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乡村的朦胧与田园感无可避免的暴露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视野之下。中国乡土小说在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它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学流派和艺术风格,中国乡土小说描写乡土社会的生存景观,展现了地域性的民风民俗,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弥漫着乡愁情思与田园牧歌情调,不少作品都饱含着风俗美,人情美,人性美。我们可以从地域风俗视角重新来赏析乡土小说,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和蕴含其中的人文美。<br><br>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中国乡土小说在鲁迅的影响下形成,鲁迅的《祝福》开了写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先河,随着《呐喊》、《彷徨》的问世,描写农村农民等的小说越来越多,鲁迅写下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苦难生活史的第一卷“,全方位地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场景与生存环境。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处在新旧时代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体现出了新旧交融产生的独特审美特质。而这些变化反映在文学主题上,则更加使得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主题意蕴十分的丰富多样,涉及到二十世纪思想文化的各个层面。生态美学是一种在美学意义上,对人类个体的重新发现与评估,表现在实践美学批评中则是实现了从“概念”事实向“生命”事实的根本转换。在向现代视野的转变中,加入了乡愁情思,追忆与眷恋,乡村和乡土也逐渐成了当时他们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文学景观。 萧红擅长展现小城镇的风土人情,她将东北小城呼兰县那片黑土地的瑰丽与淳朴展现无余,也将与之同在的绝望与苦难悉数写出,简单的文字白描中透露着难以言说的人生与历史的苍凉感。如在《呼兰河传》中她描写盂兰会:“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和尚,道士吹着笙、管、笛、箫,穿着拼金大红缎子的褊衫。在河沿上打起场子来在做道场。那乐器的声音离开河沿二里路就听到了。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小街大巷,那怕终年不出门的人,也要随着人群奔到河沿去。先到了河沿的就蹲在那里……”活着的人对活着的人没有仁慈,却愿意为了死去的人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以显示自己的悲悯情怀或孝敬之心,不知道是在游戏自己还是娱乐大众。是为了抚慰死去的人,还是为了活着的人的可怜的虚荣心。作者把死亡和往生写的如此平静。这是看破了生死的一幅幅生活画卷,描绘着民风民俗,跳动的是贫穷麻木的影子。是孤独寂寞而又不失迷信的希望。萧红的白描,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副热闹的乡村影像。萧红好像并无置评,然那热闹背后的苍凉却是隔着文字荡漾开来,久久不散。 在乡土小说的社会生活中,某地的风土人情与特性往往以节日活动,婚丧饮食、民间信仰活动等民俗文化的形式表现,富有仪式感和场景性,节日都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是亲人们表达思念的一个载体,它们通过某些特定的仪式或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观赏性较强,是乡土社会心灵和历史的描述,具有地域色彩和特征,它们既是传统的,又是现实的,乡间的节日活动“反映着特定地域、特定时代的人文风尚和社会面貌“是特定地域的民间气质和乡土精神的折射,其中包含着自古以来乡土民众对人生、对自然的理解和诠释。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与风景,这些景观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与内涵,千百年以来积存、流转与演绎在乡土空间中。萧红就以这样流淌着浓浓淡淡哀愁的笔触,将几十年前乡村那种绝望中忙碌的日常景象与复杂的风情传达至今。 参考文献:<br>1、 萧红乡土小说的审美特质,李君玲<br>2、 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张永<br>3、 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罗关德<br>4、 文化伦理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张艳梅<br><br>作者简介:<br>赵肖悦,女,1998年生,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