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智永风格

张霆

<p>《书断》评云:微尚有道(张芝)之风,一半得右军(羲之)之肉。气调下于欧虞,精熟过于羊欣,薄绍之。</p><p>永字八法,自崔瑗,张芝,钟繇,王羲之传授,能用读于万字。智永发其旨趣,后授给虞世南。话说,临写智永字,首先了解其大体情况。一般现今皆得智永千字文,行楷之间,此帖精能至妙。返造疏淡。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有奇趣。</p><p>需要具一定基础,才有得味,方可习练,若没有一定书写基础,是为艰难临摹。所以建议,备法稳健,再拭智永妙境。</p><p>我的水平有限,七岁开始练习书法,初中高中应试教育中断几年,至今算起来整整练习了30年,后从未间断,每周至少40小时以上,但仍然未完全掌握智永的笔法!</p> <p>智永千字文真迹只有1000个字,还有重复字和缺损字,所以学习完智永千字文根本无法满足当下常用字的写作,所以学者必须临透千字文,根据智永笔法和字体偏旁,再二次创作新的字,所以难度颇大,我的水平有限,还请方家指正!</p> <p>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练成后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我自幼习字时爷爷就以永字八法作为我的启蒙教育,智永的书法传于虞世南,可以说影响唐楷的发展,就连赵孟頫在学习书法时也很长时间用来临帖智永,仔细看看子昂楷行确有智永笔法。</p> <p>据说智永留下祖传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圆寂后传于弟子,后被唐太宗骗走,这故事真实性比较高。</p> <p>智永留下800幅千字文,其中被石刻于碑,纸书真迹缺失,而碑刻由于刻匠的水平和刻字必然的失真,再加上近千年的不断拓片后碑刻的破损,明清后赵孟頫字体和馆阁体的流行,智永的字学习的人越来越少。</p><p>直至1912年,日本收藏家小川为次郎购得智永纸版《真草千字文》真迹,并于年底影印出版。民国初年,罗振玉影印墨迹出版,引起书法界轰动,真迹于石刻版差距太大,遂认定以纸版为真迹,作为书法学习样本。学习智永千字文的人才越来越多。</p><p><br></p>