军后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南京炮兵学院的历史沿革是:其前身为1947年创建于山东省沂水县的华东军区特科学校,后迁至南京汤山(原国民党汤山炮校旧址),1950年12月改为第三炮兵学校,1956年更名为南京炮兵学校,1969年因“文革”而停办,1977年11月7日改为第一地面炮兵学校,开始办正规高等教育。1986年6月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南京炮兵学院。1999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学院与原合肥炮兵学院合并,组建为炮兵学院,建立南京分院,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background-color: rgb(249, 249, 249);">2011年11月,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再与炮兵指挥学院合并组建,并恢复南京炮兵学院名称。</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2017年军改南京炮兵学院撤销,参与合并组建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学区)。</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操场上方的办公楼(小礼堂)</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地面炮兵学校六期炮兵军事指挥专业和侦测专业学员中队毕业,这是文革后恢复军事院校正规学历与专业化教育的首届毕业生,是当时由各部队层层选拔推荐到军校深造,各级给予厚望和部队急需的军事指挥人才。我们同期600余名同学共同完成了军校两年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同学返回原部队任职,而军校由于教员紧缺,我们30余名同学被留校任教。</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是同学,也是战友。这份同学加战友的情谊永世难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六期七中队是反坦克炮指挥专业队,1978年9月开学报到时本人被编入二区队五班(每班10人),这是当年国庆节假日与同班同学去南京雨花台参观时留影(前排右应该是张勇,后与我同调四区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概一个多月后部分人员调整班组,本人又编入四区队十班任副班长。十班十名同学入学时六名是干部、四名是班长(战士),但在军校学习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学员。因为是部队选拔推荐,学员的年龄与文化程度差异较大,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差十多岁,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都有。我到十班任副班长,可能是因为我在部队是侦察班长,也当过团集训队的教员,对炮兵分队指挥的基础性知识有一定掌握,故区队长对我的要求是“十班老同志多,文化基础差,在自己进步的同时当好小教员,不能让一个同志掉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不懈努力,尤其是班内几位老排长克服年龄大、文化低的困难,凭着不服输、不掉队的信念和见缝插针的学习精神,终于坚持到了最终毕业。本人也以始终如一的钻研好学、传帮带教和优秀成绩,在学员期间提前一年多提干{这是当时对极少数优秀士兵学员的特殊褒奖)。</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汤山炮兵射击场地形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小西门外训练场之一—马占山,图上定点作业、欢测器材、射击、战术基础训练的复合型训练场。</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占山对面(西南)的一塔和二塔(民国建筑的观测瞭望塔)是图上作业和连测作业的基准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炮场排列整齐的反坦克炮,兵操训练时那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己淘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9年春节,我与十班的三位老同志合影。前排李文(左)、老吴(右,名字想不起来了),后排王凤智(左)、本人(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的炮校大礼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宿舍楼边通往教学楼的法国梧桐林荫大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毕业证。</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十班的毕业照。前排左起:张颖(班长)、赵常志、唐文、王华书、马卫明,后排左起:(想不起姓名)、小江、老吴、王凤智、李文。当时班长提出让我想几个字写在照片上,我说:“同窗共读情谊深”,全班通过。(分别四十年,现均失联。)</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4区队的毕业照。前排左六严步秋(区队长,后调长沙炮院,转业后曾任长沙国税局培训学校校长。)二排左一陈清华、三排左三孙丁雨和我三人毕业后留校,陈、孙二人在兵牵教研室,我在战术教研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下两张为局部放大后的照片。</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中队毕业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七中队毕业留校任教人员,(战术)任明学、王华书、;(射击)刘进军、刘汉平;(兵牵)孙丁雨、陈清华、郎丰义等。后来李勇亦从部队调入炮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下三张为局部放大后的照片。</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class="ql-font-monospace">战友情同学情,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年代越久情越浓。虽然天各一方,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和关怀。曾经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胜过手足亲情。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想起战友的身影;无论遇到何等困境,身边总会有战友的真情。</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毕业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毕业后各奔东西,分散到全国各部队,忙于部队建设、忙于祖国建设,由于地域、单位、通讯等诸多因素影响,除少数战友同学有联外,绝大多数已失联。目前我们当年的军校同班、同区队、同中队同学年龄最小的也已到达退休年龄,你们还好吗?</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特殊年代的军校学员,背负着祖国和军队的期望,着眼于卫国戍边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急需,度过了一段拼搏向上、提升素质和指挥才能的军校学习生涯,铸就了一批栋梁之材,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和一段时期的对越反击作战(轮战)发挥了重要作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星斗转移,时过境迁,战友同学情谊难断。许多老同学的姓名模糊记不清了,如有老同学有联系方式的,有战友熟悉照片中的人的,请您与我联系,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