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心中那份爱——一个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王卉老师

红尘无涯

从新乡卫水河畔至商城大别山麓,来到这座山清水秀的美丽山城,王卉老师在商城县实验小学从教已十载有余。这十年,学生们的成才,王卉老师的成长,彼此促进;这十年,孩子们的童年,王卉老师的青春,彼此陪伴。王卉老师用心经营,描绘出班级的诗情画意;王卉老师用心欣赏,勾勒出孩子们心中的远方未来。 <div><br></div><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经典,为立德</b></h3>因为酷爱中国古代文学,王卉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深的理解。自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王卉老师立刻进入角色,每天语文早自习,便领着学生诵读经典,师生共读,言传身教。并对重要的词句进行讲解,为孩子们传授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读经典、写经典成为常态。在一次师生读书交流会中,王卉老师背诵了一篇《滕王阁序》,立即引来了学生的惊叹,更加激发了学生积极背诵古诗词的兴趣。王卉老师经常激励孩子们在幼小的年龄阶段能够多读多诵,持之以恒,感受中华文明,品味中华文化,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br></div>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不学礼,无以立</b></div>荀子曰: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王卉老师经常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中秋节、清明节等,都要举办一个简单的汉代节日礼仪,向学生传授汉文化的庄重礼仪,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读经学礼,王卉老师很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也很喜欢跟着王老师学习古文化。</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h3> 亲子诵读,王卉老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隔空”诗对《姓氏歌》,“相聚”共赏《诗词会》</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疫情打破了师生的约定,然而诗词打卡诵读,在王老师的班级里从未间断。“停课不停学”,王老师用微课和直播,讲解了“姓”与“氏”的不同,为孩子拓展了复姓的来源,并引导孩子们总结出介绍姓氏的多种方法:拆字法、组词法、诗词吟诵法等。诗词吟诵法的总结,就得益于王老师“隔空”喊话,诚邀孩子们一同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在“亲子共读”活动中,陈弋阳妈妈这样写道:“诗词打卡的坚持,让孩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孩子学习诗词的兴趣,增强了孩子的记忆力,希望孩子在王老师的熏陶下,在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家长发自内心的评价,说明王卉老师教学有特点,是个教学很认真,家长很认同的人。</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益智启为先,化美于润物</b></div>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王卉老师的课堂总是生动有趣、欢声笑语。王卉老师结合自己的绘画和音乐特长,将音乐、美术、手工等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让孩子们在音韵中感受,在色彩中体味,在实践中领悟。孩子们都说,最喜欢上王老师的语文课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在教学效果上,就成功了一半。</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尊师为重道,爱生育桃李</b></div>尊师爱生,是王卉老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法宝,她与学生交朋友,平等对话,师生结下了纯真而深厚的友谊。在王卉老师送走上一届学生即现在的四一班的时候,与之相处了三年的学生,依依不舍,热泪盈眶,最后写下了一首深情的小诗,告别了可爱的孩子们。</h3> 《最后一次为你写诗》是王卉老师与学生告别的真情之作。 在新的学年,王卉老师小循环下来接了一年级八班,在与学生相处的短短两天,就爱上了新的学生,学生也爱上了新的启蒙老师,新的感受,使王卉老师写下了两段师生真情的感动和对话。 《想你们了,相处了三年的孩子们》。王卉老师迎来了新的学生,仍然忘不了上一届的学生。王卉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深深的师生情谊,无不令人感动。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师生同执笔,母子同题作</b></div>王老师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都不喜欢习作。每次布置习作,都是 “苦不堪言”。讲解时,王卉老师总是精细化讲解启发引导,把习作内容化为日常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难。更有趣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王老师经常提议:师生同执笔,同题而作。这样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亲和感,孩子们欣然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把习作当作负担。王卉老师的循循善诱和下水作文,说明王卉老师是一个有耐心、有方法、有责任心的人。</h3> 王卉老师习作。 学生李木子习作。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评语开生面,诗词画日圆</b></div>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酷爱经典文学,使王卉老师的文学素养有了深厚的基础。她不仅是在课上课下影响着学生和家长,在期末,王卉老师在所教班级的《学生素质报告册》上,不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大众语,只见一首首五言或七言的“姓名藏头诗”“嵌名诗”,亦或是毛笔创作“一字评语”,点明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再附以小诗注解。别样的评语,倾注了王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老师如此评语,学生们很是欣慰,在拿到通知书后,总是竞相背诵;家长们很是欣赏,透过诗意文字了解到孩子的优点与不足,也体会到老师对孩子们的重视和用心程度,得到了家长们的连声称赞。</h3> “一字评语”小诗注解。 戴蕊溪嵌名诗。 一首首的评语诗,画龙点睛地道出每位学生的优缺点。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学生易记,用以常常点醒自己,效果很好。 <div><b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学常反思,札记评得失。</b></h3>王卉老师坚持写教学札记、反思,以总结教学上的得失和感受。数年来,手写了三本教学札记,电脑上写了无数的教学札记。真是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在教学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 手写的三本教学札记。 电脑上保存的教学札记。<div><br></div> 还有教育札记:表演十分钟,特别的作文课,三载为师,:那一声“谢谢老师”等等。一篇篇教学札记,反应出王卉老师的教学历程和和对教育教学一丝不苟的态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以教学为己任,用爱心暖学生</b></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作为语文教师,王卉老师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孩子的童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为班主任,王卉老师将班级活动开展得绚丽多彩,用美篇制作留住了最美回忆。她用童心点拨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用诚心感染学生,用真心成就学生,这就是王卉老师的幸福。</span></p> 最美教师<br>胸怀桃李一片心,<br>散尽芬芳将梦寻。<br>临危无惧舍命去,<br>大别山巅铸师魂。<br><br>最后,用王卉老师的自况诗作结。<div>做个最美教师,是王卉老师的梦想。携子郊游踏青,看到春意盎然的商城美景,引发了王卉老师使命般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自况小诗。可见王卉老师早已把身心奉献给教育事业了。</div>

王卉

老师

学生

教学

孩子

王老师

札记

师生

诗词

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