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月10日晚上18:10点,刚察县人民医院产科接诊一名怀孕29周的年轻藏族孕妇,来院时宫口已开六指,预计1-2小时就要分娩,山东聊城援青新生儿科专家李美雪、刚察县内儿科医生王金莲、陈辅清接到产科电话后迅速到达产房,与产科医生一起研究病情,拟定方案,准备好抢救设备及物品。由于宝宝难免早产,产前促肺成熟的地塞米松虽然紧急用了一次,但作用微乎其微,且不明原因早产需高度警惕宫内感染,预计生后出现严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性大,由于当地设施设备和医疗条件有限,经和家属沟通,如宝宝生后出现呼吸困难,同意气管插管及复苏通气,并接受建议,同意出生后转运至青海省妇女儿童儿童医院。</p> <p>万事俱备,20:40宝宝顺利出生了,1.75kg,会哭,但较弱,肤色有些发青,且很快出现了呼吸困难,而早产儿生后一旦出现呼吸困难,一般会越来越重,也为了尽可能保证转运安全</p><p>,援青医生李美雪立即为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复苏气囊加压通气通过外力帮助打通呼吸通道及肺泡,很快宝宝肤色转红润,呼吸困难缓解了。</p> <p>刚察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距离西宁市区190余公里,驾车需3个多小时,而新生儿娇弱,病情变化极快,一点点的颠簸和晃动都会让医护人员心惊肉跳。转运难度极大。</p> <p>由于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不负责转运西宁市区之外的患者,分娩前已经接到通知的刚察县人民医院120司机党世录已在楼下待命,由聊城援青新生儿专家李美雪、刚察县人民医院内儿科医生李成林和护士丁永芳组成团队,晚21时许救护车启程。</p><p>而在高原地区将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至西宁市区医院,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是极具挑战的。由于基层医院急救车缺乏完善的转运抢救设备,没有新生儿用的心电监护和呼吸机,天黑路远、山路多、车速快、噪音大、夜间照明差,看似简单的转运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非常高。</p><p><br></p> <p>一路上两个人交替用手压着复苏气囊,“1、2、3,1、2、3……”,几个人把着暖箱,手固定患儿的头,双眼始终紧盯着孩子,不时用听诊器听诊心率,一双腿只能站在抢救车狭窄的空间里不得动弹。由于路途颠簸,车启动约20分钟后患儿即出现烦躁、面色发青,难以安抚,脱管甚至出现气胸、肺出血、颅内出血的风险极大。立即肌注镇静药物,患儿安静下来了,肤色也转红润了。但患儿不怎么动了,皮肤温度也不高,极大的噪音又影响了心脏的听诊,肤色好像也看不清……在极度的紧张和反复的听诊、调整暖箱温度中,还好有惊无险,晚上23:50左右把患儿平安转运到了该院NICU。</p><p><br></p> <p>当晚经X线证实该患儿系“白肺”,即IV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气胸,感染指标高,现患儿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NICU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尚平稳,已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抗感染治疗。</p><p>新生儿转运,分秒必争的战场。通过气管插管建立肺通气是新生儿复苏和转运中最重要且有效的措施。此项技术应用在刚察县医院尚属首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