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四小新教育】新教育新写意 榜样力量书美意——教师随笔周刊十六

定南四小

<p>  新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培养出既有着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着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教师是践行教育使命的使者,我们应先于学生,朝着新教育的目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养。</p> 阅读随想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新教育》有感</p><p> 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后。总会在自己上课之余,抽空静下心来再次认真阅读精彩、经典、触动心弦之处的语言。并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些浅显的体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感受。</p><p> 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自己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p><p>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和自豪,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可是现实却是:成绩排名与各项考核的压力蒙蔽了我们家长和老师们的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就是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如此进行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这一教育问题,就是让老师们重新关注学生的心灵,重新建构高效课堂。“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p><p style="text-align: right;">——叶金兰</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教学革命》随笔</p><p> 随着新教育的开展,新教育中的十大行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构建理想课堂已势在必行。一节紧张高效的课堂,开始成为课堂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种模式能够以育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了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老师的满堂灌已不能满足未来杰出人才的培养,未来的人才需要善于读书,思考,解决问题。</p><p> 先学后教的模式,能有机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养成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紧张,快节奏的习惯,磨练意志,形成耐心做事等品德,培养了自信心,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严守纪律,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p><p> 在这个学期里,我慢慢尝试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运用的并不是那么自如,但是我慢慢地发现学生会开始主动学习了,会跟着黑板上的自学思考主动思考了。自己讲的是更少了,虽然也没有完全达到放手之状态,还会担心学生有没掌握,毕竟刚开始那些后进生还是没有习惯,他的潜意识里就是等着老师的知识输入他们的大脑,所以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里慢慢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p><p> 教学的路很长,构建高效课堂不易,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路上且学且教。</p><p style="text-align: right;">——肖晓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有感</p><p>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中的教室不只是书本知识的传授地,它还是孩子们的另外一个“家”。雷夫老师说过:“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要打造一个这样的教室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们痴迷于教育,更需要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善于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特质,找到一系列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教室里不仅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p><p> 作为年轻老师在教育上我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但要传授孩子知识,更要给孩子传递爱,并教会孩子学会爱,让教室成为有温度的“家”</p><p style="text-align: right;">——曾志芳</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的要义</p><p>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把从学校学过的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我在四小从教快一年了,教的是四年级科学,除了教给学生们书本上的知识,还教了他们一些学习方法,这些知识或许在他们上初中会螺旋式呈现。</p><p> 我感受到自己之前所受的教育是传授你一些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记忆和测试,拥有这一套系统的知识,从而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教育不能只是为了学生的成绩,为了一份工作,这是狭隘的教育方式,如果一个老师真正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心里面真正想要的人生是什么,学生的人生道路会变得更加开阔。</p><p> 我认为新教育不仅是帮助学生将来有份理想的工作,更应该帮助学生找到真正所想,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轨道。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能将这些兴趣爱好变成他们的特长,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有帮助。</p><p> 《学记》中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里面的教学相长原则不仅适用学生,还适用于老师。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会知道自己还有那些知识点有欠缺需要完善,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是相互促进。</p><p>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的要义,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个梦想点燃一群梦想。</p><p style="text-align: right;">——黎志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p><p> 这学期阅读了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编著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深受教育。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需要老师的精心备课,学生的积极配合,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课堂气氛,这也是我们推崇的完美教室。这样的教室应该是一种充满和谐、关怀的教学氛围。</p><p> 我们天天进学校入课堂,天天面对学生。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中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生活的可爱,知识有意义,学习有价值,从而对生命充满渴望,对知识充满渴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异想天开要有人欣赏,个性张扬要得到鼓励,充分自由发展得到支持,要引领学生畅想未来。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这样和谐、有序,人际环境充满关怀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到老师给予的是幸福,是快乐!</p><p style="text-align: right;">——黎丽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教育》阅读心得</p><p> 初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对新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我们学校就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开展了“晨诵午读”的读书活动。孩子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感受爱。</p><p style="text-align: right;">——孙智莉</p> 教学随笔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体育游戏促成长</p><p> 在体育课堂中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游戏比赛在小学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分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p><p> 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向,也有失利的组同学之间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学生,让他们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失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例如在我校举行的一次足球比赛中,两方队员就因为争一个球,准备打架了,我立马进行了阻止并跟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并给了他们冷静整理情绪的时间,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p><p style="text-align: right;">——朱煌程</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马行空”的美术课</p><p> 灿烂的微笑,激情的语言,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p><p> 我发现,上课带着激情,授课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兴趣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灿烂的微笑,抑扬顿挫的的语言,将课堂教学融入语言情境,并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融入实践体验,让课堂充满活力和情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就像在五年级上的美术制作课,只要结合这些语言、情感和教学资源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美术兴趣很高听得也很入迷,在制作环节也很认真,一件件充满想象的作品呈现在课堂上。</p><p> 只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信,更多的微笑,更多学习的选择权利,让学生相信老师。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张扬个性的空间。学生对美术课堂就会有更多的活力和激情。</p><p style="text-align: right;">——杜文华</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戏中学习技能</p><p>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p><p> 整个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重点,让学生上台示范,让学生边操作边说,然后再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去实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全过程。在操作中,我一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助手,适时点拨,加以引导,培养创新。同时,我还充分调动基础好的同学, 让他们去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协作的情感。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成果,交流彼此的情感。</p><p> 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用计算机画图》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 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p><p>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 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p><p> 作品做好了, 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 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p><p style="text-align: right;">——廖振聪</p><p><br></p> <p>编辑:黄懿</p><p>审核:定南四小新教育办公室</p>

学生

教育

教室

课堂

学习

教学

知识

教师

老师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