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初识“悟道尖”,缘于去年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篇文章,文中悟道尖的景色及云海令我神往。前不久,又一次在朋友圈见到了“悟道尖”的身影,更坚定了我去与她接近的想法。仲夏里一个晴朗高热的日子,因到访广丰,恰好圆了我的悟道尖之梦。</p> <p> 午饭过后,我们在广丰刘罗华的陪同下,前往悟道尖。车辆行驶在平坦的柏油路上,道路两边碧绿的行道树一棵接着一棵一闪而过,就像在放映一部大自然影片。行至铜钹山脚下,一团乌云笼罩在上空,“会不会下雨?”不久,太阳便冲破了云层,透出一片光亮,打消了我们的顾虑。</p> <p> 车子很快到了条铺,从条铺电站到悟道尖,就是一路的盘山公路了。 山路又陡又窄,蜿蜒曲折,且一面傍山一面临崖。就在这样的山路上,刘罗华驾起车来一样游刃有余,尽管我们一再紧张地喊道:“慢点!慢点!”车速还是保留在三四十码。他说,因为工作性质,他跑遍了广丰的所有乡镇,这样的山路算不上有难度。</p> <p> 车窗外绿树葱茏,空气湿润,不时有从石壁上渗出的涓涓细流映入眼帘。汩汩的流水声、聒躁的蝉鸣声及小山雀的欢叫声,谱成了一曲悦耳的山歌。随着海拔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清新,夏日的燥热渐渐散去。不知绕过了多少个弯,我们的眼前渐渐开阔起来。山顶上,一大片绿油油的茶海扑面而来,这是悟道尖旁的一处万亩河红茶基地。河红茶基地旁是一片蓝莓基地,此时蓝莓正进入采摘季,有工人戴着斗笠拿着袋子,仔细采摘着一颗颗紫得发黑像珍珠一样的蓝莓果实。奇怪的是,这一路上并未见着村庄,这些工人该是走了不少山路上得山顶干活吧。</p> <p> 夏天的午后,万里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的银色浪花,有的几层重叠着,像层峦叠嶂的远山。 站在山顶的一块岩石上,伸手就能触碰到天。此刻,心中不由哼起了一首歌:“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我们在岩石上 极力摆出各种POSE,只想将这朵朵白云和蓝得纯净的天空多一些留在记忆里。</p> <p> 在一阵猛拍之后,我们前往此行的目的地——广丰第五大高峰悟道尖 。停好车,沿着山石小道徒步而上,随处可见的的杉树,苍翠荫翳,丝丝清寒,缓缓而生,褪去夏日的燥热,让人心神安宁。不多时,我们便攀上了山顶。只见山顶上有一座寺庙,匾额上书“马氏夫人庙”。我想:一个灵魂栖息的地方,势必有一个美丽的传说。</p> <p> 相传,马氏夫人原姓陈,名凤,是天宫仙女。唐末,下凡投胎洛阳陈员外家。十一岁那年的一天,圣母娘娘传授给了她“先天大道”之秘诀。 十六岁那年,她来到当地幽静的小香山勤修苦练,这一去就是七八年。后来因为医治好了久病卧床不起的皇帝,被册封为护国佑民修真悟道元素马氏夫人。此后,她每到一处,就驱魔避邪,给人治病,从来不收他人钱财 ,留下了很好的名声。</p> <p> 一日,马氏夫人仙游到福建境内。当地有一大富人家,主人双目失明 ,到处求医都不见好转,得知马氏夫人来此,就前去求医。经马氏夫人精心诊治,他的眼睛很快就复明了。主人为了报答马氏夫人,给了她很多银两,可马氏夫人分文不收。主人急了,问道:“你不收银两,那叫我如何报答你?”马氏夫人想了想说:“如你真想做点什么,那你就到铜钹山去选一处有五道青山的地方,建一座寺庙吧。”于是,主人便从龙泉出发, 沿武夷山自西向东一直寻觅而来,终于寻找到了铜钹山五道尖这一处有五道青山的地方。这人又询问马氏夫人:“庙建多大?”马氏夫人说:“你在那茅草坪上点一把火,火烧到多大的地方,寺庙就建多大。”</p><p> 主人会意后,即刻返回五道尖,找到了一块茅草坪,他点燃了一把火 ,结果火只烧了一小块地方。不久,主人就在火烧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寺庙 ,由于马氏夫人给他治好眼睛带来了光明,于是,他给这寺庙就取名为光明殿。</p> <p> 马氏夫人甚喜,遵从圣母的旨意,从此坐镇光明殿,继续悟道苦修, 善度众生。从那个时候起,当地百姓就称光明殿为马氏夫人庙。因为五道尖是马氏夫人修成正果的地方,所以人们就把这里叫成了“悟道尖”。</p> <p> 站在庙外的行步道上极目远眺,只见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云雾缥缈 ,在阳光的照射下,宛若人间仙境。</p><p> 下得山来,已是傍晚,夕阳透过枝桠,在铜钹山的一侧山壁上洒下一块块金黄,令人陶醉。</p> <p> 仲夏的季节,总有许多梦想要实现,比如爬山、观水,感受大自然的风采。站在这样的季节里,总有一种灵动和兴奋的感觉。</p><p> 山路弯弯,山水相融,云海翻滚,远山青黛……这,就是我对悟道尖的初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