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读书打卡第111天

xuer715

<p>余老师今日分享音乐:</p><p>《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自得琴社</p><p>清平乐--李白</p><p>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p><p>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p><p><br></p><p>如一张徐徐展开的古画,传来飘渺的乐音……</p> <p>1.王馨玉 2020年6月13</p><p>《谏太宗十思疏》</p><p> 本文中的太宗是唐太宗,作者是贤臣魏征。</p><p> 魏征是一个有胆识,敢于直谏的人。历史中记载唐太宗有一只心爱的八哥,为了和它玩,常常误了国家大事。于是有一天魏征趁唐太宗与八哥玩时与他商量国事,唐太宗为了不让魏征发现,就把八哥藏在袖子里,结果八哥被闷死了,唐太宗也差点儿因此而要了魏征的命。</p><p> 文章中,魏征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德义”为中心,提出了10个问题,劝唐太宗要“知足知止,谦虚纳下,赏罚公正,慎始敬终,知人善任,爱民惜力”。由此可见,魏征真是个国家栋梁之才,没有他,唐史可能会改变。</p><p><br></p><p>2.王梓铭家庭+王梓铭</p><p>时间:2020.6.13</p><p>书目:《精进1》</p><p>读书心得:“木桶原理”比喻一个团队或一个人掌握技能的情况,该原理教育团队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用它来衡量我们人的本领,就会与我们现实有很多不相符。它的原理就是指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主要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想要装的多,必须弥补这个短板。我们在社会实践应用学习的本领时,往往会取长补短。这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的一样,用人不能只看短板,若优点能盖过短板,以及用与他优缺点相补的人互相组成团队来弥补,也是很好的选择。</p><p>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短板也不是那么可怕,并非一短遮百长。只要你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哪怕只有一项,你就尽量发挥它,这对个人以后的发展会是决定性的作用。</p><p><br></p><p>3.孟泊希家庭读书心得</p><p>时间:2020年06月13日</p><p>书目:《 史记》</p><p>阅读分享者:孟泊希</p><p>三、高祖本纪</p><p> 是年正月,诸侯将相请求汉王为皇帝,汉王说,我听说作皇帝的贤德之人,才能拥有的名位,不是我我是不取得持守的,我不敢当皇帝之位,众臣说大王大王见人民贫困时去打压暴政。平定四海而封为王侯大王,如果不称皇帝尊号,民众就会怀疑自己王侯的封号,我死死坚守这个意见,汉王先让再三群臣,坚持尊汉王为皇帝,汉王不得已只好当上皇帝。</p><p><br></p><p>4.李泽坤家庭——李泽坤</p><p>书目:《思维导图学习法》</p><p> 小明七点吃晚饭准备写功课,但是却想起卡通片要开始了,看到了八点。看完之后又和朋友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小时,又回到书桌前。突然觉得好渴,去喝饮料,九点半肚子饿,边吃零食边看电视。结果没有写成作业。</p><p>心得:如果要避免这样,就必须要妥善的利用时间。每天可以写一个记录表,记录自己的时间都花到哪里去了,看看有没有浪费,有什么可以改进,有没有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利用。比如周末:第一天,我和朋友出去玩了,时间计划是什么,作业什么时候写。我平常就比较松,一有空闲时间就开始休息,现在我发现其实这些时间能干很多事情,比如读读书,练练字,吹吹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时间才能像海绵一样越挤越多。还有分清主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不然一开始就休息,在哪儿玩,时间肯定会来不及。所谓“time is money”,这句话不是空来的,时间就是金钱,没了就没了,一定要学会把他利用好,不浪费时间。</p><p>李慧梅《道德经》第58章</p><p>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p><p>理解感悟:天下的事物没有绝对,祸福相依,长短相形,正反相因,善恶相转,其中变化非常微妙,令人迷惑,但圣人能体察认识,所以,能做到没有棱角,直而不伤人,光而不耀目,从而做到外圆内方为人处世,无为而无不为。</p><p> 平衡是个极高的境界,人,事,物都需要找到平衡点,才能平衡把握,不偏不倚,好难…</p><p><br></p><p>5.杜小优家庭</p><p>杜小优阅读书目:《故宫里的大怪兽》</p><p>读书概要:有一个管着皇帝斋戒日的小金人,只要皇帝在斋戒日里面吃了肉,他就能看得见,他是一个能管皇帝的金色小人,可是在斋戒日的这三天之内大家都在吃肉,挂肉,他只好用非常快的速度把大家的肉都收走,大家觉得很奇怪,这一定是出怪事了,只有野猫梨花认出了这个金色小人,李小雨得知了信息之后,她对野猫们说,在斋戒的三天之内不给野猫们吃着罐头了。</p><p>李小雨又把这个信息告诉给了大家,大家也知道了,斋戒日的三天之内是不能吃肉了。</p><p>这个故事告诉我们:</p><p>传统节日的规则一定要遵守,这样才是尊重传统,比如说斋戒日的那三天不能吃肉,但是总有些人还是在斋戒的那三天吃肉,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吃多了肉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多负担会生病。</p><p><br></p><p>6.鱼若琳家庭</p><p>阅读分享者1:鱼若琳</p><p>阅读书目:《十万个为什么》</p><p>阅读心得:我今天读的是,黑洞是一个黑色的大洞吗?黑洞是一个相当奇怪的天体,据猜测它是有死亡恒星的残余物受外力作用后收缩产生的。它的体积很小,密度却极大,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引力场,它的体积很小,密度却很大,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引力场,这种引力能吸收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体。所有物体一旦进入它的边界,就好像掉进了无底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它命名为黑洞再形象不过了。我觉得黑洞应该也会灭亡,虽然它有无限的引力,但总会有微粒逃脱它的束缚到更广阔的宇宙中。也有可能黑洞它也会发生爆炸,然后变成很多个恒星的一部分吧。</p><p>阅读分享者2:闫力瑗</p><p>阅读书目:《我从彩虹那边来》</p><p>阅读心得:认知感觉。1、听觉,耳朵有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以轻柔的声音说话,通过莱雅琴、唱歌和讲故事来刺激孩子的听觉,希望声音的品质与孩子的发展阶段相和谐。2、语言感:通过语言感,可以理解语言工作的方式、单词和句子的构成、发音和结构的意义,以及如何用语句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觉。语言感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语言带上丰富的艺术特质,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进入孩子的内心。3、对他人思想的感觉,思想感让我们超越言语彼此连接,指引我们发现同伴内心的想法和观念。4、对他自我的感觉:对他人自我的感觉与触觉紧密相关。抚摸、拥抱孩子使孩子渐渐开始喜欢与别人相处,通过发展“另一个人是谁”这种感觉,孩子对他人的个性变得敏感。对幼儿来说,最重要的老师和家长要不断地自我成长,从而为他们树立积极的榜样。</p><p>十二感觉是互依存、关联的。通过健康的生活培养、滋养健康的生命感。</p><p><br></p><p>7.吴语霈家庭</p><p>1.吴语霈书目:《俗世奇人》下——甄一口 </p><p>心得:甄一口是天津的一个县长,也是喝酒喝得最多的一个人,他每天喝几十杯的酒。别人喝酒通过各种方式代谢,而甄一口通过脚底出汗代谢酒,因此他必须穿布鞋才能“吸酒”。他的母亲告诉他说千万不敢真的喝醉,否则可能就醒不过来了。有一次,他的上司邀请他喝酒,因为是和上司一起,所以不得不穿上皮鞋。上司知道他的大名,也想让他展示一下酒量。因为穿了皮鞋,不能将脚底散发的酒吸收,所以憋在鞋里,竟然因此而丧命了。秘书把皮鞋打开一看,皮鞋里还真的是有将近一瓶量的酒。做事情不能逞强,要量力而为,否则就会招致祸端。</p><p>2.妈妈书目:《任我江海寄余生》苏轼词传——二陆初来俱少年</p><p>心得:苏轼与苏辙兄弟两人同登进士第,一时名震京都。栖身开封的苏轼兄弟,风光丝毫不输当年在洛阳的陆机和陆云。苏轼甚至信誓旦旦的表示过,“二苏”的成就一定要超过“二陆”。历史上兄弟阋于墙甚至同室操戈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二苏之间确是真正的兄弟情,既是手足又是知音,殊为难得。原以为中举后做官可一展抱负,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没想到却逢新党执政、安石变法,两兄弟均被排挤出朝廷。前路漫漫,还看不到尽头。但是来日方长,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有二苏用武之地。</p><p><br></p><p>8.战队:三袁开泰(爸爸袁斐+妈妈孙怡+姐姐袁靓15岁+弟弟袁帅9岁)</p><p>时间:2020年6月12日</p><p>一、袁帅书目:《物种起源》少儿版-苗德岁</p><p>读书心得:《基因突变》还有一种产生变异的方式,也是基因在"捣乱",就是在基因遗传的过程中,发生了突变。比如翅膀完整的昆虫,有时会突然生出翅膀不全或者完全没有翅膀的后代。一般人会觉得,这种变异对生物本身是有害的。可是达尔文发现这可不一定:有翅膀能飞行的昆虫,会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反倒是翅膀残缺不能飞的昆虫,因祸得福而生存。经过长久自然选择和积累,这些海岛上的昆虫都变成无翅的了。其实讲到一个点,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你单单只看他的一面性的话,那你永远发现不了他的好。就像余教授给我们上的一节课里面就讲述了:大人们只知道,给小孩子手机会让小孩子对游戏更有兴趣,却没有想到手机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记笔记。你不能单单看到好就觉得他非常好,不管怎么样你都必须得先看到他的两面性再做出判断。这样子才能把事干得天衣无缝、妥当。所以这个时候就应验了,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有多么多么重要。</p><p>二、袁靓:备战中考,停更中⋯⋯</p><p>三、孙怡书目:《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美)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p><p>内容摘抄:1、俞敏洪序:父母过度养育孩子,在中国是个普遍问题。我们把孩子当作宠物和温室里的植物养大,还常常自我欣赏这一过程。直到孩子独自面对世界手足无措,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养育孩子的过程出现了问题。</p><p>2、麦家序:成年不等于成人,成人取决于成长,而成长不在于一张完美的成绩单、一份漂亮的简历书。这些不过是一页纸,纸是怕风吹雨淋的,只有一颗不怕风吹雨淋的心,成长的路才会变得坚实、宽广、长远。</p><p>读书心得:读到这两段很应景,今天参加俱乐部骑行活动,中途突降阵雨,孩子们依然很欢乐,照常点火做饭。有一颗不愿被风吹雨淋的心的人,是我们自己。是什么让我们忘记了在雨中奔跑的畅快,踩着雨水前行水花四溅的乐趣?</p><p>四、袁斐书目:《国学大讲堂》-谢寒梅</p><p>读书心得: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菜根谭》</p><p>君子有高深修养,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君子的才华应像珍藏的珠宝一样,不应该轻易炫耀让别人知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p><p><br></p><p>9.李奕林家庭</p><p>书目:《唐史》</p><p>读书感受:在唐朝的中晚期,因为安史之乱的影响,唐朝的经济一时恢复不上来,社会动荡,很多农户失去田产,越来越多的田产集中到地主手中。之前租庸调制是按户纳税,就会造成农户因失去田产而无能力缴税,而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却较很少的税。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国家税收不足,无法负担军饷;另一方面导致社会阶层矛盾加剧。宰相杨炎便想出来了一个好办法,使用两税制,即丁税和产税。丁税就是按照户口人丁计算赋税,可以用钱、绫罗绸缎来缴纳;产税是按照拥有田产缴税,而且产税按照小麦成熟季节一年两收,分别不晚于6月和11月。两税制是唐朝后期非常重要的税制改革,影响此后历代。两税制暂时缓解唐朝的经济危机,但没有彻底解决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因为后期唐朝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对户籍、田产摸排不清;地主利用特权免税减税;而且官吏贪腐,少记地主田产,导致实际税收远远低于应收数。</p><p><br></p><p>10.汪欣瑞家庭读书心得</p><p>书名《在火星上退休》</p><p> 马斯克为了去美国,先孤身一人来到了加拿大,在安大略省的皇后大学读书。但他并不满足于皇后大学,又申请转学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又在沃顿商学院上学。他在这些大学里选择的专业是物理和经济学。家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从加拿大再去美国。他对母亲说:“创新是活着的原因;改变世界,是活着的理由。美国是个鼓励创新的地方,并且美国还接受失败”。</p><p> 心得:加拿大对于马斯克来说没有什么兴奋的。他想生活在真正能让他突破的地方,让他兴奋的地方。这证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忽略环境的作用,也许你身处的环境会让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br></p><p>11.宋梦洁家庭</p><p>宋梦洁</p><p>阅读书目《水浒传》</p><p>阅读心得:第七十二回 吴用告诫李逵,你酒后容易失手打人,这次下山和宋江一起去东京看灯,路上一定不能喝酒,以免失手打人。路上,宋江和柴进商量好,正月十四那一天,等到人多的时候再进城,以免暴露行踪。这说明,在做事前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再做。</p><p>妈妈</p><p>阅读书目《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p><p>阅读心得:音乐与文学的交会 舒曼的《童年情景》钢琴曲集,Op.15 Schumann: Kinderscenen, Op. 15 她经常能感受到舒曼内在始终未消失的一个儿童, 那个还不知道自己的天分, 以及将要经历折磨的原初灵魂。舒曼出身一个文学家庭,从小就展现了写作才华,并且一生保留了对文字高度的兴趣。全曲一共有十三段标题小曲,每一段代表一项舒曼的儿时回忆,包括他听过的“奇妙的故事”,玩过的“捉迷藏”,冬季和大人坐在“炉火边”,想象“未知的国度与人们”,等等。</p> <p><br></p><p>12.林可家庭(2020年6月13日第93天)</p><p>1.阅读者:林可+爸爸</p><p>阅读书目《宇宙》今天读银河系百科全书这一章,接近尾声。主要讲了在孩童时期就对东方语言有着极高天赋的让佛罗索瓦商博良。他识别象形文字,埃及铭文以及用多种语言探索和破译古老文明的过程,相比这个过程,也许外星文明识别我们的地球文明也是同样的,漫长的过程,也会错许多次。爸爸说宇宙的基本构成以及原理相同,文明的发展也适用。</p><p>2.阅读者:妈妈</p><p>阅读书目:《论语》。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nbsp;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p><p><br></p><p>13.张博涵亲子阅读</p><p>《皮皮鲁和穿风衣的猫》认识穿风衣的猫‘活塞’:杨琳问那只穿风衣的猫:“你有名字吗?”猫说:“我叫活塞。”周勃林说:“这不像猫的名字,像发动机什么的。”高国福看着活塞有气无力的样子说:“我去给你拿点吃的。”</p><p>活塞担心的问:“你不会叫人来抓我吧?要知道外边的人肯定对会说话的猫感兴趣。我宁愿饿死也不愿被人囚禁。”高国福说:“我们要想抓你,还用去叫人?你放心吧,我们都是不久于人世的人,心地都特善良。”高国福回到病房,从床头柜里拿出一瓶鱼罐头和两个面包。坐在椅子上打盹的李岚问儿子:“你饿了?”高国福说:“饿了。我出去吃。”高国福回到地下室将面包和鱼罐头递给活塞,于洪亮帮助活塞打开罐头。活塞狼吞虎咽的吃。大家在一边看着觉得很享受。活塞吃完了,说:“谢谢你们如今像你们这么好的人少,包括孩子。前年有两个孩子晚上在院子里发现了我,他们把我逼进一个死角,拿砖头差点打死我。”</p><p>茹春说:“你有好多命,你怕什么?”</p><p>活塞抹抹嘴说:“我们猫不能和你们人比,我们危险特多,说死就死。再说了,越不容易活,越想活。”大家都不吭声了,他们对此深有体会。活塞发觉自己说错了话,忙说:“对不起,我忘了你们是患者。”高国福说:“没关系,以后我们天天给你送食物。”</p><p>茹春说:“只要我们还活着。”</p><p>从这天起,三病房的患者天天下午到地下室给活塞送吃的。他们和活塞聊天,很是开心。一天,活塞发现于洪亮没来。</p><p>活塞一边吃一边问:“于洪亮的骨癌扩散了,疼极了,他来不了了。”活塞停止吃东西,眼睛潮湿了,他迟疑了一会儿说:“我想帮你们。”</p><p><br></p><p>14.赵梓淳</p><p>时间:2020年6月13日</p><p>书目:《神奇的化学》空气无处不在</p><p>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当空气快速运动时就会产生风。空气中混合了许多不同的气体,最多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这两种占空气的很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氦气、氢气等。空气中的氧气是对人体最有用的,水里面也有空气,燃烧必须有氧气。二氧化碳可以隔离氧气,灭火器就是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可乐、雪碧等汽水是因为里面有二氧化碳才会有气泡冒出。空气也是有重量的。地球上的氧气会因为我们一直使用而减少吗?不会的,因为,动物呼吸排出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所以氧气会一直有新产生。虽然空气中的氧气会一直产生,我们还是要爱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p><p><br></p><p>15.战队:乐在其中战队(谈三乐妈妈+谈三乐)</p><p>书目:《人类简史》 </p><p>第四章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p><p> 在认知革命之前,所有的物种都是住在非洲大陆的。但在认知革命人类又在次找到了新技术、组织能力甚至眼界,可以走出非洲大陆到达更远的的地方,并且能很快适应当地的环境。也有合理的理论认为在45000年前,智人发明了第一个可以航海的人类社会,这也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历史上人类首次到达澳大利亚是一件大事,是人类第一次离开亚非大陆的生态系统,在这几万年的时间里,也有许多是动物灭绝,那他们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不是智人呢?</p><p>谈三乐妈妈</p><p>书目:《月亮与六便士》</p><p>《月亮与六便士》的整个故事,往往被理解为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书名为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约等于六毛钱,象征世俗的生活,但是,通读这本小说系没有出现月亮也没有出现六便士了,小说的名字完全是信手拈来。</p><p><br></p><p><br></p><p>今日十五组家庭分享读书心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