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知青黄石水库暴雨游

夏鸣皋

<p>  今天有暴雨!吾妻对老沈说。风雨无阻!老沈斩钉截铁地回答!</p><p> 他们这是干嘛?原来,他们要去桃源黄石水库旅游!这里的他们,是九位四五十年前在桃源黄甲铺公社下放的知青,六男三女(包括吾妻),全是爷爷奶奶级的人物。而黄石水库就在黄甲铺公社旁,是桃源县第一大水库,在深山老林中,水面有四万多亩。我儿子全家前年开车来过,並在湖边搭帐蓬渡过一夜。回来后他连连称赞水库风景优美,值得一游。所以,我这个知青家属,对此心早有所念,机会难得,决定随夫人一道前往。</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p> <p>晴天时的黄石水库</p> <p>我们上午八点多从常德市区出发,两台车十个人十点左右到达黄石水库。看来,天气预报不是吃素的。此时,暴雨如期而至!瓢泼大雨倾盆而下,眼前一片雾茫茫。但这絲毫也动摇不了我们游湖的决心。不过,下船的台阶上水像瀑布一样往下流,要保护鞋子,就得打赤脚。小田(也是快七十岁的老奶奶了,我这里姑且这样叫她)不乐意了。这时老付立马站了出来说:“我背你!","我有一百二十斤,你背得动吗?”小田说。"没问题!"老付背着小田沿着陡峭的阶梯稳稳地一步一步往下移。猛不经意说了句“唉!如果是年轻时候背你就好了!”众人大笑!</p><p>〉</p> <p>大雨中的黄石水库</p> <p>桃源黄石水库,从1958年开工,到1968年竣工,整整修了十年!它是数万农民肩挑背扛一筐一筐土将大垻一寸一寸垒起来的!水库库容达六亿多立方米,水最深处有90多米,兼有灌溉,防洪,发电等诸多功能。站在大垻上,望着这碧波万顷的湖光山色,你简直难以想像,当时,没有推土机,没有挖掘机,就凭两只撮箕,一根扁担,怎么就能把这几十米高的大坝修起来?但是,知青们能理解,当年他们就是这么干的!凭着一个劳动日十个工分七八分錢的收入,吃着添加了苦菜,萝卜,南瓜的饭菜,他们大修农田水利,在滿是蚂蝗的水田扦秧割稻,他们在这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p><p> 我在1976至1977年,在桃源县桃花源公社一个大型央企的知青点任带队干部,每天和一百多位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多人至今还和我保持联系。凭我对他们的了解,我认为,他们是现代中国最能吃苦的一代人,是共和国大厦最強有力的支撑!</p><p> 今天,国家富强了,他们大部分过上了小康的日子。此时此刻,旧地重游,他们的心情格外舒坦!今天,他们将要在这里显示出无比豪迈之情!</p><p><br></p> <p>大雨中的黄石水库显得格外妩媚。</p> <p>能坐三十人的游轮,就搭载我们十个人,显得十分宽敝。大家在船上有说有笑,在风雨中悠闲自得,欣赏这难得的风光。</p> <p>船老板向我们介绍黄石水库</p> <p>三头黄牛出现在湖中的小岛上。是谁这么聪明?将三头黄牛放牧在长滿青草的小岛上,放牛娃只需等牠们吃饱后接送回家就行了。</p> <p>令人激动的一幕出现了。在返程距码头还有一千多米的水面上,老徐和老付要下水游泳了!他们是有备而来,在这当年艰苦奋斗过的土地上,在这古稀之年,他们要留下给自己和子孙永世难忘的纪念!他们手握双拳,显示力量和信心!他们将从这里下船,游到码头上岸。</p> <p>老徐和老付都是游泳高手。他们差不多每天都要在沅江畅游。老付今年七十一岁,老当益壮,精神抖擞!他在离岸还有一千多米远时就迫不及待地下水了,一路自由式划水,乘风破浪。老徐也年近七十,他被船老板硬披上了一件救生衣,然后跳入水中!"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此时他俩最真实的写照。而游轮则放慢速度,伴陪他们与风浪搏斗!</p> <p>太巧了!远处水面出现了七八个人影,他们也是一个人一个气球,和我们方向相反,列队向湖心游去!看来,游泳的发烧友还不少!</p> <p>游轮历经近两个小时,终于靠岸了。两位游泳健将,也结束了与湖水的搏斗,登上了船。此时,雨停天开光,周围的一切,显得格外清爽!老徐说:太好了!湖水清洁卫生,温度比沅江水还高两度,真是太舒服了!上岸前,老徐将150元錢塞到船老板手中,连称谢谢!但是,船老板却坚持只收一百,说是先说好的。经过几次推送,船老板才将这150元收下!这不禁使我们深深感概:这里的农民真是太忠厚了!</p> <p>老徐和老付上船后和大家一道欢呼</p> <p>这就是我们乘坐的游轮</p> <p>  上岸之后,我们驱车去一家农家乐吃中饭。这是一家颇具规模的饭店,全部木制结构,上下两层,宽敞气派。坐定之后,老板娘马上送来刚摘下的杨梅和自包的棕子让大家尝鲜。隨后,现杀的土鷄,牛肉,羊肉,腊肉,翘鱼及各种时令蔬菜十三大碗依次送上。而本次聚会的金主,就是老徐,他拿出400元一瓶的汾酒供大家品尝。各位酒友连称好酒!好酒!</p><p> 说到老徐,还真要多说几句。他在知青中年龄稍小,但在农村中就被选拔参軍了。复员后到工厂做过工人,管理人员,后自办企业,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富裕之后,从来没有忘记黄甲铺的乡亲们,从来没有忘记同艰共苦过的知青哥哥姐姐们。这次聚会,就由老沈具体组织,老徐负责经费。这样,大家欢聚一堂,畅谈当年下乡时的各种趣事,诉说各家一本难念的经。活跃欢乐的气氛,似乎使大家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老顽童。</p> <p>饭店的长廊</p> <p>酒足饭饱之后,我们踏上归程。这时,大家的热门话题是:这样的聚会太难得了,必须继续!下一次的聚会,是在慈利的温泉,还是……</p> <p>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