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自驾之五—大垴天路

李芳(花仙子)

<p>  6月12日,自驾大垴天路。</p><p> 大垴路东起车佛沟,西至大垴北洼村,全长十三公里,有效路面宽六点五米,呈十六个“之”字形,从山间盘绕直到山顶。共计投入资金和以工代账粮棉布折合人民币二十二万二千元,投工十六万五千个,开炸坚石二十六万二千立方米。</p> <p> 大垴天路,俗称林州最美山路,这条崎岖的山道也是摄影人的青睐。都说这是最险、最美的路,他们形象地称这里的路为“九盘十八路。</p><p>这是一条通过全村人4年的努力,整整挖了48万土石方,用铁锹和锄头开辟了一条及其陡峭的山路。</p><p>这条奇险秀美的天路蜿蜒一直到大垴村,这里古称九连山,四面均为悬崖峭壁。一边是紧贴山体,一边是悬崖。</p> <p>  大垴村也是自驾、摩托车、骑友最爱的路线。</p><p> 今天我们向大垴村出发。</p> <p>  进山路景,在森林里穿行,原始的乡野气息。</p> <p>  山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p><p> 路边野杏金黄,还有山核桃、梨子,我们停车准备摘果,可惜够不到,只能远观。</p> <p>  野杏金黄,酸涩,难以下咽。</p> <p>  拍美景。</p> <p>  盘山公路陡峭,路面很窄,仅够一车通行,偶尔有错车的空间,错车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p><p> 一边是崇山峻岭,一边是悬崖峭壁,路边有的用石头垒了边,有的啥也没垒,万丈悬崖的山路,看的头发晕,小腿打颤。</p><p> 老司机才敢开车,我只敢坐车。</p> <p>  我忙着拍美景,领队和队友们上车后一溜烟开车跑了,任我大声呼喊也没停下,一会儿就不见踪影。</p><p> 天哪,你们想把我丢在大山里喂狼吗?</p><p> 上了后车追赶,追上后,看见领队也停车了,终于发现把我丢了。</p><p> 要是独自丢在大山里绝对是走不出来了。</p> <p>  上山途中,路遇山民问路。</p><p> 山中能遇到个人都是幸福的事。。</p> <p>  细雨蒙蒙,雨雾缭绕,看不见景色,汽车缓慢上山。</p> <p>  团员的车胎没气了,换胎。</p><p> 换胎成了欢乐插曲,车主高兴欢唱,太喜庆了,大家乐的大笑。</p><p> </p> <p>留个纪念,有意思。</p> <p>路边的野花不能采。</p> <p>看他高兴的。</p> <p>  安徽自驾游的徐总和随团导游大美妞 。</p><p> 一路辛苦驾驶,细心导游,完成了愉快的行程。</p><p> 谢谢两位。</p><p><br></p> <p>  询问山民—云中客栈在哪里?</p> <p>山路弯弯,崎岖陡峭。</p> <p>到达云中客栈。</p> <p>这是大队书记家办的云中客栈。</p> <p>  云顶老宅。</p> <p>  高山关帝庙,浓浓的中国风。</p> <p>  关帝庙大门。</p> <p>门神贴起来,大鬼小鬼进不来。</p> <p>高山树花,开的热烈。</p> <p>石头、泥巴老宅,沧桑的感觉,已经废弃不住人了。</p><p><br></p> <p>  石头老屋和石碾。</p> <p>石碾,古老的农具,只有在大山里才能看见。</p> <p>  老宅女主人,大队书记的老伴,云中客栈女主人。</p> <p>山花和老宅。</p> <p>浓雾锁山</p> <p>团友们登山。</p> <p>  队友在山上寻的石猪两个,是爱情💏猪组合,惟妙惟肖,队友如获至宝,开心极了。</p> <p>山花烂漫。</p> <p>  下山回到客栈,女主人已经做好饭了。</p> <p>河南乱炖。</p><p><br></p> <p>大垴村支书家吃烩菜,烩菜是河南特色土菜,所有的菜放在一锅里烩熟,有肉、土豆、豆腐、粉丝、辣椒、包菜、豆角、蒜薹。</p><p>味道不错,好吃,吃了两碗,压惊壮胆。</p> <p>吃的津津有味。</p> <p>自驾大垴天路,到达云中客栈,吃地道河南农家大锅一锅煮烩菜。</p><p> 一排蹲好,大碗吃饭,只有村干部才能这样吃饭嗷。</p><p> 香不香?喷喷香![呲牙]</p> <p>第一、第二是大队书记和大队长,后面是妇女主任。[呲牙]</p><p>大队会计蹲的远,不敢和书记平起平坐。</p> <p>  客栈女主人的婆婆,92岁了,身体很硬朗,大山里养人啊。</p> <p>  山顶远眺大垴村。</p><p> 弄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住在这么遥远的高山里,祖先是躲避战乱?亦或私奔?</p> <p>  大垴村是林州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最后一个通电、通讯最晚的村落。</p><p> 远眺大垴村,网上查找了大垴村图片。</p> <p>  云中山路</p> <p>登高俯瞰盘山公路。</p> <p>下山之路。</p> <p>惊险之路。</p> <p>  团友们合影,留下难忘回忆。</p> <p>  壮观、危险的大垴山路,再看一眼。</p><p> 惊险的自驾之路。</p> <p>西北浮云卷暮秋,太行南麓照封丘。</p><p>横峰侧岭知多少,行到燕山翠未休。</p> <p>  “巍巍八百里太行,自北而南贯穿于中国大地的腹心,上接燕山,下衔秦岭,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也是中国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的天然一跃。被历史地理学家称为“天下之脊”?</p><p> 太行山的精神—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精神!</p><p> 自驾四天,欣赏太行山美景,太行山精神永远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