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我的集邮生活在,一直怀有浓浓的诺贝尔奖情结。作为一名从事教学科研的大学老师,诺贝尔伟大而崇高的形象,令我敬仰,那些为追求真理、孜孜探索、贡献卓著而荣膺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也令我格外崇敬。感谢各国的邮政部门,已相继发行了较为丰富的诺贝尔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邮品,这成为我集邮收藏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我的诺贝尔奖集邮藏品集中,珍藏着10余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亲笔签名封片,借此机会,对这些签名封片略作描述和介绍,同时,与读者们分享这些封片由来的故事。</p> <p>图1</p> <p> 图1和图2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签名的封片。李政道教授对近代物理、特别是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享誉全球的重大贡献。1956年,他与杨振宁教授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划时代的成果,为他们赢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誉。这两枚封片的图案,与李政道教授都有关联。图1封上左侧的图案,是1988年10月24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功运行的第一天,李政道教授陪同邓小平一同视察这套大型科学实验装置的情景。正是鉴于李政道教授的建议,邓小平亲自批准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建。它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高能物理研究的科技先进国家之林。图2邮资片上的图案,是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它的研制和建成,也得到了李政道教授的大力支持,并多次亲临现场交流指导。上世纪90年代末,李政道教授再次光临合肥,我的同事王昌遂教授受李政道教授之约,前往商讨科研事宜。我拜托王昌遂教授带去了这两枚封片求签,李政道教授高兴地在这两枚封片上留下了他珍贵的墨迹。</p> <p>图2</p> <p> 图3这枚封上,有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科尔(Robert.Curl)教授的签名。科尔教授因发现碳元素的新构造——球壳状富勒烯而闻名于世,这种碳团簇分子结构具有多种奇妙的物理化学特性,故夺取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科尔教授任教于美国休斯顿莱斯大学,同时担任了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顾问。1999年,他来我校参加会议,我恳请他在这枚校庆纪念封上留下了他的亲笔签名。</p> <p>图3</p> <p> 图4和图5是两枚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庆纪念邮资片,其上的签名是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物理学家西格巴恩(K.Seigbahn)教授的墨迹,西格巴恩教授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高分辨电子光谱学。我校结构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季明荣教授曾在瑞典作访问学者,他的导师便是西格巴恩教授。上世纪90年代末,西格巴恩教授受邀访问我校,季明荣教授陪同西格巴恩教授到我实验室参观,当时,我实验室恰好留存有这两枚邮资片,便趁机请西格巴恩教授在这两枚邮资片上签上了他的大名。</p> <p>图4</p> <p>图5</p> <p> 2006年,我工作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赵爱迪收到了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参加6月下旬在德国林岛举办的第56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这个大会每年举办一次,通常会邀请各国极少数优秀青年科学家赴会,以便新老科学家相互沟通交流。促进优秀科学接班人才的成长。赵爱迪博士因工作出色,在激烈竞争中成为极少数幸运者之一。当我得知他将赴会后,深感这是一个获得诺贝尔奖得主签名的极佳机会,便请他带去了与诺贝尔和科学有关的四枚首日封和邮资封,拜托他设法请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签名。赵爱迪博士不负我望,回国后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四枚封上都留下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亲笔签名。</p><p> 图6是德国发行且首日实寄的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资封,封的在侧图案,呈现有诺贝尔肖像和他的故居,纪念邮戳上也刻制有诺贝尔的肖象。封上,有6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签名。他们分别是;1.威廉姆.菲利普斯(William D.Phillips),美国科学家,因发现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荣获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约翰.霍尔(John L.Hall),美国物理学家,其主要贡献是发展了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可对原子内部结构进行精密测量,故此荣膺了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彼德.格林贝格尔(Peter A. Grunberg),德国物理学家,获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该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大容量计算机硬盘的广泛应用。4.马丁努斯 韦尔特曼(Martinus Veltman)和G. 霍夫特(G.Hooft),荷兰物理学家,韦尔特曼是霍夫特的导师,这对师生从理论上阐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理论,共同分享了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的另一半。5.道格拉.奥谢罗夫(Douglas Dean Osheroff),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氦-3在低温状态下的超流动性而夺得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p> <p>图6</p> <p> 图7这枚邮资封也是为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发行的,邮戳中的人物肖像,是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封面左侧图案是伦琴发现X射线的实验室。封上,也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签名。其中,约翰.霍尔的签名在图6的封上己有呈现,此处不再详述。另外4位签名者分别是:1.T.汉施(Theader W.Hansch),德国物理学家,他的贡献与霍尔相同,也是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的发展应用,与霍尔分享了200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B.D.约瑟夫森(Brian David Josephson),英国物理学家,他从理论上作出了超导电流能够穿越隧道阻挡层的预言,后经实验证实,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从而获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一半。3.I.贾埃弗(I. Giacver),美籍挪威物理学家,因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而与日本物理学家江崎玲于奈共同分享了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另一半。4.J.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美国物理学家,利用加速器在实验室里产生了中微子束,发现新的中微子,验证了轻子的二重态结构,为弱电统一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荣获了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p> <p>图7</p> <p> 图8是列支敦士登发行的科学题材邮票首日封,邮票图案是原子光谱。封上,有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签名。其中,汉施在图7的封上己留下签名,不再介绍。另外三位,一是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奥伊.格拉布尔(R. J. Glauber),获奖原因是“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赢取了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一半。二是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的卓越贡献,与另外两位化学家分享了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三是瑞士化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uthrick),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与另两位化学家分享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p> <p>图8</p> <p> 图9也是列支敦士登发行科学题材邮票首日封,邮票展示的是晶体结构。封上,也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签名,其中三位,施罗克、维特里希和霍尔都在前述的封中留下了大名,此处也不再复述。封上的另一位签名者,是英国化学家约翰.沃克(John E. Walker),基于对生命的能量货币一一腺三磷研究的突破,与另外两位化学家分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p> <p>图9</p> <p> 最后这两枚签名封(图10,11),签名者是瑞典科学家苏尼.斯文贝格(Sune Svanberg)教授。斯文贝格教授並非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他曾长期担任诺贝尔奖物理委员会主席,与诺贝尔奖密切相关,故将其签名封也纳入该文之中。这两枚封的选择也别具意涵,一枚是德国发行的诺贝尔邮票的首日实寄封,另一枚是瑞典发行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首日封,诺贝尔奖物理委员会主席在封上的签名,为这两枚封徒增了特别的情趣。斯文贝格教授在激光光谱学及其在环境、医学领域的应用做出过重要贡献,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的两院院士,並受聘于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2006年11月中旬斯文贝格教授来我校讲学,在学校报告厅为学生作了精彩演讲之后,我请他在这两枚封上留下了珍贵的签名。</p> <p>图10</p> <p>图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