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书法的墨法浅谈</b></p><p>初学书法,人们往往以为用墨不重要,这是—种误解。笔法与墨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正所谓“墨法之少,全从笔出”。用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历代书家无不深究墨法,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书法字法,本寸: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芝一大关键已。”明代文人画兴起,国画的墨法融进书法,增添了书法作品的笔情墨趣。</p><p>古人论画时讲用墨有四个要素:一是“活”,落笔爽利,讲究墨色滋润自然;二是“鲜”,墨色要灵秀焕发、清新可人;三是“变幻”,虚实结合,变化多样;四是“笔墨一致”,笔墨相互映发,调和一致。以此移证于书法的用墨也应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p><p>墨色在国画山水画面上起极大的作用,它能和用笔结合起来,表现出画面物象的质感和体积感,烘托画面的层次,尤其是在生宣纸上的渗透性所表达出来的效果,更能体现出艺术趣味。</p> <p>由于国画具有其用墨特点,它可以不必借赖于其他五彩缤纷的颜色。墨色可达到不少种的浓淡,远远超过所谓的“墨分五色”,它有着其他颜色所表达不出的效果。前人有“墨分五色”“墨有六彩”之说,“墨分五色”是指焦墨、浓墨、次浓墨、淡墨、次淡墨,“墨有六彩”是指黑白干湿浓淡。墨落在画面上是以黑白衬托阴阳明暗,以干湿表达苍翠秀润,以浓淡表达凹凸远近。这一切都是以用墨为基础,以干湿浓淡的手法表现出画面的物象和层次的。</p> <p>浓墨与淡墨:作画时用的墨,不管画面上需要墨的浓淡如何,一定要把所用的墨研磨到相当的程度,浓墨再研磨则成为焦墨,浓墨掺水使用则成为淡墨,因而用墨浓淡的变化,也就是笔里掺水多少的变化,特别在使用淡墨时,切不可因用墨淡就简单磨几下墨,直接用砚中之淡墨,这样的淡墨不饱满,单薄而又缺少光泽,应该浓墨掺水调成淡墨,这样的淡墨才丰满厚实。</p><p>作画时用淡墨过分容易柔弱缺少精神,画面不醒目,过分用浓墨也容易生硬滞积,缺少笔墨情趣。作画浓淡之间墨色太接近,都用中间墨色,画面就太灰平,缺少层次。因此在作画的时候要能大胆地落笔泼墨,也能细心地思考收拾,要能适当地掌握浓淡墨色,才能分出画面的前后层次;要通过墨色的黑白、浓淡的衬托,要有色彩意味的存在,这样的画面才能感觉到丰富多彩。从一般画面来讲,轮廓线条、苔点用浓墨多些,皴擦渲染用淡墨多些;近景、主要景色用浓墨多些,远景、次要景色淡些。在实际绘画中不论是浓线条也好淡线条也好,在线条用笔变化中也要有适度的浓淡变化,这样线条就丰富充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用墨方法</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用墨时水分的控制】</b></p><p>墨汁一般都需要和水调和后才能作画,就是我们所谓的“水墨”,墨色的变化是通过水的比例来控制的,水多则“润”,水少则“焦”。首先将笔头浸泡在水里,浸至笔头的根部。然后将笔提起(图①),顺势在笔洗边缘刮去多余的水分(图② )。这样便可以控制笔中含水量的多少。</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用墨技法:</b></p><p>1、平涂:就是用一种基本的墨色平均涂在画面上,一般用于某种物象和画面,避免乱、碎。墨色一般较淡。</p><p>2、 积墨:它有别于平涂的是平涂是一次性完成,而积墨法是多次累积。方法是先用浓淡不同的墨染或点出画面所需部分,待干后再用浓淡不同的墨进行点染,如此反复多次, 积墨次数虽多,墨色不可僵死。要既黑又透,层次丰富:最忌死墨团,同时在积的过程中,要注意笔的交错、重叠的变化以及点染面积的大小变化。</p><p>3、 破墨:即用一墨破另一墨。它与积墨不同的是,待未干时加,它有浓破淡法和淡破浓法。</p><p>4、 泼墨:用于大写意,其法是用大笔先饱蘸水分,笔尖再蘸浓墨,稍作浓墨调和,然后笔尖再蘸浓墨,焦墨,使笔上墨色从焦墨自然过渡到清墨,然后大笔挥洒,横涂竖抹, 尽情尽意,水墨淋漓。这种墨法易出枯湿浓淡皆备之效果,如不足则可再用水墨破之。</p> <p>5、冲墨:有水冲墨和墨冲水之分。水冲墨是先将物象用重墨画出大意,再用水或淡色墨水淋或倾倒画面上,使原来黑色尽量渗化,待效果理想时即用热风机定型。水冲墨可分为二种,其一是乘湿立即冲之,其二,等墨色稍干而未干全干时冲之,这样原墨部分定型,部分被水冲掉,效果和上法不同,墨冲水是先用在画面上画或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这种方法可在宣纸下垫上垫子,一种是不吸水的垫子,让墨和水在纸上流,出现一种动感的墨色效果:另一种是垫上一种吸水的垫子,墨淋或倒上会立即被下面的垫子吸掉,效果与前一种不同。</p><p>6、吸墨:是用笔在玻璃或不吸水的纸上画物象,然后让其在上面流动出肌理效果,再将宣纸平放其上吸之,再利导因势勾画出画面。还有一种是在宣纸上用水画出物象,然后用笔蘸上浓墨,水分要极少,在纸上平抹,有水画过处干墨就被吸上,并自然渗化,再加工点画即成。</p><p>7、让水法:让水法即墨让水。先用水在画面上画出物象,再用墨和色画于其上,有水部分墨就让开,无墨部分墨就自然晕化,如画月亮、先用水画出月亮,再用淡墨大笔铺上云彩(或夜空),月亮就被烘托出来,画水塘也可先用水拖出水之波纹,再以大笔淡墨铺水,水纹处墨让开,水的感觉甚佳。</p> <p>9、 胶结法:有和胶有骨胶,木胶等,也可用胶水代替。一是将胶溶于墨中,所画出的线条无明显笔触,渗化很快,渗化的边缘清晰,即所谓“结边”,二是,用胶在宣纸上画物象,再用墨覆其上,有胶处墨让开,无胶处正常渗化,形成有胶处露出白线,无胶处墨气淋漓。</p><p>10、排结法:用大量墨铺开后,未干时即用食盐少许洒在墨上,盐水会将墨渐渐排开形成不规则斑点,其斑点边线清晰自然,然后用热风机吹干定形。</p><p>11、 晕结法:所用纸张选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水刷一遍,待干后即可使用。用浓淡墨大笔画出物象,稍后用水点洒于墨上,有墨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由于洗衣粉的作用,斑点会渐渐扩大,然后再用水喷在上面,最好往一个方向将纸竖起斑点会晕化变大,且向同一方向晕化,画面会出现冰凌效果和冰雪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