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是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由于语言和思想上的隔阂,学生很难读懂。其实这篇文章的确写得很好,尤其是第4节到第8节,很值得细细体味。而其中的精华之处当属第五节和第7节。“好的故事”并不是故事,而是一个梦。梦境是很难描绘的,但是鲁迅先生却将梦的发生、展开、消散写得非常生动。梦境中写到了山阴道、两岸自然风光和人的影像,以及各种物体在水中变幻流动的倒影。仔细朗读这两段文字,就会发现山阴道两岸的风光并非作者关注的焦点,作者真正醉心其中并极力渲染铺陈的是水中的奇幻影像,这也是本文写得最为精彩出色之处。水中的倒影瞬间多变,千奇百怪,很难捉摸,作者通过比喻、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并运用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捕捉到了水中倒影的奇幻之美。这只是一种瞬间的印象,一种主观的景象,而非平时常见的具体直观的客观景物。鲁迅的这种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很像19世纪法国印象画派。 上课的时候给孩子们提了一下印象派,尤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法国画家莫奈。可惜无人知晓,连绘画特长生也说不出来。虽然我让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不过估计也不大会有人去查。倒是自己是个好学生,回家后又查了一下,翻阅了家中的藏书,找到了这一幅图,结合上面的文字介绍,可以让我们对印象派艺术特点有所了解,从而帮助我们去理解《好的故事》中呈现出的文学效果。 翻阅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幅画,也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好的故事》中提到了一种植物“一丈红”,即“蜀葵”。 然后百度上再找到了关于蜀葵的图片,我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种花啊!这在我的家乡很常见,花色极艳,花朵也大,到处可见,也容易吸引人驻足欣赏一番。我家门口有一条河,河边就有大量的蜀葵生长着。这似乎也能印证鲁迅所说的:河边有蜀葵。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是我们对他的评价。其实,鲁迅在画画方面也很有天赋。上图就是他为自己的作品《朝花夕拾》所作的插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里也有文字写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虽然鲁迅后来并未成为一名画家,但这并不妨碍他具有一个画家的艺术鉴赏能力。了解到这些信息,也许有助于我们读出《好的故事》中的画意。<div> 其实,艺术是相通的,好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呈现出诗情画意。同样,如果我们能知道点美术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我是没有一点绘画天赋的,但我至少还是了解一些美术名家名作的,这得益于当年美术老师的教导。记得中学时的美术课,老师每节课都会带领我们去欣赏一幅幅美术名作,徜徉在美的世界里。所以,不会画画的我,却也很期待每次的美术课。在读《好的故事》时,我也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印象派的光与影,想起莫奈的《日出》、《睡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