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唐王李世民手下爱将尉迟敬德隐居吕窑上的故事不知大家可知晓,其实还与嘉峰村村名也有一个很神奇的传说:</p> <p> 话说唐朝名将尉迟恭有功于李世民,深得李世民爱戴,但他过于刚直,自负其功,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不讲情面直言指责, 因此常常与一些大臣、宰相不和。</p> <p> 贞观六年,尉迟敬德迁同州刺史,九月二十九日李世民大摆宴席,尉迟敬德也回宫进宴,席间有人的座次排在了他的前面,他火冒三丈,怒目圆睁,大吼到:"你有什么资格坐到我的上座″?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下座,忙向他做解释,他更是勃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脸上,打得李道宗鼻青脸肿,眼睛差点被打瞎。李世民很失面子,终止了酒宴。</p><p> 事后便有奸臣奏本,说是尉迟恭对李世民早有成见,借机在此发泻。李世民听信谗言,放出话说,从此再不重用尉迟恭。</p> <p> 尉迟恭虽说粗鲁些,但却粗中有细,</p><p>常常发现有人跟踪陷害他,今天皇帝放话不再重用他了,况且平时也惹了身边不少人,心想不如一走了之,去过一段隐身清静的生活。</p> <p>这天,他便转悠到了太行深处沁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吕窑上(现在山西沁水县的尉迟村),这个小村庄背靠回龙顾祖山,面临滚滚沁河水,左有开明寺,右有晋普庙,河东有官道通区,河西环境清幽雅静,正是我退出红尘隐身的好去处。</p> <p> 来到村子里,村子里一位银须鹤发老人便留他在家中吃了饭,欲打发他到上房休息,他担心奸贼的追杀,让老人给他找个安全僻静的地方,老人便把他安排在自家地窖里,每天一日三餐给他送饭吃。</p><p> 有天 到了晚上,他和老人在昏暗的油灯下拉起了家常,他说他白天在沁河边转悠时看到岸边有好多柳树,并且自已有编簸箕的手艺,明天派人弄来点柳条给大伙亮一手!</p> <p>没过几日,他便在老者的院子里编出了大大小小一堆白生生的簸箕来,又好看,又好用,深受大家的喜爱。时间长了,也无兵匪来袭,他便放松了警惕,谁家有事他都会去帮个忙,这家请他吃饭,那家请他喝洒,他身高个大,从不却力,性情豪爽,乐于助人。</p><p> </p> <p>自尉迟恭走后,李世民后悔当处不该放出狠话,深感后悔,整日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也消瘦了一大圈,便派人四处打探尉迟恭的下落。</p> <p> 一日官兵打探到尉迟恭隐居在山西沁水吕窑上,并禀报于李世民,李世民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吾爱将居然还在人世,吾爱将居然还在人世!快、快、快,速速召他进宫″!来臣赶忙道:"皇上,尉迟恭现在依然在吕窑上,我等请他回来,他宁死不肯回宫″!李世民哈哈大笑"尉迟恭虽英勇善战、威武勇猛,但他生性多疑却很遵法,请是请不回来的,只能智取,不如发兵吕窑上,叫战佯攻,他定会上钩的!</p> <p>数日后,一支官兵浩浩荡荡从京城出发来在了沁河岸边的吕窑上,围而不战,只是破口叫骂,尉迟恭愈听愈恼,愈听愈怒,轮起手中利剑冲将出来,众官兵一边退一边骂,一边骂一边退,不多时尉迟恭将众官兵撵出距吕窑上往北二里地晋普庙外的池龙沟边,突然军有人高声喊到"圣旨下″!</p><p> 尉迟恭急忙下跪接旨。</p> <p>"奉 天承运,皇帝诏曰:尉迟恭目无王法,私自离宫,朕念你往昔战绩显赫,护驾有功,既往不咎,令你火速进宫另有处理。钦此″。</p> <p> 随既,尉迟恭无耐跟随官兵前行,当行至距晋普庙半里地的村子时,军中一人悄悄地和尉迟恭语耳道:"其实我等是假传圣旨,不然你是不会回宫的……″!</p> <p>此时的尉迟恭真是啼笑皆非,哭笑不得,肠子都悔青了,把这个小湾戏称为后悔湾,后简称后湾,把假封他的村子戏称为"假封村",这就是假封村的来历!</p><p> 这个村子后有贾姓入驻,改为"贾封村″,再后又有李姓迁来,势力逐渐扩大,不愿用贾封二字为村名,改为嘉封村,文字改革后又改为"加丰村″,现在又成为"嘉峰村!</p><p> 显庆三年(658年12月25日),尉迟恭在家中病逝,享年74岁。唐高宗李治为举行殡葬仪式,三天不临朝理事,令在京五品以上官都去参加吊唁,并诏追任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为"忠武″,赐东园密器,陪葬在唐太宗的诏陵旁。</p><p> 人们为了纪念尉迟恭,便把 尉迟恭隐居过的吕窑上叫做尉迟村。</p><p><br></p> <p>清风道人 于2020年6月13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